他们决定徒乌霞寺马仁山时,正是立夏过后小满将至的春末夏初。樟树开着浅黄嫩绿的花,满世界馥郁芬芳着。蔷薇在墙角、在田边、在山野欢天喜地闹腾着。而白的黄的彩色的金银花,兀自在五月的清风里摇曳生姿。满山满树的新绿,浅浅的,嫩嫩的,扑入眼帘是那么样的温柔可人。
徒步乌霞寺马仁山,说实话起初我是没有多少兴奋点的。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陵人,对于去乌霞的路,我已经走过不下20次。从开始老师带我们春游到后来我带学生们去春游,再到后来春天去踏青秋天去登高,作协采风摄协采风,陪闺蜜散心跟朋友去锻炼……不敢说路边的每一朵花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都熟记在心,但对于景区内那陡峭的奇峰,嶙峋的象形石头,诸如犀牛望月、童子拜佛、乌龟观天、五马盘槽等40多处自然景观,尤其是北宋著名林学家陈翥当年隐居的五霞洞,都如数家珍,完全可以做初走乌霞之路的人半个导游了。
乌霞寺马仁山虽是两个地名,却是同一座山脉。乌霞在马仁的南面,马仁在乌霞的北面,它们像一枚硬币的两面,虽风光各有千秋,一个归南陵一个归繁昌,却同属于一座山脉。典型的火山流纹岩地貌,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壳表层物质组织,使之成为安徽省重要的火山地质研究基地。
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小满的节气。小满温和春意浓,正是“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从深茅舍小。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如果不是青山绿树,芳草萋萋,池塘蛙声一片,春光无限美的季节,如果不是要翻过乌霞到马仁的路线,依我对乌霞的熟悉程度,断不会热情高涨的。倒不是认同熟悉的地方没风景这样的说法,而是没有去过的地方太多太多,我们对未知的地方总是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反而是对身边的美景怠慢了,总觉着这么近这么方便,想什么时候去都是可以的。因了这些舍近求远的想法,中国人的旅游就成了一次规模浩大的迁徙,南北来往,东西穿梭。
一路茂林修竹,满地清和芳草。这样的情景无端地就想起夏日午后,蝉鸣聒噪,暖风南来,绿树阴浓下,放一张竹床,支一副慵懒身躯,于半睡半醒之间,发些神思恍惚的呆。
乌霞景区内数峰并起,怪石嶙峋,千姿百态。远望乌霞,山形陡起笔落,宛似笔架,所以人们又称之为笔架山;换一个角度,全山又变成“射的”(即古代用布做成的屏风样箭靶子)模样。“射的占丰”为“南陵十景”之一,说的是古代人以射的山色之变化而卜占丰歉。
自古名山僧占多。庄严佛国山水形胜,晨钟暮鼓香火绵延。
位于景区腹部的乌霞洞,早已为《中国名胜辞典》收录:“乌霞洞山势环抱,曲径幽雅,处悬崖峭壁之下。”洞边流水潺潺,嘉树美竹,芳草幽兰,流香溢翠;奇岩怪石,如龟如蛇,似游似伏。洞中有洞,洞洞相通,回旋上下,各具特色。因五洞相通,又称“五霞洞”。北宋著名的林学家陈翥于乌霞洞前,“披荆斩棘,辟地构庐”,含英咀华,以文济世,著书立说,凝数十年植桐经验于文字,汇大半生育树心血于笔端,写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林业专著——《桐谱》,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研究泡桐的鼻祖。
月亮洞外,景色奇秀。山的那边,有个太阳洞,两洞之间有数峰相连,享有“黄山缩影、九华再现”美誉的马仁山景色,在此时体现得淋漓尽致。
山下的农田已经翻耕完毕,一切准备就绪,只等着种子的降临。那村庄周围一块一块的黄绿色,是待收的小麦和油菜。村庄之外,青山笼罩在薄雾中,村舍整洁,农田无边,阡陌纵横,星罗棋布,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又登上了一座山峰。身后是无边的绿,远处是连绵的山,脚下还有许多的路,我们会慢慢一路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