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晴空 于 2015-6-4 08:18 编辑
多从自身找原因有必要 ——读雁子〈奔跑〉有感》姊妹篇2 之前,本人写了《孩子轻生和责任教育、抗挫教育的缺失有重大关联》一文,引发了一些朋友的讨论,他们认为:责任教育和抗挫教育导致个别孩子走向了极端,但是,责任不全在家长,社会、现行的教育体制也同样是罪魁祸首。有人说“如果中国的课堂和西方一样,教学就像做游戏一样轻松;如果中国大学生的就业不像现在这样的艰难——没有文凭找不到工作、花钱也找不到工作;中国的教育如果不是现在的商业化等等,家长们也不会抓狂,学生们也不会抑郁,哪里还会轻生?”“现在的家长溺爱孩子和计划生育政策造成孩子稀缺有关”“家庭教育中‘明哲保身式’的自私教育跟做好人容易吃亏的不良社会风气有关” ……
这些朋友的意见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孩子轻生和责任教育、抗挫教育的缺失有重大关联》一文的出发点,不是想和读者探讨家长、社会、“体制”在孩子出现心理障碍的问题上谁占的责任比例大,全文所述观点也没有逻辑上的错误。我们到任何时候都应该坚持对孩子进行正面地教育,比如:爱心教育——爱自己、爱亲人、爱社会、爱国家;引导孩子树立责任意识、提高抗挫能力,尤其是树立最起码的家庭责任感并应该让孩子从小经受锻炼。这对孩子本人和他家庭的好处远远大于坏处——总比我们的家长因为漠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而导致孩子自杀要好得多。
一个孩子的生命,对于社会来讲,就是沧海一粟;谁家孩子健康成长和将来为社会做贡献了,社会就享受孩子的智慧、力量和他创造的财富,可哪个孩子轻生了,则对社会的震荡是微乎其微,它顶多让社会上的某个群体、某些人为之惋惜,过后,社会仍然要沿着一定的规则一刻不停地向前发展着;某个“体制”更不知道你是谁、他是谁或“谁是谁的谁”;更不存在它向哪个谁赔礼道歉的说法,甚至连一个替“体制”向受害家庭表示遗憾的人都没有。它也不太可能因为某个孩子出了问题就很快地发生转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地球离开谁都照样转”。
然而,孩子对于家庭来讲,是多么的重要,一旦哪家孩子自杀了,就一定会让原本幸福的家,一下子掉进了万丈深渊。此时,非要说社会与体制应该承担多大的责任是毫无意义的。哭天喊地地诅咒社会、仇恨体制,能起到疏导孩子不良心理的作用吗?能起到让孩子回心转意的作用吗?能把孩子从“死神”那里抢回来吗?
“社会”“体制”就是两个抽象的概念,即使有哪个法院能在终审判决上裁定“社会”与“体制”对于某孩子的轻生有90%的责任,但开庭时,“社会”和“体制”会出现在被告席上吗?也就是说,个人和非实体之间的“官司”,连一个具体的被告都没有,到时候,哪个人、哪个单位会代表“社会”与“体制”大大方方地去承担道义上、过错上的责任和经济上的赔偿呢?就算有人肯那么做了,可那个孩子还能回来吗?最终谁最倒霉、谁最吃亏?还不是出事的家庭独自承受痛苦吗?
任何一个社会、一种体制都不会让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满意;任何一个矛盾的出现,都有它的外因和内因,而内因又永远是矛盾的主导性、决定性因素,想化解矛盾,也同样得从内因上寻找突破口。对于孩子轻生的事件,社会的一些弊端、“体制”的种种不完善,归根结底都是它的外部因素,家教中“责任教育”“抗挫教育”的缺失才是问题的关键。就算是大气候决定小气候,家庭教育也应该在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方面走在最前头。谁是问题的最大受害者,谁就最应该在此方面多加小心,“世上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面打箩里转”“自己的梦自己圆”家长,才是孩子和家庭最有力的保护神!
笔者希望家长们要在防止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和解决孩子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时,多多的眼睛向内,多从自身的家教中查缺补漏,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能控制的范围内有所作为,不要再执迷不悟地浪费时间咬着“社会”“体制”不放,不要错过帮助孩子走上阳光之路的时机。只有家长现实一点、目光长远地为自己的孩子未雨绸缪,能够抛开对社会、对某些体制的种种成见和诸多怨言,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多对自家的孩子进行“自我”的抗挫“免疫”,才能将孩子给他的家庭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点,这个家,才能谈得上有希望、才能留得住希望! 2014.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