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18-5-15 20:12 编辑
11
父亲的到来让院子里的人特别关注,小孩子在门前扒头探脑,大人们议论纷纷,他们不明白,这个穷的掉底卖烤白薯的家里居然来了个军人?
父亲第一次来只是抱着找一找的想法,并没有留出更多的时间,所以,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三伯,那是谁呀?”街访问。
“我的一个侄子,我从家里出来的时候他还小。”三爷爷满脸的皱纹都笑开了。
又是一个星期天,三爷爷的媳妇三奶奶老早就过来告诉母亲,中午要请侄子吃饭,包饺子你们一家过来吃,不过有个条件,要母亲过来帮忙。
虽然日子好过了,但是吃饺子仍然是一种奢侈,不过年不过节的谁舍得吃饺子?
饺子也不高级,不过是白菜和猪肉。白菜多猪肉少。猪肉是不能剁成肉馅儿的,因为掺在那么多菜里连影子也看不见。所以,猪肉都切成肉丁,这样无论怎么样,好歹能让人赶上一块。
母亲第二天按时到三爷爷家帮着包饺子,临走的时候姥姥嘱咐说,包了就回来不许在那吃饭。
中午的时候饺子包好了,三爷爷特意的去街上的酱肉铺买了一些酱肉,仅仅是拳头大的一小包,而且还打了酒。
“妮儿,在这吃吧?”三爷爷对母亲说。
“不行,我还得回去给我妈做饭。”母亲说。
“叫你妈一起来吃。”
“我妈不爱吃饺子。”
三爷爷听了奇怪,在他的脑袋里,世界上还有不爱吃饺子的人呢?他哪里知道姥姥不吃饺子的原因。
母亲从三爷爷屋里走出来的时候,正好和进来的父亲走了一个照面,父亲一手提着饽饽匣子(点心盒)和蒲包(装水果的篮子),一手还提着两瓶酒。
舅舅在外边蹬三轮,白天不回来吃饭,家里只有姥姥和母亲两个人。院子不大,房浅屋窄,三爷爷家里传出的说话声和笑声不断的传进来。
母亲由于好奇不时用眼睛朝三爷爷的屋里看,在这个院子里,母亲是第一个看见这些大皮帽子的人,一想到那满街的尸体,母亲对父亲更加好奇,这些人的胆子可真够大的。
“看什么?一个姑娘家,最要紧的是管住眼睛。”姥姥生气的说。
“三叔家里来的这人就是大街上那些在死人堆里站着的人。”
“当兵的没有好东西!”
1989年动乱的时候,父亲的一个侄子在伞兵旅当兵,奉命从开封进京戒严驻扎在南苑。当一切风平浪静的时候,他来到我家找我母亲,那个时候父亲已经逝世。
由于抓捕“暴徒”的都是当兵的,所以当那个人来到楼下打听我的名字的时候,没有人敢告诉他,他连续来了几次都没有打听出来,可是他手里的地址并没有错。
直到有一天母亲从外边回来和他碰到才找到了家,想当初,三爷爷的侄子来找他,最后找了个媳妇,我父亲的侄子来找叔叔家,却找来了一场虚惊。
12
俗话说,“有一利必有一弊”。世界上没有只有利没有弊的事情。如果姥姥没有姥爷教会她认字(到现在我也奇怪,姥爷教给她认字她为什么学呢?是什么原因促使她喜欢认字?这在那个时候的妇女来说并不多见),她要是一直是一个瞎字不识的文盲,这对以后母亲的婚姻就不会造成阻碍,母亲也不会在婚姻上经历了一次痛苦,完全是个皆大欢喜的事。三爷爷把自己的侄子介绍给了街坊的女儿,自己的侄子又是一个入城的军管干部,这并没有委屈了她们啊?
也许是在姥姥的经历里,兵除了让她惧怕,给她带来苦难以外并没有好印象。在我们的书中,除了对解放军的描述以外,过去对兵的描述几乎都是负面的,正所谓好汉不当兵,好铁不捻钉。
姥姥看过很多书,这给她带来的好处是,她不会很愚昧,最后做了街道主任也是因为她认得字,能给大家读报纸。坏的一方面就是她想的比不认得字的人要多。
除了上述的原因,姥姥二十七岁守寡,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一个女人怎么挺过来的?除了毅力和忍耐,她可能还觉得与外界无涉及时躲避风险是最好的办法。也许是一种预感,觉得三爷爷两口子这样对待母亲,又恰逢他的侄子来到这,他们一定有目的,这让姥姥在一开始就提高了警惕,这个带着大皮帽子在死尸堆里溜达的人,这个乡下来的人让姥姥无论如何心里没底,她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不能让女儿嫁给这样的人,那样就害了女儿,自己含辛茹苦的熬到今天不过是为了这两个孩子,更何况,死去的孩子的经历让她更加珍惜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按照她的话来说,我一辈子熬的就是这两个眼珠子。
从此,除了上班以外,姥姥严禁母亲走出屋门,甚至就是在院子里,母亲也经常要在姥姥的视线范围之内活动。
“你爸爸那个时候总是到你三爷爷这来,特别是礼拜天,还带着他的战友老乡来,每到了那个时候,我就被你姥姥紧闭在屋里不许出门。”
如果说父亲经常到三爷爷这来是为了母亲,那有点儿冤枉他了.
可以这么解释这个原因,父亲十七岁跟着一个叫王瞎子的人走出农村,最后当了八路军,从老家山东到东北最后打到天津,虽然经历了很多的地方,但是像天津这样的城市他还未曾来过。在这个地方找到了自己的三叔,那无疑跟找到了家一样。虽然进了城,他周围接触的人还是局限于那些和他一样的乡下人,能够在三爷爷这体会一下城市生活,能够在休息的时候有一个去处,而且是一个拿他当儿子的三爷爷这样的去处,他当然愿意来。更何况,天津人的美食对一个几乎吃了小半辈子小米、高粱、棒子面的人来说,那吸引力就更大。直到三爷爷给父亲提亲以前,他对母亲几乎是一无所知。
13
“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这句话熟悉吧?著名的“墨菲定理”。墨菲是个美国佬,也许是个哲学家或者心理学家,这句话说出来有点引经据典的味道。中国人说的“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也是这个意思,只不过这句话在中国人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也没啥权威性,一个天天上自由市场买菜的老太太都会说。
有的时候我们把发生的事情,特别是给你惊喜或者让你伤心的事发生的时候,我们总会归结于机缘,甚至说这是机缘巧合。其实哪有什么巧合,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一定是早就有了它的起因,有它发生的道理。
就拿父亲和母亲这段姻缘来说,仔细想起来是一件应该发生的事。父亲十七岁离开家,走南闯北游荡了那么多年,他最想的应该就是家。他来到天津这有一个他的老乡他怎么会不去找?何况还是一个没有出五福的父辈?找三爷爷其实是对家的一种向往,这也就是他为什么一有时间就往那儿跑的原因。
既然父亲的来是必然的现象,那么院子里有街坊有女孩这也没有什么特殊吧?或者说,不是母亲也会是别的什么人,这样想起来你还觉得这是巧合吗?
姥姥的担心除了她自己的揣测和想法以外,真有一条的确让她觉得虽然没想到却更不能同意的道理,那就是父亲不是初婚。当然,这件事是父亲和母亲结婚几年以后才知道的,这让本来刚从反对的情绪里缓和过来的姥姥重新陷入对父亲反感的情绪。
她只要和父亲见面就对他恶语相加,吵闹的事经常发生。父亲一直到姥姥离开人世没有反驳过一句话,他还是尽力帮助姥姥和舅舅,因为母亲在结婚的时候要求父亲,永远不要对姥姥不敬,父亲答应了,并一生兑现这个承诺。
在现在,男人听老婆的,对丈母娘好几乎成了时尚,并没有什么新鲜可言,可是对于一个脾气暴躁当兵出身的庄稼汉子,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
说到父亲的第一次婚姻在那个时候也非常的普遍,他十五岁时家里就给他说了一房亲事,女方比他大三岁。父亲十六岁才“圆房”,因为十五岁的孩子什么也不懂。
十七岁的时候父亲走出了家门,其中回去过几次。父亲告诉我,他的那个妻子是在1947年的时候病逝。
1950年我们国家颁布了《婚姻法》,其中就有破除封建婚姻和父母包办的婚姻这一条。那个时候很多当了兵甚至当了官的共产党进城干部,其中很多还是级别很高的干部,利用这部婚姻法抛弃了在家的妻子,而且名正言顺。我父亲的很多战友里这样的人并不少,他们的理由就是他们的婚姻属于封建包办。
我不想说他们说的不是实话,但我绝对相信有一些人是以这个借口抛弃了结发的妻子。
我甚至怀疑父亲也是如此,可是我不敢问,我甚至不敢问母亲。但我一直对这件事有疑问,我不太相信他说的话。那个时候我想,如果这件事真的如我所想,父亲在我的眼里的形象会大打折扣。
父亲死后,我把他的骨灰盒抱回了老家埋葬,在老家期间我特意的打听了很多父亲的亲人,结果证实父亲说的的确是实话。
不但村里的人能证实,父亲还留下一个我同父异母的哥哥也可以作证。因为在她的母亲死之前他是一直跟着他的母亲生活。
父亲和母亲结婚以后,他对母亲说了结过婚以及前妻的事,但他对他有一个儿子一直守口如瓶。
直到六零年闹饥荒的时候,家里的哥哥实在饿的受不了,自己拿着父亲给家里写信的信封上的地址跑到了北京来找父亲。
父亲那天正好出差不在家,母亲看到一个十几岁脏兮兮的孩子当然是不认识。
当母亲问哥哥找谁的时候,哥哥说出了父亲的名字和他和父亲的关系。
“我当时脑袋嗡的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可是看着那孩子浑身上下都是泥,饿的麻杆一样,比街上要饭的都可怜,我心软了。”
就是母亲这颗柔软的心,直到今天母亲还一直和哥哥处的感情非常好,形同亲生母子一般。
哥哥有五个孩子,年年母亲都要给他们寄钱和粮票,甚至整口袋的往老家捎去粮食。
哥哥的三个儿子都结了婚以后,一次母亲回老家去,看着哥哥省吃俭用的给孩子娶了媳妇,自己住的房子还很旧,于是回家跟我和弟弟商量:“咱们都出点钱,给你哥哥盖一所房子,他也老了,这也是你爸爸的脸面,证明他在外边没白混。”
这个有四间房子和院墙门楼俱全的院子已经盖了八年了,离父亲去世整整过去了二十一年。我哥哥每次想起就说:“兄弟,咱娘这么疼我,我这辈子没白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