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14-11-3 19:43 编辑
当底层的善良遭遇了“碰瓷”
我的中学时代是在文革期间度过的,在混乱和混沌之中,中学语文课本上多有大先生的作品。当然,那都是需要的产物,在一连串的定语之中,我初始这个照片上看起来一点儿都不亲和的老头子。
事实也证明我并非以貌取人,大先生真的就不是一个厚道的人。
最早接触的大先生小说,是《一件小事》,后来陆续读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等。我甚至至今还可以清晰的背诵出《一件小事》的开篇。在这篇其实在我看来更像是故事的小说里,大先生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说:自己是一个坏脾气,甚至“一天比一天看不起人。”说实话,我很佩服大先生对自己的毫不客气。
但是,透过一件小事,大先生毫不吝啬自己的笔墨,真心实意的讴歌了底层人人性和品格最夺目耀眼的一面。
事实上,我在重读这篇小说的时候,脑海之中始终挥之不去两个字:
碰瓷。
看起来我足够龌龊。
其实并非如此,而是我穿越或者说是混乱了时空。一件小事真的是太小了,一个人力车夫不小心碰倒了一个老人,坐车的大先生甚不以为然,那会儿还没有“碰瓷”这两个字,否则大先生是一定会写出来的。
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人力车夫的选择让大先生羞愧无比。
责任,自私,渺小,伟大,这样对立的词汇,在这篇千字文的小说里,一览无余。人力车夫的敢于担当,坐车人的自私心态,简短的文字里,对比出的形象不言而喻。底层百姓的善良和敢于担当,在大先生的这篇小说里可谓充分展现。
大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以为这世界确实是在前行,发展。但是,在看到媒体隔三差五的报道出那许多:老人倒地不敢扶,扶不起,碰瓷者花样翻新,令人瞠目的新闻的时候,我会经常想起大先生的《一件小事》,内心唏嘘着问自己:
如果大先生活到现在,看到这个扶不起,不敢扶的社会,看到碰瓷者的种种手段,他的心中该有怎样的郁闷和愤怒?
我喜欢大先生对底层的歌颂和赞美。貌似阴郁的大先生,能在灰蒙蒙的世界里,读出人性的光芒,读出底层的善良和担当,而在大先生真实的经历里,有关他和人力车夫的故事也真的不少。
所以,愤怒的大先生,阴郁的大先生,尖刻的大先生,在讴歌底层的文字里,从来都饱含着激情。
无论是《一件小事》,还是《故乡》《社戏》都是这样。
瞧不起大先生的人,其实应当好好看看他的文字。
高尚不是吹牛B吹出来的。
那个人力车夫也许生计很艰辛,谁不愿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但是,在拷问道德和良知的时候,他毅然的选择,让多少穿长袍的人,长袍下的“小”被挤出来,十分尴尬。
我们何谈高尚?人力车夫何在?! 2014年11月3日星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