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磊
人民网洛阳9月30日专电 国庆将至,大街遍插红旗,在洛阳市老城区一个普通的家属院,34岁的李磊快步疾走,把我们带向一间昏暗的地下室——这是他的办公室,李磊戏称这是一个收集河南抗战老兵资料、援助河南抗战老兵情况的“民间博物馆”。
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个博物馆长非常之“穷”,他只是一名普通的下岗工人,连家也没成,只能靠打零工度日。
李磊说,10年前,他从洛阳市春都集团下岗,开始以“失败的匈奴”网名在网上活动,从开始的参与反对“小泉拜鬼”,到渐渐转变为关注、援助抗战贫困老兵,李磊走的无比艰辛。10年后,依旧贫穷和独身的他却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快乐,身上不再有“民族主义”的狂热,话语中却透露出无比坚定的信念:“我们绝不是传播仇恨,但战争,本身就是个值得反思的东西,所以,抗战记忆是我们的民族财富,我们必须记住……”
说是博物馆,其实这是一间阴暗潮湿的“办公室”,面积不过六七个平方,两台电脑放在两张书桌上,地上是散落的啤酒、白酒瓶子,最惹人关注的,是书架上的一排书籍,《钓鱼列屿主权辩》、《日本国窃土源流》、《二战全史》、《正面战场·徐州会战》、《一寸山河一寸血》……
在刚开始的2004年到2006年,李磊就用“失败的匈奴”网名开始参与民间爱国活动,两年多里,他发起和组织大小活动近30次,号召人们不要忘记“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中间的2005年起,他下岗开始以打零工度日,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强烈的爱国情怀。
“最早进入这个圈子,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的祭拜靖国神社,引起大家的极端反感,我经常逛的网上有一些朋友是民族主义者,我当时的想法是,既然日本右翼势力敢拜鬼,那我就找我们的抗战老兵,他们应该就是破鬼的神,就这样一个简单的想法,没想到却一下子找了十年。据我所知,河南大概现有700多名活着的抗战老兵,我见到的有400多名,他们确实给了我太多的感动。”
不仅仅是寻找,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了爱国主义大旗下,他们开始是为这些被人遗忘的抗战老兵送上问候,告诉他们还有很多人在惦记着他们。接着,又开始筹集善款,资助这些陷入贫困的老兵们。
热血青年逐渐长成,敢想敢干必将获得非同一般的经历,梦想家往往因此发生蝶变。对李磊来说,到中缅边界的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的26天“远征”,听老人讲述“活的历史”,让自己思想真正发生了质变。
“在腾冲呆了26天,得到的比我想要的多得多!”李磊告诉记者,之前虽然对一些贫困老兵有过援助,但云南之行,自己才开始萌发了长期做援助的想法。“当时,听老人们讲述自己在战场的拼杀最让我激动,80多岁的董灯庆老人给我讲腾冲保卫战,他跟日本鬼子们拼刺刀,一刀一刀对侵略者,刀刀见血最过瘾;而参加过缅甸远征军的李华生老人,在腾冲游击战和收复腾冲战斗时下颚被子弹穿透,伤疤让我至今难忘…… 他们都是活着的珍贵历史,他们也是抗战精神的财富,我那时就有一个梦想,让他们故事流传下去,让他们晚年不再贫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