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14-8-21 15:34 编辑
知道苍央嘉措,应该是缘于一首诗:
你见 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 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 或者不爱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 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相信许多人很喜欢的一首诗,诗中有爱,难以名状的凄苦,更有着很难做到的平静,当然,也有哲理或者称禅意。 日前,从朋友处借到了一本关于他的传记小说(高平著,中国藏学出版社),读毕有些不一样的感觉,码几个字记下来。我的读书笔记和驴行日记差不多,肯不揣浅陋,冒昧地梳理成文,还是记录功能多一些。也只是想日后有暇时,可以翻捡着看看,当初的日子曾有怎样的感动或者足迹,到了看不懂走不动的老年时,能有一份记忆足矣。
1, 历史背景 生活在十七世纪末(1683年),卒于十八世纪初(1706年)苍央嘉措的年代是西藏地方政权几大势力争权夺利甚至兵戎相见的乱世。外有新疆噶尔丹屡次发动叛乱,意欲与大清康熙王朝分庭抗礼;内有以西藏汗和第巴桑结甲措为首的两大政治势力在政治、军事各方面角逐对西藏的实际控制权。而做为西藏宗教精神领袖之一(另一领袖为五世班禅)的六世达赖喇嘛苍央嘉措注定只是第巴手中的一枚重要的棋子而已,很难或者直接说根本无法在政治甚至宗教影响上有所作为。另外,生于红教地区的他虽然意外成了黄教的最高教主,儿时的耳熏目染生活经历也使他对于清规戒律本能地从内心抵触,而一心追逐权力的第巴桑结甲措生怕苍央嘉措热心政治宗教从而影响自己的政治地位,对其的利用甚至放纵也注定了这样一位悲剧教主的短暂一生。都说时世造英雄,正是当时西藏地区的乱世风云造就了这样一位失败的教主成功的诗人。 2, 苍央嘉措的感情生活 老实说,作者笔下的苍央嘉措打破了我的想象。想象中的他虽然内心孤独也很难做到心静如水,但其感情上的悸动还是应该是包裹在坚冰之下,即使是有爱也不能爱或者至少爱得隐蔽,深藏于心即使是有红尘知己也会很是隐密的存在。而作者笔下的他却爱得热烈而大胆,夜深人静之时,这位教主常常乔装打扮隐名埋姓去和女人厮混。说厮混,希望不要因此对其有所亵渎,这的确是我的感觉。因为他的女人中,既有初恋情人后又意外相聚的仁增旺姆;也有仅有一副好皮囊貌美心毒的拜金女白珍;也有仅仅沉溺肉欲的离婚女达娃;当然还有心灵相通的于琼卓嘎。当然,书中一定融入了作者的想象,但涉及这样一位在藏区有着深远影响的一代教主,作者又在藏区生活多年且参阅了大量历史文献,自然不会信口开河,应该是有所依据的。坦率地说,作者笔下的苍央嘉措更象是一位登徒子,而不是一位得道高僧佛学领袖。 3, 苍央嘉措的诗 苍央嘉措的另一个身份是诗人,而且是一位伟大的吟唱诗人,他的诗作在藏区甚至国内外都被广泛传颂。作者笔下自然少不了多处引用了他的诗,大多是写给他的情人们的。可能是翻译的缘故,且太追求译诗的韵,本书中我能读到的诗,炽热和大胆有余,哲思和意境不够。不过,我对于诗也仅限于欣赏的水平,这里就不再例举分析了。
掩卷过后,我在想,虽然我眼中这算不上是一本好书,至少算不上写得很精彩的苍央嘉措的传记。写历史,不算惊心动魄;说情感,也谈不上荡气回肠。可换个角度思考,或许这真的就是历史的真实,或许做为一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教主,他对红尘的留恋,对于感情生活的大胆追求,甚至有些离经叛道,才是他的本来面目。
其他的光环,只是人们想象中的美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