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舌尖上的乡愁
查看: 4167|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舌尖上的乡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4-7-22 16: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虎步漫游 于 2014-7-26 19:25 编辑

    俺一贯的读书杂乱,也就忘记了在哪里读到的这么一则报道,说是有一随国军败撤到台湾的南方人,在与大陆故乡一水相隔音讯断绝多年后的一天,偶尔于一相识的人家讨得金华火腿的蹄尖少许,如获至宝般不胜欣喜的拿回家来,按照记忆中的食谱熬汤。汤汁咕嘟咕嘟的冒泡,香气初溢,他已是几欲哽咽,待到终于将一口浓汤如愿的含在嘴里,泪水顿时滂沱如雨,哀痛难抑了……
    初读时,我尚且年少,只是觉得好玩,更觉得好笑:不过一锅汤而已,竟然会有这般的魔力?!何至于此!
    待到年纪渐长,所涉猎的历史类的书籍渐多,慢慢的也就了解到了那位赴台客一腔的悲戚并非无根之草,纵然如蒲公英随风千万里,在新的落脚处重新扎根发芽开花,无不是挣扎、磨砺、改变,然后融入的过程。但是,
原点中的阳光空气雨滴等等一切熟悉的记忆却一直都还在呀,只是被沉重的现实所扬起的灰尘掩埋住了,以至于我们在轻浮的欢笑声中以为自己早已麻木的忘记了。只不过一锅汤,却如同一场淋漓的秋雨,洗尽了老兵心中的灰尘,露出了依然簇新的伤疤,连剜痛的感觉一起唤醒了,于是,他只好报以无奈的嚎啕大哭了。
    之所以忽然想起写下前面的这些话儿,是因为我也正是一游子的身份,不过只是如同走西口般的背井离乡而已,虽也是被迫,却也是一种选择,正如同蒲公英一般,而不是像杨柳枝那样被硬生生的折断,然后移栽到别处,所以与老兵相比,我已深觉幸运至极。
    可是,每当念及他的那一锅汤,我却又心生羡慕,金华火腿真的这么美味,有令人痛入骨髓般的念想么?
勿笑我的无知,家住豫东平原小村,旁依静默无声的洪河水,既远离赵宋王朝的古都开封,也与大唐东都的洛阳不沾边,所谓的传世名肴如开封的灌汤包等等,只是听过想过,却不曾见过尝过。好吧,俺承认,本人的的确确就是一个如假包换的乡下佬,所谓的下里巴人是也。
    当然,俺也不是靠喝西北风就能长大的,小地方虽穷,好歹也是一年两季庄稼,夏收麦子秋收豆,虽说天天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只能是个幻想,
足够勤劳的乡亲们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倒也勉强可以过活,若再有不足,那就只好向五谷杂粮外的大自然中找注意了。
    二月里,父亲又来到这座北方小城,晚上小醉后,话也就比平日多些,忽然的就扯到野菜上了,说家乡小城的人们现在最爱这些野菜了,啥都有人卖有人买有人吃,抿抿蒿、扫拂苗、狗狗丫、拨浪鼓子、麦刺溜、撇撇嘴、地菜、老苜蓿、老鸹眼、马齿菜、牛舌头棵、胖胖腿、烧饼棵、地卵子皮,灰灰菜、鹅儿食……他一口气数出数十种的菜名,听得我目瞪口呆。因为其中有些菜名我简直是闻所未闻的,比如狗狗丫,想破脑袋我也不晓得它是个啥模样。更让我郁闷的是,我家娘子竟然能够边听父亲报菜名,边作解释来与其相互验证,而且还能作补充,使父亲高兴得哈哈大笑,简直比多喝二两好酒还更爽心快意哩。
    瞅着我傻在一旁的呆头鹅模样,我家娘子颇为不屑,笑道:一看你就是小时候没薅过草!
    我很不服气,俺家不养牛,难道就不认识草了么?比如马齿菜,我就认识,当它正肥嫩多汁的时候,母亲会掐来洗净拌面上锅蒸熟后拌上蒜汁洒入香油,倒也爽口。比如地菜,也就是所谓的荠菜,包饺子也是绝佳的鲜美。地卵子皮----好像雨后的老屋瓦块上就有,日头一暴晒,它就一片枯叶翘卷起来了,是一种菌类吧,这也能吃?!鹅儿食,嗨,这不就是蒲公英嘛,幼苗鲜嫩,正合适做浑身黄绒绒的鹅儿的食料;我想想,它的花苞似乎也是可以吃的,没什么特别的味道,反正能让贪吃的嘴巴动弹一会儿。至于拨浪鼓子----拨浪鼓子包菜馍,吃了这个拿那个,拔浪鼓子拔浪浪,拔浪鼓子就是香-----自然也是美味一道。灰灰菜,它叶片一定是灰色的,我敢打五毛钱的赌。牛舌头棵,这货的叶片一定是又肥又大。胖胖腿----是它的枝干粗大么?还是它含有一定的毒性……

    当我对着几个陌生的名字,苦苦思索半天还是难得要领的时候,他们一起会心的笑了起来。我只好认输,承认自己小时候只顾贪玩,忽视了对大自然的认知。但这又如何?我不晓得它们的名字,它们晓得我的么?!切!
    是的,我年少时的确太贪玩,非但读书是胡乱麻叶的,连生活也似乎走马观花了一般。可是,故乡的有些味道,我却还是记得的。比如马齿菜地菜;也比如槐花菜,时入初夏,所有的小村里都盈满了槐花甜香的气息,仰头望去,一嘟噜一嘟噜粉白娇嫩的槐花压弯了细瘦的枝桠,乡亲们手持末端绑有木叉的 长木杆,远远的伸入浓密的枝叶间,用力一绞,一截树枝连花带叶的就直坠下来。孩子们欣喜的扑上前去,拖回了树枝,将花儿一串串的小心摘下,一定要小心----树枝上布满了褐色的小刺随时都在作报复的准备哩!树叶尽可作羊的美食,花儿装满了一竹篮就可提回家去,照例洗净拌面下锅蒸,出锅后浇洒上蒜汁香油拌匀,呵,真是个香!大碗大碗的怼去吧,香哩很!
    初夏时节,也正是物资交流会逐一在各个集市举办的时候,很热闹,有唱戏的,但小孩子们除了图稀奇瞅瞅台上的花脸花衣裳,认真听戏文哼哼唧唧进行下去的心思完全没有,只是渴望大人们能给买点好吃的而已。大人们在此时节也的确比平日里慷慨许多,不但允许买冰棍、花鸡蛋子(膨化米团)、花生、瓜子之类的,甚至还会称一斤半斤的卤猪头肉夹在烧饼中喇喇馋。而我最爱的,不是那飘着米香的甜酒浮子,而是最常见的小吃,凉粉。白亮中透着青色的豌豆凉粉颤巍巍的卧在案板上,老板手起刀落中,已变成匀称的条形,拾掇到一青瓷的撇嘴碗里,浇上蒜汁、醋汁,点缀芫荽少许,辣椒油、香油数滴,好了,你就坐在破旧的遮阳棚下油迹斑斑的小桌边,自己拌匀慢慢的享受这份凉爽滑溜去吧。我性急,每次都大口大口的往嘴里扒拉,仿佛没头的刑天一般,每次总会被先噎得瞪眼作发呆状,如今想一想那个饿狼吃相,汗!
    这都是一直伴随我长大的堪称美味的食物,所以难忘也是自然而然的。及至新婚前后,尚且意气飞扬的我迷恋上了种蘑菇,钻研既深,也就将目光投向村前村后及洪河堤岸一片片的高大杨树上,每逢新雨后,便兴致勃勃的踏上了我的寻宝之路,一株株的老树或树桩都是须认真巡查的,说不定一簇冠盖深褐,内侧百褶洁白的平菇正静静的翘立在那里,还有黑色黄褐色的木耳,肥嫩柔软,还有清丽的雀鸣,青翠的鲜草,如丝绸一般掠过的风,一轮安静的日头,偶尔还有一只受惊的野兔,在绿毯上如一道灰色的闪电,嗖的一下就消逝不见了……回到家了,鲜菜入锅,果然不同寻常,愣是比我所培植出的蘑菇好吃,味浓韧性足,惹得口舌生出无尽的眷恋……
    不说了,不说了,又不是甚么山珍海味,再说就嫌自己啰嗦了。
    ……
    终于远别故乡后,日子一复一日的寻常中,既然不事稼穑,所需菜蔬也就无一不是从市场购得,也无非是白菜土豆诸如此类处处可见的而已。
    附近的小区路旁,是栽有几行槐树的,可惜我不知都在忙些什么,竟不曾留意它的花期,等在老乡的提醒下,匆匆赶去时,已是叶浓花残了,只好抱憾而归。 好在半个月以前,扫拂苗还正是青嫩的时候,今年雨水又频多,所行的路边荒地上,无不是郁郁葱葱的好景象,倒比园林部门所用心维护的苗木们还要气势浩大哩!妻子用心的穿梭草丛里,满满的择回一购物袋的嫩秧头来,晚上如法炮制出来后,我与妻子还算是兴致勃勃,孩子们却根本不愿理睬。气的我只想骂,你们这还算是河南人的娃么?!
    非但如此,这当地的野菜,他们也同样不愿理;我是逐渐背弃乡村的这一代人,他们---则是坐在车轮上同互联网亲密相依却与绿色野地更加疏远的一代人。这里的野菜,我也不过只认识苦菜一种,这是喜欢在沙土上生长的一种,越是其他野草稀疏的地方,它们的族群反而越大。我喜欢苦菜,也喜欢它绽开的花,细瘦的枝干,托出紫色的细长花瓣组成一个圆圆的小太阳,在风中轻轻摇曳着,颇为的可爱。花瓣凋尽后,也如同蒲公英一般长出可随风起舞的种子。
    前几天,父母亲来了,无所事事中便带他们去一处山谷中挖苦菜作消遣,父母大概是初见到那么一大片的苦菜地,一贪心,竟然挖取了两大袋子回来。焯水泡了一夜后,苦菜的苦味已去掉了许多,拍碎蒜粒,洒入油盐酱醋,然后格外的加入炒熟的芝麻粒,挑一筷头入口,母亲道,也不苦哇,中!也怪好吃哩!……
    望着头发斑白的父母,渐成黄脸婆的妻子,还有对野菜无知到近乎白纸,又完全没兴趣了解的孩子,我想,所谓的乡愁,对于如今的国人,怕也快成为一种奢侈的愿望了吧!通讯的便利,交通的快捷,人们的脚步轻快到近乎飘忽,千山万水也不复成为交往的阻碍,哪怕是将来有一天你移居到火星上。
    可是,这又能如何?父亲讲,家乡的田间地头不见拨浪鼓子等野菜野草已多年了,这都是自从大面积使用除草剂之后的事。我默不做声,口中慢慢的嚼着有淡淡清苦味道的苦菜,心中也有些许淡淡的苦。
    苦什么?又愁什么呢?我也说不清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4-7-22 17:45 |只看该作者
俺一贯的读书杂乱,也就忘记了在哪里读到的这么一则报道,说是一名赴台老兵,在与大陆故乡一水相隔音讯断绝多年后的一天,偶尔于一相识的人家讨得金华火腿的蹄尖少许,如获至宝般不胜欣喜的拿回家来,按照记忆中的食谱熬汤。汤汁咕嘟咕嘟的冒泡,香气初溢,他已是几欲哽咽,待到终于将一口浓汤如愿的含在嘴里,泪水顿时滂沱如雨,哀痛难抑了……
-----
不是老兵,是那谁,容俺想想啊,也读过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7-22 17:53 |只看该作者
没有故乡的乡愁啊,换言之,物是人非,故乡已非昔日的故乡,我们已非昔日的我们,都回不去了。
本篇颇接地气,虽百草丛生,那却清香四溢。
感情真挚,文笔舒展,只是结构略有点凌乱。
余味缭绕。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7-22 19:37 |只看该作者
野妞 发表于 2014-7-22 17:45
俺一贯的读书杂乱,也就忘记了在哪里读到的这么一则报道,说是一名赴台老兵,在与大陆故乡一水相隔音讯断绝 ...

妞姐厉害,一下就挑出毛病,赶紧想想,俺好知错就改,若不然,我就只好在老兵的前面冠以似乎好像等等的词汇了。{: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7-23 10:46 |只看该作者
舌尖上的味道都是亲情的记忆{:soso_e163:}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7-23 11:4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虎步漫游 发表于 2014-7-22 19:37
妞姐厉害,一下就挑出毛病,赶紧想想,俺好知错就改,若不然,我就只好在老兵的前面冠以似乎好像等等的 ...

我老人家努力搜-下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7-23 22:18 |只看该作者
文章初始引用的段子不错,只是感觉后面展开的有些偏离题意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7-23 22:29 |只看该作者
祝福 发表于 2014-7-23 22:18
文章初始引用的段子不错,只是感觉后面展开的有些偏离题意了。

瞎写,图一痛快。{: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7-25 21:39 |只看该作者
远离故乡流离的人,乡音和舌尖的记忆,那是一直萦绕在梦里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7-26 15:54 |只看该作者
蔷薇盛开 发表于 2014-7-25 21:39
远离故乡流离的人,乡音和舌尖的记忆,那是一直萦绕在梦里的。

{:soso_e163:}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7-26 17:06 |只看该作者
火腿

梁实秋

    从前北方人不懂吃火腿,嫌火腿有一股陈腐的油腻涩味,也许是不善处理,把“滴油”一部分未加削裁就吃下去了,当然会吃得舌矫不能下,好像舌头要粘住上膛一样。有些北方人见了火腿就发怵,总觉得没有清酱肉爽口。后来许多北方人也能欣赏火腿,不过火腿究竟是南货,在北方不是顶流行的食物。道地的北方餐馆作菜配料,绝无使用火腿,永远是清酱肉。事实上,清酱肉也的确很好,我每次作江南游总是携带几方清酱肉,分馈亲友,无不赞美。只是清酱肉要输火腿特有的一段香。
    火腿的历史且不去谈他,也许是宋朝大破金兵的宗泽于无意中所发明。宗泽是义乌人,在金华之东。所以直到如今,凡火腿必曰金华火腿。东阳县亦在金华附近,《东阳县志》云:“熏蹄,俗谓火腿,其实烟熏,非火也。腌晒熏将如法者,果胜地常品,以所腌之盐必台盐,所熏之烟必松烟,气香烈而善入,制之及时如法,故久而弥旨。”火腿制作方法亦不必细究。总之手续及材料必定很考察。东阳上蒋村蒋氏一族大部分以制火腿为业,故“蒋腿”特为著名。金华本地常不能吃到好的火腿,上品均已行销各地。
    我在上海时,每经大马路,辄至天福市得熟火腿四角钱,店员以利刃切成薄片,瘦肉鲜明似火,肥肉依稀透明,佐酒下饭为无上妙品。至今思之犹有余香。
    一九二六年冬,某日吴梅先生宴东南大学同仁于南京万全,予亦叨陪。席间上清蒸火腿一色,盛以高边大瓷盘,取火腿最精部分,切成半寸见方高寸许之小块,二三十块矗立于盘中,纯由醇酿花雕蒸制熟透,味之鲜美无与伦比。先生微酡,击案高歌,盛会难忘,于今已有个世纪有余。
    抗战时,某日张道藩先生召饮于重庆之留春坞。留春坞是云南馆子。云南的食物产品,无论是萝卜或是白菜都异常硕大,猪腿亦不例外。故云腿通常均较金华火腿为壮观,脂多肉厚,虽香味稍逊,但是做叉烧火腿则特别出色。留春坞的叉烧火腿,大厚片烤熟夹面包,丰腴适口,较湖南馆子的蜜汁火腿似乎犹胜一筹。
    台湾气候太热,不适于制作火腿,但有不少人仿制,结果不是粗制滥制,便是腌晒不足急于发售,带有死尸味;幸而无尸臭,亦是一味死咸,与“家乡肉”无殊。逢年过节,常收到礼物,火腿是其中一色。即使可以食用,其中那大骨头很难剔除,运斤猛斫,可能砍得稀巴烂而骨尚未断,我一见火腿便觉束手无策,廉价出售不失为一办法,否则只好央由菁清持往熟识商店请求代为肢解。
    有人告诉我,整只火腿煮熟是有诀窍的。法以整只火腿浸泡水中三数日,每日换水一二次,然后刮磨表面油渍,然后凿子挖出其中的骨头(这层手续不易),然后用麻绳紧紧捆绑,下锅煮沸二十分钟,然后以微火煮两小时,然后再用大火煮沸,取出冷却,即可食用。像这样繁复的手续,我们哪得工夫?不如买现成的火腿吃(台北有两家上海店可以买到),如果买不到,干脆不吃。
    有一次得到一只真的金华火腿,瘦小坚硬,大概是收藏有年。菁清持往熟识商肆①,老板奏刀,砉②的一声,劈成两截。他怔住了。鼻孔翕张,好像是嗅到了异味,惊叫:“这是道地的金华火腿,数十年不闻此味矣!”他嗅了又嗅不忍释手,他要求把爪尖送给他,结果连蹄带爪都送给他了。他说回家去要好好炖一锅汤吃。
    美国的火腿,所谓ham,不是不好吃,是另一种东西。如果是现烤出来的大块火腿,表皮上烤出凤梨似的斜方格,趁热切大薄片而食之,亦颇可口,惟不可与金华火腿同日而语。“佛琴尼亚火腿”则又是一种货色,色香味均略近似金华火腿,去骨者尤佳,常居海外的游子,得此聊胜于无。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7-26 17:07 |只看该作者
托楼主的福,也得再看一遍大家美文。{: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7-26 19:1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虎步漫游 于 2014-7-26 19:19 编辑
马樱花 发表于 2014-7-26 17:07
托楼主的福,也得再看一遍大家美文。


我也读过此篇,可惜记得乌七八糟的,竟然已演绎成一老兵了,而且让他哭了一鼻子。{:soso_e127:}文人善煽情的毛病,我也难脱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