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令箭 于 2014-6-3 11:12 编辑
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之后,就有了些感慨。用吃这个线索铺排开对文化的思考,很有意境。紧跟着有很多相似的节目出来,但都索然无味,原因就是那些节目纯粹就是为了吃,吃完了,也就可以排便了
舌尖上的中国总撰稿人之一是我很膜拜的沈宏非先生,文字绵软却透着刚性力度,这真是境界。1998年我开始订阅南方周末,很大程度上就是冲沈宏非先生的文章去的,一周一读,兴味盎然。舌尖上的中国从第一季到第二季,文案解说都很精致,甚至说相同题材的纪录片无人能够超越。这里面有个解说人叫李立宏功不可没,此前很喜欢任志鸿徐涛的个性解说,现在多了一个偶像。
食色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基础,食为生存,色为繁衍,尤其食是人类最无法拒绝的事情,谈吃也就顺理成章。舌尖上的中国有了两季,相信还会有第三季,视觉和味觉的盛宴,吃货们更是趋之若鹜,欲罢不能。仔细看过的都知道,除了展示吃,展示吃的文化,综合延展吃的情感和掌故,还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食材的个性。
在大工业时代,在信息化时代,该吃什么是个很滑稽的问题,我们似乎不会吃了,没有吃的选择了。越过饥不择食的久远记忆,无视毒食品的当代记忆,在静止的观念上讨论一下吃,也是吃得那么惊心动魄。在当今,你可以在东北吃到海南椰品,在舟山吃到新疆切糕,在北京吃到意大利松露,在上海吃到俄罗斯鱼子酱。而舌尖上的中国告诉你,俄罗斯鱼子酱只能是到俄罗斯更好吃,吃澳大利亚雪花牛肉只能到南大洋,那不是肯德基,可以遍地吃起来。山东大煎饼,广州春卷,贵州丝娃娃,湖南云饼,一张薄薄的饼子,都是各地方无可替代的吃文化。
吃法多样性最珍贵,一旦上了工业流水线,再鲜美的食品都不是食品了,那叫做产品。当工业利润刺激人的欲望,超越自然规律无限透支自然食材,无限开发食材的无营养特质,那么食品就是梦魇。
回归自然,让吃真正变成身体的享受而不是对肠胃的敷衍,而这个吃的绿色主张被延展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或许人才是人,不是野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