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我是来打酱油的 于 2014-4-25 18:55 编辑
今天参加了一场婚礼,新郎叫门士亮,新娘叫什么没记住,光顾看人家长相了,有点像印度美女,惊艳。
新郎是腼腆型的,蓝西服,粉衬衫,紫领带,红腰带,在典礼现场,破例表演了韩国的骑马舞,嘎嘎嘎的,比骑驴还得瑟。新娘是河南姑娘,典礼时一袭白裙,高雅纯洁;吃饭时,换了一袭宝石蓝、宝石绿交相辉映的百褶裙,跟孔雀似的,随时准备开屏。
新郎家在农村,跟天津市区的风俗不同。市区是下午典礼,晚上吃饭,再进洞房、闹洞房啥的。农村婚礼是在上午,吃饭是在中午,同事刘克勇因事缺席,随了份子钱,并托我打听一下:中午吃饭,啥时入洞房啊?新郎、新娘敬酒时,我郑重其事地提出了这个问题,新郎、新娘笑而不答。
婚宴上,我们自发给新郎、新娘的下一代取名字。新郎姓门,名字还真不好起,老郝说,叫“门头沟”,大家哄堂大笑。我说,干脆,生男孩叫“门面”,生女孩叫“门脸”,透着生意兴隆。大家又是哄堂大笑。
回家的路上,一个问题困扰了我许久:新郎、新娘今天睡午觉吗?嗨,我操这闲心干嘛呢。
在六星论坛潜水有一段时间了,有空会上网看看,却越来越不知说啥。六星依然热闹,依然精彩,但已物是人非。每进六星,都是重回母校的感觉,教室里依然灯火通明,叽叽喳喳;操场上依然你追我跑,尘土飞扬。不同的是,我们这届学生,已经毕业了啊!
那些新来的校友,我会默默关注;那些毕业的校友,我会时常想起。记得有个班叫杂谈,它让我想起一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班里都是淘气的孩子,有性格,有缺点,可个个有出息。他们毕业了,留下了一个故事,一段传奇。
我想,六星就是一所大学吧,有人刚入学,有人已毕业,他们共同书写了六星大学的校史。
六星大学毕业,我光荣,我骄傲。无论何时何地,无论网络现实,当我们相遇的时候,一句“校友好”,已足够,足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