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13-12-23 08:01 编辑
小窝头:
窝头这个吃食南方的朋友可能不太熟悉,北方的朋友那是再熟悉不过了,不但熟悉,每每想起还充满了伤感,因为那几乎是穷人的专利。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就你这样的,一看就是个窝头脑袋。”形容没有见识,受穷的命等等。
的确,窝头是过去穷人赖以糊口的家常便饭。即使在大鱼大肉的人们需要吃粗粮,营养学家把窝头抬高的营养健康食品,棒子面(玉米面,北方人把玉米叫棒子)比白面都卖的贵的今天,很多受过罪的人还是不吃,因为窝头几乎成了痛苦记忆的符号和代名词。
说到这有人会问,你介绍的都是美食,既然窝头这么不上档次,干嘛说起它来了呢?
我在这里说的可不是一般的窝头,而是北京的一种特有的小吃。我说过,北京的小吃大多和皇上特别是太后有关系,没有勉强挂上也得有,就跟今天似地,一个裤衩也是范冰冰穿过的一样,这叫名人效应。
据说太后老佛爷在八国联军进了北京逃难的时候,一路上饥渴难忍,可是此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儿,可巧一个随从随身带着一个窝头,于是献给了太后。人饿了的时候,吃屎都是香的,太后吃的是又香又甜。
后来清朝赔了银子又割了地,太后回銮到了北京。一日就想起了这个窝头好吃,就要吃这个窝头。这下难坏了下面的人,御厨们只好去蒸窝头。蒸是蒸,蒸穷人吃的窝头给太后吃肯定是不行的,除非再叫八国联军闹腾一回。
御厨用上好的棒子面过了细萝筛了,在掺合上东北上好的大豆,怀柔的板栗磨成的面,加上桂花冰糖。窝头的个儿也不能蒸的跟老百姓吃的那样拳头大小,而是很小的,据说一两面能蒸出十几个,每个也就是有拇指大小。
从此,小窝头就成了北京的美食,做这个东西,最有名的应该是北海的《仿膳》。
多说一句话,窝头是个圆锥的形状,平面的那一头要捅一个眼,为什么是这样呢?完全跟蒸馒头似地实心的,不容易熟,捅一个眼,就是为了好熟。
小窝头制作不复杂,我已经把原料告诉大家了,所以没介绍做法是因为,我说了也没人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