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艺术市场怎能缺乏价值判断
查看: 5229|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术市场怎能缺乏价值判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3-12-14 17: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泪黑泪黑 于 2013-12-15 22:36 编辑





人们总是想从这些写实作品中的技艺或者“美”中去寻找价值依据。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在当代艺术史中,这些作品没有什么适当的位置可以安放,因为这类作品与历史没有什么关系。

  我在微博上看到一篇题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开始对‘F4’说‘不’”的报道,作者应妮在嘉德的一场拍卖结束之后,凭借一些需要再分析的市场现象得出了以“F4”(王广义、张晓刚、方力钧、岳敏君)为代表的部分脸谱化中国当代艺术品已走到市场边缘的结论后写道:“而靳尚谊的《塔吉克新娘》则成为今年嘉德秋拍的冠军,以8510万元人民币创出画家拍场新纪录。该画20世纪80年代横空出世,彻底摆脱中国‘土油画’的粗糙与黯淡,将油画艺术性展现得纯粹而自然,可谓博物馆级作品,价值不言而喻。”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缺乏艺术史常识、人云亦云,受到金钱迷惑的媒体记者的应景文字(我在微博上说“这是一个无知者的呓语”)。

  靳尚谊的《塔吉克新娘》原作是1983年完成的作品,从技术上看,如果参观过欧洲美术馆的专业人士都会识别,这件作品的技艺仅限于一般中的一般。靳尚谊是一位研习西方油画古典技法的前辈,基于自身的教学,基于自己熟悉的一种绘画方法,他自然会让学生学习有关西方绘画某些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临摹中掌握有关西方绘画的部分技法,这不失为他或他的同道的教学内容之一。换句话说,一幅以少数民族姑娘为对象的肖像画,在技法的娴熟方面成为学生学习的范例,或者作为一幅挂在厅堂里欣赏的作品,没有什么不妥。今天,在中国大多数美术学院中,这样的教学及其成果还非常普遍。只是,了解世界艺术教育,对当今艺术教学有敏感,同时具备当代艺术观念的教师,都会自有看法,此地不论。

  问题主要出在价值判断上,即对一幅完成于80年代的写实油画究竟该如何看待?熟悉上个世纪80年代艺术状况的人知道,从1979年开始的“伤痕”和“星星”标志着美术领域里的革命,之前,人们大致只能够看到属于歌功颂德或者反映阶级斗争的作品。1978年12月之后是一个怀疑的时代的开始,那是一个开始反省历史的时期,只有像“伤痕美术”这样的作品能够有效地担当美术史的转折,尽管这个时候的“伤痕”绘画仍然沿袭了俄罗斯或者苏联的写实方法,但是,艺术家们的出发点与思想动机却是全新的,在调子、构图与思想情绪上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便是罗中立的《父亲》使用了超级写实主义的方法,其目的也是想画出一个真实的、让人能够感受到呼吸的“父亲”,而这时的真实不是为了所谓的“美”或者像西方绘画那样的技法趣味,画家们的目的是揭示历史与现实中的问题,或者像陈丹青所说的那样,画家要人们“感到‘这就是生活,就是人’”——任何人都知道,之前如果有人想提及“人”这个概念,将冒有被指责为“资产阶级人性论”的危险。恢复对真实的人的认识是这个时期写实绘画的真实目的,翻阅那时大量的历史文献,都能够说明这一点,此时写实的“伤痕”与“生活流”绘画为之后很快开始的现代主义反叛提供了基础。

  事实上,80年代是现代主义运动如火如荼的时期,人们所说的“85美术运动”的确是在西方艺术的影响下产生并获得发展的。但是,我们可以在这个时期的艺术中目睹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情感的宣泄,风格的多样,而这一切都与之前的历史,尤其是十年“文革”有着密切的关联。80年代后期,靳尚谊们的教学产生了成果,中央美术学院出现了不少写实技术不错的年轻教师(杨飞云等画家),为此,批评家还使用了一些“新古典主义”“新学院派”这类词汇,以便占领之前“粗糙的”现代主义留下来的空间,几乎同时的所谓关于“纯化语言”“艺术本体”的讨论,有一部分也是为这类写实绘画寻求理论上的支持。但是,很快,严峻的现实就将这类陈旧的艺术本体论给粉碎了。之后是一小段时间的茫然,再之后,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玩世现实主义”“政治波普”等等,就是90年代开始在西方国家、之后在国内生效的“F4”潮流,进而是丰富的观念艺术现象。

  在这样一个不短的时间河流中,靳尚谊们的作品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上?人们总是想从这些写实作品中的技艺或者“美”中去寻找价值依据。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在当代艺术史中,这些作品没有什么适当的位置可以安放,因为这类作品与历史没有什么关系。同时,即便是讨论写实技艺的传播,也不能够从靳尚谊们算起,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间,徐悲鸿们担当起了传播欧洲写实绘画的思想与技法的历史重任,他的不少学生已经让中国人充分了解到了西方的写实或者写实主义的绘画艺术;再之前,我们可以从早年留学的李铁夫、冯钢百等人的绘画看到中国人对西方写实绘画的充分与有成效的学习;再往前,我们还可以看到写实技巧可以在纽约和伦敦非常接近欧洲绘画的关乔昌以及在广东的中国画家的作品。从艺术史来看,技术也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但是,写实技术的革命并不开始于靳尚谊们,他以及他的学生的技术不过是较为讨巧的工艺,远远不能够与他们的中国前辈,遑论与西方画家相比。

  靳尚谊能够被记入历史的主要原因似乎是他早年接替董希文修改《开国大典》这个事实,画家在领导的旨意下将曾经参与过开国大典的高岗、刘少奇等人先后抹去,填上被指定可以入画的人物,以后,又因为政治气候的改变将历史人物重新放入画中。这样的经历我们没有看到更多人去反省与关心,却对突如其来的8510万元落槌惊叫不已。这是中国艺术市场的悲哀:缺乏历史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公共事务将使人们失去文明发展的方向,这正是今天中国艺术领域存在的严重问题。

  相信购买这件作品的人或者机构有自以为是的理由为他的出价辩护。但是,随着时间你会发现(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四处打探或者学习的话):除了个人的审美爱好,这件作品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关于历史、文化、艺术知识的提升,不过是一幅简单的肖像画而已。

  然而对于更多的人,我们也不妨问一问:缺乏价值判断的艺术市场究竟有什么意义?

  (作者系艺术史家吕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3-12-15 07:3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对艺术一窍不通的人,面对楼主的坚持,不得不认真读帖子。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2-15 08:3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泪黑泪黑 于 2013-12-15 08:59 编辑
梧桐花开 发表于 2013-12-15 07:37
对艺术一窍不通的人,面对楼主的坚持,不得不认真读帖子。

-------------从技术上看,如果参观过欧洲美术馆的专业人士都会识别,这件作品的技艺仅限于一般中的一般。------。今天,在中国大多数美术学院中,这样的教学及其成果还非常普遍。
----------------从艺术史来看,技术也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但是,写实技术的革命并不开始于靳尚谊们,他以及他的学生的技术不过是较为讨巧的工艺,远远不能够与他们的中国前辈,遑论与西方画家相比。
---------------却对突如其来的8510万元落槌惊叫不已。这是中国艺术市场的悲哀:缺乏历史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公共事务将使人们失去文明发展的方向,这正是今天中国艺术领域存在的严重问题。
---------------相信购买这件作品的人或者机构有自以为是的理由为他的出价辩护。但是,随着时间你会发现(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四处打探或者学习的话):除了个人的审美爱好,这件作品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关于历史、文化、艺术知识的提升,不过是一幅简单的肖像画而已。
                        以上是这篇文章的摘抄,靳尚谊是中国著名油画家,中央美院教授,除了参与修改董西文先生《开国大典》的政治任务,最近比较火爆的还有那张著名的《女青年肖像》,画的是刚出道的彭丽媛。
                     
                     谢谢梧桐的关注,不是坚持,只是做些艺术的普及而已。

                     俗话说:各行隔山。当你无法判断他行的高下优劣时,去欣赏这个领域里的经典,不要管懂不懂,更不要拿自己的好恶来做低级的辩解,那是消除行业间的“隔阂”最有效的办法,甚至是一种智慧。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2-15 11:2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谬论。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2-15 12:15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13-12-15 11:20
谬论。

请以理服人。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2-15 13:44 |只看该作者
缺乏历史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公共事务将使人们失去文明发展的方向,这正是今天中国艺术领域存在的严重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12-15 14:5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逍逍 于 2013-12-15 14:52 编辑

更不要拿自己的好恶来做低级的辩解,那是消除行业间的“隔阂”最有效的办法,
-------------------------------------------------------------------------------------------------------

1、如果研究艺术市场,需要看重但不能过分纠结艺术成就。市场价值并不完全等同艺术价值,商业永远跑在艺术前面,亦即,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就可能达到极高的商业价值。比如,陈道明的艺术成就远大于范冰冰,但范冰冰的商业价值远大于陈道明。

那个著名的段子:某收藏家拍到世上独有的两张邮票,然后公然撕毁一张,剩下那张世上唯一的邮票,商业价值凭空翻了数倍。你能说那张邮票的艺术价值也获得了提升?决定商业价值的因素很多,单从艺术价值上考量,本身就是一种傻逼行为。

麻烦你,或者麻烦这位作者,评价的时候采用单一的标准,而非双重标准。参详不透的话请结合电影领域的商业片和文艺片。

2、谁说文艺作品一定要给人“带来关于历史、文化、艺术知识的提升”?难道画家是还是历史、文化、艺术教育家?所有文艺最核心的三部分:美感、情感、思想。凡能通过一定技艺或技巧(这是艺术壁垒或行业技巧),很好表达这三种内容的作品,都是好的艺术作品。只有那种所谓研究艺术史专家才机械的纠结这个问题。

历史、文化是艺术家利用的部分内容与题材,文艺是艺术家的表现方式。而历史文化作为内容,其本身也只是艺术家思想或情感的载体,而非表现目的。如果不通过历史或某些文化能够实现作家的表达诉求,为什么不能?

《塔吉克新娘》是肖像画,《蒙娜丽莎》不是肖像画?《蒙娜丽莎》体现了什么历史、文化?至于艺术知识或技巧,那是艺术家的事情,对欣赏者而言,要的是直观感受。厨子怎么做饭是厨子的问题,好不好吃是食客的标准。如果不通过一定的艺术表现,就能引起人的强烈的审美、情感、思想震撼,那本身就是好的艺术创作。摄影作品就是依据这种文艺创作理念。不需要再创作,只需要记录。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12-15 15:07 |只看该作者
3、如果达芬奇不是一个奇才,不是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天文学家、医学家、建筑工程师、画家,那么,他的《蒙娜丽莎》也不会有那样的商业奇迹;反过来说,如果他不是那么杰出的人,可能也创作不出《蒙娜丽莎》。同理,如果靳尚谊没有参与修改《开国大典》,那么他的《塔吉克新娘》也不会有这样的拍卖成果;反过来说,如果他达不到修改《开国大典》的艺术修为,那么他的画作也达不到较高的艺术水准。

能够参与修改《开国大典》本身就是靳尚谊艺术水准的一种有效证明。而楼主或那位作者,竟隐隐然将这点作为靳尚谊沽名钓誉或名下有虚的一种攻击点。参与修改《开国大典》对画家而言绝对是一种成绩,需要反思的不是画家而是政府。那位作者这点都拎不清,他讨论的是绘画艺术不是政治。难道因此让靳尚谊株连九族?这不是文字狱么?是靳尚谊主动修改的么?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2-15 15:08 |只看该作者
可以从文艺的角度表现历史、政治,但不要从历史、政治的角度评判文艺。最基本的文艺鉴赏理论,那作者不懂么?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12-15 15:16 |只看该作者

更不要拿自己的好恶来做低级的辩解,那是消除行业间的“隔阂”最有效的办法,
-------------------------------------------------------------------------------------------------------

4,你怎知到阅读者是以自己的好恶来做辩解?我看你是以你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别人的评断。

你所说的“自己的好恶”,实际上更多的是别人的欣赏标准。既然是人家在欣赏作品,为什么不能拿人家的欣赏标准来欣赏,为什么要拿你所谓的标准来欣赏?你是谁?壶 啊 油?

文艺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需要界定统一的鉴赏或评判标准。这就是为什么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什么鲁迅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哪个不是以自己的鉴赏标准或角度来看的?为什么你要恶意贬低为“自己的好恶”?

所以,我说,你只是以你自己的好恶来评论别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12-15 15:17 |只看该作者
谬论太多,一一点评,实在不堪。

这就是所谓的专家水平。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12-15 15:18 |只看该作者
本文置顶讨论,加精就算了,水平太差。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12-15 16:18 |只看该作者
1、如果研究艺术市场,需要看重但不能过分纠结艺术成就。市场价值并不完全等同艺术价值,商业永远跑在艺术前面,亦即,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就可能达到极高的商业价值。比如,陈道明的艺术成就远大于范冰冰,但范冰冰的商业价值远大于陈道明。

那个著名的段子:某收藏家拍到世上独有的两张邮票,然后公然撕毁一张,剩下那张世上唯一的邮票,商业价值凭空翻了数倍。你能说那张邮票的艺术价值也获得了提升?决定商业价值的因素很多,单从艺术价值上考量,本身就是一种傻逼行为。

麻烦你,或者麻烦这位作者,评价的时候采用单一的标准,而非双重标准。参详不透的话请结合电影领域的商业片和文艺片。
----------------------------------------------------------------------------------------------------------------------------------------------------------------
            很赞同杨逍逍的这个观点。艺术品的价值大致有市场价值,艺术价值(即本体价值)和艺术史价值,三种价值既有联系也有各自的规律。正如杨版主所举的例子。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如果仅仅就欣赏而言,那是要将艺术价值和艺术史价值结合起来的,这里没有市场价值的什么事情;但是如果涉及到收藏,而且是出手数千万的大藏家,那是要三者结合起来考量的,因为最终的增值是要靠后两者尤其是艺术史的价值上来说话的。本文作者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谈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12-15 18:5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泪黑泪黑 于 2013-12-15 22:38 编辑

谁说文艺作品一定要给人“带来关于历史、文化、艺术知识的提升”?难道画家是还是历史、文化、艺术教育家?所有文艺最核心的三部分:美感、情感、思想。凡能通过一定技艺或技巧(这是艺术壁垒或行业技巧),很好表达这三种内容的作品,都是好的艺术作品。只有那种所谓研究艺术史专家才机械的纠结这个问题。

历史、文化是艺术家利用的部分内容与题材,文艺是艺术家的表现方式。而历史文化作为内容,其本身也只是艺术家思想或情感的载体,而非表现目的。如果不通过历史或某些文化能够实现作家的表达诉求,为什么不能?

《塔吉克新娘》是肖像画,《蒙娜丽莎》不是肖像画?《蒙娜丽莎》体现了什么历史、文化?至于艺术知识或技巧,那是艺术家的事情,对欣赏者而言,要的是直观感受。厨子怎么做饭是厨子的问题,好不好吃是食客的标准。如果不通过一定的艺术表现,就能引起人的强烈的审美、情感、思想震撼,那本身就是好的艺术创作。摄影作品就是依据这种文艺创作理念。不需要再创作,只需要记录。

-------------------------------------------------------------------------------------------------------------------------------------------------

文艺最核心的三个部分:美感,情感,思想。一点儿没错,这也是我最想说的。先说美感,”美感“是有时代性的,所谓“环肥燕瘦’‘笔墨当随时代’就是说的这个,艺术史上古代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诸形态,就是缘由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当然,艺术也参与和促进了这个变化;情感的生成当然也不是孤立的,尤其是诸如民族情感,爱国情感等等都和文化和历史乃至于教育有很大关系,至于思想的形成就更不能与文化、历史、和教育(包括艺术教育)分开了。

    一个人情感和思想是一定时空里的产物,也必然通过言行举止体现出来,艺术家就更不能例外,甚至 艺术家的美感、情感、思想较之于常人更强烈更饱满深邃。    当然我们不能要求从事艺术家在各个方面都是专家,但事实是,凡是彪炳千秋的载入艺术史的艺术家在他 的本行外都有不凡的见地,有的还就是专家。也正是因为合理的知识结构,深刻的思想,饱满炽烈的情感,才使其的“美感”独特而有感染力。把这三者与文化历史背景分开来讲无疑是杨逍逍所批判的“机械说”,再说了,作品有意无意的都打上了特定时空的烙印,不可分而言之。而本文作者在文章中从本体上、历史的沿革上,以及对靳尚谊和他的学生的成绩的肯定显然是较为全面的。

                 所以,历史文化不仅仅是艺术家要表现的题材和内容,更是形成艺术家的艺术观,审美观的基因并通过技术表达出来。所以,技术技巧也本不是孤立的,例如中国文人画的笔墨技巧,用色用墨的范式便是儒道禅思想的体现。不了解这些便无法欣赏古典西画为什么形色逼真而中国文人画为什么逸笔草草,墨多色少等等。
         
         再者, 历史上有很多画家就是直接表现历史文化的,比如风俗画,历史画,既使没有直接表现也曲折的流露出了特定时空的思想文化风土人情等等,比如红楼梦。

         至于《蒙娜丽莎》体现了什么历史文化。我不想多说,这是个常识。不仅仅在西方美术史的重头戏,也是西方通史乃至中学教材里的必写内容。我提醒一下,《蒙娜丽莎》为什么只产生于这个年代?为什么中世纪产生不了这样的艺术?不了解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便无法领略一张女人的肖像画何以成为卢浮宫的镇馆之宝,何以成为人类文明的瑰宝。毛主席在<实践论>里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不一定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它,感觉只能解决现象,理论才能解决本质”!

       最后,说说靳尚谊,靳尚谊先生的贡献在于修复49年后至文革期间艺术做为政治工具而导致的技术上的粗陋和断层,审美上回归优美典雅,这是对文革期间是人性扭曲的反拨。但是正如该文作者吕澎说所---------“很快,严峻的现实就将这类陈旧的艺术本体论给粉碎了'因为典雅和优美实在无法满足人诸多审美需求,除了优美,壮美,中和之美,还有丑,还有崇高,悲剧喜剧,荒诞和残缺之美。靳尚谊在中国艺术史上位置和他的中国式“新古典主义”的来龙去脉,该文有梳理,请读原文。

          至于厨子做饭和食客的关系,我只想说,即使众口难调,国宴的厨子和小酒馆的厨子的认可度还是有差别的。厨子是要考级的。厨子要是只管自己做,不考虑众口,生意难免冷清。
     
              “ 摄影作品就是依据这种文艺创作理念。不需要再创作,只需要记录。”最不敢苟同的便是这句话,先不说胶片时代后期的暗房技术和现在的电脑特技,当你拿起照相机取景的时候,便开始了选择,便有了主观意向,即使是新闻纪实摄影,也因作者是否有敏锐的职业眼光,也因摄影者的构图,用光等等的不同而不同,如不然,面对一个景,岂不人人拍的都是一张作品。纪录片是最难拍摄的,要有大才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12-15 19:06 |只看该作者
             “ 摄影作品就是依据这种文艺创作理念。不需要再创作,只需要记录。”最不敢苟同的便是这句话,
----------------------------------------------------------------------------------------------------------------------------------------------
抠字眼就没意思了。记录性质的摄影是创作度最低的文艺形式,没有之一。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12-15 21:3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泪黑泪黑 于 2013-12-16 21:17 编辑
杨逍逍 发表于 2013-12-15 15:08
可以从文艺的角度表现历史、政治,但不要从历史、政治的角度评判文艺。最基本的文艺鉴赏理论,那作者不懂么 ...

可以从文艺的角度表现历史、政治,但不要从历史、政治的角度评判文艺。最基本的文艺鉴赏理论,那作者不懂么?
----------------------------------------------------------------------------------------------------------------------------------------------------
              这个只有你不懂,从历史的角度,从政治的角度乃至从任何角度都可以解读艺术。这是治学的自由,也是艺术本体的需要,更是才气和智慧的体现。艺术心理学,艺术人类学,艺术发生学,艺术哲学,艺术与经济,艺术与政治,艺术与宗教等等太多的角度可以解读艺术了。  而且一般的教科书都是先从政治经济历史的角度解读论述的,有的甚至在本体论上的东西甚少。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王端廷先生的《西方美术史.》便是从纵欲与禁欲轮回演变的角度解读艺术发展史的。同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陈醉先生写过一本《裸体艺术论》是从 “以人类文化发展史为背景,以性意识为主线,对从原始文化到现当代文化中的世界五大洲的裸体艺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美学、艺术史理论、人类文化学和**社会学等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对裸体艺术的产生、发展和社会意义作了全面的剖析,观点新颖,视角独特,论述深刻”。(上述文字摘录于360百科)。
                  
              南京艺术学院的顾承峰先生写过一本《现代化与中国百年美术》,是从现代化对古老中国农耕文化冲击的语境里,解读百年间中国艺术家的创作的。
     
           解读文革美术,离开政治,你还有多少话可说。
           
          被称为当代艺术教父的栗宪廷先生,早年有一篇颇有影响的文章叫<<重要的不是艺术>>.直接说政治。并催生了方力钧等艺术家的“玩世现实主义”画风。颇似作家王朔的审美追求。

          没有独立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以外的艺术,就是标榜“为艺术而艺术”的现代艺术。也是对文学,政治等捆绑的反拨,,以本体以外的力量为敌,来彰显自身的地位。

           当代艺术也叫后现代艺术,直接触及人权,环保,女权,东西方文化冲突等问题。评论家吴味先生有一部文集叫<问题主义>,评判当代艺术的标准就是从中国现有的问题出发,看艺术家的立意和表达的艺术性。


           诗人艾青之子艾未未的作品。褪去政治二字,就几乎等于零了。可以上网看看


           
           作者 吕澎先生是著名的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的教授,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我觉得多少还是懂点的。不然在业界里混不了几十年。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12-15 21:54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13-12-15 15:16
更不要拿自己的好恶来做低级的辩解,那是消除行业间的“隔阂”最有效的办法,
------------------------ ...

你怎知到阅读者是以自己的好恶来做辩解?我看你是以你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别人的评断。

你所说的“自己的好恶”,实际上更多的是别人的欣赏标准。既然是人家在欣赏作品,为什么不能拿人家的欣赏标准来欣赏,为什么要拿你所谓的标准来欣赏?你是谁?壶 啊 油?

文艺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需要界定统一的鉴赏或评判标准。这就是为什么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什么鲁迅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哪个不是以自己的鉴赏标准或角度来看的?为什么你要恶意贬低为“自己的好恶”?

所以,我说,你只是以你自己的好恶来评论别人。
-------------------------------------------------------------------------------------------------------------------------------------------------------
  
                   早年曾经有一个邻居,喜欢写字,而且写的蛮周正,看我临习颜真卿的书法,就说,这个字写的真不好,我给你推荐一个书法家,叫庞中华。我说颜真卿是大师,庞中华的字不行,结果,他说,我觉得就是庞中华的字写的好,看颜真卿的字写的,有得都是歪的。
           
              我只能无语。
              
              此刻,我又能说什么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12-15 22:12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13-12-15 15:17
谬论太多,一一点评,实在不堪。

这就是所谓的专家水平。

谬论太多,一一点评,实在不堪。
这就是专家的水平。

---------------------------------------------------------------------------------------------------------------------------------------------------------

                    反专是当下时髦的一种情绪。其实,任何人都可以反,但是要反的专业,反的有学理支撑,否者会贻笑大方。

                   感谢版主置顶,让更多的朋友参与讨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真理越辩越明嘛,谨祝安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12-16 00:5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因为不懂,所以插不上话。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3-12-16 09:0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泪黑泪黑 于 2013-12-16 21:14 编辑
杨逍逍 发表于 2013-12-15 15:07
3、如果达芬奇不是一个奇才,不是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天文学家、医学家、建筑工程师、画家,那么,他的《 ...

----------------------------------------------------------------------------------------------------------------------------------------------------------

              靳尚谊先生能够写进中国现代艺术史是因为他参与了<开国大典>的修改和恢复工作,这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件公共事件。而不是他的艺术成就。这是吕澎的判断,你可以商榷,可以批评。

              吕澎的判断标准是艺术史的上下文,而且在吕文中的“历史”的概念,一般是指艺术史。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个行业的共识,同时这个也是行外的人甚至许多搞艺术的人都不甚明白的。

             通俗点说就是,你喜欢唐诗,吟咏写作那是你的自由,你甚至可能还写的蛮好,但是要评判他的高下,要放到文学史里来评判的。你喜欢国画,画的也蛮好,自娱自乐可以,但是要评判你的高下要放到国画史里评判的,人家几百年前都干过了,即使你的诗你的画和艺术史里的大师一样好,人家的是创造,你是模仿,价值和地位不言而喻。其实今天能达到达芬奇写实技术的人蛮多,但是,人类文明的鲜花和掌声不会给一个复制者了。作为一个艺术家身份的靳尚谊,当然评判的他的高下是要放在油画史当中评判了.

              所以吕澎说:
              "------ -从技术上看,如果参观过欧洲美术馆的专业人士都会识别,这件作品的技艺仅限于一般中的一般。
               --------基于自身的教学,基于自己熟悉的一种绘画方法,他自然会让学生学习有关西方绘画某些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临摹中掌握有关西方绘画的部分技法,这不失为他或他的同道的教学内容之一。换句话说,一幅以少数民族姑娘为对象的肖像画,在技法的娴熟方面成为学生学习的范例,或者作为一幅挂在厅堂里欣赏的作品,没有什么不妥。今天,在中国大多数美术学院中,这样的教学及其成果还非常普遍。只是,了解世界艺术教育,对当今艺术教学有敏感,同时具备当代艺术观念的教师,都会自有看法------ "
              --------  同时,即便是讨论写实技艺的传播,也不能够从靳尚谊们算起,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间,徐悲鸿们担当起了传播欧洲写实绘画的思想与技法的历史重任,他的不少学生已经让中国人充分了解到了西方的写实或者写实主义的绘画艺术;再之前,我们可以从早年留学的李铁夫、冯钢百等人的绘画看到中国人对西方写实绘画的充分与有成效的学习;再往前,我们还可以看到写实技巧可以在纽约和伦敦非常接近欧洲绘画的关乔昌以及在广东的中国画家的作品。从艺术史来看,技术也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但是,写实技术的革命并不开始于靳尚谊们,他以及他的学生的技术不过是较为讨巧的工艺,远远不能够与他们的中国前辈,遑论与西方画家相比。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3-12-16 20:4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悟性不好看不明白的路过。。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3-12-17 11:3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艺术市场?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3-12-17 13:53 |只看该作者
老夫看你骨髓精奇,并非凡人,将来必成大器!不如这样,你看我帖子右下角,那里有个“评分”,你点击它并给我评分,解除对我的封印,待我恢复法力,然后我们一统天下如何?

{:soso_e113:}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3-12-17 22:18 |只看该作者
色妞妞 发表于 2013-12-17 11:00
泪黑老师,吕澎是谁?
或者说,他是谁,我可以去百度他的资料。

               是这样的,妞妞总监,吕鹏先生是中国美院人文学院的教授,著名美术史专家和策展人。
               不是我没有自己的见解,在和杨版主的讨论中,我一方面在引用大段吕澎的文字(都有注明)阐释吕鹏的这篇文章的要义,在于引导读者能细读原文,不至于断章取义。另一一方面,我自己就一些观点进行了说明。妞妞总监若阅读过所有回帖便很清楚了。
                 还是要谈一下中西油画的问题。你说的关于油画发展的概况大致是不错的。但是关于中西油画高度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舶来的油画,还是本土的水墨画。我们最终是 要在一个平台上进行评判的,是要按照艺术规律的圭臬进行考量的。不是说我们学的晚,就理应画的不好。这就像体育比赛,奥运会赛场上不会因为某国某项项运动开展的晚就来个双重标准。当然历史短,这肯定是一个原因。但是当一种异质文化进入的时候,任何一种文化都不会全盘接受,总是要有融合和变异。总是要和本土文化发生关系的,俄罗斯的巡回展览画派便发展出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中国许多现当代油画家都不自觉的把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和外来画种进行融合,并一直有“油画民族化”的提法。
                  靳尚谊先生的贡献,我在讨论中以有表述,但就其油画艺术的高度,还是要按照写实油画语言的高度进行关照的。因为从写实油画的语言技巧,欧洲早已达致顶峰,如同唐诗宋词在古典诗词的的范畴内达到的无与伦比的高度一样,后人无法逾越。传统中国画的高度,书法的高度,双峰高耸,已无法超越,除非另辟蹊径,各领风骚.

              再有,回复另一跟帖: 艺术的熏陶是不分“年级的”,无论是文学诗歌,音乐绘画,电影戏剧都要从小读经典,第一口奶很重要。这个无可争辩。从接受的角度,可以从一些较为通俗的经典开始,以弥补接受能力的不足。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