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时节至,天气急缓不一,心也跟着起浮不定,难以安和。那个人走了,停留在梦里梦外的那个人,我始终对他念念不忘。心终于病了,向青春的尾巴轻轻地摇晃着说再见,再也不见。
忘却过去,只能转移注意力,一个人深宅闺中,不问世事,关起门来,独自守望《聊斋》。
《聊斋志异》的写就,源于蒲松龄无法实现的科举清政濂民的官场人生,为此,聊斋原本为藏书阁,最终幻化成神鬼狐仙游行之所,尘世间一切美丑善恶,尽顺从天意,善恶得终报。
生命在于过程。无论多么纠结,神鬼狐仙与凡尘人之间的扯不断理还乱,总是百转千回,离别两行清泪,更恨一腔情愁。不过,总结三处,聊斋里的角色,不外乎由名利诱惑滋生,然后由人的感性配合天意,喜剧或悲剧收场都是一种善美,凄美。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红尘中的蒲松龄,心中也拥有一座自己的聊斋的存在。也许现实归属现实,而梦是我们寄托思索的居地,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切不能实现的愿望都将在梦里相会。如人所愿的梦,正是一座无法比拟的聊斋。
在这样的夜里,孤灯,孤心,孤文,遥望星空,共对婵娟。秋风若寒,吹落花叶,残香迷漫聊斋,涵韵飘溢,四书五经,天文地理,包罗万象,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却唯独缺少对人心的思索。难道感情不是至上的么?何以名利会迷失人性,恶由利生,善失恶行,悲从中来。
《聊斋》里的神鬼狐仙说,我们虽不为凡尘人,但同样有血有肉,感情深比人心;我们的容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类完美容貌掩饰下暗藏的一颗贪得无厌的心;我们生前为人,只因尘世不公,受他人所抵侮,不堪隐忍,则自尽离世,今轮回孤魂异类,也无法安宁。在聊斋里,圣贤书字字珠玑,而其主旨中心却是规劝凡人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也许,我们应该相信,今生的离折是为前世不善言行所致,种其因必得其果,无论是何道,都理应遵循因果轮回之道。所以,行善者善回之,行恶者恶回之。
蒲松龄之《聊斋》是为尘世凡人之聊斋,诉人心想,叹魂思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