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未动 心已远 文:荆洲 人生已不惑,岁月滋味长。回望来路,我最大的乐趣还是阅读,是那些文学作品智慧结晶,让我在众多人生选择中不致迷茫,找到正确的方向。个人的小宇宙与天穹交接,撞击出多姿多彩的火花,让我的生活体现这样一种状态:心在原地,思想在路上。 当年,父亲是小学老师,他从学校建的图书馆里,每天带回最好的东西,就是书,不光有小人书,还有很多古诗词。记得曾经有一套日本科学课本,现在已经记不清名字,却影响了我的人生选择。轻轻打开书,有分解图片和操作说明,教给我们怎么观察牵牛花的生长过程,光合作用是怎么回事,如何提取叶绿素,制作蒸馏水,每一页图片都带着惊喜呈现在我的面前,引导我崇尚科学探索精神,从小在心里埋下一颗理想的种子。后来高中我选择理科,那个时候还是科学救国思潮主导的时期,所以我选择了工科院校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资本。 读书最痴迷的时候,是在初中阶段,断断续续读完四大名著。实际上,都是课后时间偷偷完成的。当年父母把《红楼梦》作为我那个年纪的禁书,锁进樟木箱,樟木箱也是家里的小金库,甚至红糖被面等紧俏物品也锁了进去。每次亲戚朋友来借钱,我妈翻箱倒柜往外拿钱,临走还把他们送到大门外。就趁着几分钟的功夫,我玩起“乾坤大挪移”。从旁观者的微笑状态迅速过渡到一个小偷的标准状态:一个箭步迅速跃起,从没合盖子的樟木箱里,抽出几本书,再在把看完的书放进去,如此一送一拿,两分钟不到,然后迅速藏到我床铺的枕头底下,脸上的表情也马上恢复平静,就当没事的旁观者一样,足以应付大人们狐疑的目光。那些书,抽出一两本根本看不出端倪,如果第一册看完却没有机会看下集,肯定会焦躁不安,在房子里窜来窜去,找准机会再如法炮制,“伺机作案”。古人云,书非借不能读,对于我来说,是非偷不能读也。 就算是现在,每天路上一小时地铁,总会有一本书陪伴我,没有故意选择,遇到什么读什么,从冯唐的痛快淋漓,到柴静的婉约细腻,再到张爱玲的冰雪通透......从这些作品中汲取营养,不仅仅是文字的华美,而是寓意的深远。我在这些文字中,心态更加沉淀,不强求自己,做一些知其不可为而为的事情,那是年少时期的轻狂,虽然可贵,却有些可惜。目前的自己,一切顺其自然,找一个家人与事业的平衡点,反而觉得自己变得轻如蝉翼,可以迎风而举。 旅游可以开阔视野,行万里路,用脚步丈量思想的开阔和深度,那是有幸去做的事情,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在字里行间寻找生活的意义,在生活中寻找星星点点激情,并一如既往坚持寻找下去。 阅读,是我目光所及的最佳实践,思绪可以飘渺很远,与古今先哲攀谈。在思维碰撞过程中,粉碎旧的面具,呈现出更多的真性情,却不轻易改变。也许人生需要规划,却不是刻意,命运给予我的,我会满怀感恩接住,并怀善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