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春秋
流亡人生(上)
一.
公元前655年,骊姬设计,构陷害死了晋国太子申生,有关这个毒辣不堪的女人,我在这个系列的前文之中有介绍,在此一笔带过。
害死了当朝太子申生还不算,恶毒的骊姬又把歹毒的目光投向了这之前已经被她排挤出京城的两个公子重耳和夷吾,正所谓狠毒莫过女人心,她是准备把太子公子们统统做掉。还好,这期间这二位公子事先得到了信儿,此刻的晋献公已经疯了,骊姬的话对他就是最高指示,言听计从。听说远在外面镇边的两个儿子也参与了毒杀他的事情,他连想都不想是否可能,就派人捉拿重耳和夷吾。
风高夜寒,兄弟二人慌不择路的总算跑出了晋国,留下了性命。
重耳在晋国是有很高的声望的,大概为人比较谦和也不张扬,颇得朝中文武大臣的喜爱。所以,重耳跑路的时候,晋国的一群文武官员也感到不寒而栗,干脆跟着重耳公子一起跑吧,什么狐毛,狐偃,赵衰,先轸,介子推等一干贤良都跟着重耳跑了。他们跑到了重耳的母亲大戎狐姬的家乡——狄国。
这一行人在狄国一呆就是十二年。
在母亲的国,重耳一行受到了很好的礼遇。热情的狄国国君为他们安排了非常舒适的生活起居,还将在咎如俘虏的两个隗姓美女姐妹,分别嫁给了赵衰和重耳,姐姐叔隗嫁给了赵衰,其后生了一个儿子叫赵盾,这都是风云一时的人物,我也曾有介绍,也就不多说。妹妹叫季隗嫁给重耳,给重耳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伯鰷,一个叫叔刘。
娶妻生子,日子当然安定了。远离了晋献公和狠毒的女人骊姬,也算是眼不见心不烦。
但是,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你远离了,你未必能躲的过去。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挂了,病死的。
晋献公这一咽气儿,晋国就乱了。所谓国不能一日无君是吧,晋献公临死前托大夫荀息主政,代为管理国家,让他辅佐幼子姬奚齐为太子,这个姬奚奇就是骊姬的儿子。这娘们总算达到目的了,终于让自己的儿子如愿当上了太子,为了扶幼她处心积虑,连施毒计,如今总算达到目的了。
且慢吧,世界上的事情哪里这么如意?
二.
姬奚齐小同学在国君的位子上,龙椅还没坐习惯,屁股还没坐热,就掉了脑袋。干这事儿的是大臣里克,想一想那会儿晋国何等混乱,一个大臣就敢把太子废了。
在闻听儿子姬奚齐被杀的消息后,你想象不到骊姬会是怎样的错愕和痛苦吧?这世界一点不缺乏轮回和报应。为了一个太子的位子,这个女人设毒计杀死了太子申生,撵跑了有可能是太子位最有力的争夺者重耳和夷吾。
忙活了这么多年,如愿以偿的是自己亲生儿子被干掉了,这是一种宿命的报应。
晋国乱了,小国君位子还没坐热脑袋搬家了,所谓国不能一日无君啊,荀息无奈之中,只能把骊姬的妹妹子姬生的那个娃娃立为新太子,没忘晋献公的临终嘱托。
要说这大臣里克真是一个狠角色,你敢立我就敢杀,杀一个也是杀,杀两个也是杀。结果是,倒霉的新小国君卓子紧步了他表哥姬奚齐的后尘,也被里克杀掉了。
这是一个多么混乱无序的时代,杀国君如麻?!
其实,人家里克连诛杀两个国君并非有自己的阴谋,而是认定,晋国最靠谱的国君不是别人,正是流浪的公子重耳。所以,弑君之后,他派人去了狄国,准备迎接重耳回来接管国家事务。
面对迎接的使臣,重耳心中打鼓了。自己这一逃就是十二年,正所谓星转斗移,物是人非。这期间晋国发生了什么变化,自己还有多少群众基础,会不会也走了那两位小国君的掉脑袋之路,实在充满未知,重耳是一个谨慎有加的人,所以,他婉言拒绝了使臣,对使臣说:
我离开晋国已经很多年了,一直戴罪逃亡,以至于我父亲晋献公病死我都未能前去扶柩泪别,这个时候怎么能回去做一国之君呢?我实在不配啊。
使臣看到重耳如此态度坚决,也只能作罢。
晋献公这个老东西最大的贡献就是他膝下有不少儿子,虽然大太子申生,小太子姬奚齐,卓子都成了孤魂野鬼,重耳又拒绝回国,可是我们不能忘了,他还有一个儿子,那个叫夷吾的。
当年这兄弟二人分头逃亡,重耳去了母亲的娘家狄国,夷吾当年从自己镇守的那个叫绛都(今山西翼城东南)逃到归屈,然后整兵坚守,准备和老子晋献公抗衡一下,结果是老子派兵讨伐,夷吾干不过,只能继续跑路,逃亡到梁(今陕西韩城南),老子总算没有继续追杀,他得以活下来。
这就是春秋,没有亲情的春秋,这就是春秋,充满着血污的春秋。儿子算计老子,老子追杀儿子,纵观中国很长的一段历史,基本都讲述这样情节相同的故事,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皇权。
里克迎重耳吃了闭门羹,只能让人去迎接夷吾来主持晋国大局了。
三.
夷吾不是重耳,在逃亡的日日夜夜里,他除了对父王晋献公的仇恨,还有就是思念着如何能重回晋国,执掌朝政,如今机会来了,天上的一个大馅饼就这么砸在了他的头上,岂能放弃?
夷吾当即就要启程归国,跟随他流亡的人觉得此事可疑,那会儿信息传输不发达,所以,他们当时觉得重耳也身在晋国,而且可以立为国君,这种“弃长而立”确实不合常规,所以来迎接流亡的公子,说不定其中有什么阴谋。于是派人到秦国,请秦穆公发兵护送夷吾回国即位,许在事成之后,把晋国黄河以西之地割让给秦国。又派人给里克送信许愿,说只要回国做了国君,就把汾阳之邑封给里克。
公元前651年,秦穆公发兵送夷吾回国,立为国君,是为晋惠公元年。
晋惠公同学即位以后,就背信弃义,首先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背弃割地给秦的许诺,派人到秦国致歉说:“始夷吾以河西地许君,今幸得入立。大臣曰: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得擅许秦者?寡人争之弗能得,故谢秦。”
这话的意思是,我先前对您承诺的要把晋国黄河以西的地割让给您,您也帮了我大忙,可是在割地这件事儿上,我们的大臣对我说晋国的土地都是先朝君主们留下的,你一个逃亡在外十几年的人怎么可以这样随便把土地给了别人,我和大臣们力争啊,但是,他们都不答应,我也没办法,所以只能在这里谢谢您了。狡猾大大地啊晋惠公,以大臣们的名义就食言了,婉转地表达了不能割地给秦的意思。
可以想象,秦穆公看到这个说辞,会不会拍着龙椅把晋惠公和他家的女眷问候一遍。当然,也不用太问候了,他秦穆公的老婆就是晋惠公的姐姐。说白了就是姐夫和小舅子的关系,你能怎么着吧?白忙活了,得到的就是晋惠公不疼不痒的一句感谢。
晋惠公要做的第二件事是除掉里克、丕郑等原来杀死奚齐另立国君的人。他最先对付的是里克,不但不封给他原来许诺的汾阳之邑,而且把他手中的权也夺了。过后还不放心,恐里克故伎重演,迎立依然流亡在外的公子重耳,就下令让里克自杀。惠公对里克说,如果没有里克,他当不了国君;但是,里克杀过奚齐,卓子,有这样的人为臣,国君就没法当。
里克绝望地说:“不有所废,君何以兴?欲诛之,其无辞乎?乃言为此!臣闻命矣。”只得伏剑而死。除掉里克以后,还害怕他的同党兴风作浪,又寻机将那些当初与里克同谋的人一齐杀死。
做完这两件事,惠公解除了他的内忧外患,可是国内人心已经离散。
要说这晋惠公玩的也够狠的,里克落到这么一个下场大概也是定数,毕竟弑君的名声太不好听了。
当然,这还不够,因为晋惠公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兄长,就是重耳,坐在龙椅上他想的就是如何能除掉重耳,自己也就能高忱无忧了。
四.
在充斥着血腥和冷血的春秋,亲情是不值钱的,手足之情是可以被割舍的。
晋惠公即位就颁布告令,不准重耳回国,当然,这还不够,在他看来,只有重耳死了,他才安全和清静,所以,不仅颁布了告令,还派出了杀手,一路追杀到了狄国,那意思和由头都很简单,那就是,除掉重耳。
可怜的重耳,在母亲的国狄国安稳无忧的生活了十二年,这一年他已经五十五岁了,可是还要再一次踏上逃亡之路,这一次他逃到了齐国。
晋惠公在位的第四个年头,晋国遇到了百年不遇大旱,粮食绝收,百姓无粮国家必乱。这时候,晋惠公想到要求援,他派人请求秦国卖粮救灾。要说这秦穆公也真够意思,虽然被晋惠公割地的承诺戏耍了一会,但是,面对晋国的求购粮食,还是召集文武群臣,向群臣询问意见,这期间当然有臣子认为不该卖粮给晋国,因为晋惠公这人太背信弃义了。大夫百里侯认为:“天灾流行,是各国屡屡发生的事;救济灾荒,体恤邻国,是立国之道。应该卖给晋国粮食。”
秦穆公赞成百里奚的意见,说道:“我们厌恶晋国的君主,但晋国的百姓却是无辜的。”就派人把粮食从秦国都城雍,运往晋国都城绛,解救了晋国缺粮的困难。
每次读这段历史的时候我都一声发自肺腑的叹息,无怪乎秦国最后能成为战国最后的赢家,人家的胸襟和底蕴在那里摆着,这是一代代君王臣子们积攒出来的人品值啊。
当然,事情没完,热闹的在后面。
转过年,秦国也遇上了大天灾。秦穆公派人请晋国卖粮给秦国。按理说,这都不是问题,毕竟有秦伸援手在先,哪怕就是礼尚往来也该做吧。何况毕竟也是姻亲。
晋惠公也与群臣商议卖与不卖。
大夫庆郑认为:“国君依靠秦国的力量得以即位,过后却背弃了给秦国土地的约定。晋国发生饥荒,秦国不计前嫌,仍然卖给了我们粮食;如今秦国遇到大灾害,求我们出售粮食,卖给他们就是,何须商议!”不能不说庆郑是一个明事理的大臣。
大夫虢射却说:“去年上苍有意把晋国赐给秦国,秦国不来攻伐,反而卖粮给我们。现在上苍又把秦国赐给晋国,晋国岂能违背天意,错过夺取秦国的时机?应该乘机伐秦。”这人太不厚道了,还想趁着秦国的饥荒,准备趁火打劫,做人到这份子上,可以见农夫和蛇的故事并非寓言啊。
五.
两位大夫激烈争论起来,庆郑说道:“背弃别人的施恩,就不会有人亲近你;对别人的难处幸灾乐祸,就有失仁爱之道;贪恋所爱的货利,而不与人方便,就会有灾祸加身;激怒邻国,则不合乎道义。抛弃道义,凭什么能守卫国家?”这话说的掷地有声。
虢射反唇相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晋秦结怨至深,即使卖给他粮食,也难以缓和两国关系。”这你奶奶的分明就是狡辩。
庆郑则道:“丢掉信义,背弃邻国,有了灾难,谁会体恤?没有信义,必生灾祸;失去援助,必定垮台的。”入情入理,大义可鉴。
虢射却说:“卖粮给秦国,未必减少他们对我们的怨恨,相反倒会增加敌人的实力,不如不卖!”歪理邪说,十分混账。
庆郑反驳道:“背弃恩德,幸灾乐祸,这是百姓唾弃的行为。亲近的人,都会因此产生仇恨,何况是结怨的敌国呢?”
晋惠公与虢射一拍即合,他挥挥手:就这么定了,不卖,一粒粮食也不卖给秦人,爱咋地咋地。
不仅不卖粮给秦国,而且还要乘秦国困难之际,立即发兵伐秦。见过不厚道的,没见过这么不讲究的吧?这就是春秋。
秦穆公闻讯怒不可遏,你晋惠公是个什么玩意儿,当年我助你上位,你食言割地我忍了,你前度晋国粮荒求援我,我没说二话,把粮食给你送了过去,如今你不图报也就罢了,居然还敢想趁着我的粮荒出兵讨伐,好吧,我必须给你点教训。
于是,还没等晋国军队出动,秦穆公先行亲自率领军队攻打晋国。晋军接连三次败北,一直被追赶到韩原。晋惠公这会儿慌了神问大夫庆郑:“敌军已经深入,怎么办才好?”
大夫庆郑心里一肚子气呢,所以答道:“秦国帮助您即位,您却违背诺言,不给他土地;晋国发生饥馑,秦国运给晋国粮食,而秦国闹灾,您不仅不给粮食,反而乘人之危发兵征战。他们现在大军深入,我们现在节节败退,不正是恶有恶报吗?”
晋惠公闻听此言恼羞成怒:“放肆!”不管是放四还是放五,这个时候的晋惠公已经乱了方寸,成为秦人案板上的肉。
秦军虽然人数少于晋军,但将士斗志旺盛,士气倍增;而晋军人数虽然众多,君臣离心离德,士气低落。结果晋军被秦军击败,晋惠公成了秦穆公的俘虏。
合卷笑了:
献公狠毒逐骨肉,公子避祸逃人生;
春秋自古无情义,漫卷篇篇皆血腥。
(又记:有多大的胸襟,做大多的事情,晋惠公和秦穆公做人的差距咋这么大涅?)
2013年6月18日星期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