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我是来打酱油的 于 2013-3-1 12:04 编辑
大学二年级暑期,学校组织各系的学生奔赴革命老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去了河北省的涞源县。想当年,八路军在这里击毙了一个日军中将,叫阿部规秀;想当年,这里出了一个给日军带进包围圈儿的抗日小英雄,叫王二小;想当年,一个外国人在这里的一个小庙里弯着腰为八路军伤员做手术,叫白求恩。
因为我是学新闻的,中文系的领导让我牵头办一份《涞源团报》,临行前,我和几个同学备好了蜡纸、钢板。我们吃住在涞源县城的一所中学,那里有油印机,还有手摇电话。我们到的时候,学校放假了,但还有住校没走的学生,前来考察的大学生便为这些孩子们补习功课。
我们算是总部的人,还有很多小分队,下到了各乡镇。离得近的小分队会派人给我们的《涞源团报》报送信息,撰写稿件;离得远的,我们就在总部打手摇电话,一边询问,一边记录,相当于电话采访了。有时,我们也放下身段,深入基层采访。
一天,我们“蹭”了一辆拖拉机去王安镇分队采访。在那里遇到了为山区孩子们义务讲课的中文系的一位姓徐的师哥。当晚,吃完革命老区的“素”食,师哥给我们讲了一个略微带点“荤”的革命故事。月光下,微风中,在讲到一个男子和与他相好的一个女人时,师哥神秘言道:“他和他的那个‘饼(bing)头’啊——”我们当时光顾听故事情节了,没太在意,等师哥讲完故事去厕所,我们几个人相视而笑,异口同声:“他说的应该是‘姘(pin)头’吧?!”言毕,又集体哈哈大笑。
那个姓徐的师哥,在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写了一篇有关白求恩在涞源的长篇报告文学,不知后来发表了没有;听说,他现在是一位兢兢业业的高中语文教师,不知“姘头”的发音问题解决了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