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我是来打酱油的 于 2013-1-28 15:03 编辑
放烟花
小时候过年,舍不得放鞭,一挂鞭要拆开来,一个一个地放。一挂鞭,说悬了能放一个寒假。
拆开了的小炮,我一般每次拿十几个、二十几个,放在口袋里,再点燃一根卫生香,就出门放炮了。
放炮之前,通常要喊几个小孩,每人都从家里拿一些炮,凑在一起放。你放一个,我放一个,他放一个,比谁放的响。
为了烘托气氛,有时还用嘴“梆!梆!”地给炮配音。有时嘴响了,炮没响,也很尴尬。
说起放烟花,那简直就是奢侈和腐败了。
记得有一年春节,我用平时攒的五毛钱,买了一个烟花,叫“大地开花”之类的名字。
那时,我家住在一个大院子里,院子里有几十口子人,都是亲戚。
放烟花之前,我挨家挨户地通知:“我要放花了!我要放花了!你们都出来看!”
等我准备放烟花时,那场面已经相当热烈了,里里外外围了两大圈儿人。
我看天已经黑了,心想露脸的机会来了,我猛跑回家点燃一根卫生香,然后毕恭毕敬地把烟花放在地上,稳了又稳。
“我点啦!我真点啦!”我嘴里说着,手却不动,真舍不得点啊。
“快点啊!快点啊!我们都等不及啦!再不点我们走啦!”观众们已经急不可耐了。
“好吧,我正式点啦!”终于,我把点燃的卫生香伸向了烟花露在外面的引芯……
随着刺刺拉拉的声音,刹那间,眼前真的是“火树银花不夜天”了。
大家一边看,一边欢呼,我更是得意,手舞足蹈的。
谁知,等烟花燃尽,眼前又恢复一片漆黑时,不知谁大声喊了一句:“五毛钱没喽!”还有人随声附和:“没喽!没喽!”
当时,这些话对我的刺激那是相当大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反思,到底该不该请这些人一起观看?我甚至想,是不是我应该自己找没人的地方偷偷放,或者,只叫我妈、我爸、我奶奶观看?
当然,现在一想,那时还真是小心眼了。
“五毛钱没喽”是事实,人家说就说呗;放一只烟花能让这么多人同时看到,还同时欢呼,不管怎么说,都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