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国产“成功学”为何是忽悠
查看: 3200|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产“成功学”为何是忽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3-1-23 14: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某网站首页推出的新话题可谓劲爆,直指热闹非凡的成功学,“粉墨登场”、“大肆捞钱”、“很搞笑”云云,引发热议。

不否认,“成功学”已成大众的致幻剂,在“不发财,不成功”的蛊惑下,推动市侩哲学,助长投机心理,确实不利于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然而,不应夸大“成功学”的害处,它得到这么多人的追捧,绝非几个人欺骗所能成就,而是在我们的文化与精神生活中,确实存有空洞,不得不靠功利主义来填补。

功利主义的勃兴,不能让商家负全责,在我们的教育、治理、系统中,乃至对历史的解读、对文化的涵养、对问题的认知中,随处可见功利主义的影子,“有用即真理”甚至已贯彻到生活的许多细节中,当工具理性大大凌驾于价值理性时,“成功学”怎能不勃兴?

事实上,“成功学”并不是问题,世界各国均引为显学,问题在于,它不应畸形膨胀,不能成为解释一切的根本,更不能走向反智,而这,只能靠社会的多元化来折冲,不能过甚其辞,用骗钱、丑闻之类左右众意。

多元化,就要改变一元思维,这需要漫长的学习与调试。遗憾的是,在批评成功学的背后,分明看到这样一种霸权,即一切以常识为旨归,只要不同意,便指对方为骗子、脑残、虚伪,潜台词是,世界上存在唯一正确的尺度,只要不符合这个尺度,就理应接受批判,这就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从“存天理,灭人欲”,到“砸烂孔家店”,再到“敌人不投降,就让他灭亡”,类似的偏执实在延续了很多年,背后都是用决定论乃至独断论来支撑。如此弘扬常识,只能适得其反。

首先,现代科技越来越深入,专业知识与人们的经验常识距离越来越远;其次,常识也是不断在进步的,清代“男人留辫子,女人裹小脚”是最大的常识,难道就是正确的吗?

面对“成功学”的泛滥,我们内心再不赞成,也应坚守公道,即使是常识,也不要绝对化,否则,社会空间将越来越小,真正的责任主体反而无法约束,结果就会落入“大事无人过问,小事上纲上线”的悖论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3-1-23 14:10 |只看该作者

2500年前中国古书《晏子春秋》里,有一个疑似现代“成功学”的故事。一个名叫梁丘的人佩服晏子的聪明和学识,对晏子说:“我恐怕到死也赶不上先生您了”。晏子立刻不失时机地给梁丘上了一堂成功学的速成课。晏子说:“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意思是说,努力去做的人常常能够做成,不倦前行的人常常能够到达目的地。

晏子的这个“成功学”经验,首先没有确定成功的绝对目标,没有现代人那么庸俗的数字化成功游戏。“为者”可以“为”各种事,“行者”可以“行”各条路。如果你和成功者一样做,完全有可能超过成功者。这番话的另外一层含义是,也许你在“为”别的事,“行”别的路,也许在那些地方,我并不如你。因此,晏子“成功学”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没有歧视“不成功者”。在这里不成功,也许在那里成功。晏子“成功学”的第三个特点是,没有绝对打包票,一定会成功,只是成功的可能性较大而已。也许有人认为这种说法有点滑头,“常”是指多少百分比?50%?80%?现代成功学课堂上,会找出一堆成功案例,现身说法,让人仿佛置身于百分百成功的幻觉中。但是,晏子的“成功学”,简单而丰富,那是一种成熟的人生智慧。

“成功学”近年来似乎在社会上很流行。“成功学”来自于美国,被划入“励志”类范畴。实际上美国的“成功学”脱胎于教会,成功学讲师以神父、牧师的姿态,搬弄着似是而非、永远正确的圆滑真理,再加一点微小的细节,将针尖大的事情放大成普世真理,以彰显微言大义的精髓。最狡猾的手段是,学员们日后成功,那当然是听课的结果;学员们未来不成功,那是没有认真听、没有认真实践的结果。成功的人只有一个:赚大钱的成功学讲师。

为何美国这样的社会里,人们如此渴望成功?弄得今天的中国人也同样对“成功”无限向往?有专家说,现代社会因为过度的自由,使人无依无靠。弗洛姆曾经说,现代人总渴望“逃避自由”,成功便成为一种新的精神鸦片,为空虚盲目的人生涂抹一点虚假的意义。

什么是成功?它从来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来都没有标准答案。但是,现代商业社会,把成功具体化了:月入多少多少万,30岁时有车有房等等,有很多数字指标堆砌出了成功范本。现代商业社会,主动的和被逼的发财狂热,使得人们很少再有其他渴望,成功学则将这种渴望变成梦幻般的希望。这一点点仅存的渴望,填充着物质享受的内在,披挂着物质享受的外衣,在没有希望的生命中,膨胀成全部的天空。

在成功学那里,人生如此简单,只有成功和失败。它宣称,受到“成功学”教育的人,都能够成功,如同信奉上帝的人都能得救。如果我们把成功理解为丰富多样的含义,也许可以接受“人人都成功”的说法。但是,当今成功学的成功标准单纯而明确,简单粗暴到不容置疑,那么,这个社会上还会有多少人成功?如果把不成功的失败者比喻为流行感冒患者,那么,成功的法宝是可以大批复制、生产的感冒药吗?

宗教里的人人平等,化作人人成功;宗教里的灵魂导师,化身成为妙手厨师,做出秘制的“心灵鸡汤”;宗教里的善恶对立,化作成功与失败的不共戴天、势不两立、有我没他。同时还化作现实社会中自由与专制、民主与独裁的二元对立,这种对立观念往往把一个政治或学术符号变成现实中绝对化的道德判断。运用到“成功学”上,成功便永远正确,不成功便永远错误,人生仿佛有一种罪名就叫“不成功”,就叫失败。世界如果真的如此简单,大概只需要幼儿园老师就够了。

为了成功,人们得了成功强迫症,真的交出了自己的自由。也许还自我解嘲说:奋斗的道路上肯定是不自由的,等我成功了,我就自由了。所以,为了追求成功,人变成了机器和奴隶。传销是最典型的成功梦想,宗教狂热包裹着虚情假意,为非理性的发财梦想而忍受失去自由的过程,只为了一个快速成功的画饼。这是一个奇特的怪圈:有了钱才能自由,为了获得钱,可以放弃自由。成功,已经把人变成他的奴隶。

但能否成功是个未知数。如果最终没有成功,是否可以算用生命验证“不成功,便成仁”的豪迈?但是,我们可不可以不成功?可不可以不要那种趋之若鹜的单一成功?面对商业社会为我们提供的成功榜样,我们可不可以“不成功,变成人”!难道我们已经失去了不成功的权力?

人们说现代社会有三种毒药:消费主义、性自由、成功。其实只有一种毒药,就是成功。另外两种毒药都是成功这种毒药的变种。只要中了成功的毒,必然也会中另外两种毒。对于渴望成功的人,只要获得了成功,消费和性欲就不再是问题。所以,成功是毒素最高的现代毒药。

成功是多样的,成功不是唯一的目的。而现代社会把成功变成唯一的目的,唯一的标准。如果有谁中了现代社会“成功”的毒,就会像瘾君子一样,难以摆脱。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23 14:13 |只看该作者
站在全国最大的书店———北京图书大厦一层畅销书展示区,和成千上万的读者一样,我也被各种花花绿绿、印刷精美的图书所吸引,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这里更多引起我注意则是一些封面上的宣传:《怎样给猎狗分骨头》(How To Assign Bones To Hunting Dogs)竟被“全世界1000多万家报刊媒体和网站转载过”?这

本书是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写的?

一本由名叫奥里森的中国人所著的《拒绝借口》首次出版就已经被列为“美国海、陆、空三军指定用书”?

翻译、编译的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一本又一本,卡耐基写过这些书吗?他的书都过了版权保护期了吗?能随便翻译出版吗?

一部《最伟大的管理思想》于2003年才在中国出版了全球第一个版本,如何能于2002年就在美国狂销500万册?

……

我不禁迷惑。设想一下,如果人们去超市买包方便面,结果发现方便面袋上都打着“最美味最营养的方便面”、“全球最畅销的方便面”,还有世界各国众多英豪的强力推荐:“这是一包非吃不可的方便面”、“值得推荐给每一个家庭”等等,一定会感到不可思议,甚至会反应强烈地向工商部门、新闻媒体投诉,可是,同样是商品,方便面换成了图书,就可以大模大样地摆在北京图书大厦一层正厅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吸引购书人。

是人们对此已经熟视无睹了,还是有关部门并未注意到这一现象?

显然,图书封面的虚假包装、内容的胡编乱造现象正在愈演愈烈。

图书的四大虚假问题

经济管理类图书和励志类图书是目前市场上的两大流行色,品种多,卖得火,问题也最突出。记者在北京图书大厦一层摆放畅销书和重点书的黄金地段选取了50种书,另从当当网上选取了部分图书进行调查,发现这些书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图书推荐者存疑

在这些书的封面封底或向内折叠的勒口上,都列有一串知名人士或《纽约时报》之类的书评,真的有人对它们作过这些不可思议的高度评价吗?

《给管理者的忠告》(费尔森著)上:“这些年读过许多管理方面的书,但像这本从细微处给人以提醒和倡导的书还是第一次看到。———管理大师汤姆・彼得斯”

《拒绝借口》(奥里森著)上:“我把这本书推荐给每一个人。———《华盛顿邮报》”

《狼性》(劳伦兹编著)上:“一本所有总裁的必读书!———路易斯安那州医院联合会主席鲍勃・默克尔”

中国人著(编著)的中文书在第1版第1次印刷时就打上了这些评论,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些评论者是在图书出版前看了原稿或校样并有论断。当记者就此提问时,几乎所有被采访到的出版社的责任编辑的回答都大同小异:这些书评并非针对本书而言;编著者在写书或编书过程中,曾引用、改编或参考了某本书或一堆书;这些被参考的书可能曾得过这样的评论。

只有一个例外。记者费了很大周折与《如何快速自动高效的完成任务———这些事,不用老板吩咐》一书的市场运作人隋先生通上电话时,他说“这个 封底的书评 是真的”。这本书的封底有这样的评价:“这是一本最完美的企业员工培训读本。它应当像员工手册一样,分发给企业的每一位员工。———《纽约时报书评》”。当然,隋先生却未能提供相关的证明或线索。

记者在《有效执行》一书上看到一段作者专为中国人所写的书评:“对于中国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来说,本书为他们的商业实践提供了一条宝贵的经验:如何以本书的理念使他们的商业实践活动达到世界级的水准。———拉博・斯兰迪寄语中国读者”。

“世界上最完美的员工职业精神培训手册”、“世界500强企业员工最佳培训读本”、“全球最佳畅销书”,还有上了这排行榜那销售榜的,这种面上贴金的书真是令人目不暇接。

《拒绝借口》在1版1次印刷时就打上了这样的文字:“通用电气等80余家跨国公司用以激励、培训员工的书”,而且是“美国陆、海、空三军指定用书”!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封面上说它是“美国公司员工人手一册的书”、“美国政府机关公务员人手一册的书”、“美国军队官兵人手一册的书”。

《有效执行》封面上言称本书“2003年亚马逊商业图书排行榜第一名”,同时标明了该书英文书名:EFFECTIVEEXECUTION,记者却没能在亚马逊网站上找到书名相同的书,国外图书市场分析人士刘江先生说:“凡美国近年出版的书一般都能在这里找到。一本书若上了2003年排行榜,绝对不可能查不到。”

2、作者身份存疑

《给管理者的忠告》的作者署名费尔森,《拒绝借口》的作者署名奥里森,《狼性》的作者署名劳伦兹。记者在采访中得知,拥有这些很“洋气”的名字的人其实都是中国人。当记者要求采访“著名职业培训专家”奥里森时,该书责编称自己不认识这位作者,书稿是通过一位黄先生转来的。黄先生则说奥里森现居国外,可以试试联络,此后便无音信。

《决不找借口》中介绍,其作者 美 艾瑞斯・亚罗(AlexArnold)“毕业于西点军校……退伍后担任美国柏通公司副总裁”。这位“目前与妻子爱伦住在旧金山郊区”的亚罗先生至20世纪80年代,完成了数本书籍获得空前成功云云。可是记者在亚马逊网站上没有找到AlexArnold这位空前成功的作者的大名,也没找到名为“NoExcuse”的书。

《最伟大的管理思想》一书2003年2月印发第一版,2004年6月第18次印刷,累计印量5万册。记者同样没有在亚马逊网站上找到这位被称作哈佛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的 美 乔治・戴维森(JordgeDiavision)。

那么,该书封面照片中这位打着领带面带微笑的中年男子究竟是何方人士?这部“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妻子朱莉・安娜”的《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到底是谁写的呢?

两位责任编辑都说该书不用引进版权,因为它是由戴维森先生通过译者———北京服装学院一位学经管的叫文岗的学生直接投稿出版的,只有中文版没有英文版。记者根据责编提供的手机号码与文岗联络,对方说“我知道有文岗这么个人,不过他不是我”,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态度决定一切》的封面上有这样的文字:“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亿册”,“人生价值世界第一畅销书”。关于书的作者,封面上是:罗曼・V・皮尔,在版编目数据上是:皮尔著,随易译,版权页上是:罗曼・V・文森特。作者究竟是谁?书上没有他的英文名,书名也没有英文原名,实在是无从查找。《怎样给猎狗分骨头》(HowToAssignBonesToHuntingDogs)自称被“全世界1000多万家报刊媒体和网站转载过”、“与斯宾塞先生的《谁动了我的奶酪》可堪称为最伟大的两部管理寓言”、“管理大师最新力作”。该书上没有作者原名。难道这部书是管理学大师PeterDrucker的“最新力作”?但是该人的29本著作中从未有过这么一本。

不少“影响很大”的书封面上都写着美国人著,但是根据上面所标注的“原版英文书名”查找,却未能在亚马逊网站上找到这些书,如“ExecutiveAbility”、“HandbookForTheExecution”、“NoExcuse!”等。

3、图书销量存疑

“仅在美国,《有效执行》出版后4个月内销售了1,000,000册”;

《人性的弱点全集》封面上赫然写着:“继《圣经》之后的第二大畅销书”、“全球销量超过5000万册”。

《决不找借口》1版1次印刷版里夹着一张书签称“上市1月即突破50,000大关”。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该书至今没有重印,而版权页“印数”上写着印量是10000册。只印了1万册,为何能上市一个月就销出5万册呢?该出版社发行部刘女士回答说书上“印数”是不准确的。“说了5万册就一定会有5万册。”

《最伟大的管理思想》一书2003年2月第一版。封面上却写着“美国《金融时报》金榜畅销书”(注:《金融时报》是英国报纸),而封面勒口上更有这样的内容:本书被美国《福布斯》杂志称为“空前的巨著,伟大的奇迹……自2002年4月在美国出版以来,销售量已突破500万册”。该书责任编辑李女士就此对记者的解释是“把关没把严,这是一个漏洞”。

4、版权授权状况存疑

市场上雨后春笋般冒出了许多这样的书:某国某人(通常是美国人)著,某某人(当然是中国人)编写、编著、编译,没有版权信息,没有图权字号。那么,这些被编写、被摘用的原著(包括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都过了版权保护期了吗?显然不是。这样的书,虽然不能说百分之百都有本文提到的问题,但出现问题的比例高得惊人。其内容的含金量读者自然一时难作判断,倒是有一些编辑坦率承认书中不少内容都是作者东抄西摘编排拼凑出来的。

现在注着“卡耐基著”的书也比比皆是,在当当网等网站上搜索一下,也能非常容易地找到许多,其中版本最多的就是《人性的弱点》。这些写着卡耐基原著的书往往都另有编译者,几乎都没有原著的版权信息。封面上闪烁着卡氏那迷人的笑容。一部《人性的弱点全集》封面写着卡耐基著,书的《后记》却是一篇眼下最时兴的《没有任何借口》,在该书的“前言”,这位名叫华森的编译者还细述了自己如何因为阅读了卡耐基的书而由一位普通女士变成一个成功人士的故事。一部32开242页的《赢在人性》(英文书名“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Others”)自称是“《人性的弱点》与《人性的优点》全译本”。

那么卡耐基真是一棵无需本钱的摇钱树吗?他的作品可以随便拿来编译吗?

本报特约记者、IT专家刘天北先生说:据我所知,卡耐基根本没写过《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这样的书,所以也就谈不上“全译本”。以“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Others”为书名的书,卡耐基也没写过。这是出版商的取巧,事实上他写过一本叫“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的书。英文版袖珍本(大概是16cmx11cm),一共304页。对比两书目录,可以发现《赢在人性》的内容是“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与其他几本书的拼盘(其中“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的内容也没有完全用上)。根据美国版权法,1978年1月1日以前的作品,版权在首次出版75年后中止,或者在作品创作100年后中止,两项中取先到期者。另根据《伯尔尼公约》规定,两国版权交易按照作品所属国法律,除非有特别法律依据。“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一书首次出版于1937年,所以目前版权期限仍未到。

北京市版权局版权保护中心登记处王先生说,版权局要求外版引进图书都要进行登记备案,图权字号应该刊登在书上。另外,这里还牵涉到一个版权转移和版税的付费问题。在向国外作者、出版社支付版税稿费时,银行方面会要求出示有关版权注册的证书。但是,记者发现,许多从作者、书名到内容都让人以为是外国人著的图书都没有做版权登记。一问出版社,说是编著的书,不用引进。

有一本书甚至在“致谢”中这样说:“一本好书的诞生总会融入许多人的智慧与劳动,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由于时间较紧、资料较广,有少量资料和图片未能和版权人取得联系,敬请谅解!如您对此有任何的质疑,请与编者联系。”这就等于更直接地明说,不管版权不版权,我先用了再说,你要发现被用了,再来找我解决吧。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23 14:13 |只看该作者
当前,成功前所未有地被人们渴望着,成功的内涵却前所未有的褊狭。英语疯狂,“秒哥”盛行,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成功学大师们教导你“要成功就不要脸”。人们怎么了?

成功学是现时代的合法病毒,满世界忽悠,却从未撞上防火墙。

课堂里、围脖上、办公室内,卡耐基、拿破仑·希尔的“成功法则”、“心灵鸡汤”随处可见。全国各地的商场书店、机场书店,充斥着陈安之、梁凯恩等“成功学大师”的嚎叫与影像。街边的培训班、速成班,未必直接以成功学为卖点,但兜售的全是那一套。走进影院,也能一头扎进励志片——《变形金刚》不正是3D版成功学吗?前两年小清新小文艺们热捧的《阳光小美女》,女主角的爸爸恰巧是位成功学讲师!

成功前所未有地被人们渴望着。中学生把考上名牌大学当做最大的成功目标,大学生把找到好工作当做最大的成功目标,白领把杜拉拉升职当做最大的成功目标……唐骏说“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人们便拼命学习,希望自己的复制真能成功。直到“学历门”爆发。

奇怪的是,成功的内涵前所未有地褊狭。尽管每一个成功学主讲人都时刻把自信、勇气、奋斗、幸福等大词挂在嘴边,尽管这门“学问”被包裹了花里胡哨的形容词,甚至和“神经链”这样的科学术语勾连,但他们传达的成功核心理念,既简单又粗暴:不发财,不成功,不成功,不成人。2010年的一项调查报告即显示,内地年轻人中,有43%想成为大企业家,有20%希望年薪可超千万,有42.6%认为人脉是职场第一竞争力。

失败、挫折,于是前所未有地不被容忍;平凡、怯懦,于是前所未有地遭到鄙视。连比较意义上的成功,也要狠狠嘲笑。成功学界有个广为流传的段子。讲师问学员:“世界最高峰是哪座?”底下阵阵嬉笑声:“那还用问,珠穆朗玛峰呗!”又问:“那第二高峰呢?”学员顿时蒙了,讲师遂大义凛然地往黑板上写道:“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毫无区别。”在另外的版本中,最高峰换成了“谁最先进入太空”。当然,答案是一样一样一样的。现在讲师逼问:你是要最成功呢还是最成功呢还是最成功呢?拿出自信来!鼓起勇气来!

令人费解的是,这种自信和勇气和自尊、自爱等传统美德背道而驰。在成功学讲堂上,讲师让你做的第一件事情往往是撕下“脸皮”,丢到地上猛踩几脚。成功学大师们也都鼓动你,面对公众喊出最私人的秘密。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成功学大师们教导你“要成功就不要脸”。

流风所及,公司的岗位培训也花样百出,让员工自轻自贱没底线。去年广州一公司让新晋女员工当街跳“艳舞”。南京一公司老总更雷人,要新员工喝掉自己洗的马桶水,理由是日本原内阁大臣野田内子就这么干过。至于有没有野田内子这人、她当没当过内阁大臣,记者咨询了相关专家,均未获答案。

看来和大多数成功学案例一样,这又是成功学大师们炮制的“经典成功案例”。人们不禁怀疑,这么损的招都想得出,莫非他们都钻研过“变态心理学”?

对于成功学爱好者来说,值得反省的则是,变态果真是通往成功的捷径吗?成功学果真管用吗?保险界有句名言:“世上只有两种人,要么是你的客户,要么你拉他一起卖保险。”这句话套在成功学界也很合身。事实上,除了一茬接一茬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成功学主讲人,成功学大师们似乎并没有培养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成功人士。是的,他们都宣称自己熏陶出了多少百万富翁、亿万富翁,但福布斯排行榜上的大腕们哪一个是听成功学听出来的?

然而,成功学大师们总能忽悠人,就像病毒捏住了程序的软肋,他们捏住了现代人的“七寸”。只不过,成功学是合法病毒,为不同的“成功病患者”开出各种以毒攻毒的药方。学生和白领们去学疯狂英语,因为他们觉得在物质上很不成功;等物质上成功了,成为高管、老板,他们抢着听“秒哥”的金玉良言,因为觉得在精神上很不成功。

活到老,学到老,成功是一辈子的事业。所以,你要付一辈子学费。两千、五千、两万、五万……你想有多成功就得花多少钱。什么,钱怎么挣?来听成功学吧!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23 14:14 |只看该作者
一个神秘“教父”、5000疯狂“战士”,瞄准了一大群疲惫、迷茫却又有钱的中小企业老板。

无数类似思八达这样的公司,正在中国经营一门混杂着精神需求与实用主义的奇特生意。

“我愿为秒哥终生倒水,无怨无悔。我公开承诺,绝不再偷喝秒哥的水。”

如此在台上郑重承诺的,是河北承德腾飞集团董事长高巍。这个倒水的人,拥有七个公司和一所中专学校,资产过亿。他在以前倒水时曾偷喝过,为了获得“秒哥的能量”。

他所说的“秒哥”是一名叫刘一秒的讲师——思八达教育集团董事局主席。思八达是一家为中小企业老板提供培训的公司。

这是2011年6月18日下午2点,在深圳东部华侨城黑森林酒店宴会厅,1000名学员在参加思八达的最新一期培训。两周之前的另一场培训在广州体育馆举行。当时,一张门票两万元,听课的老板接近一万人,挤满了整个馆。

参加培训的,大多是中小民营企业的老板和年轻的“富二代”。南方周末记者见到,每一场,都会有身家不菲的老板恭恭敬敬地倒水。据说,在一次思八达慈善大会上,刘一秒穿过的一件衣服被人花了300万拍走。

终于,音乐与掌声中,38岁的刘一秒在十几名男子的簇拥下走上舞台。他身高一米八,一身白衣,半侧着身,仰面45度环视全场,掌声更猛烈了。一分钟后,他把手抬到半空,示意学员们就坐。

“知道我为什么让那么丑的人倒水吗?为了衬托出我的帅。”“秒哥”说道。不过,“一般人我还不让他倒,得达到一定高度才行”。

这时候,本期深圳培训班的学员们已经听了两天半的课。这三天课程费5万元。

38岁的“秒哥”正在上课。这些课的门票动辄数万元,却总有近万名企业家蜂拥而至。听完之后,大部分人都会着魔般购买更多的课程,但没有一个人能告诉南方周末,这些课程究竟“好”在哪里。

当老板遇到“战士”

这些无孔不入的“战士”,常常令企业家们无比抓狂。而那些难以攻克的老板,也常常会成为“战士”练兵的活“靶子”。

33岁的崔军胜坐在新训的学员中间,他是北京东审会计师事务所的总经理。

2005年,他怀揣2000元在北京创业。公司现在年收入2700万,但崔军胜却觉得越来越疲惫。

两年前,他接到了思八达销售人员的电话,但没说三句他就挂了。不过思八达的人——在思八达,这些销售人员被称为“战士”——并未止步,而是展开了电话和短信攻势。

从2011年初开始,崔几乎每天接“战士”的电话。最后,他决定去交钱听课,看看这些疯狂的销售人员究竟出自一家什么样的公司,能不能让自己的员工也变成像“战士”一样。

“战士”,思八达有5000个,而且还在增加。

这些疯狂的“战士”们,常常令企业家们无比抓狂。而那些难以攻克的老板,也常常会成为“战士”们练兵的“靶子”。

最新的“靶子”之一,是浙江台州商人梁小恩——四年里,梁小恩已经被列入思八达的黑名单,谁要能让梁小恩来听课,谁简直就是“战神”。

最新的攻坚者是杭州分公司的运营总监,他告诉梁,我会打(电话)到您来上课为止。

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战士”——新来的销售员,如果没拉到单,就不算“战士”。

如果拉到单子,则提成不菲:思八达定期会有2500元的小课,每卖出去一堂,销售员提成1000元。而那些从1万元-30万元的大课,提成是课程费的10%。

“战士”们分属各个军团:财富军团、燃烧军团、龙霸江湖……每当有课程要推广时,军团之间就要进行PK。

23岁的张超是这些“军团”的管理者之一。

他2008年加入思八达深圳分公司,此前是在超市卖大米。

那时候,思八达深圳公司还只有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如今,这里已经有一百五十多名“战士”,而开发了一百多个客户的张超,刚买了辆近百万的宝马。

他甚至把名字改叫张本源——本源是个思八达的课程术语,是指要回归万物的本源。

改名,改成课程术语,是思八达流行的做法。在深圳思八达的员工墙上,贴着李绽放、韩三弦、张连接……

每天早上,张本源都要主持早会,潜在客户也在邀请之列。

早会从8点半开始,“战士”们先齐跳两遍《眉飞色舞》,随后大声朗读《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然后,是邀请到场客户和上月销售冠军上台。战士们分别对他们鞠躬。

接着是一个多小时的以小组为单位的激励。战士们要轮流大喊三声:“我XXX,今天一定要拉到一个单。”“买车、买房,干干干!”如果喊得不够大声,则要重来。

河北保定复康大药房的总经理孙炜曾参观过思八达的早会,站在他身旁的“战士”小声说:“你不想让自己的员工也像思八达战士一样有干劲吗?”于是,孙当即把这套流程引进自己的公司。

“贷款也要上三弦”

一个星期的课程中,崔军胜认识了很多同学——前三天是1万人,后三天的另一门课,则是5000人。

他们都是中小民营企业的老板,彼此一肚子苦水,来这里寻找灵丹妙药,以及慰藉。

“战士”的猛烈攻势,其实只是来到思八达的第一步。听完推广课的老板们,大多会心甘情愿地掏钱继续听“大课”——南方周末采访的上十位学员中,每个人都会很兴奋地说“好”,会着魔般购买更多课程,但没有一个人能说出究竟“好”在哪里。

崔军胜正是其中之一。2011年4月,他花了2500元,听了第一堂推广课,授课的是刘一秒的“弟子”。

小课有许多话说到了崔军胜的心里,他很想见见“秒哥”。于是,他花了4万元,报了《运营智慧》和《影响智慧》——思八达的课程中最便宜的两门。

思八达有四门课程,总价12万元,复训需缴纳课程费的10%。这个价格比两年前翻了一倍,而且当时是可以免费复训。

最高端的课程,涨价更快——那门课2008年开设之初课程费为3万元,2010年即涨到30万。学员称,不久就要涨到40万。

5月15日,崔军胜从北京飞到广州,听“秒哥”讲课。

一个星期的课程中,崔军胜认识了很多同学——前三天是1万人,后三天的另一门课,则是5000人。

他们都是中小民营企业的老板,彼此都是一肚子苦水,想来这里寻找灵丹妙药。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多位学员,来上课的原因,要么是婚姻出现危机,要么生意越来越难做。

有同样感觉的是马泽中。马是北京大学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的主任,这几年,去他那里做心理咨询的企业家,他的收费也涨到了500元/小时。

马泽中发现,需要心理辅导的企业家有50%是因为家庭情感问题,30%-40%是个人压力、情绪短时间无法排解导致的抑郁、失眠、酗酒等,剩下的10%则是一些相对隐私的心理变态。

正是在2009年后,思八达急速扩张,省级代理由几家发展到了25家,地市级代理也由十几个发展到114个。思八达河北省分公司,2009年的销售额还是3000万元,2010年翻了近两番,达1亿元。这一年,思八达总销售额5亿元。

最后一天上午,授课主题是人的动力和阻力。崔军胜主动要求上台,他要在“秒哥”引导下把阻力变成动力。

动力也就是目标,要公开承诺。“我崔军胜要在2013年,全年收入达到3500万,否则捐款100万。”台下嘘声一片,学员们对这个数字并不满意。崔军胜不好意思地笑了:“200万。”

上过两门课后,崔军胜精神振奋,恨不得马上去干一番大事业。于是,他把另外两门课也报了——90%的学员会在上完一两门课后,把其余的也报了。

学员中也有想借思八达的场子做生意的。崔军胜花了200元,从一个同学那买了一串刻有食、性、爱等授课术语的手链。同学是河北的手链加工商,每只手戴着五六条,一有机会就兜售,卖得还挺不错。

最高端的课程,叫做“三弦智慧”,由“秒哥”亲自授课,凡听过这门课的学员,被认为得到“真传”,在思八达的学员中都会令人无比“景仰”,每次上课,他们都会被安排坐得最靠近“秒哥”,椅子也区别于其他人。

6月18日,午饭时间。崔军胜遇到了上过三弦课的马莉(化名)。

马莉来自河南郑州,是一家建材企业的总经理,她的工厂年产值上亿元。三年来,她也觉得“秒哥”就是她心里的神,刘一秒到哪里讲课,她就自己买机票追到哪里。

但课听得越多,她反倒生出莫名的恐惧。“他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图景,但如何才能达到,却没有告诉我们。”

一次三弦课上,马莉坐在前排。她看见一位学员冲过去要给刘一秒磕头,“战士”拉犯人般把他拽起来。穿着白色长袍的“秒哥”没看他一眼,头也不回地走了。那一刻,马莉觉得神崩塌了——“他嘴里讲人要有大爱,但这样算是有大爱的吗?”

整整一上午,马莉没有听课,她坐在课堂对面的酒店大厅里发呆。

“教父”还是商人

南方周末记者没能采访到刘一秒,思八达集团回复说要有省文化厅的公函才行。

在所有思八达人心里,刘一秒就是神。

38岁的这位“神”,出生于黑龙江省绥化市一个村子。1999年,25岁的他南下闯深圳,住在出租屋的阳台上。

那时,他从哈尔滨艺术学校毕业没多久,并且迷上了演讲和成功学——当时,成功学从港台传入内地,陈安之等一批台湾成功学讲师红极一时。

为了把陈安之的课推销给深圳梦工场——一家规模不大的品牌策划公司,他每天给梦工厂老板王阳打一个电话。就在课程的前一天,刘一秒从晚上6点开始,每隔一个小时给王阳打一次电话,直到凌晨。

王阳去听了那堂课,并决定代理。刘一秒随之加入了梦工厂,推销光盘和图书。王阳回忆说:“刘一秒每天给客户打一百个电话,不打完不回家。”

不到两年,刘一秒赚了100万。现在,“秒哥”在课堂上用“台湾小鬼”形容陈安之,他说:“小鬼就是不会像人一样好好说话”。

2002年,刘一秒和疯狂英语的李阳一起去美国听潜能激励大师的课。回来后,他也想当讲课的人,但梦工场不给机会,于是他选择离开,去二三线城市讲课。

同年,他结识了河北静远酒业的宁川(思八达集团现在的总裁),由此开启了新的财富之门——由当地的民营企业家来代理课程。

2003年初,刘一秒在河北邢台开了第一堂课,三十多个学员都是宁川利用在酒业多年的人脉拉来的朋友。

之后,这种找当地的民营企业家开拓当地市场的模式,被迅速复制。

河北沧州的刘永俊在听完课后,决定成为沧州的代理。刘在当地做房地产生意,开发过几个十几万平方米的项目。

2009年,刘永俊代理了5个月,销售额300万。2010年飙升到1000万,其中50%上交省公司,10%作为提成发给员工,除去租金和税收,刘永俊最后纯赚100万元。

一些代理商——往往是资深学员——也会被刘一秒“培养”成讲师。

云南久泰药业的董事长朱少林就是一位,他是思八达云南省的总代理。今年四月,他在十几个城市讲课。

而无论他们的身份怎样变化,刘一秒,始终是不变的“神”——在思八达人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老师(刘一秒)是天上飞的一条龙,我们是地上跑的一群猪,怎么追也追不上。

思八达是这样介绍刘一秒的:国民素质研究院培训总监、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曾受过中国首席策划大师王志纲的特别辅导。

不过,南方周末并未找到一家叫国民素质研究院的机构;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目前有50多个,均为会员企业的负责人;而王志纲的秘书则告诉记者“1998年或1999年,刘一秒曾来拜访过王志纲,进行了40分钟的谈话”。

南方周末没能采访到刘一秒,思八达集团的回复说要有省文化厅的公函才行。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23 14:15 |只看该作者
考察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发现,根本就没有什么致富秘诀,炒股、炒房等致富道路与赌博没什么不同,那是“零和游戏”,只是货币的转移,不会为社会带来任何财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要通过劳动、用合乎法律和道德的手段取得财富,通过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科技水平和业务素质,增长获得财富的能力。

没有哪个民族不喜欢财富。中华民族也是个尚富民族,老朋友见面总要问“最近在哪里发财啊”,拜年也要说“恭喜发财”、“财源滚滚”、“人财两旺”等,张口闭口都与致富联系在一起。

任何财富都是劳动创造出来的。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有史以来为世界创造了巨量财富。

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逊的研究,中国在公元1世纪时人均GDP为450美元,当时世界领先的欧洲国家人均GDP为550美元。到公元960年,中国人均GDP超过了欧洲,在此后的4个世纪里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如果按照GDP总量比较,中国从公元1世纪到鸦片战争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直到19世纪90年代才被美国取代。

历史事实证明,勤劳确实能致富,而且是社会财富增加的唯一手段。

近些年来,靠贪污受贿致富、靠损人利己致富、靠投机钻营致富的人和故事层出不穷。这些不德不法的致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人们的财富观。道德滑坡使一些中国人变得浮躁起来,于是乎,想投机致富的人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又于是乎,好多人出书办班,教给人们如何“复制成功”。

一次,我与天津外国语大学的黄思迪同学在一起聊外语学习的问题,旁边坐着一位50岁上下的先生,他听见我们聊语言学习的话题,就主动加入了我们的讨论。他介绍自己说是某学院的,新引进了一套美国课程,问我有没有兴趣加入他们这个产品的推广。我问他是哪方面的课程。他说,是关于致富的,告诉人们致富的秘密。

我对这位先生说,很抱歉,我对这个课程不感兴趣。他问我为什么。我回答,告诉别人致富秘密的人不是傻子就是骗子,致富没有秘密,即使有秘密,知道致富秘密的人也不会告诉别人。

他看上去有些疑惑,我就进一步给他做了解释。假如你知道某个地方有珍宝(这就相当于是个致富的秘密),你会把藏宝的位置印出来到处宣扬吗?绝对不会,因为你知道,藏宝的位置要是被别人知道了,你就有了竞争对手,知道的人越多,竞争对手也越多,你获得财富的机会就越少。

有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到处探求致富的秘密,于是,出现了好多分析师为人们致富“指点迷津”,有分析股票行情的,有分析黄金价格的,有分析房价走势的。读者自己不妨作些统计分析,从那些分析师嘴里出来的各种预测正确概率充其量也就是50%,这和你自己抛硬币作决定没什么不同。

比如炒股,如果长时间观察,股票分析师提出的股票行情正确率也就是50%,你还不如用枚硬币作“分析师”,早晨起来先抛硬币,如果落地时正面朝上,你就买进,背面朝上,你就卖出,抛硬币正面朝上或背面朝上的概率各是50%,这还节省你的时间和信息成本,其效果与你看电视、上网或读报获取分析师建议完全一样。

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格拉斯曼和凯文·阿西特在1999年出版了一本书,书名是《道指36000点:在未来牛市中发财的新战略》。当时的道琼斯指数是11000点,作者预测3~5年内会攀升到36000点。作者在推销这本书时忽悠说:“赶快入市!”“不要错过你一生中最好的发财机会!”“把你的房子抵押了买股票吧!”这本书很快就成了畅销书,格拉斯曼还被当时的小布什总统任命为副国务卿,阿西特则分别被麦肯恩和小布什聘为总统竞选经济顾问。

实际情况是,2002年10月道琼斯指数跌到7286点,直到2011年6月13日,道琼斯指数也才升到11952点,与书中预测的完全相反,读者大呼上当,骂声一片。一读者在亚马逊网留言道:我来写条评论,是看看作者又写了什么书,他忽悠人们做什么,我就得放弃什么。

1929年10月14日,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欧文·费希尔在演讲中说:“股市已经登上永久性的高台。”两周后股市就出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跳水,千百万股民一夜之间由富翁变成穷光蛋,他自己也从荣誉的顶峰沉重地摔了下来。

考察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发现,根本就没有什么致富秘诀,炒股、炒房等致富道路与赌博没什么不同,那是“零和游戏”,只是货币的转移,不会为社会带来任何财富。

不错,有人炒股发财了,但那种致富的概率与买彩票中大奖一样,并且也是众多人的财富向少数人的转移,有发财的,必定有破产的,不会为社会制造出一分钱的财富来。法国19世纪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皮埃尔-约瑟夫·普鲁东认为,如果靠牺牲别人的利益获得财富,那“财富就是盗窃”。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要通过劳动、用合乎法律和道德的手段取得财富,通过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科技水平和业务素质,增长获得财富的能力。这种能力本身就是财富,是储存在身体内的财富,只要活着且健康允许,就可以随时支取。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1-23 14:16 |只看该作者

这两个概念原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是恰好同时出现在《12演播室》的选题中,又恰好接连着播出。我把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是因为他们给我一些同样的感觉。都有点经不起推敲。

大家知道亚健康的概念是怎么热起来的吗?原来是国内一家著名的家喻户晓的企业打算推出一种新的保健品,用于抗疲劳、防健忘、治失眠、通排泄……总之是非常之有用。但是苦于没有找到热销的契机,也没有特定的人群。为了将有以上症状的人群归拢,便于看人下广告同时甚至可以吓得这些人自己奔向各大药房超市购买分不清是药还是食品的万能保健品,他们出资数十万资助一位搞了一辈子保健工作的医生教授,去做些研究搞搞调查拿出一些令普通人民群众信服的“科学依据”。于是,全国各大小媒体都出现了一个新概念,而且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一个科学概念——亚健康。亚健康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描述的所有症状几乎每个人都有,而它把有这些症状的人从正常人群中划分了出来,告诉你这是亚健康如果不理不睬的话可能会导致如何如何吓人的后果,这是威逼。然后再说重视得早就能治好,调理调理会让你活的像个超人,这叫利诱。

在这个全民惜命的市场中,对消费者威逼利诱是颠扑不破的销售真理。虽然后来这家大企业的产品没怎么卖起来,但催生的一大批在电视节目中间惹人讨厌的广告产品,的的确确谋杀了消费者大量的银子。

另一样同样让很多人花钱请回家又没什么用的东西就是成功学的书籍。当年著名的各种爸爸和奶酪已经使很多人大呼上当,可如今我们本土的大师们又开始用各种理念来指引人们向金钱和地位奔去。但仔细研究一下这些人会发现,成功学大师们在开始贴小广告教人们如何成功之前,普遍混得很不怎么样。再翻开他们的著作一看,一点都不像个自学成才的样子,大量重复使用的没有根据的励志小故事充斥期间,一旦有原创的内容,就更加文笔不通纷乱可笑。如果这样都能成功,真是世界大乱了。

亚健康与成功学的本质相同之处在于他们利用人们的无知和求好心切硬生生造出一片市场,让人们以为自己的确需要这些东西。我能理解现在找到真正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新服务是越来越难了,所以他们一旦发现一个领域就会从内心里涌起一股喜悦,根本顾不上想一想自己能不能提供有效而长久的服务。

我得感谢科学家和教育家,他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出这些伪科学或伪学科的死穴,一击即中。让我们少花冤枉钱,少走冤枉路。关键是不要对捷径和灵丹妙药报有幻想,实践证明几乎所有的上当都源于贪心。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1-23 14:17 |只看该作者
近年来,励志类图书热销。我知道这种书只是为了迎合时下国人,特别是涉世不深的年轻人盼望发财、盼望成功的普遍心理。而一个人的“成功”岂能容易地复制到另一个人身上?但尽管如此,“成功学”的教材不仅在今天,而且在中国古代都大行其道。

中国从西周有官学以来,包括孔子教育弟子的“六艺”,目的都是受教育者的“成才”意即“成功”。基于此目的,对人的教育一般分“德”与“能”的培养,即道德的教化和智力、知识的开发与培育。这样正常的“成功学”延续了几千年,一直到清末私塾所教的《三字经》,莫不把道德教育置于“成功学”的重要位置。

这种正常的“成功学”教育要花相当的时间和精力,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且见效慢,于是有一种投机取巧的“成功学”就出现了,且市场广阔。季羡林先生曾在《大唐西域记校注》的序言中谈佛教传入中国后的发展历程,就是这一宗教的“门票”越来越便宜的过程。“成功学”亦是如此,只有降低难度,才能吸引更多的善男信女。于是,提供便宜法门、寻找捷径便成了各个时代“成功学教主”最重要的内容。

《战国策》算是中国一本很早的“成功学”教材。战国时期,宋襄公那种遵循“仁义”底线的竞争者只会被人讥笑为蠢蛋,而只要成功可以不择手段便被许多士人奉为圭臬。其中两个杰出的代表人物当属受业于鬼谷子的张仪、苏秦。这两人均是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说诸侯,登上相位的。而他们搞内政外交的不二法门就是:能骗则骗,能赖则赖。如张仪为破六国联盟,以割地为诱饵戏弄了楚王,可后世许多人却不以这种骗为耻,反而以能骗人看作获得成功的大智慧。鬼谷子也被神化了,似乎一位名师教徒弟,不需要寒窗苦读,只要给他看几本秘笈,就如醍醐灌顶一下子掌握了成功的法门。后来黄石公授兵书给张良的传说,也是类似的逻辑。

武侠小说中常有绝顶高手临死前将全部内力传到一位年轻人体内,使他一下子练就绝世武功。可现实中哪有这样的奇迹呢?如果有人说他可以这样做,那么这人多半就是骗子。《儒林外史》中就有这样的一个骗局:科考落第而靠印“高考解题大全”(当时叫《三科程墨》)的书商马纯上,在游西湖时碰到一个鹤发童颜的道士。这老道找了几个托儿,设一个局,在马纯上面前演习炼丹,将黑煤炼成白花花银子。如果不是这老道突然患急病死了,马纯上必定上钩。

眼下世上所叫卖的各类“成功学”教材,多半和那位老道“点石成金”的路数差不多,也都是利用了多数人想一夜暴富的心理;而“成功学”教材之所以能大卖特卖,就是看准了年轻人特别是在校或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艰难,而渴望尽快获得成功的普遍心理。笔者以前读史书,大惑不解的是像秦始皇、汉武帝这类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为什么也会被那些声言能找到“长生不老药”的方士骗了。现在一想,道理很简单,以权力和财富来衡量,一国之中,皇帝是最成功的。而皇帝唯独打不过时光,终究是死的,这是皇帝最大的软肋。于是,方士利用皇帝这个弱点,成功地推销了并不存在的“长生不老药”。

一个“成功学教主”也许会因为骗局被发现而倒掉,但保不齐还会有其他的“成功学教主”涌现。因为,忽悠人的“成功学”盛行的文化并没有根本的改变。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23 14:17 |只看该作者
成功,一个多么诱人的字眼。古往今来,人生在世,谁不追求成功?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推进,消费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盛行,弥漫在社会各个角落的浮躁风气强烈挟裹着我们的心灵,成功已变得那么迫不及待,那么狭隘偏执。无数人的人生理想和人生趣味,被不自觉地套上了“成功”的枷锁,诱惑着,享受着,却又焦虑着,失落着,对成功的渴求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焦虑, “成功焦虑症”成为一种折磨现代人身心的时代病症。

症状:千军万马抢过“成功”独木桥

新学期刚刚开始,南京遍布大街小巷的培训班已经热闹起来了。无论是与学科相关的强化班,还是长盛不衰的奥数班、英语班,一概人满为患,这些孩子身上普遍承载着家长企盼“成功”的梦想。西祠胡同“家有学生”论坛里,众家长都在急切地咨询着孩子的成功捷径,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成为全民共识。在南京某知名培训机构,一位家长刚为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报了四个班,分别是奥数、作文、英语和绘画。“奥数是升学必备,从小升初到考大学,都是金字招牌。作文是考试大分项目,马虎不得。英语重要性不言而喻,考什么都离不开。绘画算是培养儿子一份业余爱好,学好了也算是加分项。孩子今后的人生要成功,哪一项都不能落下!”他坚定地说。

“成功焦虑症”的实质是,人们怀着功利的心态,希望能迅速达到社会认可的成功标准。从小被这样教育长大的小孩,真正面临就业时,症状愈发严重。学的东西都是速成的,经不起考验;眼光却是很高的,工资要高,地位也要高。南京某大学的赵明同学说,看到一些高考不如自己的人都找到了好工作,心里感到强烈的不平衡,发誓一定要找一份对得起自己的工作,否则以后都不想参加同学聚会了。不久前,北京某名牌大学研究生小刘离家出走,原因在于小刘认为:一个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不能拥有好工作、大房子、漂亮女朋友等硬件,实在“混”得太惨,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

成功焦虑症严重到一定程度,类似罗玉凤征婚这样的“案例”就出现了。作为2010年第一位网络红人,“凤姐”因开出令人咋舌的高标准征婚条件而一夜成名。她身高1.46米,大专学历,在上海家乐福超市工作,月收入千余元,自称9岁博览群书,“前后300年无人超越”。曾在上海地铁站发过成千上万份征婚传单,誓嫁1.8米的名校硕士生,并且要长得阳光、帅气。

“凤姐”本是个普通人,却在“成功”的诱惑下,放弃尊严,一定要将自己塑造成大众笑料,可悲又可怜。但如此炒作博“成功”的人,罗玉凤并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从2004年凭借搔首弄姿的照片“成名”的芙蓉姐姐,到眼下盛行的各种选秀活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以出格或者另类表现博人眼球,借助媒体的造势、网友的关注,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而他们那些怪异和扭曲的行为,被不断放大,竟成为“成功”的标志。在一些艺人眼里,只要成名,不论美丑,无论好坏,都是一种成功。有的为了所谓的成功,不惜自毁形象,成功的概念被彻底异化了。

病因:“成功”文化催生成功焦虑症

从文化传统来说,“成王败寇”、“建功立业”等文化观念长期占据人们意识形态的顶峰。一个孩子刚生下来,就被灌输了这样的观念,而且在每一个细节中进行强化,从此,一个人的人生观便被彻底地绑上了追逐“成功”的战车。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很多人都患上“完美主义”病症,用一切完美的标准要求自己,容不得半点瑕疵和失败,除了成功,个人的喜怒哀乐已不足与外人道也。

当前社会风尚,大家都在往“成功”的独木桥上涌,社会评价标准是单一的,就是人人都做CEO,人人都大富大贵、出人头地。成功学的泛滥,带来的后果是,为了所谓的成功人们可以不择手段,甚至于牺牲人伦、正义。在这样急功近利的文化潮流中,很多人失去了平常心,失去了平平淡淡的人生境界,追求一夜暴富、一夜成名,有的不惜践踏尊严、破坏法纪。商人不踏踏实实做生意,树品牌,而是整天盘算着如何巧取豪夺,日进斗金;学者不是想着板凳一坐10年冷,而是梦想着一夜之间盛名天下,不惜趋附弄巧,剽窃抄袭。在追逐成功的道路上,人们失去了平和、中正之心,穿上那双据说能带来奇迹的“红舞鞋”,不停地跳,但一旦奇迹没有出现,心理便开始严重失衡。

当代青年多有“成功焦虑”,是社会巨变在他们身上的折射。进入互联网时代,技术、观念、信息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因此比尔・盖茨要说:正是这种“时不我待”的环境,给了现在的年轻人“饥渴成功”的主观体验,让他们产生生存、发展、成功的压力。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社会出现了一批年轻的富人、年轻的行业领航人、新的高知群,让其他那些更多的普通年轻人,看到了年轻人可以成功的实例,燃起强烈的成功欲望,一旦受阻,焦虑感便愈来愈强烈。

基于狭隘的成功标准,普通人实现自己的理想就显得困难重重,民众心理上存在着“被社会边缘化”的危机感。同时,一个社会当中,如果社会资源配置多向强者积聚,普通人就会有一种危机感和不安全感,这就迫使他们更急切地去追求所谓的成功。法国的朱力安说:“相比来说,中国人更渴望成功,因为美国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人对成功的渴望不大,对好的生活品质的渴望更大。中国人总觉得,我的钱多,我就能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治疗:人生舞台上做好自己就是成功

在人生的舞台上,有大大小小各种角色,无论是主角、配角还是跑龙套的,他们对于整部戏都是不可或缺的。无需羡慕主角的风光,因为在这个舞台上,每个人最适合的角色就是自己,每个人最大的成功就是把自己的人生演好。成功的标准不只有一种,这不是奥林匹克竞技场,一定要分出金牌、银牌、铜牌,而更多的运动员似乎成了失败者。

一个腰缠万贯的富翁、一个生活拮据的贫困者,有可能在某种人生意义上获得同样的价值感;一个身居高位的官员,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为什么就不能有一种标准,让后者赢得更多的尊严?

为什么要用别人的所谓“成功”来挤压自己?原来的自己知足常乐,平淡质朴,而经过一些不适当的攀比之后,心理失衡了,原本健康的心态被破坏殆尽,人生轨迹也变得扭曲了。从“成功焦虑症”中走出来吧,打开那一扇小小的窗户,你会发现,外面的世界中,有参天大树,也有萧萧衰草,有春的温暖,也有冬的严寒,从审美意义上来说,这些都有它们的价值,都是自然时空中富有意义的细节。

其实,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谈起“平平淡淡才是真”,然而,有多少人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呢。对大多数人来说,平平淡淡不但是一种理想的生存方式,还应该是一种自觉的价值追求。所谓平淡,是指心境从容,不急不躁,引申开来,就是看得淡,看得透,能够入乎其中,出乎其外,不痴迷,不偏执。“平平淡淡才是真”是主张一种超拔的人生态度,一种超脱的精神境界。

因而,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最难的其实就是做普通人:做一个清洁工,每天一丝不苟,一把扫帚描画自己平淡而美好的人生;做一个洗碗工,一辈子坚守在洗碗池边,一遍又一遍地淘洗那无穷无尽的杯盘,宁静而充实……在最普通的人生舞台上,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有价值,有尊严。曾记得上世纪80年代的一首歌《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也许,今天重温这首歌,会别有一份感触吧。

成功虽然有外在的评价指标,但更多地取决于当事者的内在感受;一个人对自己的成功认可度,与其所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寡,并无必然联系。世界上既有少年得志,也有大器晚成,既有万众瞩目的荣耀,也有清虚自守的安宁。在各自的领域和地域,建立起了不同层次和程度的功业的公民,都应有自己的尊严和成就感。由于禀赋、性格、成长环境、发展机遇的差异,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不可能成为比尔・盖茨,但只要踏踏实实走好生活的每一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无悔的成功者。

当价值的迷雾散去,人们回过味儿来,成功会回到更接近其本义的位置上,就像那个英文单词fulfillment:在努力之后获得圆满感、实现感。如此,向往成功就会从心底里尊重劳动,即使那劳动非常卑微;就会尊重创造,即使那创造未必能够致富;就会尊重自由,即使自由的代价是一无所有.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1-23 14:18 |只看该作者
多年以前,有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海里某座岛上有大金矿。很多梦想发财的人听到故事后纷纷赶去挖金子,然而最终赚到钱的,却是摆渡人们上岛的船夫。因为……那个故事就是船夫们编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1-23 15:00 |只看该作者
蟾宫折桂 发表于 2013-1-23 14:16
这两个概念原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是恰好同时出现在《12演播室》的选题中,又恰好接连着播出。我把这两个 ...

亚健康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描述的所有症状几乎每个人都有,而它把有这些症状的人从正常人群中划分了出来,告诉你这是亚健康如果不理不睬的话可能会导致如何如何吓人的后果,这是威逼。然后再说重视得早就能治好,调理调理会让你活的像个超人,这叫利诱。
************

行文作者写的真轻松,说的道理实在是肤浅!亚健康概念为什么在中国能火?中国人普遍缺乏锻炼,在低工资环境下为了多挣钱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身体不如外国人是铁的事实。而国家根本不重视平民的锻炼问题,仅有的一些体育经费全部投入到竞技体育中去,所以中国人普遍有身体不健康、存在亏损的下意识,亚健康概念的推出很形象的体现出这种下意识,所以在中国才会这么快能火!!!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1-23 16:40 |只看该作者
这几年看书特别少,新书几乎没买过一本,惭愧!{:soso_e14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