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日清风 于 2012-9-1 22:42 编辑
不了解作者的生活和创作意图的诗评,对作者读者有害吗?
读写诗的一些随想,会感到有些文字的朴实和深入浅出,常有共鸣之处,因而会欣赏和认同其中多数观点。但是在欣赏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不怎么认同的观点,比如对一篇诗评,如果不了解作者的生活,作者的创作意图,不论写得再花哨,都是泛泛而谈,解决不到实际问题,对作者,对读者都是有害无益的。--感觉无从说起,谈一些感想吧,盼望得到明白的人的指点,以求廓清视野,明晰事理,更好的阅读和欣赏诗歌作品,甚至其它更多种类的作品。
诗歌评论是作者文字和评者即阅读者的对话。读者面对一个文本以及署名,多数可能是不了解作者何许人也,当然也不会知道他的生活,他的写作意图。但是存在的语言文本本身,就是文字足以完成和替代着那些意图去和读者心灵的相撞。双方有的时候不会在一个档次上。可以俯视,仰视,以及可能的平视。以思想和情感去理解和探询文字本身带来的含量,能量,深度、宽度,多种衡量比对,会有思想的火花,会有情感和理智的评判,当然可以有话可说。至于语言的花哨与不花哨,只是语言风格问题或者使用语言的习惯问题,怎么会是泛泛而谈呢?我们读过的名著,听过的音乐作品,以及在我们脑海里留下印象的文字,我们未必就清楚作者是谁,是什么状态下写出来的,但是未必会影响我们的尊重和评介,这种评介可能是短语和赞叹组成,也可以是无言的感动,使用活泼的语言表达出来,显出花哨的感觉也是有感而发,对于作者可能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对于身边的人们会有影响,扩大一些范围来说,如果写出感受,会影响更多的人。至于那些无名小人物写的东西,人们的阅读就更可能脱离了对作者本身的了解,作者的生活和意图更无从谈起,但是并不可怕,也不会泛泛,因为我们是生活在实实在在的生活里面,有着判断和推断的相对能力。把这个道理说透彻,可以继续说下去,例子也会层出不穷。简短来说,我们面对一首诗歌,可以说好,说庸常,说深刻,都不可能是泛泛而谈。除非有人乐意说些浮泛之话,说些不着天地的话语。那就不是在我们所说的评论之列里了。解决实际问题,不知道指什么问题,一首诗歌带来的评判,包括喜欢,厌恶,会换来一些赞扬,可能发表换来荣誉和实惠,也可能遭受冷落遗忘一边,从另一方面增加人们的判断力和欣赏能力,至于有害无害之说,感到无从说起,似是而非,不知所云。因而感觉这个观点谈不上有能说服别人的基础。
离开了文字本身,再了解所谓意图和生平,也无从说起。评论可以泛泛,那是评者本来的浅薄所致。任何评论都是自我感觉,当然可以有作者的附和认同,但是文字本身的丰富外延,都可以让阅读脱离了作者的主观,这种现象也是一种客观。任何评论都是向着真相的靠近、超越或者偏离,所不同的是得到了多少人的认同、共鸣、理解和明晰。心思被文字触动,是心灵的蛰伏状态的激活和唤醒,这是一种感应,一种随机对随机的对应。
有作者会说,一千个读者可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评论的任务其实就是把读者引入作者本身塑造或是作者心里想要的那个哈姆雷特,而不是评论者心中的哈姆雷特。并且质疑如果不了解作者平生及创作意图的评论会不会有意思,感觉还是可以谈论一下。
作者心里想要的那个哈姆雷特,似乎是可以追寻到真实的依据和明证似的,可是静心自问,谁有什么论据和论证就是作者本人想要的那个吗? 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不用所谓评论者费语引导就已经客观在书面上了,而评论只是评者的主观感受,至于这个感受在多大层面上被人认可或者相对接近客观,则需要人们的判断、想象和理解。面对众多不同的文字作品,未必会有多少人知道作者真实姓名和创作初衷与意图。想起小时候上学的时候,老师讲课文,说某作者的生平简略,中心思想,主题思想,整得跟真的似的。见到一个课文的作者谈及此事情,说怎么可能那么教条啊,当时写的时候,谁想什么动机和意图的了,只是好玩而已,倒是更是接近写作的初衷和意图。评论,有时候会打开连作者都意想不到的空间和内涵,当然需要一个相对深阔的视野,相对细致认真的感性和理性的投入。泛泛之谈,即使作者本人谈及自己的作品,也会寡然无味,更不用了解甚至完全熟悉其所有意图和生平的人再作赘言重复评论了,相信那样的评论,才是真正的无趣。
写出点感觉,尽量让叙述符合自己的创作意图,至于我平生是干什么的,我都懒得想和理会,但是有一条可以说一点,和写不写这样的文字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