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读索尔仁尼琴
查看: 287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索尔仁尼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0-11-4 10: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读索尔仁尼琴


      三年前,我在写自己的第一个系列《那些岁月那些人》的时候,我曾经对我的一个朋友贴在QQ上的一段话刻骨铭心,以至于我把它写入了那个系列其中的一个章节之中。


     “我们不要忘记,暴力并不是孤零零地生存的,而且它也不能够孤零零地生存:它必然与虚假交织在一起。在它们之间有着最亲密的、最深刻的自然结合。暴力在虚假中找到了它的唯一的避难所,虚假在暴力中找到了它的唯一的支持。凡是曾经把暴力当作他的方式来欢呼的人就必然无情地把虚假选作他的原则。暴力在出生时就公开行动,甚至骄傲地行动着。但一旦它变得强大,得到了牢固的确立,它就立即感受到它周围的空气的稀薄,而且倘若不自贬成一团谎言的浓雾又用甜言蜜语将这些谎言包裹起来的话,它就不能够继续存在。它并非总是公开使喉咙窒息,也并不是必然使喉咙窒息,更为经常的是,它只要求其臣民发誓忠于虚假,只要求其臣民在虚假上共谋。”


      那时候,我记住了这段话的作者,而在这之前,我必须承认我的孤陋寡闻,我没有读过他的书,只是听说过这个名字:索尔仁尼琴。


      三年后的今天,我想为这个作家和他的作品写一点东西,算是三年来我阅读了他的作品后的感受。或许这感受很片面,很狭窄,但是我也愿意说出来。


      他曾经饱受争议,他的作品在当时的苏联曾经被封杀,而他本人也因为他的作品而屡受牵连,曾经作为“持不同政见者”而被投入劳改营。索尔仁尼琴比苏联活得更长了17年,这个曾经被他抨击、开除他的公民资格并将他驱逐出境的超级系统,已于1991宣告解体。有人说“索尔仁尼琴是上一代作家中最后一位代表良知的作家”,他代表了俄罗斯的良知,而他的一生饱经磨难,却足以烛照未来。


     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因对斯大林的不敬而劳改八年,因处女作获赫鲁晓夫亲自批示发表而声名鹊起,又因诺贝尔文学奖而流亡国外20年,晚年回国后还因对叶利钦批判和对普京的赞誉而饱受非议……


  他的一生宠辱不惊,无论被推崇还是被鞭笞,无论是鲜花美酒还是苦役禁闭,他总是安之若素,永远只为“正义”说话,挥舞着“战笔”,为国家的前途开出“良方”。


  这是一个执着的人,也是一个桀骜不驯的战士,我一直在想,当2007年,时年89岁的他在家中接过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颁发的国家奖章的那一刻,这个睿智的,却又风烛残年的老人在想些什么?,当年他从流亡地回到俄国时对新俄国的发展感到失望。他拒绝了戈尔巴乔夫颁发给他的国家奖,同样也拒绝了叶利钦给他的勋章。他对戈尔巴乔夫的批评毫不留情,“他领导作风表现出令人吃惊的政治幼稚、缺乏经验和缺乏对自己国家的责任感。这不是在行使权力,而是愚蠢地放弃权力。西方对他赞赏,他感到这是对他的行为方式的认可。不过仍必须承认,第一次给我国公民以言论自由和行动自由的是戈尔巴乔夫,而不是——像到处都认为的那样——叶利钦。”同样他对叶利钦也不给任何面子:“叶利钦对俄国人民不负责任的程度丝毫不亚于戈尔巴乔夫,而且扩大到其他领域。他努力使国有财产尽可能快地转入私人之手,他听任俄国的财富毫无阻拦地受人掠夺。为了得到地方诸侯的支持,他直截了当地要求实行分离主义,促使通过了使俄罗斯国家四分五裂的决议。这就剥夺了俄国的当之无愧的历史作用和它在国际座席中的地位。西方则报之以大声喝彩。”


     在他去世两年后,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其长篇巨著《红轮》的中译本,这部书一共20卷,本次出版的第1卷共3册就已达100万字。这是俄罗斯的“史记”,涵盖了这个民族历史长河中的许多重大事件。而巨著作者的一生也是一部情节曲折的大书,一条流淌不息的苦难之河。


     所以,他的文字和他本人被称为“俄罗斯的良心”,我非常有幸,拥有了《红轮》中译本的前三卷。


     在这之前,我读过他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癌症楼》《《1914年8月》)《列宁在苏黎世》《牛犊顶橡树》《重建俄罗斯》等五部作品。在他的作品里深刻揭示苏共专制体制真实面貌的史论,从根本上反映了苏联解体的必然性。 他是一位能让斯大林抓狂,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普京、布什、萨科奇交口称赞的传奇作家。


     在他的文字里我们能感受到他的顽固、孤独和好战的文学斗争,他用锋锐的文字为他赢得了先知的力量,他毫不留情的揭开了在20世纪苏联时代的痛苦和罪恶。对于他的文字,我总体的感觉比较阴郁,冷峻,甚至是凶狠。我很惊讶于他文字里传递出的这些信息,尽管西方的一些人权,民主主义的拥趸们,也在吹捧他,但是,他更多的时候并不买账,而且甚至是不屑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我认为他确实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一个顽固的有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世界而不会被他人所左右的人。


     读着他的文字,能透过文字有一种力量感,更有一种炽热的情愫,他其实是一个对俄罗斯有着深沉大爱的人,所有的文字可能用“爱之深,恨之切”来诠释。在几乎阴郁的文字后面,是作者的良心和正义,也是作者的坚韧和决绝。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对斯大林时代的专制无情的揭露,这部小说据说是索尔仁尼琴于1959年仅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完成的。作为索尔仁尼琴小说创作的代表作,《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充分体现了其聚焦的艺术,即文本集中描写最主要的事件。作家将时间浓缩为一天,故事随着伊凡·杰尼索维奇在不同时段的活动和场景的变换而展开。索尔仁尼琴以其精确的聚焦艺术,向我们展示了劳改营生活在时间上的真实感,揭示了权力的运作,表现了人在严酷命运面前的尊严和精神追求,突出了人在劳改营的制度下摆脱物化的危机,努力维持人的价值和主体性。


     《癌症楼》是我近期才读完的,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感叹。在这部小说里,索尔仁尼琴写出了主人公科斯托格洛托夫及其同病房里的各个病人的不同命运和经历,他们性格的形成和人性的扭曲。作者写的是人生的坎坷,但实际上是社会悲剧的写照。一个个知识分子和忠心耿耿的干部被捕、流放、劳改的事实,使作者陷入痛楚的沉思,思考产生这些悲剧的缘由。《癌症楼》通过战地、俘虏营、劳改流放地、病房等广阔的生活画面,描绘人们性格的形成和人性的扭曲;以性欲生与灭的抗争为隐喻,讴歌美好的人性和爱情的长存常青。


     在接受《镜报》专访的时候,他也毫不客气的嘲弄了西方的民主和制度。


     “我最感兴趣的是心理原因:在俄国和在西方,原来怀抱的希望同样都不符合现实状况。当1994年我回到俄国时,我体会到一种把西方世界和与我们完全不同的国家制度神化的态度。这种态度不是以真实的认识或自觉的选择为根据的,而是由于自然而然的对布尔什维主义统治及其反西方宣传的拒绝。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对塞尔维亚的野蛮轰炸以后,这种情绪改变了。好像用黑色的笔划下了浓浓的一道,再也擦不掉了,而且我认为这是遍及俄国社会的所有阶层的。

    
     在那以前,西方主要是被我们看成民主的救星的。现在我们不得不失望地断定,西方的政策首先是受实用主义支配的,往往还要加上利己的和露骨自私的考虑。许多俄国人在体会到这一点时,理想也就破灭了。 ”


    从这段文字里其实能感受到他是一个民族主义者,是一个爱国者。


                                    2010年11月4日星期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0-11-4 17:33 |只看该作者
读的仔细,解析深刻!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11-4 21:01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见散人。问候!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0-11-4 21:09 |只看该作者
边读边悟,仔细,感悟颇深。你的学习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11-5 08:22 |只看该作者
感谢闲散兄的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11-5 08:27 |只看该作者
索尔仁尼琴,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一个顽固的有着自己的思想的人;
注定,自己的世界不会被他人所左右,也注定了自己的人生路要来的孤独承重一些。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11-5 08:28 |只看该作者
读着他的文字,能透过文字有一种力量感,更有一种炽热的情愫,他其实是一个对俄罗斯有着深沉大爱的人,所有的文字可能用“爱之深,恨之切”来诠释。在几乎阴郁的文字后面,是作者的良心和正义,也是作者的坚韧和决绝。
————————————————————
观景自照,欣赏着您的欣赏。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11-5 10:52 |只看该作者
再来顶帖!!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11-8 13:41 |只看该作者
读索氏,读作家的良心,也读政治与文学的纠结.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11-8 13:47 |只看该作者
由俄罗斯的良心,呼唤当代中国的良心,这个题目令人感奋,也令人汗颜.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11-8 14:01 |只看该作者
:“叶利钦对俄国人民不负责任的程度丝毫不亚于戈尔巴乔夫,而且扩大到其他领域。他努力使国有财产尽可能快地转入私人之手,他听任俄国的财富毫无阻拦地受人掠夺。为了得到地方诸侯的支持,他直截了当地要求实行分离主义,促使通过了使俄罗斯国家四分五裂的决议。这就剥夺了俄国的当之无愧的历史作用和它在国际座席中的地位。-----------这是俄罗斯的良心。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11-10 19:01 |只看该作者
他也是一位战士!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