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化鲁写2012高考作文·山东卷】
心不死,距成功还有多远? 文/赵化鲁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最有名的两句话首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如今读到他的另一段话,细细品咂,感到受益颇多。
中山先生说:“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担重任,身尚存,心不死,是说意志坚定;败不馁,不畏难,是说勇于进取;应潮流,合天理,是说得道多助。中山先生这段话,与他最知名的两句话,一脉相承。成功未至,不应懈怠,但如何达到成功,中山先生谆谆告诫,语重心长。
众所周知,中山先生遽然离世之际,中国革命尚处于危难之中。随后的历史实践证明,革命道路蜿蜒曲折,革命队伍中,也是良莠不齐。有懦夫,畏葸不前;有奸雄,窃国篡党;更有宵小,投敌卖国。中山先生拳拳教诲,具有伟大革命家超人的前瞻性,其追随者的成龙变蛇,足以表明他话语对革命事业的重要。
做事情,首先要有“心不死”的劲头。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我们都明白,要想干成事,千万不能丢了心劲。但光有心劲就够了吗?著名作家陈忠实遇到过这么一件事:有个文学青年前来讨教,对于年轻人粗浅的文字,他客气地敷衍,表扬了几句。大作家都发话了,这个年轻人收到了激励,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文学写作,全然不管自己是否具备这方面的禀赋。若干年后,年轻人早已人到中年,文学上毫无收益,自己却穷困潦倒。念及当初的误导,陈忠实几分懊恼,如果实事求是地劝解青年,他何至于沦落如此呢。
心不死,首先要找对方向。心不死,是起步; 勇于进取,是前行之必需。作家路遥在写作巨著《平凡的世界》时,历尽艰辛,把自己关在一个冷僻的屋子里,饿了啃馒头,累了凉水激一下。英年早逝的路遥,给后世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他成功的花儿,浸透了奋斗的血雨。也许们可以不认同路遥为文学殉身的生存方式,但他为了理想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追求,令人肃然起敬。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行走在为人类谋福利的大道上,以心不死为起点,沿路不懈怠,不折腾,顺应历史潮流,成功就必然在向我们招手!
2012.6.10晚,豆木轩
附录: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