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南沙贝 于 2012-6-12 11:49 编辑
高考中断了11年,1977年恢复。那年我是在我下乡的那个公社参加高考的,记得我们提前一天背着背包翻山越岭走路到了公社,住在公社小学教室里,用课桌拼成连铺。我们7、8个知青女孩们和2个男知青。或许在这几人面前我信心满满地,觉得自己多么地有文化,不知道山外有山,结果一开考,糊啦!
考后一总结发现考上的基本老三届。我呆呆的在我的橡胶林段里让梦想展开了翅膀,说什么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屁话!接下来我该怎么样才能让自己飞翔起来呢?我狠狠地把装着半桶胶水的铁桶摔在地上,乳白色四溅,横下了心,回到宿舍写了三封信:一封写给我高中的数学老师,一封写给我爸爸,还有一封写给我二姐。那年我刚满17岁。
我的学生时代,幸运和无奈参半。无奈的是我1966年上小学。1976年高中毕业,恰巧十年文革。幸运的是我在一个叫“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中学”的学校读书,那里的老师非常厉害,不是50年代支援海南的来自内地的优秀老师就是文革被打倒的从大城市广州等地下放的“牛鬼蛇神”。我初中的班主任叫何化万,1957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学院地理系。(文革后返回广州,他是地理教育界的名人,大家可以随意百度)那时教育回潮,何老师绘声绘色、图文并茂的授课,让我不但爱上这个文革被打断腿的老师,更爱上了地理课。
我高中的数学邢老师,跟他学数学轻松易懂,他看我喜欢诗词便偷偷地送给我一本他大学的日记本,上面全是格律和诗词,让我在没有任何课本的情况下读到了唐诗宋词,更学会了格律押韵、对仗词牌。
尽管是不恰当的时机,我却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
邢老师很快就回信,鼓励我要积极复习,参加78年高考。姐姐很快就寄来复习资料,爸爸代表全家全力支持!并同意我请假回海口复习。于是趁春节回家时机,我不再返回农村,留在了海口一中高考补习班。来补习的人男女老少,年龄各异,每天坐在临时搭起的棚子里上大课,200多人一个班。
我能回忆起的一堂语文课是老师口若悬河的讲《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回家我背诵了《廉颇蔺相如传》的其中这两段。
半年时光很快就过去,又回到我们公社参加高考,这次同来的知青只有3人。考完试我直接回了海口,因为我志在必得,感觉考得非常好。
左等右等,似乎等了一个世纪也没等来通知书,那时好像是通知书和分数一起寄来的。
老爸等不及了,人家的孩子都接通知书了,我家闺女怎么还不知道分数。于是他利用了老熟人走后门,把我的分数抄了回来给我看,一看我的分数刚好在分数线外,我倒头大哭,整整哭了一天。第二天哭够了,擦干眼泪,再仔细看那些分数,看着看着我突然大叫一声:“爸爸!这个分数不对!”我爸爸像个老猎人发现猎物一样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问:“你根据什么说不对?”
我说:“爸爸你看这个地理,才58分,你记得我77年的地理是多少分吗?98分!今年的地理并不难考,为什么分数这么低?”
于是,爸爸领着我,我们来到了海南教育局,要求查试卷,教育局工作的同志非常紧张,他们请我们坐在外面的客厅里,过了大约两三个钟头。一位管高教的科长来跟我爸爸接洽,具体说的什么我不清楚,但是爸爸和科长来到了我的面前说:“其他学校录取已经结束,只有琼台师范大专班可以录取,不过这个班规定学成后保证当老师,如果你同意我们现在就办理通知书”
哈哈哈!我终于可以证实我自己!我考上大学啦!
三十多年弹指一挥间,我都已经记不得那两次高考作文题目是什么了,百度了一下,发现那些题似乎不是我曾考过的题,因为我唯一记得的是当时语文考题上有一个要求解释成语“罄竹难书”,但是百度上的考题没有!回想那时挫败的心情真真罄竹难书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