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猫曈 于 2012-5-29 01:33 编辑
说起来应该是一个谜,或是传奇。年过不惑才发表第一篇作品,一生结过五次婚,亨利·米勒的前半生几乎是一团糟,甚至可以把放荡不羁、悲观绝望、卑鄙无耻等几乎所有想得到的贬义词都一股脑扣到他的头上,就在四十二岁这年,一个叫琼的女人信手一挥,亨利面前那块镜子立刻便光彩照人。
这个做脱衣舞娘的女人只说了一句话“我的工作是挣钱养家,你的工作,是写作。”只做了一个动作:把一叠纸和一支笔丢到亨利面前。
而在这之前,亨利象避开一场瘟疫一样,从他的做裁缝的父亲的小店里逃出来,做过邮差,码头的搬运工、小职员,甚至还被一个大他十六岁的富婆包养过一段,他可以忍受自己的第一任妻子和她同性恋的女友半裸着相拥而眠自己只能躲到阁楼上去对着一张白纸发呆。
悲催的亨利似乎毫无前景可言,于是他在这个名叫琼的脱衣舞娘的更衣室里大醉一场之后,把搞到的为数不少的鸦片和着酒精吞了下去。
亨利清醒的时候,这个叫琼的女人就趴在自己的脚边尖叫着拼命摇晃着自己,泪如雨下的亨利于是紧紧的抱住了同样泪如雨下的琼,而在这之前,他们,只在一起住了两晚,为此亨利还付出了他仅有的三十美元。
一个月后,亨利与琼走进了教堂,四个月后,《北回归线》一纸风行。“我是贱。但是如果你认为我所做的肮脏的差事玷污了你的神圣,那么你就象个男人一样,想办法弄点钱,反过来养活我,比如,把你这些烂糟的文字找个地方发表。”
象亨利这般孤魂野鬼般游荡半生却衣食不饱的男人,无论琼怎样诋毁和谩骂都不算过份,正如她所说“我不懂欣赏,但我读得出他的文字里那些闪闪发光的东西,我知道,他天生就是为了写字而生的。”
就是这部貌似淫乱杂芜的《北回归线》,一举成就了亨利不可撼动的文学地位,庞德称“这大概是一个人可以从中寻到快感的唯一一本书。也许比不上《尤里西斯》,但是绝对超过《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达雷尔则在《回忆米勒》中说“前后一百年里,美国现代文学由《北回归线》始,也以《北回归线》终,再没有一本书可以与之比肩,如果硬要找出一本的话,很遗憾,那将是同样由亨利·米勒写的,《北回归线》的姊妹篇《南回归线》。”还有人将亨利称做“现在活着的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
一个好的女人,就是一个最出色的老师,可以轻而易举将一个垂死的男人打造成神。
也许上帝正是因此而显得公正和仁慈,因为每一个魔鬼般的男人身边,总会有一个新鲜的天使。
柴可夫斯基当年流落街头落拓孤苦,是梅克夫人慧眼识珠,十三年不离不弃,虽然二人终生不曾谋面,却成就了一个世界级的伟大的音乐家;华伦夫人与卢棱,同样的旷世奇缘,催人泪下。
郭靖有黄蓉,特蕾西有杰夫,萧峰有阿紫,唐代斯有埃黛,荻达也成就了帕格尼尼这样一个世界级的空前绝后的音乐天才,甚至完颜洪烈身边也有个包惜弱,林语堂的《赖柏英》,开篇便说:我最爱的,就是眼前的你。《黑郁金香》里,拜尔勒历尽艰辛之后,站在满园春色之中,望着身边的萝莎,开心的说:
有时候,我们有权觉得自己很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