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蓝色的郁金香 于 2012-2-15 15:41 编辑
人们常用梅兰竹菊来衬托君子的清高品德。千百年来,基于梅兰竹菊内在的品德,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 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四君子”确实恰如其分。
欣赏了梅兰竹,现在再来欣赏菊。菊于深秋百花凋落时,还可以傲霜雪而开放,即使枯干残败犹有抱霜枝, 能够表达士人在困难来临时的勇敢精神。至于菊花,更有“三绝”之妙:“菊近重九满篱金”(色绝),“此花开尽更无花”(花期最晚),“菊如志士,过时有余香”(其味久长)。同时菊还有本身的品行,既是金色的,但又是萧瑟的,这似乎交接了无奈与希望。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忠贞气概,备受人们的赞赏,将其视为高洁的象征。深秋,这阵阵秋风袭来,细细秋雨洒来,浓浓的寒意袭来,而秋菊却依然在秋风中昂首挺胸,迎风斗艳,鲜花怒放。
如果说,冬梅斗霜冒雪,是一种烈士不屈不挠的人格,春兰空谷自适,是一种高士遗世独立的情怀,那么,秋菊才兼有烈士与高士的两种品格。晚秋时节,斜阳下,矮篱畔,一丛黄菊傲然开放,不畏严霜,不辞寂寞,无论出处进退,都显示出可贵的品质。
因此,在国花评选中它和牡丹、梅花同为得票最多的“三花”之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菊之品种繁多,花色菊花没有梅花那样暗香疏影,也没有兰花那样幽香袭人,只有那淡淡的药味香,那香气很轻,但又似乎很沉,直沁肺腑。菊花有一种渴望在胸膛张扬,故而秋菊历代被文人雅客所欣赏,称之为“冷香”、“冷艳”。正因为秋天有秋菊,才淡去了萧瑟与寂寞;正因为秋天有秋菊,才带来了清爽与美好。 因而对菊花的欣赏,俨然成为君子自得自乐、儒道双修的精神象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