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海拔五千 于 2010-9-16 13:20 编辑
月中有玉兔。作为月亮的象征,玉兔也现光彩十分。辛弃疾一声“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千百年来让人们对玉兔生遐想翩翩。而自从苏轼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经吟出,那悠悠缠缠而又不失理趣、情趣的眷恋之意和浪漫之彩,便又遍布于人世间之角角落落,给人以一种健康的美学享受。确实,用“婵娟”意喻月亮,其酿出的诗情画意,可在天上人间自由飞翔,让人别生一种以理遣情的洞天感悟。
扳指头数数还不到中秋十五,可今天我就掂着写月亮,就思念着我的亲朋好友;就想着月亮上之般般有趣的事儿;就老是瞅着那早几日就备好的一盒口味相对清淡的杭州产的“知味观”月饼。但我实在没有“今天的月儿比明天的圆”的想法。其实吃几口月饼,也就是为寻得一份心境,找出一种感觉。倘你认真了,怀有一份切切之赏月期盼,藏有一份厚厚的秋日情思,那种盼星星、盼月亮的寂寞,也会让你食不甘味、寝不安神。“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只是那种期盼、那份心思,如今很难从那些喧嚣的尘世中酝酿出来了。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可以肯定,月夕十五天经地义。在天高气爽、物候宜人之月夕夜晚,月色会格外光明,那又大又圆又滋润的月亮最是引人入胜。如果你心中装有特别的情怀,带着某种难抑的思念,则就极容易陷入那样的景致之中,则会看了又看、想了又想,就差不能把月亮拥入自己的怀中了!爱屋及乌,也是缘于在此情此景中,所生之爱意和牵挂太深太甚所致。其实,这年年岁岁都有的话题,又何必看得那么重呢?虽不能不触景生情,但也都是在应景中去淡淡的品味而已。
是的,吃月饼、看月亮、写中秋都是应景,也都是在面对一道看也可、不看也无不可之风景罢。那黄道十五的吉日,于百姓黎民的生计,似乎也没何直接的意义。千百年来,举杯邀月也只存在于先生学人的雅兴之中。文人墨客值中秋吟诗作赋,实则就是一个清高作态的癖好,秋后“大抵就是算帐要紧,月饼尚在其次。”君不见,如今之中秋概念是何?蠢蠢欲动的各路月饼商家乐不自禁,满大街兜售月饼的店铺笑逐颜开,还有神州上下贩卖和传播中秋短信的经营商,也早就按奈不住窃窃的兴奋,他们每年翘首以盼的盆满钵满的那几天如何能放过?不信,你看那与年俱涨的月饼潮,还不把你快要淹死?还有那些情深意切语绵绵的祝福词儿,随着满世界窜来窜去的中秋短信,还不把你的手机快撑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年一度的仲秋节,我如何不是洞若观火?但那也是很需要情绪的!“三五夜中新月色,一千里外故人思。”我还是怕挨到十五变了天,那满天的愁云、一夜的漆黑,那“明月”,那“此时”又如何能生得出来?那样你还有心境吃月饼、拜月夕、写月亮?错过又要等一年!就算十五那夜月儿明、月儿亮,但到底是哪一分哪一秒最明最亮,就连那清脆悦耳的北京时间,怕也难得给出最精准的一刻?那也好,如果真要定出那一分一秒的毫差,万一错过了那花好月圆的一瞬,会否有人后悔懊恼徒生伤?会否生出一声轻叹:我咋就与那最赏心悦目、圆圆满满的一刻擦肩而过了呢?是的,既如此,你又何必太在意那十四、十五的所谓讲究呢!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写不尽的中秋,说不尽的月亮,我在想象千百年来,又是如何的引出了不尽的秋思?这会儿,我便在想着那一刻,估摸是月上梢头时分,先探半身于阳台外,看看那窗外的月亮,到底圆得怎样?究竟亮得如何?我在想着一轮月亮,随紫气东升而缓缓爬起,圆得如盘似玉,亮得晶莹剔透,煞是好看。感受那刻清新洁净的空气和习习清澈的秋风;眺望那皎洁如洗的长空和如盘似皓的月儿,你便是置身于中秋的愉悦和月亮下的秋思之中了。
我虽少有幽幽的秋思,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心头也生一阵酸涌戚戚,自然念及常在故乡的老父老母。高堂大人膝下,都可安好吗?虽自清以来就有著一句老话:“男不拜月,女不窜”,但我始终不解其义,拜月未必就是妇人的专利?其实焚香拜月如今早已没了,旧时那般雅致的赏月之庭院和楼台也极少见到,但能见到一轮浩月当空,感受明月之气象,体味中秋之氛围,一番心情也多生融融。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洁月。既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些美好的愿望又何须一时间铺天盖地?又何只在今夜明夕?
突然又想到那些漫天风行的“网聊”、“网恋”。如今在网络之两端,无计的有情人在没日没夜地浅吟低唱。“但愿人长久”是那般之深情,然“千里共婵娟”又如何会那般之容易?一边“佳期旷何许?”一边“望望空伫立!”于是便也难怪“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的般般情景,又成为了今日网络上的一道抢眼的风景。
不言而喻,“千里共婵娟”的美好之愿充满了人间之滚滚红尘,唯那种“但愿人长久”的厚厚思念,天上的月儿又是否承载得了?这真的只有圆圆的月儿自己才晓得!但不管怎样,互联网给人类带来的福音,让与日俱增的“网恋”,也称彻底地走出了“明月几时有”的苏轼时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