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书吧原创精华集萃版 】第1期(精选文20篇)
查看: 16613|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吧原创精华集萃版 】第1期(精选文20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0-7-19 16: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江中牡丹 于 2010-8-8 22:00 编辑



    为了更好地拥有读者市场,

书吧论坛原创精华集萃栏目

于2010年7月19日正式开通。
  


     书吧书吧广摘原创精华,做高档次论坛

         以飨读者,做成名品牌论坛。


    每周两期。   

    她集萃于本论坛精华作品,欢迎朋友驻足观看!  

    文章不分先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0-7-19 16:4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江中牡丹 于 2010-7-19 17:52 编辑

    【读庄】之逍遥游    作者:尚书青云

       ⊙大小之辩
        大鹏借旋风而上九万里高空,穿越到云气之上,背负青天,之后南飞去南冥。这是多么大的气势?背负青天朝下看,水泽边上有个小鸟正在讥笑它的行为:这个大家伙这是往哪里飞呀?看架势这一飞近不了。我腾跃而上不过几尺也就下来了,在蓬蒿之间快乐地翱翔,我看这就是飞的最高层次也是飞的极致了。这个大家伙弄这么大动静,真没劲。这水泽里的小鸟气势未免太小了。大鹏是抟扶摇而上九万里图南,斥鴳是腾跃数仞而下。但是大鹏没有感觉自己的大,斥鴳也没有感觉自己的小,这才是大与小的真正区别所在。

        ⊙世人如斥鴳
        所以说,有的人其才智能胜任一官,有的行为是一乡的典范,有的品德符合国君而且可以取信于民,这些人各自陶醉在自我的境界中,认为自己已经到了极致,他们的想法和斥鴳简直是一样的。(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这在世间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但他们还是要遭到宋荣子先生的讥笑的。宋荣子这个人是高人,举世赞誉也不发奋,举世非难也不沮丧。这功夫也不容易,但其实很简单,只要做到确定内外的区别,辨别荣辱的境地,只此而已。他们这样的人不大关心世间的虚名虚利,但是没到逍遥的境界。

        
⊙列子逍遥乎?
        列子可以御风而行,轻妙极了,一飞就飞五天才回来。像列子这样的人,对于求福这样的事情,是不大关心的。不过尽管他们已经会飞了,但是他们还有依凭的,他们最少要依凭风。所以也没有达到逍遥的境界。
        (凡是有所依凭的,都不是真正的逍遥。心灵也好,身体也好。只有去除任何依凭,做到无我相无法相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如果乘着天地的本性,御宇六气的变化,逍遥于无穷的境界,这样还有什么需要依凭的呢?所以说: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先无己,后无功,后无名。做到其中之一,非神即圣。

        
⊙圣人逃名
        尧让天下给许由说:日月已出,我还打着火把,与日月比光,难;时雨已降,我还在浇园,对于润泽禾苗,是徒劳。你为天子天下大治,我还在这个位置上有什么用呢,我自觉不如你,请把天下让给你。许由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让你治理好了,你这个时候让我代替你,我为名吗?名是实体的从属,本来是虚的,我难道要这虚的东西?鹪鹩巢于深林,所需不过一枝,鼹鼠在河里饮水,最多喝饱肚子。(我不需要额外的东西)你没事玩去吧,我要天下干嘛?厨师就是罢了工,主祭的人也不会跑到厨房去煎炒烹炸,越俎代庖的事情我是不干的。

        
⊙神人无功

        肩吾问于连叔:接舆你是知道的,我前几天听他说了几句话,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吓了我一跳。他的话犹如河汉那样没有边际,大有径庭,不近人情。
        连叔说,接舆说什么了?
        肩吾说:他说藐射姑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能使万物没有灾病年年五谷丰登。——我认为这是狂言概不足信。(这其实正说明了神人无功)
        连叔说,所以嘛,不要给瞎子看纹章,不要给聋子听钟鼓。何止形骸有聋瞎,心智也同样有聋瞎。这话用在你肩吾身上最合适。过来,我告诉你:像藐姑射山中的神人,他们的人,他们的德,那是要混同万物为一的。世上纷纷扰扰,希望得到治理,但他们这样的人哪就管治理天下这样的俗事呢?这样的人任何外物是不能伤害到他的,就是大水滔天也淹不了他,干旱到金石流土山焦他也不感觉到热。在身上搓点泥下来,也能造出几个尧舜来。他们是不会拿任何外物当回事的。

        
⊙用卖帽子做比喻
        宋人到越国去卖帽子,可是越人却断发文身,跟本就不用帽子。
        ——名对于许由来说无用,功对于神人来说无用,就好比越人根本不用帽子一样。但普通人看不到这一点,乡肩吾一样,认为那是没影儿的事。凡夫的思维怎么能解释圣人神人的境界呢。佛法所谓“不可思议”,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吧。那至高的境界,不是我们凡夫能猜测到的,一切言说,都是矮子看戏何曾见,只是随人论短长。根本来说,第一步还是先做人,已然为人了,就进一步做到至人。做到至人,就要做到无己,也就是无我。无我,说来容易,但要做到简直太难了。有我执在,就遑论超凡入圣,脱凡入神了。
        帽子是多余的。
        所以,尧在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后,到藐姑射看见了得道的高人,自然就茫然若失,哪能还有天下在其心中呢!

        
⊙惠子不会用大

        惠施跟庄子说,魏王赠我一枚大葫芦籽,种成之后,果然大,能盛五石之多。但给它盛上水,我没办法拿起来(葫芦没那么坚硬)。我把它剖开变成两瓢,可我没地方放这么大的瓢。这东西大是大,可于我无用,所以就把它砸碎了。
        庄子说,笨蛋啊。看来你不善于使用大东西。

        ⊙庄子启发惠子如何用大

        庄子说,宋国有个善于调制不皲手药膏的人家,因为有这独门绝技,所以这家人世世代代漂絮为业。有客闻之,请买其方,出价百金。于是这家子人召集全族的人协商。商量最后的结论是:我们家族世世代代干漂絮的勾当,总其所得,不过数斤,现在一下子就是一百金,卖!
        客得其方后,马上游说吴王,时越国向吴国发难,吴王就让这人领兵。冬天,与越国人水战,吴国的士兵依仗有不皲手的好膏药,得以大败越人。吴王便划地封赏了他。膏药还是那膏药,利用不同,结果不同,有的能用来得到封赏,有的只能用来漂絮。
        过来,笨蛋。现在你有五石的大葫芦,为什么不考虑把它用作腰舟而游浮于江湖之上呢?你居然还担忧葫芦大没地方放,我看你简直就是一脑袋糨子。
        (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蓬,喻心乱。)
        惠子不服,继续说:我还有一颗大树,就是人们所说的臭椿了。其树干臃肿不合绳墨,树枝卷曲不中规矩。它长在大路边,木匠连看也不看它。你的话就好比这个臭椿,大而无用,没人理会的。
        庄子说,你没看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卑身而伏,等待猎物。东西跳梁,不避高下,最后不是中了机关,就是死于罗网。
        而犛牛的身体庞大如天边之云,够大吧?但是这牛没野猫黄鼠狼的本事,甚至连老鼠也不会抓。不会抓老鼠,难道就不是大牛了?大有大的用处,这哪是野猫能理解的?

        
⊙点明逍遥

        现在你有大树,却患其无用。我给你出个主意吧:
        何不把它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侵卧其下。这样不遭砍伐,也不会被外物伤害。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逍遥,就是心无所依。心是自由的,但是我们已经习惯了凭借外物,以物喜,因物悲。如心无可依,那么一切保持自然,不要看见大树就想到规矩绳墨做家具的用,也不要像野猫一样天天为那点吃的东西跳梁。精神常驻于无何有之乡,这就是逍遥。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7-19 16: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江中牡丹 于 2010-7-19 17:31 编辑

                信马由缰说读书     作者:星卒斋主

      培根说了,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可以增长才干;培根又说了,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作装饰,处世行事时,知识意味才干;培根还说了,读书太慢的人驰惰,为装潢而读书是欺人,完全按书本做事就是呆子。培根还说了,只是还他还说啥了,我真的已经忘记了。

      正襟危坐地读书,从小学到大学,就有那么十六七年的光景,可这不叫读书,其实是念书。除了增加点知识或才干,使小小的我在大大的天地间谋得碗粥喝之外,并无太多的用处,这不是我想的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或者说,不是我今天想谈的读书之“读书”。

      读书,是一种心灵上的活动。我那十几年的读书,不是心灵的活动,往往是心灵上的折磨,小学为考初中,初中为考高中,高中为考大学,大学为了毕业,就这样,虽然不全是功利,但目标总是让人别扭,所以这种书读起来,不免就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了。读得最苦的往往就是我后来最没用的,比如那让我痛不欲生的“鸟语”。

      外国人的话,我一向是不听的,培根这道貌岸然的家伙我就更不信。我听中国人的,尤其是古人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看着没?好像啥都没有读书好,但我侧了头想一想,这所谓的好,并非说的是读书这件事好,而是读书这手段好,或者说读书的结果好。这就有了功利性,宋朝那个叫赵恒的皇帝解释过了,即“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这样的事在中国的古代是行得通的,但现在却未必,“未必”是怎么的意思呢?那就是“不一定”,想当年,搞原子弹的干不过卖茶叶的,拿手术刀的比不了拿杀猪刀的,就已经给证明了。但现在好像又不了,拿手术刀的显然干不过拿印的,杀猪的显然是干不过杀人的了,但这并非是关于知识,而是社会的畸形,人心的不古,道德的沦丧。也有人说这是改革的阵痛,或转型期的学费的,谁知道呢?这大约就是古人所说的读书读来的“黄金屋”了。

      庄子有时是够能装的。他说,生命有限,知识无限,以生命有限对知识无限,你就是笨蛋!但读书却不完全为了知识,重要的是愉悦,没有功利性的读书总是快乐的。酒足饭饱之后拿本收在那悠哉悠哉地读,不就是很快乐的事么?而不是饥寒交迫中用读书来改变命运,不为衣食谋去读书,这就潇洒了许多。我一向不读有用的书,但我喜欢的书并非没用,比如我崇拜的人是鲁迅,喜欢的书是鲁迅笔下之所有,谁敢说鲁迅及其全集没用呢?

      读书的养性情,往往给人养成男不男女不女,有不少的读书人会发生性格变异,作为男人读成林妹妹自然是不可以的,但你读成贾宝玉就可以了么?我看也不太行。养性情自然可以,但若移了性情那就是不怎么着。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读书之后可能就是写作,文字的力量一向是不可小视的,以文取宠,有时是比金钱、权力的力量还是要大的,如果说女人钟情于读书人是心甘情愿的话,那钟情于金钱权力则就显得“醉翁之意不在酒”了。一个是真情,一个是假意。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颜如玉”了。

      读书还可以美容。黄山谷说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我读过不少的书,但至今语言也没啥味,面目也仍然可憎着,据说比不读书时更可憎,比如花祭见了我,就总有想抽一嘴巴的冲动的。宋诗人苏舜钦说“汉书下酒”,其实也不光汉书,我的《醉爱红尘》更可以下酒,只是他老人家没读到,所以他只说《汉书》。不过,读书的另一个功能我是知道的,那就是催眠,越不好的书催眠效果越好,比数绵羊的效果好多了。倘或马樱花出本书,我是无论如何要给李拜三弄一本的,晚上好哄睡。

      我读书没有目的,但有习惯,一是在书上乱涂乱抹,借别人的书也这么干;二是和尚书一样,只借不还,一向反感那些向我要求还书的人;三是做笔记,我自己印了笔记本散页的,就叫《星卒斋笔记》,是带批注空地儿的那种,并且有封皮,记满一本一装订。并不是为了什么,就算习惯吧。魏明伦说读书要有三性:“韧性、记性、悟性”,我没有一样;胡适说读书要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要是喝酒我这些全能到;不过冰心的话却适合我:“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

      有能耐的人已经不读书了,专门写书让别人读,比如我,只可惜的是我的书没人读,并可能把人读到邪路上去,唉!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0-7-19 16: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江中牡丹 于 2010-7-19 17:52 编辑

        水,是一面镜子 作者:黑狼
    水说,命题很大,包罗万象,上到天文地理,下到人间烟火,一言难尽。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宝贵的水是多么重要的物质,它和氧同样重要,是孪生兄弟。可以想象,倘若没有它们,地球会是一个什么样?万物生长离不开太阳,也离不开水和空气。
    工业化生产尤其是化工业的发展,人类无休止地索取水资源,又在疯狂地污染水源,许多河流、湖泊和近海的水资源已经恶化,清粼粼的水变成了又混又臭的废水,鱼儿丧命,鸟儿逃离,蔬菜有毒,空气污染,贻害子孙,后患无穷。

    人类是聪慧的,也是贪婪的,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得到的是局部利益,破坏的是生态环境,频繁的山洪暴发引来的泥石流,这是大自然的怒吼,也是对人类的报复。
    千年不朽的胡杨耸立在沙漠上,无声地呐喊着曾经的辉煌,那消失的绿洲已成为历史模糊的记忆,闻名遐迩的罗布湖早已名存实亡。水没了,植被也没了,沙尘暴肆掠,搅得天昏地暗,人们不得不戴上口罩在外面行走,举步艰难。
    水火无情,那是人们对灾害的认识。海啸、洪水和水涝严重地危害人类和这个满目疮痍的地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水是万物之源,没有水就没有这个世界。许多地方干旱无水,庄稼颗粒无收,人们生活根本无保障。春雨贵如油,那是庄稼的渴望,庄稼人的希望。节约用水,已经是一个世界性话题,刻不容缓,淡水资源必定是有限的。
    人们对水的认识是多方面的,水文章就在我们身边。
    人们利用水资源发电,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水厂把浑浊不堪的江河水经过净化变成了清洁的自来水,造福千万家。农田水利工程起到了旱涝保收的作用,确保农作物收益。说一千道一万,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水。
    洁净的水人人喜爱,尤其是新鲜的白开水对人身体很有益。每天喝上几杯温和的白开水,体内脱氧酶的活性较高,新陈代谢状态好,不易感到疲劳,尤其是早晨起床饮些白开水,可以稀释血液,补充夜间脱水现象。
    水的文化内涵很丰富,尤其是用在女人身上。有人说女人如水,温柔体贴,贤惠心细,那是占了水的灵性,因为水从不争高低。文学家说一滴水能折射出美丽的世界,那是对透明洁净的水的赞美。画师用山水画描绘这个世界,给人一种清新。人们用山清水秀赞美大自然,返璞归真。济南人陶醉在举世闻名的泉城,不用花钱就可以享受到矿泉水,那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全民保护泉水资源的壮举。
    俗话说,山不转水转,其内涵极其深刻。世间万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使山不转,水照样转,这是运动和静止相对论之说。就拿一个人成长来说,这一件事情做不好,不代表别的事情做不好,可以通过实践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道路。但有的人做事认死理,碰到南墙也不回头,蛮干。到头来怨天尤人,丧失生活信心。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有人这样劝遇到困难的朋友:“你不能在一个树上吊死,活人不能叫尿憋死。”话虽然难听,道理显而易见,那就是要有水的灵性,一条道走不通,可以另辟蹊径,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不自暴自弃,每个人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水,给了我们很多启迪,它不仅仅是生命的源泉,也是如何做人的一面镜子。老子说过,上善若水,做人应该像水一样,不争高低近于道。水的品质原本是纯洁透明,温婉柔情。水质被破坏了,浑浊、恶臭、变质,就失去了利用价值,还破坏生存环境;人之初,性本善。一个人的本性变坏了,也就是说良心坏了,假恶丑现象就会以不同方式显现出来,小到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大到杀人越货危害社会。
    红尘滚滚,世间万象,一个人生存在社会上,自觉不自觉地都会扮演一种角色或多种角色,就像水一样,有清澈透明的,有浑浊恶臭的,也有非清非混的。
    保护水资源,用好水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以水为镜,是做人的根本,可以悟出很多道理来。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7-19 16: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江中牡丹 于 2010-7-19 17:35 编辑

         Mother's day:人类共同的文明符号   

                       作者:高原红4344

一、远古母亲节的宗教意义
  远古意义的Mothering Sunday和原汁原味的Mother's day,在今人读来,都是“母亲节”。那么,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关于“母亲节”较重要的概念,到底有哪些呢?

  母亲节之远古概念大抵源之于古希腊,那一天的古希腊城,万人空巷,都来向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Hera)欢呼致敬,顶礼膜拜!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的概念流传至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Mothering Sunday)。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将纷纷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们带上一些精致而温馨的小礼物,以示孩子们对母亲的惦记和爱戴。在17世纪的英格兰,遇Mothering Sunday这一天,凡在富家帮工的年轻人,都会得到主人们的应允而休假,得以返家与母亲团聚。为增加欢乐的气氛,历史上的英国,甚至还诞生了一种特别的概念蛋糕,称之为mothering cake。

  随着基督神的影响在欧洲的日益扩散,从Mothering Sunday的概念中,又渐渐地延伸出了来自“Mother Church”的宗教色彩,人们对Mother Church的崇敬,也表达了基督徒们对赋予他们肉体生命和精神力量的感激!从此,在母亲节的早期概念中,对母亲的感恩和对神的感恩有着息息相关的宗教含义,教会的仪式和母亲节的庆祝活动相得益彰,以同时表现人们对母亲和教会的双重感念。

  这儿强调,前述之无论是对赫拉的顶礼膜拜,还是Mothering Sunday(也说Mothering day),mothering cake和Mother Church等说法,前者近乎神话,而后者也都是原汁原味的英国远古文化概念,故而说,Mothering Sunday并不具有当今之Mother's  day的全部含义。但似可以说,从那些日子始,在Mothering Sunday身上留下的蛛丝马迹,也成为了现代意义上之“母亲节”的概念雏形。

  看得出,早期的“母亲节”含有较浓重的宗教意味,而远古的节日概念,是不可能远离宗教的,这是一种历史现象。就如中国古代一般,民间节日多与祭祀祈福有关。时至今日,当宗教不再成为统治日子的唯一精神时,节日的概念才得以有一种全新的、非宗教的面孔出现。在英国,如今也是用Mother's day取代了Mothering Sunday。

  关于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全球只有一个通用的概念,那便是Mother's  day!而Mother's  day的本质不再是表现一种虚拟的宗教意义,而是一种可以触摸的真善美,是一种对人性的褒扬,是一种心可比日月、情可见苍天的美好情怀。历史应该是人创造的,当然不是神的恩赐!“母亲节”也不例外!现代意义上原汁原味的Mother's day属于美国人,或说,属于两位伟大的美国女性!

二、现代母亲节的诞生
  真正追溯现代意义上最早关于“母亲节”的记载,应该是1872年由美国人茱丽雅(Julia Ward Howe)女士所提出来的。这儿需要说明一下,所谓的中国文化史中的古代、近代、现代以及当代的一般断代定义,目前还在众说纷纭当中,这儿所说的“现代意义”兼顾了西方文化的习惯说法。

  茱丽雅建议将“Mother's day”这一天献给人类和平以及充满慈祥博爱之人类的母亲们,并同时在波斯顿等地举行母亲节的最初集会。随后,来自美国费城的一位终身未婚女性,安娜?贾伦斯jqkAna Jarvis],于1905 年在其母亲逝世的追悼会上,为其母亲的灵柩献上了一束美丽的康乃馨花,以示对其母亲之深深的怀念和爱戴。就是那束令世人寻味无穷的康乃馨花所散发的馨香,温暖了安娜,也温暖了地底下一个孤寂的灵魂。从此,人间的母爱和对母爱的思念,便融化在那束水乳交融的康乃馨中,情满人间的康乃馨,也逐渐成为了著名的“母亲文化”。

  随之而来的两年,是安娜契而不舍的两年。安娜和她的朋友们,不间断地写了几千封信函,致当时对社会有影响的政府部长、国会议员以及商界名流,呼吁社会各界给予支持,以选定每年之某一天,用之怀念和歌颂母亲们。同时,安娜盼望最终确立一个法定的节日——母亲节。安娜认为,子女们不能忽视对母亲的情感,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她希望“母亲节”能够让人类多想一想,母亲们为家庭、为子女所付出的毕生的艰辛和劳累。一束康乃馨,几多儿女情!

  1907年,安娜写信给西弗吉尼亚州格拉夫顿的安德鲁斯循道圣公会教堂,请求为她已逝世2周年的母亲做特别追思礼拜。她母亲生前为这一教堂的星期日学校服务了20多年。1908年,教堂宣布安娜母亲的忌日——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于是,第一个“有名有姓”的母亲节于1908 年5月10日在安娜的故乡美国费城举行,迄今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

  安娜还组织了一个母亲节委员会,面向社会各界进行大规模宣传和游说,呼吁将母亲节定为法定假日。安德鲁斯循道圣公会教堂,目前已成为了全世界母亲们的“圣地”。在费城的那个首次母亲节里,康乃馨也首次进入了公众视野,同时被选中为献给母亲以表达爱意的鲜花。也从此,“母亲节”和康乃馨,都作为弘扬“母亲文化”的重要概念,名正言顺地载入了美国的史册。

  与此同时,美国不少的州也都在效仿费城的做法。至1911年,几乎遍及美国所有的州,都已开始庆祝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在母亲节几成事实上的美国民间节日之后,当时被誉为“书生总统”的伍德罗?威尔逊jqkPresident Woodrow Wilson],审时度势,顺应民心,在他的椭圆形办公室里正式签署了一项提议案,把每年五月第二个星期日提议为“美国国家母亲节”。1914年5月7日,由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了一份决议案,将每年五月的第二个礼拜天作为法定的“美国国家母亲节”,并由威尔逊总统5月9日颁布施行。从此,作为人类文明和文化进步的产物,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在美国正式诞生并一路风行开来!

  “美国国家母亲节”的诞生,也迅即得到世界许多和平国家的纷纷推崇和响应,加拿大和墨西哥紧步美国后尘,接受了美国母亲节的做法。随着文明和文化对人类社会各地域和各领域的渗透,如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拷贝”了美国人的这一做法,母亲节事实上也就成为了全世界共同的节日。至1948年安娜谢世时,全球已有43个国家设立了母亲节。随之,母亲节之象征物——康乃馨,也在母亲节这天大放异彩,母亲节的概念从此风靡世界。

  全球看来,“母亲节”已经成为了人类共同的文化,是一种不容置疑的人类和平概念。也仍有少数国家注重属于自己民族的母亲节,从而庆祝母亲节的时间各异。如泰国的母亲节是10月5日,葡萄牙的母亲节是12月8日,而印度的母亲节则是12月22日等等。虽如此,美洲和亚洲的众多国家,以及丹麦、芬兰、意大利、土耳其、比利时等等国家,都是在五月的第二个礼拜天以庆祝人类的母亲节。无论母亲节的时间是否同步,惟Mother's day已经成为了人类共同的文化符号。

  客观地说,母亲节有声有色地大举走进中国,印象中也就是始于上世纪末的事,这当然也称是人类文明大家族中的华夏民族的一件迟到的辛事!不过一贯擅长洋为中用的中国人,对母亲节概念的演绎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君不见,这两日“洛阳花贵”,康乃馨已经涨到2元一枝了。

三、全球第一枚关于母亲节的邮票
  1934年初,为了纪念第20个母亲节,曾任全美士兵母亲协会主席的麦克鲁斯夫人,向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建议,为当年的母亲节发行一枚纪念邮票以纪念这一充满温馨的节日。值得一提的是,身为时任国家总统和集邮爱好者的罗斯福,不仅采纳了麦克鲁斯夫人的建议,而且亲自设计了该枚邮票的草图。邮票选用了美国著名画家惠斯勒的“艺术家的母亲”作为主图(这一年也是惠斯勒诞辰100周年,这枚邮票也是对惠斯勒这位美国著名画家的一种纪念),同时为了平衡画面效果,在邮票的左下角加上了一只插满康乃馨的花瓶。

  美国首次发行的母亲节纪念邮票全套共一枚,每枚面值3美分。这是全球第一枚集女性、母爱、和平、花卉和节日等多种题材于一身的纪念邮票。邮票主图是一位慈祥的母亲,双手端放在膝上,欣喜而又凝神地注目着其面前花瓶中的一束鲜艳美丽的康乃馨。这枚印量为2亿枚的《母亲节》邮票于1934年母亲节前夕的5月2日在美国发行,从此,母亲节文化通过美国的邮政窗口向全世界传播,母亲节的文化意义也从此从一种局部的地域文化扩散到了全世界。

  时至今日,美国的民众和集邮爱好者,乃至全世界的民众和全世界的集邮爱好者,都还在关注和收藏这枚邮票,以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事实上,对自由世界的美国而言,其发行的这枚母亲节邮票,不光折射了一种没有国界的文化精神,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一种没有国界的美好情感——儿女们对母亲的爱戴和感恩之情。从全球第一枚关于母亲节的邮票在美国诞生开始,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也都发行过母亲节纪念邮票,母亲节概念,当然成为了一种货真价实的传播文明和博爱的文化载体。

  为宣扬天地间至高无上的天伦之爱,唤醒子女对母亲的孝思与报恩,我国大陆邮票的票面上,曾两次出现过康乃馨的温馨画面。1982年5月29日发行的J82《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逝世一周年》纪念邮票,全套2枚,均以黄色康乃馨环饰宋庆龄的国母形象。2001年2月26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康乃馨》普通邮资明信片一套一枚,邮资图是一朵娇艳欲滴的红色康乃馨。也提及,1985年5月8号,中国台湾邮政当局发行了一套两枚的母亲节邮票,邮票构图为来自荷兰的康乃馨(石竹花)和中国的萱草(金针花),全张100枚,发行量300万。

  随着母亲节邮票在地球上的不断传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母亲节与康乃馨便从此更加密不可分地联系了起来,康乃馨便成为了象征母爱之花,受到人们广泛的敬重,康乃馨也从此成为了母亲节之温馨美好的象征物。人们把思念母亲、孝敬母亲的情感,寄托于一束束美丽华贵的康乃馨上,康乃馨也因此成为了赠送母亲之不可或缺的珍贵礼品。如果说人们对母亲的赞颂是一曲永远没有尾声的乐章,康乃馨则是这曲乐谱上跳动着的色彩缤纷且最为悦耳之音符。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7-19 16: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江中牡丹 于 2010-7-19 17:21 编辑

                  年底只好乱翻书
                                     作者:
泥絮阁管淑珍

  年底,应该做扫除,一边做书橱的卫生,一边乱翻书。
  三毛《送你一匹马》,其中有一篇陈怡真《衣带渐宽终不悔》,写三毛为教一节课看十五本书,改二百篇作文,仍然热情洋溢,因为进入大学可以有一张图书证(三毛说,那四十万卷藏书是属于我的了),因为当年大学的一位老师让三毛免试进入大学旁听,因为,她对年轻人期望甚高,真是性情中人呀。“荷西使她感觉人生很有意义,现在教学这件事又能让她觉得深具意义。因为,这背后有一种价值和热情在支持她。”
  乱翻书就是凭着一时的兴趣和激情,看几页,放下,抓着抹布擦书架,然后,又翻开一本,师陀的《马兰》。师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个十年中京派作家中一位,他的另一名字是“芦焚”。他总是以乡下人自居,说:“我是从乡下来的人,说来可怜,除却一点泥土气息,带到身边的真亦可谓空空如也。”师陀的《马兰》是花城出版社于一九八二年出版的,当时标价七角七分,我买的时候花了五元。他在《小引》中这样写:“中国的一切城市,不管因它本身所处的地位关系,方在繁盛或业已衰落,你总能将它们归入两类:一种是它居民的老家;另外一种——一个大旅馆。”这句话使我深思了一会儿。人与城的关系经过许多作家的描述和分析依然有很大的阐释空间。我当年想做京、津、沪三城的文化比较也是想做这方面的思考,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清代章回小说《何典》是花二十元买的,书店店主说,姐姐,您别看这本书薄,它贵一点。他说的贵也就是二十元,不像戴愚庵的《沽水旧闻》(天津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出版)也是薄薄一本,卖出价就在五十元到七十元之间。因此,我觉得二十元也不算贵,再说,我一买书是几本一起算帐的,最后再抹掉一些零头儿,均摊起来也就到不了二十元了。《何典》,张南庄著,内部发行,工商出版社1981年第一版。书的扉页上有这些内容:何典,张南庄著,陈得仁评,鲁迅题记,刘半农校点。出版说明中有这样的介绍:《何典》是一部多用俗谚写成的讽刺性滑稽体章回小说。它的题材、构思,乃至语言、写法,都是别具一格的。就冲这“别具一格”,也值得一买一读。
  《朦胧的七种类型》这本书一直想买未买到,有一次学妹去外地搜罗到这本书,我也甚爱,她要送给我,我不要,两日后她打来电话:“管姐,我在书店看到那本书了。”我说:“好,拿下!”就这样,我买到了这本书。这是英国学者威廉·燕卜逊所著的文学理论专著,做文本分析的时候可做参考资料。
  读周作人的散文,快不得。要慢得有意味,要慢得有格调,要慢得有情趣。
  学周作人的散文不易,充分体会到“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的道理。
  周作人《自己的文章》:“人家的老婆与自己的文章总觉得是好的。······总之闲适不是一件容易学的事情,不佞安得混冒,自己查看文章,即流连光景且不易得,文章底下的焦躁总要露出头来,然则闲适亦只是我的一理想而已,而理想之不能做到如上文所说又是当然的事也。”倘若周作人都做不到“闲适”,那么,如今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从事“啜哺的文学”的人更是得不到真正美丽的文字了。
  周作人《谈文章》:“文章是个人所写,对手却是多数人,所以这与演说相近,而演说更与做戏相差不远。演说者有话想说服大众,然而也容易反为大众所支配,······但听人家说好的戏子也并不是这样演法,他有自己的规矩,不肯轻易屈己从人。······文人在书房里写文章,心目却全注在看官身上,结果写出来的尽管应有尽有,却只缺少其所本有耳。”这个“缺少其所本有”我想就是“养气”功夫吧?张爱玲《谈写作》中说:“西方有这么一句成语:‘诗人向他自己说话,被世人偷听了去’诗人之写诗,纯粹出于自然,脑子里决不能有旁人的存在。”
  周作人要想在乱世中求得“闲适”会有许多“养气”的功夫,其中一项,可能是喝茶,他在《喝茶》一文中这样写道:“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我们这样凡俗的人若是照着这个药方去抓药,恐怕就有点“没正文儿”了吧?
  随手翻开《世说新说·赏誉》,写到殷浩善清谈,听他说话的人都会“堕其云雾中”,倒是有趣,天津话中谈到某人乱讲就说这人说话“云山雾罩”,原来出典于此呀?笑话笑话!刘尹每称王长史云:“性至通而自然有节。”若做到性情通达而举止从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
  翻开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五十四页,读晏殊词。《浣溪沙》有句“一向年光有限身”写尽人生的无奈,“不如怜取眼前人”写尽人生妥协的苦涩。《清平乐》中“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语意中写尽人生况味,不禁想起晏殊之子晏几道的名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其父为“富贵词人”,只是感叹年光逝去之苦,其子则饱尝人世艰辛,词境陡然一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二性》并不只有波伏瓦的文章,编者选了许多法国女作家的作品。波伏瓦提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命题,认真思考,便会引申出许多道理。法国女性被称为“无冕之女王”,因为她们善于独立思考,认真面对自己的人生问题,对妇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乔治·桑的《印第安娜》写女主人公的心理挣扎过程,读后会得到一些启示。乔治·桑去世以后,法国作家雨果写的悼词中指出了这位杰出女性的历史价值,可见,她在法国是多么深入人心。这些女作家并不是横眉立目的女权主义者,她们只是希望建立一种精神上互相尊重的和谐的两性关系而已。
  天黑了以后,我下楼去“接地气”。回来,又乱忙一阵,睡意上来,便要入梦了。人家李白是“散发弄扁舟”,我是“散发去做梦”,每晚临睡解开发辫的一刹那就感觉到轻松,轻松之余也有人生的压力,一天,如小沈阳在小品中所说,是眼睛一闭一睁的过程,表面轻松,实则严峻。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7-19 16: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江中牡丹 于 2010-7-19 17:22 编辑

           雪天书事 作者:老树昏鸦


      2009年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得突然猛烈了许多。近午,雪愈加大了起来,东北风裹着漫天雪花,将世界妆点成一片洁白。
       因为下雪,婉拒了朋友的一个酒场,也不完全是因为雪。也许是年龄的关系吧,我对酒有了一种从生理到心理上的恐惧,恐惧的结果便是对酒场越来越挑剔。不过酒场终是没有躲过,鄚人来电说,凿子相邀,尚书和不言马上就到。看来今天的酒注定是要喝的,这让我越来越相信缘的神奇与不可抗拒。我想这几个人定是受了这雪的撩拨,而且始作俑者定是尚书无疑,这样的天气,一定让他想起了白居易的诗,估计还有那个在风雪之夜挑着酒葫芦的林教头。这样的酒场我是没有勇气拒绝的,于是不顾妻子拦阻,甚至连雨伞都没有接,就一头扑进风雪中。
      酒场的程序与气氛一如既往,先白酒,后啤酒,谈书,说戏,没完没了。为盟叔送葬的不言来得稍晚,但酒却后来居上,直到喊出了那句著名的河北梆子。一向沉稳的凿子也动了真情,抓着我的膀子直叫大哥。鄚人与尚书依然是儒学与理学之辩,至于尚书喝了多少酒我记不清,只记得他跑出去尿了六回泡,好像还照了两回像。
      席间,尚书将他新买的《陶渊明集》送给了我。陶渊明我确实喜欢,许多年前就喜欢,喜欢他的耿介与恬淡,也喜欢他的率真与超然,更喜欢他描绘的那一幅“世外桃源”。有一年到庐山旅游,听导游说离此不远便是陶渊明的家乡,不禁怦然心动,心向往之,但终是未能成行,至今仍为憾事。然而我对陶渊明也仅仅局限于喜欢,他的境界我远远做不到,比如我舍不了那区区五斗米,当然也就没有了南山一望的悠然。陶渊明的东西大部分散见于我的藏书中,我抄录过不少,其中一些还下功夫背过,但一直没有一本全集,前些年曾在书店里粗略找过,没有找到,近些年因为种种原因,书店进得很少了。陶渊明的集子我在尚书那里见过,人民文学的老版本,品相不错,见我喜欢,尚书曾明言送我,但几次拿起,最终还是放下了。他送我的这个本子虽不及老版地道,但该有的都有,只是我不大喜欢那些插图。
      喝完酒凿子就跑了,我们又去了文化局,找宝奎先生切磋京剧。宝奎先生乃全国票友大赛银奖得主,高派传人,造诣颇深,又是鄚人与尚书的师傅。借着酒兴,尚书也唱了两句,不过我听着不大像京剧,倒像是公鸡打鸣,而且是只哑了嗓子的公鸡。宝奎先生也是,怎么单收这么一个徒弟呢?还是撤吧,一是天气太冷,二呢,也消受不了尚书和不言的戏剧艺术。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7-19 16: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江中牡丹 于 2010-7-19 17:56 编辑

      【门外说书】之二 作者:听彝堂


NO11:錦袍錯落差相稱
        野鶴昂藏未是僲
郑孝胥,背了个大汉奸的不朽骂名。这个举世公认的书法家,连“交通银行”四个字出自其手都鲜为人知了。但是,以我的孤陋寡闻,认为他也就“交通银行”四个字写的受看,如我们当地的书法家温同春先生题匾“中华商店”一样。据说,先今《辞海》也是郑孝胥的题签,这幅字与“辞海”一个风格,傻乎乎一个大个子形象,看不出什么好坏来。宁拙勿巧,不是宁丑勿美也。

NO12  此夕晴空倍好看,臨窗惟覺月光寒。
        盤餐燈火艱難甚,坐對瓶梅食餅乾。
徐悲鸿,没有人不喜欢他的画,也没有人不喜欢他的书法。而我,非常喜欢这首诗。如果说,碑不如帖,帖不如札。徐悲鸿的信札就是最好的了,好比大先生鲁迅的手稿。好像故意似的,一般人写字向右上角取势,而徐先生偏偏向右下角,这个倒是符合中国书法竖版的运动走向。而这儿,恰恰成为其异于他人的追求。30000—40000元RMB流拍了,正常。比如喜欢他字的人我,也买不起。

NO13:寫書竹簡拈鮮碧
        臨帖藤牋搨硬黃
林则徐,不仅是民族英雄,更是大书法家。这幅作品这么个价码(RMB2000~3000)怎么还流拍了呢?应该打破脑袋的啊,肯定是赝品无疑了。这年头,文物市场假货可是太多了。

NO14:禿豪作字師行儉
        冷署挑燈羨少微
叶恭绰,又是民国人物,这个就够了。字用笔墨塑造的刚硬凛然,厚重沉雄。16800成交价,买主真是个中人。

NO15:絕壁遇雲開錦繡
        疏松夾水奏笙黃
俗话说“纱帽低下好题诗”,书法也是一样,“刁参谋长放个屁也是香的”。比如章炳麟这个对联,说其不会书法都不算冤枉。但是,沙孟海认为章老先生的字“高淳朴茂,笔法自然近古,属古文字学别派。”名人字不好也要找个理由说好,真是煞费苦心。余生也晚,如果赶上章先生在日本教授古文字,也很想去听一听的。老舍先生说“诗有别才”,确实有些小说家不会写诗。书法也是一样,我看许多国画家题款字写的就不是一般的差劲儿。

NO16:每坐風亭聽萬竹
        相期日觀俯諸山
黎元洪,又是一个有来头的,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大总统。名头大,词又雅,字又好,是标准的行楷。8000~12000RMB,也流拍了,蹊跷莫名。

NO17:緩憶襄陽孟浩然,清詩句句盡堪傳
        即今耆舊無他語,漫釣槎頭縮項鳊
谢无量教授好像是个优婆塞,在家的和尚。这幅字,保证是真品,他的书法根本无法作伪,随意挥就,豪放恣肆。现在的所谓书法,我的意思是,只有可以充分发挥性灵个性的才能成为艺术。比如隶书,篆书,楷书,中规中矩,下了临摹的功夫,就可以写的惟妙惟肖了。算书法艺术吗?

NO18:高枕笑浮生,湖海早知身汗漫
        清尊留夜語,光陰須得酒消磨
韩登安的篆书,如印刷的一般规整。铁线银钩,清秀典雅。成交价16800,真不算少。

NO19:不信青春換不囬 不容青史盡成灰,
        底回海上成功宴,萬里江山酒一盃。
        開國於今,歲歲更艱難,日月作長征。
        元戎元老騎龍去,我是攀髯一老兵。”
于右任,这个人不能说是“纱帽底下好题字”,虽然他的官当得够大的,还是称呼我们的书法老师为好。他的《标准草书》,就在我的枕边,是临摹的楷模。据说,有人问海上的书法名家周珺慧,为什么不拜于老夫子为师,对曰:于大胡子是个老色鬼。哈哈!但是,我最心仪的是老夫子的绝命诗,认定为陈子昂《登高》后第一人: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NO20:天連五嶺銀鋤落
        地動山河鐵臂搖
据说,中国三个人的书法不允许出境,视为国家级文物。一个是辽宁沈延毅,一个是北京启功,一个是浙江沙孟海。沙孟海是浙江宁波鄞州人,这里冠冕堂皇的地方,都是沙孟海的题字。比如蒋介石先生的故宅。然而,这幅书写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的对联,当得上“墨猪”形容了,完全不像本人的风格。当然,当艺术成为政治的婢女,个性皈依于他人,艺术表现与成就也就不必提了。比如伊文思的纪录片,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曹禺后期的话剧,等等。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7-19 16: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江中牡丹 于 2010-7-19 17:59 编辑

                   亦舒。寂寥。作者:庄宝儿

    长门终日无梳洗,何需珍珠慰寂寥。一个妃子,渐失宠爱之际,当时大王心里还有她,就拿来一槲珍珠。妃子日夜坐在椅子上凝望,望不到来者,渐渐不再梳洗,低声吟唱:长门终日无梳洗,何需珍珠慰寂寥。
  所以小说里的女孩叫“珍珠”,意思是妈妈生她的时候,已在家庭里失去了爱情。看到这里,不紧宛尔。我一直以为“珍珠”是俗气的名字,听亦舒的故事,竟然对挂在我国中年妇女肥胖脖子上的大白珠子生出许多好感。
  亦舒擅长写短篇,通常是薄薄一小册单本,适合带出门,也适合坐在阳台上一边吃西瓜,一边看。她的书,并无意引起人太多重视,淡淡的象茉莉花,里面冷幽默的文句忽然蹦出来。呆一呆,不肯放下,或者边看边笑。
  她说,会写的人写;不会写的人审阅。不会写的人迟早会升到审阅;会写的就一直写下去.....。
  《喜宝》中,喜宝一句,我想要很多很多的钱;如果没有我想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这两样都没有,有健康的身体总是好的。这句话竟然成为当年许多女孩的经典名言。
  亦舒似乎懒得给人物起名字,男的统统叫家明,女的多半叫玫瑰,要么珍珠,掌珠,久而久之,人物名字有了一种朴素的美。《寻找家明》里面的家明,和玫瑰。在最新长篇小说里,她再次用《玫瑰的故事》命名书和人物名称,黄玫瑰。
  书名如《两个女人》《独身女人》《叹息桥》《西岸阳光充沛》《喜宝》多以简洁、普通的名字,不怕与任何人的书或者小说重复。
  亦舒写女人,尤其是写爱情。每本书讲的故事未见得差距很远,换个职业,换个地方,就娓娓道来。令我沉迷的是男人和女人之间,那些看上去冷静的,克制的爱情,很少有皆大欢喜的结局。比如叹息桥中,男人把女人最终送走了,周全地为她想好了一切后路,斩断了所谓爱情;比如当记者和从政的两人明明可以在一起,女人却知道自己不适合那样的生活,选择快乐工作和独身。
  一个受了莫大伤害的玫瑰,突然嫁给了平庸乏味的男人,生了孩子,腰胖了一大圈。可她十年后,忽然醒来,再也不肯回到梦魇一般下嫁之人身边去。亦离开了那个看起来陌生的家庭。
  这就是亦舒讲故事的能力,和故事本身的魅力。文字不过是自由挥舞的玩具,亦舒透过文字表达的是她对生活,事业,爱情,男人,女人的理解。象刀一样的看透世情的眼睛,眼睛上蒙着俏皮的布,带着一丝戏噱,没有要死要活的惨烈,每个人物都那样的明白,真实。
  一对女朋友,一个可以真诚祝福对方找到了称心的男子,实际上背后主动约会女朋友的男友,知道对方并不喜欢自己,能迅速在一起度过几夜。而女人透过楼上的窗,看到这一切,笑了笑。从此消失在自己男友和那个女朋友的生活里。
  没有哭泣,淡淡的来了,淡淡地去了。
  曾经尽可能搜集齐全亦舒所有的小说。她是勤奋多产的作家,不在意别人对她是通俗文学小说的评价,就象金庸不在意人说他的小说难登文学巨匠殿堂。
    金庸说,我不跟人吵架,也不想反驳,我只能说,50年以后依然有人在看我的小说。
  新加坡,香港,台湾,大陆,马来西亚等华人地区,亦舒的小说是许多报纸,期刊约稿的宝贝,甚至得排队也约不到稿子,只好去求倪匡。每当新小说还没有写,读者就早已排队等,亦舒算得上是中国版税收入最丰厚的女作家。
  喜欢亦舒的小说,文字。为我生活的年代,有她的书相伴庆幸。许多时候,过一年再重新读过,那些人物在书里又鲜活起来。
  抽出一本,扉页上写着,惆怅,旧欢如梦,当大雨倾盆的时候,当浪花卷上岸边的时候。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7-19 16: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江中牡丹 于 2010-7-19 18:04 编辑

        杨花柳絮小考  作者;灭灯退魈

  前些日子,一位喜读武侠小说的朋友告诉我:“前段时间去了趟北京,为何那样子的柳絮满天飞?我自小生长在江南,都没见如此柳絮纷飞,倒是奇了怪了。”
  我蛰居在北京,算起来,也颇有些年头了,对她所说的“柳絮满天飞”自然深有体会。我也知道,满天飞的不单单是柳絮,也有杨花。但于中间的差别,我却说不出个道道儿,想来这是我对世界漠然的缘故。不过,当我特意就这个问题向别人求证时,不管是上了年纪的胡同大爷大妈,还是年纪轻轻便俨然侃爷的哥们,所供答案无不模棱两可。有的说不叫柳絮叫杨花,有的说不叫杨花叫柳絮,有的说柳絮也叫杨花,也有说两者均有的。总之,全不能让我满意。
  今人把杨花当成柳絮,恐怕是受了古代诗词的影响,还有《辞源》的推波助澜。杨花在在《辞源》里被解释为“柳絮”,并引用北周庾信的《春赋》作证:“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落满飞”,意思是在二月开花飞絮的只有柳絮,而杨树则在春夏之交。
  这个词条的编纂者估计是在忽悠光绪小儿的。早在道光年间,学者多隆珂在他的《毛诗多识》中就指出:“杨花赤穗,正似羽形。”说明人们清楚现实中的杨花是红色的,与白色的柳絮并无相似之处。
  杨花既然是“赤穗”,为何会和雪白的柳絮扯在一块?原来杨树先开花,花熟时结成有白色绒毛覆盖的种子,微风轻起,团团绒毛似雪筛落,跟柳絮一个德性,也难怪会被混淆。
其实,这个“白色绒毛覆盖的”的东西是杨絮,并非杨花。真正的杨花被老北京称作“杨胡子”,其状如穗,其色泛红,与多隆珂所述完全相符。
  郭志刚等人所著的《孙犁传》里有这么一段话:“特别是大荒之年,地里野菜少的时候,他(孙犁)还吃过飘落的、像一串穗子似的杨花。这东西吃起来颇麻烦,要用水浸好几遍,再上锅蒸,味道很难闻,是最苦、最难下咽的‘野菜’了。”由此可见,杨花是可以吃的,决非白花花轻飘飘的像柳絮一样的东西。
  不过,在古代文人骚客笔下,正如《辞源》所说,杨花即是柳絮。这里的“杨”,大约就是“杨柳”,杨柳依依,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古人偷懒,干脆把“杨柳”说成“杨”,把杨柳上的絮说成是杨花。杨柳被说成“杨”,并不意味着古人不辨杨与柳:《诗经》有“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易经》上也有“枯杨生华(花)”的文字。枯萎的杨树还会开花,说明了该树生命力的顽强——大约是指**的胡杨,那里流传着“胡杨三千年,生着不死一年,死后不倒一年,倒地不烂一年”的说法,正是杨树生命力旺盛的证据。

  古代诗人把柳絮说成杨花的,可以从一些人的句子里找到佐证。
  杜甫有诗云:“杨花雪落覆白萍,青鸟飞去衔红巾”;宋人石懋有诗曰:“杨花雪落水生衣”;李渔在《闲情偶记》说:“杨花入水为萍,为花中第一怪事。”根据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说法,“(柳树)春初生柔荑,即开黄蕊花。至春晚叶长成后,花中结细黑子,蕊落而絮出,如白绒,因风而飞。子着衣物能生虫,入池沼即化为浮萍……”,可以证明杨花就是杨絮。此外,宋人石懋诗云:“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不仅写出了柳絮的“满路旁”,而且提到了“弄轻黄”,与李时珍所说的“黄蕊花”完全吻合。
  这是从入水化萍和颜色上得到的证据。此外,在时间上也可以得到有力的证明。宋人晏殊有“梨花落后清明……日长飞絮轻”,李之仪有“三月金明池上水,与予同是一浮萍”,俞桂有“吹落杨花春事了”,以及前面庾信的“二月杨花落满飞”,等等,完全可以从时间上证明杨花就是柳絮。“杨姊今朝欲漫舞,柳妹昨夜已偷情”,柳树飞絮约在二三月的春天,杨树飞絮晚于柳树,在春末夏初。

  然而,“年年柳絮,灞桥伤别”,古人指杨写柳,把**卖弄得一干二净,却留下一笔糊涂帐给今人:很多人不知道杨花与杨絮的区别,甚至把杨花与柳絮混为一谈,杨花柳絮,傻傻分不清楚。
  从小生活的北方的人,也有很多人对杨花和柳絮说不出个道道儿,那自然怪不得这位“从小生活在江南”的朋友了。现在时值夏初,“满天飞”的不是柳絮,也不是杨花,而是杨絮。至于江南“都没见如此柳絮纷飞”,想来大约是南方多雨,絮湿难飞的缘故。
  当然,能否分得清楚,似乎也并不重要。我们有太多更加重要的事待办。古人说“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细里寻思,也确实如此。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7-19 16: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江中牡丹 于 2010-7-19 18:06 编辑

                   兽 性  作者:跳梁老丑

    这是一部电影的名字。之所以保留作为这个文章的题目,不光是因为我的懒惰。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匹叫做“兽性”的狼,它总会在放松约束的时候伺机跳出吞噬一切。欲望是兽性的原动力。而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产生了比其他动物更多更强烈的欲望。除了基本的食欲和性欲,我们还有对金钱、权利、名声、地位等各方面无止境的渴求。于是我们内心潜伏的兽性空前强大,它随时可以破胸而出,毁灭自身和他人。甚至,整个人类。

       年轻的科学家托马斯,一直在背着实验室负责人从事一项实验:为了去掉人的大脑中一个引发暴力行为的程序,他与一个死刑犯私下达成协议。由他找个合法的理由保住罪犯的性命,而罪犯必须接受他的人体实验。这项研究的魅力在于,如果获得成功并在全球应用,整个人类将不再有战争和暴力犯罪。而危险,除了结果和副作用无法预料,它更是一项违法的研究——这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当实验成功的时候,实验室主任从他电脑上得到了整个研究的软盘。主任明白告诉他:你可以选择进牢房,也可以选择得诺贝尔奖。不进牢房的条件是共同发表成果共享。愤怒的托马斯将主任打昏,放出了实验室的狼。可他追杀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罪犯却没有成功。


       托马斯唯一的亲人是做舞蹈家的姐姐玛莉亚,她本来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舞蹈家。可她在一次袭击中被毁容,从此过着修女式的自闭生活。托马斯之所以冒险坚持违法的人体实验,其根本动力来自姐姐的被伤害。他不想看到更多的人遭受姐姐一样的命运。

       整个电影中,导演和演员始终没有一句故事之外的议论,但是我想,这里应该有一个强烈的暗喻:不管出于多少美好的愿望,有着多么美好的前景,任何违反法律和伦理的事情都是危险的。

       电影开头用一匹已经实验成功的狼出场,这个暗示也是非常强烈的。狼在任何一个文化语境下,几乎都有贪婪、凶残和机敏的涵义。因为大脑经过改造,这匹狼虽然无意中溜出实验室逃到大街上,却没有对任何人包括孩子发动攻击。一个不明所以的野生动物学家佳斯汀举起麻醉枪击倒了它。故事由此展开。
                        
       两个科学家因为这匹狼产生了爱情,而受实验的罪犯忍受不了自身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请求停止实验并逃到大街上。他不知道这个冲突是人性复苏实验成功的过程。托马斯匆匆赶回实验室,遇上窃取实验成果的主任并利用狼杀了他,从而使自己最后爬上了主任的位子。在他放出那匹狼的时候,我想他也放出了自己心中的狼。在权利和名誉的诱惑下,人性被兽性击退。

       罪犯没有伤害任何人,他找到了最后伤害的那个女子并进行忏悔,走出门却被闻讯赶来的警察射杀。这里有几句简单对话很耐人寻味:

    ——原来是你。我弟弟说你每次都会把猎物肢解,为什么却放过我?

       ——你的舞蹈让我去找你,我要破坏一切所谓的美好。可我在看你跳的时候,我发现那是世上最美的。

       这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命运巧合,他就是伤害玛莉亚的那个罪犯。这段对话看似矛盾答非所问,却揭示了做实验前罪犯的强烈自我斗争:人性与兽性的。我想还有个更重要的暗示是:一切美好的,都是无敌的——因为它可以唤醒人性的觉醒。艺术让一个罪犯走进天堂,科技却把一个学者变成了撒旦!

       那一夜大雨淋漓。托马斯因追杀罪犯不成,又怀疑佳斯汀与别人亲密而狂暴;走上天国的罪犯伏尸于昏黄的路灯下,手里还握着玛莉亚送他的小舞者木偶。没有什么画面比这更震撼心灵让人欲说还休了。

       爬上宝座的托马斯找到佳斯汀,发生争吵并殴打她,他不明白自己马上就要得到一切而爱人却要离开。佳斯汀终于还是走了,托马斯却因为愤怒出了车祸住进边境医院。在医院,医生用他的血挽救了一个产妇和孩子的生命。在看见因自己输血而得救的小生命时,人性的光芒又开始照射着他,促使他反思,却又恋恋不舍。而那匹最初实验成功的狼,又回到了佳斯汀的帐篷里。

       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阳光轻柔地照射着山谷。佳斯汀抚摩着那匹永远不再具有攻击性的狼,读着托马斯的来信,静等她的爱情,和爱人人性的回归。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7-19 16: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江中牡丹 于 2010-7-19 18:10 编辑

            阅读的层面   作者:花祭

      应了书非借不能看那句话,这周趴着卧着看的就是从书吧借来的三本书<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刘小枫著)、《大时代中的知识人》(许纪霖著)和《我叫刘跃进》(刘震云著)。之所以借书看,一则现在的书价太贵,挑两三本没个百八十别想拿走;二则现在的书太滥,弄不好就买本鸡肋回去。所以利用职务之便决定从此先借书看,爱不释手的回头买下收藏,没价值的乖乖的送回书架上去。   
      说实话《这一代人的怕和爱》还没有看完,作者刘小枫是研究神学的,虽然书中的文章都是独立成篇的,但哲学意味还是太浓,看起来比较吃力,不过他的文笔很优美。算一下他上北大的时间应该是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里面还有伤痕文学的影子及对俄罗斯文学的无限深情。这本书的去留有待商榷哦。
    《大时代中的知识人》是许纪霖写的,我是第一次看许纪霖的作品,不过很快就被其迷醉了。此书对曾国藩、胡适、梁漱溟、朱自清、闻一多、吴晗、张中晓、顾城、史铁生、王小波等时代的代表人物进行了解读,不是传记,是绝对的精神层面的解读。自认为这些人都应该是时代的符号,他们的文字他们的人性里面都有着时代的精神徽记。许纪霖先生的解读客观细腻,虽然哲学思潮也在字里行间涌动,但因为涉及到具体人,看起来就不是那么生涩。时常有惊人的句子令人拍案。或许是我的知识太浅薄,也或许这种叙述方式适合我的口味吧。这些人物作者大概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王小波在最后,我比较崇拜王小波(门下走狗??)所以这本书我是从后往前看的。也没看完,不过没问题一会我就去买下啦。
     还有一本《我叫刘跃进》,刘震云写的,这个作家比较熟悉了,北大中文系毕业的,从《一地鸡毛》、《手机》到《故乡面和花朵》等等他的作品看了不少。当然小说阅读如果不是评论家如我这般就绝对是浅层次阅读,我只利用了小半个晚上就拿下了,估计也得有20多万字吧,而且第二天一早就给送回书吧了,耽误人家卖就太不厚道了。
      如此三本书分析下来我深知自己的阅读层面只不过还停留在此,喜欢快感阅读和阅读的快感,唉,吾生是做不得学问啦

     摘录几段《大时代中的知识人》对几个人物的精彩导读:

   曾国藩:中国式的入世禁欲
     他之所以赢得同时代和后人的崇敬,说到底是因为他“德、功、言”全面发展,而且成就皆不俗,实乃儒林一大景观。更难得的是,他身居一朝重臣之显位,依然不忮不求,以德自重,倘若纯粹以德性论,即使在曾国藩的同代人中也不乏盖过他之佼佼者。

   胡适:新观念背后的旧魂灵
     胡适虽然是一个近代文化史中的悲剧人物,但他本人却很难表现出深邃的、低沉的、惨厉的悲剧精神,因而他的人生过于贫乏、过于安逸,他的个性也过于实用,过于达观,以至于导向某种浅薄。这与他的同时代人鲁迅那种敏感地洞察黑暗、绝望地追求理想的悲剧人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朱自清:从象牙塔到十字街头
     即使走出了象牙塔,站在十字街头,朱自清依然不喜欢狂热,依然愿意保持理智的清醒。他开始全面接受一种新的思想体系,但并不愿无条件地皈依它、信仰它;他的内心依然笼罩着难以驱散的虚无,不可能像年轻人那样以为从此找到了光明和真理,从此就那样乐观与自信。

   闻一多:激情的归途
     闻一多是太需要激情了,他不太喜欢太讲理性的东西,更厌恶繁琐的理论;他喜欢讲良心,诉诸于内在的良知,这就意味着他需要的是一种善恶分明的信仰/行动系统,一种既拥有终极价值的乌托邦理想,又具有简明实践品格的现实奋斗纲领。

   吴晗:可怜一觉开封梦
    吴晗对于他所信仰的事业的确是忠心耿耿,然而,一个知识分子的忠诚感,一旦失去了清明的个人理性和独立思考作为学理的资源,就有可能是一种海瑞式的愚忠,甚至比海瑞都不如。

   顾城:在诗意与残忍之间
    在朦胧诗人里面,北岛是愤世嫉俗的,舒婷充满了生命的情趣,而顾城却是反社会的,他怀疑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必要和可能,他怀疑语言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甚至拒绝对这个他无奈生存其间的世俗社会承担一切义务和责任。

   王小波:他思故他在
    在回答:我为什么要写作“这一问题时,王小波幽默地以一个登山家的故事作为答案:“有人问一位登山家为什么要登山——谁都知道登山这件事既危险又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他回答道:‘因为那座山峰在那里。’”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7-19 16: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江中牡丹 于 2010-7-19 18:56 编辑

书,人生路上的酒吧    别生疏手上的弦


书,人生路上的酒吧 ... 2 3 4


(一)

     现在,我还会经常想起小时候一些与书相关的事情。
     我父亲是五二年北师大哲学系的毕业生,因母亲是他的发小,又有婚约的同学,父亲要求分回到母亲身边工作。在那个时代,父亲应算是一个非常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他对自己的专业非常热爱。而且研究得很深,是当时辽阳非常有名气的理论专家。当然也不排除时代与地域的局限。没能使他老人家成为大家。仅举两个例子:例一:1964年父亲在课堂回答学生提出的“毛泽东思想是不是顶峰”时说:由于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永远是相对的,所以真理也永远是相对的,毛泽东思想是当代的顶峰,但还会发展。这一学术观点比武汉大学的李达先生1972年提出,早了八年。例二:八十年代初,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中,父亲给《人民日报》写了封信,提出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民日报》给予节选刊登了。其观点是:实践是一条流动的长河,理论是实践长河一个截点的提升,前者是动态的,后者是静态的。当理论在一个提升过程中完善时,历史的长河(实践)已经又向前发展了,前进的实践怎能去检验落后的真理。只能不断地修正真理。这就是让我敬仰的父亲。


     小时候,我家就住在现在辽大外院的院内。那时没有这么时尚的教学楼和园林般的校园。我家住在父亲学校为老师修建的筒子房里,虽然很简陋,但冬暧夏凉。那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在我记忆里,父亲总是在灯下,一只手捧着书,一只手拿着一只粗大的红兰铅笔,在书间勾划点批。那时提倡读原著,读书便成了父亲永远的劳役。这时也是我最惬意的时候,我会悄悄地猴儿进父亲的怀里,也总是在他的怀里不知不觉的睡去。这便是我最初的书缘。


(二)
      我读书的生涯是在无书可读的时代开始的。
      1965年的春天来了,那年我十岁,在市师范附小读书。我只记得那时的天总是灰蒙蒙的,路上的人总是行色匆匆,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没有笑容(当时,刘少奇在全国刚搞完“四清运动”,毛泽东与刘少奇之间的政治分歧已经显露)。一天,班主任老师-----一位快退休的老人,低缓地对同学们说:“现在,全国上下要开展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为了反修防修。上级决定:从现在起停课半年,四年级以下的同学因年龄太小,就在家闹革命,五年级以上的同学参加学校的文化大革命……”谁知这一停课就是三年。

     在我记忆里,家里有一壁墙的书,时间太久,就连书架是什么样式都已记不起来了,只是梦里我常常能感受到来自那面墙的温暖。一天夜里,一群学生喊着口号来我家抄家,往日里抱着我玩,给我买冰棍糖块非常可爱的哥哥姐姐们,如同一夜间着了魔一样疯狂起来,他们叫着,喊着,挥动着手臂……我把头埋在被子里,从缝隙里看着他们把家里的书一摞摞装进了麻袋。他们走后,父亲沮丧地坐在椅子上…… 不久,父亲因关于“顶峰”的观点阐述(林彪语录:毛泽东思想是顶峰)被隔离审查了。     只记得后来母亲总说:我喜欢这本书,不是这个版本的,那个版本插图是谁的……这句话的原话是什么来的,就在那本书里,那本书没了真可惜真舍手……又是一天夜里,学生们将从老师们家里抄来的图书,还有些“四旧”堆在操场上烧了,人们在那里起舞,很象宗教的仪式,而很多老师悄然地走出家门,无助地看着……那火光时隔四十年,在我的心底还不曾熄灭。

(三)
      
     我少年时的读书经历是奇异的。
     因为长期见不到父亲,母亲总是心神不宁,我便经常偷偷去那座欧式建筑的教学楼里乱转,希望有一天能奇迹般地见到父亲,带回一点有关父亲的消息。学校早已不上课了,学生老师中成立了各种造反派组织。大喇叭、大字报、大批判已成了时尚。批斗会一个接一个。一个姓王为人和蔼的老校长在家里自杀了。一个姓陈的有两个老婆有国民党中校军衔的校医自杀了。让人已经感受到了什么是恐怖。恐慌的情绪在我们周围渐渐漫开。
    偶尔,我也学着成人的样子看看大字报。其实,我那根本就看不懂各造反派之间在相互攻击什么,只想在里边找到一些关于父亲的信息。但,我因看大字报时常会引来一些看大字报人的讥讽嘲笑。我变得自卑自闭起来……那是一个没有阳光的时代,一个被斥为“黑五类”的子女------没有学上,没有书读,没有小朋友一起玩,还不时地承受不知来自何方的伤害,没有人向你解释这一切。我经常会梦见一个人在大漠、荒原、深山中行走。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学校被封存的图书馆,这是一个很宽敞,采光面积很大的房间,一趟趟桌椅整齐地向图书馆的深处延去,由于久无人问,上面已落满厚厚的灰尘,里面是书库,所有的书架从上到下都被牛皮纸封盖着,那时,我已经知道所有封在里面的图书都是"封资修的毒草"。但还是一种以久违的宁静从图书馆的四面飘散出来,一种久违东西在呼唤着我……管理人员原是我父亲一个教研室的白叔,文革中因有问题下放到图书馆,他只抬一下头,然后就做自己的事去了,他无视我的存在.我向书库的深处走去。


四)
     古谚云:三岁学,不如三岁择师。我几十年来所以学无所成,事因少年好学而无师。
     我在书库深处,翻动封盖书架的声音,惊动了白叔,白叔拉着我的手走到了书库最里面,说:书架上的书你看不懂,也不让人随便看,你就看这些书吧。这是书库深处的一片很大的空场,中间堆着山似的书,外人都忙着闹革命,很少能光顾此处,我拾起一本书,封面上有某某人的签名,我知道那是从老师们家搜来,还没有来得及烧毁的书。不久,这里就有了属于我自己的桌子,凳子(是用书摞成的)。成了我以后三年读书的桃园。


(五)
     其实,我那时的读书状态是与世隔绝的,除了书的吸引外,还有很多逃避现实的成分,换句话说,是当时的社会现状把一个十岁多点的孩子逼到世界的一个角落里.让他把暂时宁静虚幻成了世间的永恒,书成了唯一的朋友,一个可以无语交流的朋友,一个永远不会背叛我的朋友.我把我的世界交给了他,他把他的世界毫无保留的给了我.我时常能听到书在为自己所遭劫运哭泣.如果说我是在向书倾述,不如说是我们是在相互的哭述.在哭述中我们走向平和...书,成了我心灵的慰藉,第一次成了我人生路上的酒吧.
     在那个不幸的时代,我是幸运的.我读很多当时孩子们想读而无法读到的书.当时所有能看到的现代文学(不是当代文学)名家的作品我都涉猎过.(后来我上大学时还为此感到骄傲)什么《三家巷》、《六十年变迁》、《早春二月》、《晋阳秋》、《为奴隶的母亲》、《八月的乡村》、《呐喊》、《青春之歌》、《家》、《春》、《秋》、《莎菲女士的日记》、《雷雨》...革命战争体裁的《暴风骤雨》、《红日》、《逐鹿中原》、《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铁道游击队》、《运粮队》、《敌后武工队》、《新儿女英雄传》、《吕梁英雄传》……苏联文学作品《青年近卫军》、《土士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暴风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安娜卡拉林娜》、《猎人日记》…….短篇小说《契卡夫短篇小说》、《卡夫卡短篇小说》、《莫泊桑短篇小说》……古代文学作品也仅限限于《老殘游记》、《搜神记》。三言二拍之类.《聊斋》不敢看,看了几眼就鬼狐乱飞,只好作罢.中国的四大名著只有《西游记》、《水浒传》能看得懂,《三国》还搞不太懂,《红楼梦》只读一半就放下了,理由是太啰嗦……每每读书,我都要把书上灰尘擦去,有时会搞得满身满脸都是灰……把卷起来的页弄平,不时地用一摞书压上.看书累时,我会去选书,把选好的书,靠墙边码起来,如同码劈柴堆似的.开始时,母亲还到处找我,后来,母亲知道我在图书馆就不管了,那时她自己的愁事比我多.只是有时,我往外跑的时候,母亲会喊住我,给我兜里,装上一点吃的.
     我最幸福的事儿是埋在书堆上睡过去,梦里与书中的人物,故事,景物,情节交融在一起……醒来时,还是那片宁静温暖的阳光照我的身上.(写到这儿我想哭,)


(六)
        
    1968年,中国三年的无政府状态已经维持不下去了,毛泽东提出:"抓革命,促生产".文化大革命进入了一个变节奏的时期.大中院校的学生,在革完老师的命之后,开始革自己的命了.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中小学开始复课闹革命.但是,"文革小组"极左的思潮并没有改变.仍应坚持"宁要无产阶级的晚点,不要资产阶级的正点.""宁要无产阶级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无政府的状态一直延续到1972邓小平复出.期间,我们不是在工厂做工,就是在农村种地.工人农民们就去搞大批判.除此之外,就是继承我们大哥哥大姐姐的光荣传统,学校无休止地批判(打骂)老师.这个阶段有个喜人的变化,大学复课闹革命后,开始召收工农兵上大学,很多在阶级斗争中表现出色者被保送上了大学.一些当权者的子女也成了幸运儿.当时,我们同学中最流行一句话:学会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这种读书无用论一直延续到1977年.
     这期间,父亲所在学校也开始招生,图书馆已经去不了.我读的书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书的来源断了,读书没有了选择性,只能是有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当时的手抄本小说已在同学们手上传抄.主要有两种:《第二次握手》、《梅花党》,我抄写这两本小说是从妹妹的一个同学手里借来的.抄书是有条件的,一次只能传给你几页,还回去后再给你另几页:二是有时间限定(因为还有很多人等着传抄呢).这两本有着与以往图书的不同特点,视野比原来扩大了,前者讲的是海外与大陆的之间的高级知识分子间的爱恋故事,后者讲的是台湾与大陆两党间高层变故的故事.让人耳目一新.当时,《毛泽东诗词选》已经发表,背诵毛泽东诗词已成为所有知识分子和文学青年最快意的必修课.除了发表的,还有来自手抄本的,现在依稀记得几句"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琴绝最伤情,朱华看不荣.后来有千日,谁与共平生……""闪闪青眸子,霞染海魄衣."当时,《革命烈士诗抄》是公开传阅的读物,那里面有很多东西影响了我的一生:"今天我们坐牢了,坐牢又有什么稀罕.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牢底坐穿."还有鲁迅的诗文,"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唤起了无数知识分子的心声.还有批儒弘法的批判材料,介绍了许多儒家思想,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四书五经这些经典文献.

(七)

     这个时期还有另一类图书---剧本(八个革命样板戏)。父亲曾对我说:要向剧本学习语言,剧本的语言是精练的.革命样板戏的剧本有着很强的政治倾向,除了向人们灌输革命的斗争哲学(只讲破坏,不讲建设)外,还忽视人的社会存在和人的个性心理需求,但对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我来说,有这样的文学作品看已是别有意义了。首先应是人格的培养。文化大革命给我带来的人格塑造是畸形的狭隘的有缺陷的,除了仇恨仇视,孤独孤僻,就是自我封闭自我否定。剧本让我远离现实,看到英雄们大写的人格世界,尽管那些英雄是革命的英雄。但我依然喜欢,有杨子荣、孙达得、田大江这类人物在我的精神生活里活现,使我的生活有了一道亮色。他们机智勇敢,坚韧无惧,敢于担当的品格,成了我做为社会人的理想模型。其次是情感培养。剧本还让知道人世间还有大恨大爱。人不光有个人得失,小家的得失,还有民族得失,天下的道义.当时还不知道有《楚辞》有屈原这样的爱国诗歌和爱国诗人,但已经有了象杨子荣入匪穴的那种舍身,孙达得取情报的那种担当.如果有机会你能再听一遍《智取威虎山》穿林海一段唱腔的前奏,依旧是让你有洗涤心肺般的感觉。我心灵的第一次被音乐(当然不如后来听到的《天国的女儿》)激活.生命开始有了色彩.我才懂得音乐原是一种大爱。三是审美情趣的培养。我在那里第一次接触戏曲,尽管是现代京剧,但那种快板的铿锵,慢板的抒怀,过门的气口,念白的顿挫,依旧让人美从心来。还有剧本插图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那种形体,及形体动作中的力度与节奏,很长时期都是我衡量舞蹈美的标准。还有对色彩的理解,舞台构图的认知,灯光的平铺与点染,道具的符号意义,都是从那时开始渐渐明晰的。

    另外还有浩然的小说《艳阳天》《金光大道》《西沙儿女》。我知道他是为政治服务的,但就我当时的认识能力是不知道其政治功能怎样实现的,只知道他是文革中小说写得最流畅的。尤其是《西沙儿女》,散文诗似的语言.美极了。我才知道,原来文字可以这样写。

(八)

     七十年代初,中国的历史上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
     1971年联合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将台湾代表驱逐除联合国:9月13日林彪坠机于外蒙.1972年美国国家乒乓球队访华,尼克松访华,揭开了中美冰封的外交历史.1973年邓小平复出,协助病重的周恩来总理收拾文化大革命残局.但"四人帮"政治集团势力还在,所以出现一正一反的两个文化现象.一是出版界出了郭沫若先生的一本书《李白与杜甫》(由于文艺界文革前十几年来一直是执行文艺黑线,所以文革中出版界是重灾区,没出过一本书)受到全国上下的关注.一是"四人帮"利用张铁生"白卷事件",反击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进而反击以邓小平为首的"右倾翻案风"
      在我的读书生涯里,当时有两件事对我很重要.林彪事件后,郭沫若写了一首打油诗,还能回忆几句:听话听反话,不会当傻瓜,可恶叫做可敬,亲人叫做冤家.夜里演戏叫做旦,叫做净的恰恰是满脸大黑花...这首诗给我心灵震撼很大.这不是诗,是诗人洞明世事后反观社会的一种阐述.让我懂得了社会还有另一种解读.一天,母亲下班回来,在装饭盒的兜里拿出一本书-----《李白与杜甫》,大三十二开,褐色的封面.这是我们全家从广播中听到后,一直盼望得到的一本书.母亲说她先看,然后再给我看.其实,是我和母亲同期读完的.母亲白天上班看,我晚上在家看.读李白的诗,我第一次懂得什么是大气磅礴:"攫倚天之剑,弯落月之弓,昆仑嗟兮可倒,宇宙噫兮增雄,河汉为之却流,山岳为之生风,羽毛扬兮九天降,烈火焰兮千山红."读完了书,我问母亲":我能否成为诗人?"母亲说:'"能".从那天起,诗人就成了我人生的第一个理想.
      其间,家里未被搜走的仅存的《资本论》走进了我的视野,那时候,说读<资本论>,不如说是耗费时光,打发无助的青春.但他却为我后来的哲学兴趣打下了基础。


(九)
      在之后的几年里,"批林批孔"已成了中国人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四人帮"利用"批林批孔"把斗争方向直接指向已经身患癌症仍在为国操劳的周恩来,导致邓小平再次下台.很多关于儒家的经典文献以其独有的方式送到了我们这一代人面前.我们开始知道.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仁者,爱人.下面分两支:"对内讲"孝(入则孝--对父母)悌(出则悌--对兄长)",对外讲"忠(为他办事尽心尽力)恕(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还知道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 仁.义.礼.智.信)".还知道了"朝闻道,夕死足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春江水暧鸭先知,说来也怪,知识分子的政治敏感性是出奇的灵.有一次,我听大人们说,在父亲学校教学楼里正在放一批供批判用的资料片,我也偷偷的溜去了,那间放映教室门是从里边插上的,我敲开门,开门的人为了看片子,竟连看都没看我一眼,说了声:"把门插上",就急忙走了.那天,我看到了郭沫若先生的话剧《屈原》,那种震撼不亚于后来我看小泽征尔的音乐会.至今屈原朗诵的《雷电颂》还在我耳边回荡...那个一身素裹身如枯槁的文人问天形象和那间教室久久定格在那个历史的空间里.后来,在那间教室里,我又看到了郭沫若的另三部话剧《孔雀胆》、《虎符》、《蔡文姬》。
      
      为了这个,我千方百计地弄到两本书,一本《郭沫若戏剧选》,一本是《沫若诗集》。(后来发现这两本上竟印着父亲的印章)我如捧着《圣经》般的虔诚,一遍遍的读……我感到那里面的很多东西点点的渗到了我的骨子里血液中,成了我精神世界的一部分.那是我第一次为作品的激情所感染,常时会大声朗诵出来:"一切的一芬芳,一的一切芬芳,芬芳是你,芬芳是我,芬芳是他,芬芳是火……"不信你再去读一读《雷电颂》、《女神》、《凤凰涅盤》,也一定会为诗人澎湃的激情所感染。


(十)
      1976年对于中国是极不平静一年。三位伟人先后去世,7月唐山大地震,10月“四人帮”垮台。
      值得一提的是4月4日清明节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恩来总理的活动。
      有一个参与者回忆“ 这是一个极不寻常的清明节,天安门的悼念活动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约有上百万人云集广场 ,用泪水、黑纱、白花、诗词、挽联、花圈、誓言、讲演、血书 …… 表达对周总理的刻骨铭心的哀思,怒斥和声讨'四人帮'的滔天罪行。这一天,最激动人心的是出现了高达四米的巨大的花圈,是北京重型机械厂的工人用钢条焊制的。当大卡车把花圈拉来时,天安门广场上的人群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另一引人注目的是,在烈士纪念碑上,挂着高约两米的四块巨大诗牌,估计是天没亮挂上去的。内容是:'红心已结胜利果,碧血再开革命花。倘若魔怪喷毒火,自有擒妖打鬼人。'无论是坐车还是骑车经过天安门,都能远远地看到它。有一首《向总理请示》的诗,暗示“四人帮”快要垮台:' 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  在纪念碑正前方,高高地安放着周总理的巨幅画像,画像下是用大朵白花排组的大横幅“民族英魂”。再下面又是巨大横幅∶'我们日日夜夜想念敬爱的周总理。' 广场中央有四幅巨匾写着后来被广为传播的诗∶'人民的总理人民爱,人民的总理爱人民。总理和人民同甘苦,人民和总理心连心。' 我在这儿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镜头。
      到处是诗词、悼文,人们争相抄写,朗诵。那种壮观场面是空前的,也可能是绝后的。有诗为证:'清明的花圈如皎月,嫦娥感慨同悲切。清明的挽联像尖刀,忠魂挥舞断贼腰。清明的檄文放光彩,进击大旗长空摆。清明的诗歌披彩霞,革命事业露新芽。清明的歌声连广宇,国际战歌不断曲。清明的口号震乾坤,人民永将正义伸。'”
      至今,我能脱口而出“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这诗后来被《人民日报》称为“ 反革命煽动”。再后来我买到了一本书《天安门广场诗抄》。

(十一)

     1978年,在一个区办工厂干了三年电工的我,在应大学毕业的年龄考上了辽阳师专.开始了有序地系统学习.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普通语言学》、《训古学》、《写作》等许多基础知识都在那时奠定的.为了将来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学语文老师,《离骚》、《岳阳楼记》、《六国论》很多古文名篇都是背下来的.古汉语的十类语法,如:“所以”谓宾倒装;“为”的万能用法:“老吾老,幼吾幼”的名词意动,实虚词的用法都在不断地应用中得以掌握.
    我们那个年代有人生三大幸事的说法:在家有个好父母,学校有个好老师,工作有个好领导。
    在师专我遇到了第一个让我永生难忘的好老师---是教我们现代汉语的顾春仁老师,他是一个蒙古王爷的后代,有着草原人特有的长像。谦和而寡言。.知识清晰而准确,板书简洁而漂亮,真是令人称绝,让我们知到做事什么叫做"到位".他的言行很长时期成为我的楷模.
    那时,文艺界也开始复苏,《伤痕》《班主任》《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已经让我读得忘情。
    由于文革后不久,出版业刚刚恢复,各类图书都很奇缺。出版的各类图书是按额度给各省市分配的。编教材的速度就更远远落在各大专院校需求后面了,各学校基本上是自己编教材,由于编得匆忙,很多书编进来名著的只是一些片段,注释简单,标准不统一。“书荒”让人们感受了另一种饥渴。买书难,一时间买书似乎变得比读还重要,但希望却越来越大。《先秦文学史料》、《两汉文学史料》、《魏晋文学史料》、《莎士比亚戏剧选》、《恶之花》都是在那个时候买的。《辞源》四册,是出一本买一本的.有时,为了弄到一本好书,可谓废寝忘食.洋像出尽.当时书店进多少书都不够卖,店员都把好书藏起来,卖给熟人.一次听说新华书店进了《希腊神话故事上.下》我请一个与书店有关系的同学写个条子,中午没吃饭就赶了过去,陪尽了笑脸也没好使.只得回来另想门路.
   那时,同学的年龄差是很大的, 我们系同学最小的年龄17岁,最大的39岁,但大家的学习是刻苦的.我们系有一本油印的文学刊物《新芽》,在第一期我发了一首长诗《一个画家的心愿》,那是我第一次拿起笔。


(十二)
     1983年,在乡镇企业局工作了三年的我,为市乡镇企业协会写了篇论文《浅谈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参加省乡镇企业年会,文章提出:起步阶段的乡镇企业要以小为主,即:小项目,小投入,小规模,小产出……被《农业经济》杂志社选中,并刊登在当年的第三期增刊上,对我及我周围的圈子震动不小。我才知道,不经意间帮人写的论文竟会有这么高的水准,为我以后写文学评论奠定了信心。我办公室的有一个高姐,她的丈夫是市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得知此事,力荐我去市委宣传部工作(当时能搞文字的人不多),而我选择了去市图书馆工作。1984年3月我去了新建成的市图书馆,原想那里会有资深的学者和丰厚的藏书,但到了那里才发现没有人读书,我去后半年,由我主建业务部,让我十分尴尬。藏书的体系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按《中图法》索驹,二十一大类竟没有一类是完整的。我想看一下闻一多先生两本诗集《红烛》《死水》,竟找不到。二十一大类也没有哪一类是收藏重点。于是调往市委宣传部已成定局。这期间,图书馆处理旧书,这样的好事让我赶上了,两毛钱一本,我买了一麻袋。虽然很旧,但对当时的我来说,拥有这么多的书已经是太奢侈了。1985年月2月我离开市图书馆,走时,我给馆长留下了一份《强化市图书馆馆藏建设的建议书》,建议:把二十一大类图书按历史年表制成二十一个表图,把每一阶段的名家、名著填进表里。表制成后,按表索书进书,用十年时间,完善馆藏书结构。老馆长看了真是很高兴。我人生的路有时真的很奇特,在我到市文化局办理调转手续时,新来的局长要找我谈话,这个人就是我第二位老师,我的恩师----孙世哲。他说:你的档案我看过了,你不要去宣传部了,在哪儿都一样工作,我是你父亲的老同事,跟我干吧。这样我便被扣在了市文化局,这一扣就是十年。
    先是孙局长写了《鲁迅教育思想研究》《鲁迅的审美意识》两本书,我有幸为他誊写书稿,并成为第一个通读者和建议者;在八十年代,这样的官员是极其少见的,他提出:官员学者化,学者官员化;六书注我,我注六书。。。对我后来的人生轨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后,他组织成立辽阳市美学学会,我理所当然的成了副秘书长。然后,他又推存我做辽阳市文学学会副秘书长。从此,他的引领下,我走进了一个更加广泛的读书领域。

(十三)
    1980年—1990年中国出现了十年文化热,接着出现了十年美学热,这与中国的大环境是分不开的,社会大的变改必然带来整个民族的文化反思,这种文化热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已影响到了社会的中下层
    如果说以前的读书是积累,那么,从这时起读书就进入了认知。开始伴随着思索和写作。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为写作而读书;一种是为困惑而读书。如果说我是主动读书,不如说是被推动着读书。当时社会各阶层的都文化活动十分活跃,每年省内部分城市文学研讨会,孙局长都把我推荐出去。与市里的组织者说:我出一个人,一篇文章,一百元钱……连续多年,始终如此。根本也不征求你的意见。就这样我把空余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读一批相关的书,写一篇论文。很长时间里,这竟成了我的写作模式。先后写过《中国人姓名中的文化象》、《佛教与文学样式》、《(红楼梦)家庭文化活动》等十几篇关于文学、文化方面的论文。
    1987年,是我读书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孙局长和我一起到北京大学参加〈中国文化书院〉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班的学习,院长是汤一介,讲课的都是一流的学者,张岱年,鲍尊信……这是一种普及式的讲座式的学习。是中国高级知识阶层文化意识觉醒的责任使然的普及,是不记功名文化传承的薪火传递……几千人的礼堂里,餐厅里人们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有人在桌上,有人在窗台上,有老人,有孩子,有教授,有工人,有干部,有军人……静静的听着,如饥似渴的听着。生怕一时疏漏,没听着那句话……人们没有时间笔记……由于十年的文化传播的阻断,每一句都让你震撼,每一个人都让你激动,大家不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无一不处在亢奋的状态里……书,成为滋养我心田的甘泉,再一次成为我人生路上的酒吧。


(十四)
     当时,发的教材《比较史学》、《比较教育学》、《比较法学》、《比较伦理学》、《比较文学》、《比较美学》、《比较宗教学》、《比较方法论》、《印度文化概论》、《西方言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佛教与美学》、《道教与美学》、《法论基础》、《比较社会学》还有一些黑格尔《美学》、达尔文《物种起源》、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佛洛依德《梦的解析》等.这些书都不是在课堂上讲的,而是给学员自己读的,课堂讲的是另一套老师探索研究的课题:《共运一百五十年》、《现代西方戏剧史》、《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艺术心理学》等.后来,我还买齐了一套"蓦然回首"的丛书《凄壮的祭坛》、《变改中的文化心态》、《悲患与风》、《天神人》、《走向避难所》、《世俗的祭礼》……这是一次脱胎换骨式的学习,让我从骨子里完成了学生式的知识分子(小人儒)向一个有社会责任的知识分子(君子儒)的跨越.
     记得,我们听到一位上海戏剧学院的女教授讲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她讲得是七个层次,不是现在讲得五个层次,最高层次为极致,然后讲了个故事:一个西方的女士,一天凌晨,被一只猫叫声弄醒,窗帘被晨风吹起……她起身,光着脚,穿着睡衣,沿着上山的小经缓步走到山坡上,在一块石头上坐上来,听着微风吹过,任薄雾吹拂...如同入了仙境……这一刻她进入了一个人与自然融合为一体忘我境界……这就是极致.
     我还与张岱年有一次近距离接触.一天吃过午餐后,我与另一同学到操场打球,一位七十多岁的长者,缓步走了过来看我们玩球,他有一米八左右的个儿,一头花白而直立的头发,上身着家织布对纽绊砍袖背心,下身一条黑色裤子,脚下一双黑布鞋,手里拿着一把大蒲扇……我问:老先生,您贵姓?老人家说:张岱年……我们吓得只吐舌头……
    这种文化反思是正确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由于否定文革的情绪漫长,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全盘否定中国文化,肯定西化的主张,大型文化反思散文《河殇》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主要观点:蓝色文化一定战胜黄色文化,海洋文化一定战胜大陆文化,极端的情绪,极端的口号,忽视了东西文化的差异性,互补性,从而直接导致了1989年学潮.当时,我上的中级班已经结束,孙局长仍在北京大学上高级班,他目睹了学潮的全过程.回来后,被审查很长时间。人们再一次陷入痛苦的思考中。

      这时期,我买到一本书《朦胧诗选》。


(十五)

      经过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经过十年的文化反思,“破”的力量在此减弱,“立”的力量在增强。1995--1996年,全国的文化事业处在上升阶段,我在市文化局任办公室主任。主要是三件事:一是文字工作,二是人事工作,三是事务性工作。那时有两句话:吃透上边的政策,吃透下边的情况。上边来的文件不单都要看,还要分道叉(分转给各分管局长),还要思索文件下来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措施:下边的东西就要有两种方式把握,一是到基层走,一是要相关资料看。我把相关资料看得很重,当时,文化口有十六家单位: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评剧团、京剧团、二人转剧团、戏剧艺术研究所、群众艺术中心、新华书店、电影公司、演出公司、文物收购站、少儿图书馆等。要求基层十六个单位全年所订的相关资料按期送给我一份,同时还有相专业的书籍。所以,当时我能看到很多与文化相关的资料。《戏剧研究》、《大众电影》、《博物通讯》、《中国文化报》、《群众艺术》等,相关的书籍有《艺术语言》、《色彩与构图》、《舞台灯光》、《瓷器鉴别三百种方法》、《旋律史》、《图书馆学》、《图书发行学》、《群众艺术工作手册》、《发声学》、《书法五千问》。通过这些人、书与资料,让我与文化、艺术有了更直接更广泛的接触。
      在这期间,我还知道了一些从辽阳走出的演艺界人士的情况。京剧演员童祥龄、严富华的情况,评书演员刘兰芳的情况,古典魔术师杨麻子的情况,评剧演员谷文月的情况,歌唱演员毛宁父母的情况,让我对从艺人员过去与现在的生存状态有了比他人更深层的感受。
我还参与接待过来辽阳演出的很多艺术团体,见到过许多大家。同时,只要外面有好的文艺团体演出,我都借职务之便去观看,香港现代舞团演出、小泽征尔音乐会等。
       一次营口市评剧团长来辽阳搞外调。我在一个文化局定点的小饭店请他一行人吃饭:其间我一再要求他给唱一段评剧,他给唱一段《徐九经升官记》里的《当官难》,唱完后,整个饭店沸腾了,人们全场起立,热烈鼓掌,(评剧,叫半班戏---一般是男的给不上劲,没想到他唱得这么好,让我改变了对评剧的印象)那旋律至今还在我耳边旋绕。
      辽阳市是曹雪芹的祖籍,在第一届曹雪芹艺术节期间,全国红学会在辽阳召开,我和斋主等一些朋友,听到冯其庸、李希凡、周思源等学者的报告,我感觉周先生的东西更好一些。



(待续)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7-19 16: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江中牡丹 于 2010-7-19 18:14 编辑

          生活因书香而美丽  雪天使君

    记忆中书一直是我最好的伙伴,打小就是。念书后更甚,每次考试后的父母的奖励雷打不动是书。我家附近的新华书店是我光顾最多的商店。整套《红楼梦》就是小学三年级进的家,当时根本看不懂,懵懵懂懂的读着。开明的父母对我的课外阅读从不加干涉。至今想来心存感激。
        逢年过节,亲朋好友聚会,人再多环境再嘈杂,我都能找一角落静静看书。姨婆担心的说这小丫头别成了书呆子哦,怎么大家都再玩我就不玩呢。她不懂书的世界更好玩更精彩。记得有一次母亲同事的孩子过生日,母亲送了套《少儿百科全书》作为礼物,结果被调侃了一顿。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有人会拒绝图书作为礼物。
        与书相伴的日子在延续,哪怕在物欲横流自我膨胀充斥的今天,读书依然在我的生活中占了很大的空间。哪天丢失了读书的**是不是会有灵魂被蚕食的疼痛?爱书是天性,也许在抓周时就选择了这个纸质的精灵。从朦朦胧胧翻阅《红楼梦》,盲目的唱着“好了歌”,到痴迷琼瑶的爱情童话,为那些痴男怨女落泪痴狂;从迷醉刀光剑影的武侠小说,仿佛提炼出腾云驾雾的本事且有为天下之忧而忧的大将风度,到安妮宝贝的《七月与安生》与那些时尚的诗句……回眸——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倘佯书中,钟摆总是无情的飞转,那些纯粹读书的日子在时针和分针的交错间同样一去不再复返。书依然在读,是喜欢也是习惯,尤其喜欢在书城中浏览群书的感觉,翻翻这本看看那本不一定买却特别享受这个过程。“都什么年代了还买书,网络上什么书没有?”朋友如是说。偏偏我就爱翻书的感觉,还有那淡淡的油墨清香,在每一个夜晚都陪伴着我。我看书从不折角也不用书签,看完的书基本保持完好的原样躺在书橱。以前看书会贪婪的一口气读完,非得知道结局才肯罢休,现在喜欢慢慢的品,似乎这样更能享受书中描绘的情节与真谛。看《狼图腾》时大气不出,完全沉浸在人和大自然的交替中,吸引我的是每次读总有与灵魂对话的震撼,多次翻阅咀嚼读过的文字依然有新鲜的感觉。
        喜欢周国平的书,一本,《安静》在我枕边躺了很久,洁白的封面上,一棵大树前有位打伞的行者,右上方醒目的“安静”两字,很安静很深邃。轻轻的翻、细细的读,我与《安静》默默对话。
        读《安静》时我没有听音乐,很少有这样的情况,不知道为什么,是书的封面让我选择了安静的读你,还是“安静”两字给了我暗示。在《丰富的安静》和《安静的位置》之间来来回回读了又读。
        安静不是个名词而是一种境界,向往却很难达到的追求。“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人经历了喧嚣的丰富后再回到安静的世界得到的是丰富的安静。会有人从安静走到安静的吗?
        安静从心境开始,心境决定选择,选择决定状态。人难免会在一个时期渴望某种热闹,那是生命的追求,但不可能总停留在这个阶段。丰富的安静——如此境界是哲人才能悟懂吧。如我只能是一种信仰。心情总会被一些事情弄的很糟,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别别扭扭的在泥沼中挣扎。不宣泄不等于能安静的走过。人很需要有安静的心境,哪怕在一时一事。
        难以达到的或许才是值得追求的。

       相对小说而言我更喜欢优美的散文。“我”最不能忘记的不是父亲的音容笑貌,而是他的“背影”。“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如此的意境与深邃岂是随意就能悟开。
        美丽的诗句使想象的翅膀开始腾飞。“风清/云淡/野百合散开在黄昏的山巅/有谁在月光下变成桂树/可以逃过夜夜的思念。”“当你沉默地离去/说过的/或没说过的话/都已忘记/我将我的哭泣也夹在/书页里/好像/我们年轻时的那几朵茉莉/也许会在多年后的/一个黄昏里/从偶然翻开的扉页中落下/没有芳香/再无声息/窗外那时/也许/会正落着细细的细细的雨。”“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醉卧其间不想醒来。
        但愿在书的熏陶中多点沉稳多点睿智多一份开心。不奢望辉煌但求在一方静土能结识爱书之同道中人。充满书香的人生旅途上,浮躁的心在书本中渐趋平静,贫乏的脑海因书籍而饱满,寂寞和孤独在书海中荡然无存,平凡的生活因书香而美丽!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7-19 16: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江中牡丹 于 2010-7-19 18:33 编辑

        纵横四海观《成吉思汗》 芷若

      我是不怎么爱读书的,真是这样,找借口地说可能是时间有限,再则,自从有了电视与电脑之后,书看的就少了。也许是远离了读书的年代,少年意气风发读书用功的时代,好像一去不复返了。近日,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书还是要读的,然,读书也可以换成另一种方式,虽读不到油墨的清香,但,直观地感官读一些电子书,亦或是带有冲击力的电视画面,也是不错的选择。看连续剧《成吉思汗》就是怀有这样的心思细细看下去的。

      近来,央视四套每晚黄金时段播出的连续剧《成吉思汗》真可以算上佳作一部。本是儿女情长的我,竟然喜爱上了战争场面,不仅仅是剧中本着原作,重现的战争场景宏大,且真实,再现了当时攻城的霸气所在。不知不觉,竟然融入了剧中,心情随着成吉思汗的喜怒哀乐而旋转。少年命运多戗的铁木真,怀揣着鸿鹄大志,在逆境中竞争、生存,只是心中的火花从来没有熄灭过。那火花随着势力庞大,渐渐在胸中燃烧成熊熊大火,越烧越旺。

      历史上的成吉思汗是功过并存的,大凡历史人物都是如此。但,谁也辱没不了一代天骄的雄才伟略。无论是胆识,还是人品,他堪称人杰。善于用人没有停留在表面,在排除异己之后,能求贤若渴地将耶律楚材、郭宝玉等人招至门下,也充分彰显了其宏伟心智,是一般常人无法达到的。那样的年代,能够高瞻远瞩,将统一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可以说这是历史多少皇帝所不能企及的。虚心学习,奖惩分明,孝敬母亲,有情有义,构筑了他伟人的雄韬伟略。

      在对待自己从小结拜的安达,即使安达多次背叛了他,他也是大气地一再放手,将其释放,最终,安达敌人自己逃脱不了良心的谴责,自尽而亡。看到与自己出生入死的勇士们一个个倒下去,他的心真是痛死了,在发布屠城的命令后,还能够在智者面前知错便改,收回成命,这是其他无所为帝王所做不到的。善于用贤人,善于用兵,善用做人,这是成吉思汗的法宝。在西征的艰苦战役中,历史即使是众说纷纭的,但,游走历史空间,设身处地地想象,在国人遭受奇耻大辱后,哪个帝王能不愤怒呢?

      身先士卒,即便是花甲之年,成吉思汗也是马上皇帝,在战场上,主帅马上指挥,那气势,那震天吼,能不振奋人心么?于是,我能够守住每晚的黄金时段,静静地看这个伟人的挥手投足,心存钦佩之际,客观地公正地还原一代天骄的重现。他信奉的长生天,将赋予了他无穷的神力,在对待强悍的敌人面前,他都能取胜,铸就了铮铮铁骨的蒙古大汗。在攻略的国家与城市里,对待手无寸铁、不参加抵抗的人们进行大赦,对待其他教徒,他给予宽容,允许多个信仰并存,这是近期许多征服世界者都无法实现的诺言,从中也彰显了他的卓越远见。

      敢爱敢恨浇注了他的柔情。早期选妻的时候,他挑选了有争议的异族的女儿孛儿帖作为妻子,从此战争不断,纷争四起,但,作为男子汉,他尽力保护着妻儿老小,在得知妻子被凶残的异族抢走的那段时间,他真是如坐针毡,一场战役在酝酿,最终还是勇者胜。在功成名就之后,他纳了两个王妃,不好意思面见大妃孛儿帖,派出了一个使者作为说客,至情至理让人感动。我说,孛儿帖能嫁给这个大汗,真是荣幸之至。患难中见真情,他们的爱情故事流传千古,大草原见证了真情。

      成吉思汗时代离我们很远,但其人又离我们很近。迫不及待地在电脑中搜寻,渴望看到那个年代的一切介绍,这就是看连续剧《成吉思汗》后的心情。历史在教科书中也许很是呆板,但是,透过电视画面,清晰再现那段历史,从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从一个个历史片段,从一个个演绎的故事中,可以重温那段久远的历史,原来历史课可以这样补习。在浮华的如今,各类电视剧题材频现,然,感觉如《成吉思汗》这样的好剧已不多见,尽管拍摄的年代是2002年,真实、震撼,是整部剧作的感觉,毫不夸张、毫不做作,给人美的享受的同时,带给很多启示。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7-19 16: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江中牡丹 于 2010-7-19 18:37 编辑

      扮相人生自有因——《伶人往事》读后    闲散之人

      能买到这本书完全是一种偶然,要离开大连的前一天,外出办事。路过一个书亭,随口问了一句:“有《伶人往事》么?”见书亭老板肯定地点头,我几乎愕然。因为这本“禁书”已经很难在书店或者摊面寻到踪迹了。当时我的反应就是“盗版”。但是,当我拿到此书以后,我仔细的翻看了一下:湖南文艺出版社,正规的书号,正规的印刷,正规的装祯。38元的定价。

     和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的装祯风格有些相近。好像封面的美工设计略微下了几分功夫。放在页面中央的书名《伶人往事》分外惹眼。而副标题“写给不看戏的人看”更是耐人寻味。


      因为一路行踪匆忙,我是断断续续的看完了这本书。掩卷之后,我有一种惶然,或许我的政治嗅觉国与麻木和迟钝,我看不出任何这本书被“禁”的理由。一本普通的书,一本回忆往事的书,并无太多涉及现实的东西,即使是面对过去,我也认为作者是理性而又客观的,但是,就是这样一本书居然被打上了“禁书”的标志,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禁书与我来说并不陌生,历朝历代都有禁书,但是,禁书并没有绝迹,反而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这其中的原委究竟是什么,我不好说。我所以要买这本《伶人往事》其实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对这本书的“禁令”,我实在想知道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这本29万字的书,看起来并不困难,而这本书也确实和《往事并不如烟》在手法上,笔触上,甚至是表述作者的思想感情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全书分了八个戏剧艺术家的故事,分别是:
     “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尚小云往事”
     “可萌绿,亦可枯黄——言慧珠往事”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杨宝忠往事”
    “留连,披风抹月四十年——叶盛兰往事”
    “梨园一叶——叶盛长往事”
    “空一缕余香在此——奚啸伯往事”
    “一阵风,留下了千古绝唱——马连良往事”
    “细雨连芳草,都被他带将春去了——程砚秋往事”

     对于中国戏曲的独到见解,和娴熟的理解能力,让章诒和先生在她的“守愚宅”里用平静的文笔,书写了这八段不平静的艺人往事。我看的心潮起伏,看的酣畅淋漓,也看的热泪盈眶。

      这些曾经在我国戏剧舞台上的风云人物,一个个人生的经历就是一部部含畅淋漓的人生大戏。或悲壮,让你掬一捧同情的清泪,或快活,让你抚案击节拍手叫绝。这些伶人他们或许卑微,或许高大,他们在舞台上,他们对艺术的倾力和尽心,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热情,他们对财物的豁达和漠然,他们那些让你或哭或笑的的悲剧人生经历。

     或许就是因为章诒和用太写实的笔法,把这八个性格分明的艺术家,以及他们的生活经历犹如蚕茧抽丝一样,一点点抽了出来,一点点剥开,让我看得无法平息自己内心地感受。我甚至能揣摸出这本书“被禁”的因由。无非是说了一些真话,无非是揭示了一些历史往事的真实,也无非是表述了一些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在这本书的《自序.前言》中她这样写到:“艺人,是奇特一群,在创造灿烂的同时,也陷入卑贱。他们的种种表情和眼神都是与时代遭遇的直接反应。时代的潮汐,政治的清浊,将其托起或吞没。但有一种专属于他们的姿态和精神,保持并贯通始终。伶人身怀绝技,头顶星辰,去践履粉墨一生的意义和使命。春夏秋冬,周而复始。仅此一点,就令人动容。”我相信章先生自己作序的这段话,真实的囊括出她写这本书的真实动机和思想。

     真就应了章先生的在这本书副标题的话“写给不看戏的人看”。我这个几乎从来没看过戏的人,第一次看到了这些伶人真实的一面。这些在舞台上粉墨人生的人,在真实的生活中是那样的血肉丰满,个性鲜明。

     尚小云的豁达和不幸,从七所宅院,万贯家财,到窘迫到三只碗六根筷子,让人无语。言慧珠那鲜明的个性,那敢爱敢恨的人生,“活的美丽,死得漂亮。”杨宝忠的才艺双全,从红花到绿叶,而下场凄凉,被红卫兵囚禁,冻饿而死。叶盛兰在江湖上,感受着人世的世态炎凉,他的刚直坦荡,在时代的漩涡里,他被任意的摆布,被任意的搓弄,但是,唯一不变的是他带着光耀,带着屈辱的一生,令人扼腕。叶盛长陪着中国戏曲由圣而衰,由峰而谷的往事,就像章先生笔下的那句刀子一样的文字“一段历史伴随着无数的冤魂。”奚啸伯的曲折人生,他的仗义疏财,他的忠孝亲情让你有一种难以释怀的感动。而马连良先生那散发着激情和艺术光彩的生命更是让我怦然心动,大师戛然而止的生命,在更多意义上告诉我们如何去面对那段历史,如何去倾听大师们那厄云止水的心声。而程砚秋的往事让我看到了一个艺术大师的人生历程,他在艺术上的追求。他的铮铮铁骨,“人生是演戏,社会是舞台,每个人都是演员。”

     章诒和先生并没有去粉饰往事,也没有去一味地为这些“伶人”歌功颂德,她所给我们看的是一个个鲜活而又真实的生命,从旧社会到新社会,从反右到文革,历史的时空在惊、涑的时空幻变之中,人生宛如一场大戏,有人戏里戏外表里如一,有人委曲求全苟且偷生,也有人走不出戏中人的情结,还有人无法挺直自己的脊梁,但是,在社会的,政治的,时代的大背景之下,他们没有,甚至无法做出别的选择。

     章先生的笔触是冷静的,记录是翔实的,视角是独特的,思想是明确的。使该书既彰显了一定的文学品位,又使得该书的史料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穿插于文字之中的关于戏曲的一些术语、常识,又让我们大开眼界。比如“富连成”的来历、舞台布置等等,让我们这些“不看戏的人”对戏曲有了很多新鲜的认识。自然,我们对《伶人往事》的阅读,并不仅仅只是文学含义上的阅读,同时还是一段历史的阅读和一种厚重人生的阅读。

     写到这里,用章先生的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只是想困惑的问一句:“如果说这本书也被打上了禁书的标记,那么谁来给我一个它被禁的理由。

     但愿是一种谣传。

     一个不敢说真话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不敢正视历史的民族是没有明天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7-19 16: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江中牡丹 于 2010-7-19 18:40 编辑

        日落西上红霞飞  半部堂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胸前的红花映彩霞 嘹亮的歌声满天飞 。”每当唱起这首军歌,那美妙的旋律就如晚风一般拂去一天的疲惫,如露珠一般清洗着一天的烦恼,又似袅袅的炊烟温暖着晚归的我。薄暮冥冥,晚霞满天,人在河边。

      50
60后的人们大多是唱着军歌长大的。从“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到“红星照我去战斗”,从“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像太阳”到“微山湖上静悄悄”。一首首军歌就像一碗碗小米饭将我们养大,把我们养成“五指山”,养成“万泉河”,那条“风吹稻花香两岸”的大河,也常常在梦里缠绕。她带着历史的朵朵浪花,潺潺流过我们民族的记忆,在风中轻轻的诉说。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安史之乱时的杜甫,逃出长安,面对夕阳晚霞,他竟觉得那云霞是那样的峥嵘可怕。一路上,他看到的是“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回到家中,儿子已经饿死,妻子“惊定还拭泪”,犹恐在梦中。盛唐帝国从繁华走向战乱好像只在一瞬间就大江东去,日薄西山。玄宗只能仓皇出逃四川,失与备战的防线一溃千里,哀鸿遍野。盛衰之理,虽曰天道,岂非人事哉!


    战争与和平,犹如人类前行的两只脚,不断交替着,谁也无法避免。为了和平不得不去战斗,为了保住和平不得不流血。问题的关键只在于,为了和平付出的代价如何,与对战争的预防密切相关。居安思危,警钟长鸣,该是永恒的真理。为了保住和平,防止战争,我听到了历史深处那一首首嘹亮的军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秦风”在耳畔回荡,“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国殇”在心头回响。“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的《满江红》让人荡气回肠,“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让人热泪盈眶……《六韬》曰:“圣人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可见用兵是历史的无奈和必然,我一直认为,用好兵就得有好军歌去激励。一首好的军歌,胜过滔滔万言的动员。我们还清晰地记得,我们正是在高唱着“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的歌声中,取得了抗战的胜利,我们就是在炮火声中,一边高唱“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边向国民党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而今,嘹亮的军歌已退出乐坛主流,这不能不让人担忧。在一次青年联欢会上,我唱的军歌“红星照我去战斗”,竟然被90后戏称为“骨灰”级歌曲,我是“骨灰”级人物,当时真是五味杂陈。他们安于和平幸福太久了,不知和平幸福好要有强大的国防来保护。司马光曾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因此,在青少年学生中进一步开展国防教育,应该成为人们的共识,最好的办法无过于让嘹亮的军歌飘荡在每一位青少年心间,让嘹亮的军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让嘹亮的军歌提升他们的国防意识,让嘹亮的军歌振奋他们的精神,去开拓崭新的世界。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让美妙的歌声永远飘荡在华夏大地,让我们在和平的环境中诗意地栖息。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7-19 16: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江中牡丹 于 2010-7-19 18:45 编辑

      七月,读瑛子《一路上有你》  零石

      事隔一年,来写这篇读后感,仍感觉,早了些,仍害怕未能读懂,而遗漏了太多。可是2010年瑛子姐姐的生日临近,无以为赠,那么此文,权当一份絮语,一次谈心,一份在瑛姐生日时的小小贺贴吧!
  那个盛夏,我行走在上海的天空下,为了一份生活,做着一份枯燥但还算稳定的网编工作。收到瑛子姐姐的这本文集时,所有的激动,化作了对这本书一字一句急切的阅读!记得当初收到衣袂飘呀飘的《泪吻》时,连夜读了数篇,收到书的几天之内写下了读后感,那时,是激动,是那本书带给我情感上的触动促使我匆匆写下了那篇粗陋的文章,两年多过去了,我一直带在身边,一些瞬间,会翻出来读读,当初读这本书时的激动之情还在。这都是一本好书的魅力所在,读过,可以再读,再读时,还可有新的触动,可谓百读不厌。而瑛姐的书,迟迟未动笔,不是书的内容没有打动我,是这一次,想在一切都沉淀之后再来回味那最初的感动!
  生活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仰慕的人,远远的望着,害怕近了扰了他/她的宁静,害怕粗陋的自己让他/她见了也觉是两个世界的人。可是有些相识相遇,又像是上天的一场场恩赐。
  与瑛姐的相识,我就有那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因文字相识,却又走出了文字之外的情缘,还走到了彼此的面前。曾两次紧紧的拥抱在上海的天空下,曾一起流过无法抑制的泪水,曾一起在QQ里你欢我笑,曾在红袖的贴吧里给过我无尽的安慰、鼓励和温暖。文字之外,似乎有写之不尽的故事和情感,而今夜,我们只读《一路上有你》,今夜,我们一起品读一本书的芳香。
  《一路上有你》,多么温馨的书名,这让我联想到瑛子在红袖上连载的VIP小说《天国的路上一路同行》,瑛姐的这部签约作品受到广大红袖网友的喜爱,一时成了红袖最热门的小说之一。因为真,因为情,加上很强的驾驭文字的能力,自然很易打动读者吧!
  《一路上有你》,黄河出版社出版,此书共分为行走天下、人生感悟、品味人生、我爱我家、小小说这五辑。
  【行走天下】:收录了瑛子这十多年来游览海内外名胜古迹的十二篇游记,不仅详细而真实的介绍了这些景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还有生动的故事,极具感染力,让我们好似在瑛姐的带领下也游览了一遍。如果大家如我一样,一时还不能抵达那些我们想去的地方,不妨先读读瑛姐的游记,先在文字里游玩一番吧!
  【人生感悟】:人生若只如初见、拒绝喝下孟婆汤、轮回之外……单读题目,已引起了我们阅读的渴求。瑛子是一位善思善感之人,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个把感恩、包容、知足常乐放在首位的女子。记得《轮回之外》是去年四月末我们几姐妹写的同题,想不到在六月份收到瑛姐的书时,书中已收录了瑛姐的这篇文章,真是意外的喜悦!
  【品位人生】:从色戒读张爱玲,很喜作者说张爱玲先生的那段:“‘无情’是张爱玲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在她众多的小说中,仿佛一直是对世间的真情抱有怀疑的看法,虽然她最终以平淡的文笔描写此文,但是,不难看出,她在此篇文章中鲜明刻画出无情背景下,深藏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小女人情感体现……”而瑛姐的那篇《秋日里的野芒花读后感》,在红袖的散文论坛曾读过,甚至对着屏幕双眼湿润。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汉收养了一位弃婴,老人叫她芒花,而在芒花年仅十岁时,因为疾病,离开了人间,让我忍不住落泪的,是芒花墓碑上的六个字“我来过,我很乖”。生命,多么的珍贵!瑛姐,就是这样一位热心肠的人,她作为广东地区的志愿者,曾救助过一位脑积水小孩孟真,结局和小芒花一样,可是,在孟真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时光,瑛姐给了他人世间最深的温暖和爱!更让人可敬的是,瑛姐作为志愿者,曾成功解救了数名被拐卖儿童,就在前不久,我还看到了CCTV—2特别关注节目中对瑛子的报道。《人狗情未了》,写的是爱狗离世对情感上的折磨和伤痛,对动物,她一样的充满了爱心和真情。
  【我爱我家】《执子之手,夫复何求》,写的是一段最幸福的婚姻,《泪吻》,写给天国的弟弟,其中还有一篇文,写了孟真的离去,可以看出,作者把这样一位孩子是当作了自己的亲人了。她就是这样把遇见的许许多多的人都当作了亲人一样对待和牢记,刻入了我们彼此的生命里,将不再忘记……
  【小小说】仅收录了两篇小说,读完真的是意犹未尽!这两篇小说并不亚于作者曾在红袖上红极一时的长篇小说《天国的路上一路同行》,语言生动,情节环环相扣,我都是一口气读完的。世间情,就这样在她的小说里,刻画得淋漓尽致了!
  一篇篇文章,像一首首江南小诗。此文,我仅作简单介绍,文章的精髓,还是大家在作者的文字里去品味吧!人生,一个年轮一个年轮的踩踏过去,带着真心和真情,而作者,还用她手中的笔,用心的写下了亲情、友情、爱情,用心的写下了世间情缘的美好。活着是不易的,可是作者在快乐的付出着,不,是快乐的创造着!创造生活,创造真情!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0-7-19 16: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江中牡丹 于 2010-7-19 18:48 编辑

读点“蒲松龄”,说点“狐狸精”,再侃点“鬼”?

                                                 海拔五千


    可以看到,蒲松龄笔下所表现的郎才女貌、两情相悦的情爱观,不乏浪漫温馨色彩。比之才子佳人、痴男怨女的苦思苦恋,蒲松龄笔下的爱情,只不过是平平常常的生活遭遇和简简单单的自然结合,甚至是始料未及的异事。在蒲松龄所描绘那些活灵活现、来去自由、贤达宽厚、与人为善、饱含恻隐之心、且有血有肉的女鬼们身上,劳燕双飞、志同道合的爱情基础淡化了。蒲松龄的笔下尽是充满了灵性和情爱的尤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与人类形影相随的朋友!面对如此歌颂爱情、忠诚生活之美好而自然的情感,你如何能去忽视它?拒绝它?甚至诋毁它?

  当然也看到,蒲松龄笔下的那些患难与共、疾病相扶、忠贞不二、生死相从的家庭夫妻生活,是一幅幅基于美好,基于善良,也基于幻想中所描画出的相夫携子的理想化蓝图。投怀送抱、以身相许的狐狸精们既有爱的自由也有不爱的自由,它们随心所欲地游戈于从无利害关系的婚姻和情爱之中。这也许正是蒲松龄要表达的一种平平淡淡、也是真真切切的婚姻与爱情生活。

    以高扬人性的大旗而让后世缅怀的蒲松龄描述的两性结合没有产生惊天动地的爱情典范,也没有刻意去渲染举世悲呛的情爱悲剧。但是恩恩爱爱过日子的狐狸精们,确实成就了蒲松龄留给人世间的千古美谈。其实,蒲松龄以其浩浩十六卷,四百九十一个“搜抉奇怪”、“事涉荒幻”的说鬼谈狐的短篇,极有耐心的至少告诫了红尘里的男男女女:顺其自然吧,爱情是不能保卫的!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于幸福的爱情或是于痛苦的婚姻,无论有无,人类都是要往前走的!古往今来的千说万说中,“保卫爱情”也总是剪不断、理还乱之顶天立地之一说。有些日子中,电视剧《保卫爱情》此起彼伏,其发出的声浪渐比天高。于我看,面临痛苦的家庭维系,面临枯竭的情感交流,面临危险的人性扭曲,面临我也走不出来、你也走不进去的无声无色的黯然生活,那一刻高喊《保卫爱情》,实则是退而“祈求”婚姻的平安而已!只是婚姻的幸福和平安是要两情相悦的。

  人类的情感总是在流动中产生轨迹,因流动而产生美好和诗意。情感不是常数而是变量,情感的精神世界最终要融入运动的物质世界,爱情必然要依附现实和物质。在同床异梦中,你所保卫的爱情将存放何处?你所祈求的婚姻又将如何实践?爱情是需要空间、平等和自由的!爱情要反映理想、情趣与追求。如果说“存天理,去人欲”的程、朱理学那一套是把婚姻作为爱情桎梏的吃人礼教,那么,面对一张悄无声息的床和一纸苍白的婚姻证书,或激愤或痛苦中喊出的“保卫爱情”又有何力量或意义?充其量都只能作为婚姻的冷冻剂,而断断是不能燃烧爱情的!

    当然,保护我们的孩子是要紧,但保护孩子和保卫爱情又不能够等价!到底是不是到了保卫爱情的时候了?到底爱情是不是能够保护?你问?我问?他也在问?

  倘这一刻,久违人间的蒲松龄老先生能为你见证一段狐狸精的美好故事,你还不定被那恩爱婉约、相敬如宾的情爱所感动!在那样一种自然流动的情感渗透中,在那样一种人与自然的真情对话中,相互爱慕是高于一切的,爱是至高无上的!如果你骨子里不在意爱情,那你还声嘶力竭、要死要活地喊保卫爱情干吗呢?看来,你还是会渴望爱情和渴望温馨的生活的,这实际是生活的使然,也是真实人性的必然归宿!那种无可救药或事实上名存实亡的爱情,你就让它们安乐死吧!

    记住:一座摇摇欲坠的老房子,无论何时起火都是没得救的!只要存在大地和草木,你就总能找到构造爱巢的基础!你还要珍惜你剩下的好时光!你还要编织你今天的新梦想!

  当《保卫爱情》的口号托不住生活中的沉重时,作一个蒲松龄笔下的“狐狸精”,或是走进一个蒲松龄笔下的“狐狸精”,那也许是你新生活的一个不容错过的开端!没事,走进新生活,何必去如履薄冰,背上那种“高尚情爱”的重负,套上那苦不堪言的精神枷锁!仔细品味一番蒲松龄笔下的狐狸精,也试着写一篇不是聊斋的聊斋,生活的那扇门何必总是坐北朝南?换个方向,未必就不能够洞开一片新天地?莫再有事无事大呼《保卫爱情》或曰保护那张有气无力、苦累斑斑的婚姻证书!其实,应该捍卫的是正在发生的鲜活的爱情或曰捍卫那份朝气蓬勃的有生命力的真情实感才好!

  因此“鬼”之于我,并非总是看得那般面目狰狞,其实“狐狸精”们也有其可爱的一面!回到现实中,比之那些没日没夜的电视剧中不伦不类的哼哼唧唧,不清不楚的打打闹闹,不死不活的哭哭啼啼,狐狸精表现出来的生活姿态也许更趋逼真和现实。你可以不热爱鬼,你可以在鬼的恐惧中诅咒鬼,甚至还可以与鬼作殊死的抗争,但你不能忽略:美好的东西总值得向往,无论鬼的存在与否,倘能使人类产生美好和梦想,那么,读点“蒲松龄”如何?说点“狐狸精”又如何?甚至与蒲松龄笔下的“狐狸精”们轻歌曼舞一场又如何?

    养好你的孩子,待好你的女人,过好你的日子,莫要高谈阔论于爱情云云!

  我不想离开“蒲松龄”,不想离开那被赋予般般美好的人鬼相恋,人狐相爱。因为,离开了“蒲松龄”,“鬼”那东西摇身一变,又成为了罪恶的载体!我真的不知道有否鬼的真实存在,但我敢肯定鬼一定不是物质的,也是没有形体和质量的。鬼,是不能依附物质的!因而鬼是很难说得清楚的东西!不过,看不见鬼的日子,大体那“鬼话”你总是遇得到的。当人们视“鬼”为一种文化的时候,你就记住:那“鬼话”是不能列入文化范畴的!

  而“神话”呢?“神话”当然是文化!比如那振振有词的“打一针能减肥十公斤”的广告,从某张晚报上赫然入目,你说那是“神话”还是“鬼话”呢?我第一反应:那不是“人话”!问题是,不是人话者又如何登上了堂堂晚报之大雅之堂?所剩唯一解:那是“疯话”!因你不能说那写广告者、登广告者都是鬼魅之类,但偶有点疯话从人的口中说出,从人办的报纸上刊出,那还是可以理解的!

    现实生活不仅表现在其变化万端之复杂性上,而关乎国计民生之衣食起居,如今在难辨“人话”或“疯话”,“神话”或“鬼话”之那一刻,更变得尤为险恶起来!人之初,性本善。除了不说鬼话,也切切少听鬼话。哪怕那鬼话撩得你心花怒放,心旌摇动,你也万万不可与那“鬼”一同上床!鬼走出了“聊斋”,还是要吃人的!

  我突地又觉得:“蒲松龄”离我们这个时代早已远去了……,但是,“鬼”那东西还在!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0-7-19 16: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江中牡丹 于 2010-7-19 18:50 编辑

          我读红楼梦    醉西楼

    记不清具体是什么时间开始读的红楼梦了,似乎是在初中?那时候只是自己读,也没有什么人指点,在学术论著只见于专业书刊的那个时代,更不可能读到什么红学研究著作了,初读红楼只是因为喜欢里面的诗词,一遍遍的诵读,以至于几乎篇篇都可以背诵了。现在回想,其实那时候只是单纯的从字面上喜欢,根本不懂得什么含义,对于小说的情节,更只是粗粗的翻过,根本不往心里去。我看书不是一个仔细的人,大多时候是一略而过,很多东西根本就没有在脑子中留下痕迹,昨天一个朋友考问我红楼梦里的老天拔地是什么意思,我一下懵了,因为我读红楼梦也很多遍了,这个词却从来没有记得看过,她说红楼梦中有3个地方有这个词,百度了一下,果然是,不由佩服她读的仔细了。

    后来上高中,记忆最深的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偶尔讲起红楼梦,说到红楼四春,名字的含义是原应叹息,那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些,当时的感觉就如同是劈头被打了一下子,才知道原来红楼里有那么多的隐语,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遇到研究红楼梦的一些著作我会一篇不漏的看看,才多少懂得了一些红楼中的深一点的含义。参加工作后,就开始购买有关红楼的著作,最让我激动的是购买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时,翻看前面几幅彩页,是影印的原本中的脂批,那样触目的红字朱批,那样久远泛黄的书页,一瞬间仿佛时空倒流,回到了曹雪芹埋首著书的时候,我的手都颤抖了,捧着那几页书,人却已经痴了。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里面包含了多少辛酸?
      

    近几年出版业放开,各种专著更是层出不穷,我仅周汝昌的就买了不下七八本,红楼梦诗词曲赋解也是见一个买一个,蔡义江的、刘耕路的,还有一些红楼梦成书研究等等,我属于无门无派的,只是通过看专家的书来帮助自己解密红楼,有时候掩卷沉思,也不由冥想曹雪芹当年,不由冥想到底有多少有关红楼的秘密被湮没,这是历史的遗憾,彼时恨不能真有时空隧道,可以让我回到过去,弄明白红楼的真相。
      

    红楼梦里的人物,大部分人说起贾宝玉,会说他是叛逆或有反抗精神,可是我却不以为然。贾宝玉在我看来,更多的是软弱。或者有人说他厌恶仕途经济,是具有叛逆和反抗精神的,可是在今天我们的眼光来看,贾宝玉未免不是一个厌学的孩子,我觉得贾宝玉对科举的厌恶更多的是带着曹雪芹自己的影子,或者他在这方面很失意吧,至少我们知道曹雪芹不是一个所谓的“成功人士”,晚年生活尤其穷困潦倒。若说贾宝玉叛逆、怜惜女儿,可是当晴雯被逐,他不敢为她说一句话,不敢力争要她留下,只能偷偷的去看一次,在死后写一篇芙蓉诔,就算芙蓉诔情深意切,斯人已逝,还有什么意义?类似的还有金钏,金钏之死可说完全是祸起于宝玉,可是他的表现是什么?在对自己慈爱的母亲面前,他都没有敢反抗或者说维护一下这些可怜的女孩子,他的怜香惜玉表现在哪里?我看只是太平时刻的享乐罢了。更不必提贾宝玉在贾政面前的战战兢兢,在被拷问琪官之时的立刻交代,他被打引来大多数人的同情,可是他被打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他结交戏子,是因为他调戏丫鬟以致出人命,而不是因为他做了多么可歌可泣的事。贾宝玉不是没有优点,但归根结底他是一个懦弱的人。
      

    说起黛玉,或许很多人不喜欢,认为她小性子,刻薄,可是我认为这只是黛玉在爱情煎熬中的一些表象,当一个人处在没有把握的爱情里,试问谁能做到不患得患失?谁能做到处之泰然?其实黛玉是一个很有见地甚至可以说比较成熟的女子,这从她初进贾府,处处留心,生怕哪里失了礼数就可以看出,在这点黛玉和宝钗并无二致。但当黛玉处在和宝玉的爱情之中时,她也变得和普通人没有两样了,每一个人在她眼里都有了威胁,什么金玉,什么麒麟,又有那什么大家的女孩,怎能不让她整日忧心,这样的心态下说话刻薄一点也在情理之中了。后来宝玉送了她旧手帕,两人互明心迹之后,黛玉再无那些,不正证明了她的心事只是宝玉吗?对黛玉,我是痛惜的,也不赞同续书里安排的结局,比较认同黛玉是因还泪而生,为宝玉担忧泪尽而死,更不赞同续书里把罪魁祸首安在贾母和王熙凤身上。
      

    说到宝钗,这样一个温婉贤良的女子,更是招来很多人的痛骂,认为她有心机,虚伪,甚至有的说恶毒,是我尤其不能苟同的。宝钗和黛玉及红楼的所有女子一样,都是薄命司的,作者对这些女子是抱着一样的同情态度,并没有要贬低谁,千红一哭,万艳同悲,那个时代的女子,有哪个不是这样的命运?宝钗处处忍让,与人无争,不过是性格使然,或许有人说她在滴翠亭扑蝶时嫁祸于黛玉,是其用心不良,但我想任何人都有不得已的时候,直面尴尬的时候为自己找一个台阶似乎不至于罪大恶极,何况宝钗只是避免了当时的尴尬,并没有去谁面前告状来处置那两个丫鬟,这和赵姨娘等人是有本质不同的。宝钗细心,善良,看到邢岫烟的处境,立刻替她解决,谁有难处她都会尽量帮忙,这怎能一概以心机论之?我想曹雪芹在安排宝钗和黛玉时一定也不是想安排两人争宝玉,可惜我们无法知道最终他的想法,这未尝不是一个遗憾。
      

    还有开朗爽快的湘云,这可能是比较得大家喜欢的一个人物,我也如是。看到湘云,自然觉得她光风霁月般的夺目,她醉眠芍药茵的有趣,她填柳絮词的才情,行酒令,抱不平,作者给我们生动的刻画了一个明朗可爱的史湘云,在红楼沉郁的大环境下,史湘云无疑是属于亮色的一环。但是我不能赞同于周汝昌老先生近年对史湘云的推崇,他把红楼所有的红都集中于湘云一身,红楼夺目红,万绿丛中一点红,这红都是湘云,这未免失之偏颇,从开始部分的谶语式的诗词中,我们不难看出,黛玉和宝钗还是红楼的主角,这是无庸质疑的。周汝昌更是把湘云最终和宝玉安排在一起,认为是她和宝玉终老,那我就不明白最后宝玉如何悬崖撒手了,总不能和湘云过着如意的生活,忽然突兀的撒手吧?
      

    当然,对红楼我们可以尽情的展开想象,这是个人的自由,实在无可厚非,我也曾经设想过很多,甚至不自量力的也想续写一下自己心中的红楼,可是到写才知道,曹雪芹这平平淡淡的语言中蕴含了多少功力,结果是几天就不了了之,现在想想真的汗颜。至于红楼中的人物,更是见仁见智,每个人会有每个人的看法,而红楼的每一个人物,怕是都足够单独写一本书去论述了。

    今天看到书心贴红楼梦的文章,勾起一些兴头,发一旧作,聊当解闷。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0-7-19 16: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书吧版主组 于 2010-7-19 16:52 编辑

[mp3]http://www.blcu.edu.cn/ielts/matefl/zhuye/ielts/matefl/zhangying/zhangying/rhythm_of_the_rain.mp3[/mp3]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0-7-19 16:4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书吧版主组 于 2010-7-19 16:53 编辑

书吧书吧,广摘原创精华,做高档次论坛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0-7-19 16:55 |只看该作者
祝贺入选第1期的朋友们!

感谢你们对书吧坛的热心支持,书吧有你们真好!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0-7-19 18:02 |只看该作者
在此,牡丹代表书吧坛新老版主感谢你们对书吧坛的热心支持!{:1_120:}{:1_89:}
书吧有你们真好!
:handshake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0-7-19 18:51 |只看该作者
恭贺入围 【书吧原创精华集萃版 】第1期(精选文20篇)的朋友们!:handshake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0-7-19 21:14 |只看该作者
牡丹掌柜辛苦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0-7-20 06:50 |只看该作者
谢谢牡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0-7-20 14:05 |只看该作者
牡丹辛苦了{:1_89:}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0-7-20 19:49 |只看该作者
牡丹姐姐真是有心人,谢谢你!:hug: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0-7-21 06:41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都让偶抱抱~:hug:谢谢!
辛苦的是进驻书吧的姊妹们,是因为有你们的友情支持,才有了书吧的今天!
继续期待朋友们精彩之作……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