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市报上有篇讲述文,一位男孩为了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与父母闹分裂、要独立。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和打拼后,他带着孩子离开曾经的佳偶现在的怨偶,回家向父母道歉并忏悔的故事。
读完后颇有些感慨,何苦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在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的80年代中叶,珠圆玉润的姐姐遇到很多追求者,几经淘汰,姐姐相中一位复员军人,人老实憨厚,家里有点钱有幢楼。婚事遭到家里的强烈反对,爸说他文化低,妈嫌他人笨。但爸的拳头没能打跨姐的钢铁意志,她像江姐一样不惜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爱情并表现得宁死不屈。
复转军人终于成了我姐夫,姐成了俩个孩子的妈,她是家里家外都能当家作主的人,虽然爸说她那是当牛做马的料。
若干年后,随着大锅饭时代的终结,知识决定人生时刻的到来,姐夫的收入低到只能养活自己了,遭遇下岗的姐姐抛夫弃子南下打工。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幕,姐拖着沉重的行李箱艰难地往车站行进的时候,妈一边抹着泪一边儿恨恨地说:我一点都不同情你姐,她自找的,自找的。
有天我问她:有没有……后悔过?
姐闷半天,半晌一声长叹,抬脚走了。
舅舅生了三个女儿,都是自已找的婆家,但只有大表姐夫是经过舅舅首恳的。
舅舅在婚前和每个姐夫都进行过几次长谈,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后,他才慎重地拿出自己的看法,供表姐们参考。但舅舅的意见只有大表姐听进去了,另外二个表姐都当耳旁风,她们固守自已的爱情,坚信自个的眼光。
舅舅家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婚姻自治政策,他尊重儿女的选择。
三个姐夫的家境和资历都差不多。实在要比较,也是二姐夫长得稍微帅点,三姐夫家里略微富点。岁月茬苒,大姐夫现在是某局局长,二姐夫是起起伏伏的商人,三姐夫一直在深圳亲戚家开的工厂里打工。境随人迁,大表姐的小日子过得最顺最稳人也显得最年轻;二表姐倒也不缺钱就是不太省心,缘于二姐夫在外面坎坎坷坷,有着没落的;三表姐就有点捉襟见肘了,漂泊困顿的日子里人也越发显得臃肿和苍老。
大表姐去年来武汉来旅游,一脸的详和安宁,谈到已经去世的舅舅时,她大发感慨,“我的幸福生活完全是爸给的。”
……
尝遍天下美食就成了美食家,看遍天下风景就成了旅行家,阅尽天下苍生的得属老人家了。也许他们知识沉旧了,品味落伍了,观点过时了,有一样却是历久弥新他深刻我肤浅的——识人辩物。一切的浮华炫光,迷雾峦嶂都不太能蒙蔽他们历经沧海桑田的心和阅尽人间风景的眸,他们一眼能看到人的本质、事的真相和生命的尽头去……
生而为现代人,一生不知要经过多少考试,小考中考高考,考碗考干考研等等,然则在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考试——婚姻中,要想取得好成绩,不妨听听老人言,好处在眼前,我坚信,因为世界上最希望我们幸福平安的,唯爹娘;爱我们胜过爱自己的,唯爹娘。
|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