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知音 于 2010-2-6 12:29 编辑
“败”家讲堂
遑论鲁迅(10)
有朋友在看过我的这个系列之后,对于鲁迅的印象认为:总体上而言,鲁迅的作品多阴郁,文字用典多,按照今天的语言习惯,相对艰涩,而至于尖刻,锋芒更是鲁迅文字的特点。对于这样的说法,我是基本认同的。因为在我看来,这是和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有着直接关系的。
一九一九年十二月一日在北京《晨报·周年纪念增刊》。鲁迅发表小说《一件小事》,这篇小说曾经不止一次的入选中小学教材,而就我个人感觉而言,这确实是一篇值得一读的小说。《一件小事》的写作背景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这场运动使得知识分子在劳动人民身上找到了革新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因而提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学生若不了解这样的背景,一般只会把它看作一曲人力车夫正直无私品德的颂歌,而不会将之上升到赞扬劳动人民,提倡知识分子必须向劳动人民学习的高度。
这篇千字小说中充分展示了短小精悍,内容警策深邃的特点。作品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在歌颂下层劳动人民崇高品质的同时,还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表现出真诚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新思想。在五四运动时期能有如此认识是很不寻常的,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本篇的写作特点,一是运用对比手法,将车夫和“我”对于同一件事的不同态度进行对照,显露出“我”自私自利的渺小,映射出车夫的光明磊落,敢做敢当,关心别人的高大形象。这种对比的妙处在于以间接而含蓄的笔墨突出劳动者的朴实无私。在表现形式上,本篇好似一篇速写画,又近于当代的“小小说”,短小精悍,清新可人而意味深长;情节真实可信,成为现代小说中传颂最广的名篇之一。
车夫的高尚在于敢于担当的品德,而这种品德其实也是今天我们这个社会所缺乏的。鲁迅在面对车夫那种磊落品德的自省,其实即便是对今天的我们,依然有着强烈的教育意义。在今天我们的生活之中,已经不止一次的发生过救人反而被讹的事件,而至于当一个老人跌倒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敢于上前搀扶,原因很简单,怕给自己制造麻烦。确切地说,这是一种道德的退步,但是,这种退步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在我看来,最大的悲哀在于人们之间的不信任,人们之间的冷漠。
一九二0年,鲁迅四十岁,进入不惑之年的鲁迅,已经在北京文化的氛围之中,靠着自己的文字和学识站稳了脚跟,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坚力量的代表人物。这个时期的中国,既是民国政治由北洋军阀掌控的北京政府转换到国民党掌控的南京政府的转折时期,又是国共两党由合作发起国民革命运动及北伐战争到最终破裂走向内战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经济有起有落、新文化运动继续发展、社会动荡转型的历史时期。
这一年鲁迅有两篇小说,《风波》和《头发的故事》发表。并翻译了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察拉图斯忒拉的序言》。其实从《狂人日记》这篇小说中就能感受到,尼采哲学观对鲁迅的影响。其中尼采哲学体系中的“权力意志”、“超人哲学”、“反道德”等思想都影响了鲁迅。也有人称鲁迅为中国的尼采,足可以见尼采哲学思想对鲁迅的影响力有多大。
鲁迅立人思想是按进化论的理路往前沿伸,尼采是作为鲁迅立人思想的一个目标而出现的。鲁迅的进化论经由了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到尼采式的精神进化论的过程。鲁迅接受进化论是从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和矿物学堂时开始的,鲁迅这时接触到了严复译的《天演论》。《天演论》既包括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介绍,也包括社会达尔文的内容。鲁迅接触进化论时真正关心的问题,不在生物进化论,而在于论述社会伦理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而鲁迅既认同了弱肉强食的社会伦理的客观存在,同时更认同站在弱者立场上反抗强者的人道主义,在弱肉强食的处境下,中华民族要“自强保种”,鲁迅认为第一要著就是改变国民的精神,而改变国民精神则首推文艺,于是弃医从文。这样鲁迅启蒙思想就是立人,而立人的榜样就是以尼采为代表的摩罗宗诗人。鲁迅的《摩罗诗力说》引言引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旧的和新的墓碑》的话:“求古源尽者将求方来之泉,将求新源。嗟我昆弟,新生之作,新泉之涌于渊深,其非远矣。”
与鲁迅同代的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刘半农先生对鲁迅的文字有过八个字的描述“托尼学说,魏晋文章”,我认为这是非常准确的描述。如果说在日本留学的青年鲁迅接触尼采哲学成为他重要的思想启蒙,那么五四运动前后这一个时期是鲁迅接受尼采的第二个高潮期,这时,鲁迅对中国历史的思考达到成熟了,对尼采有了自己真正的理解,尼采的精神进化论内在转化为鲁迅对中国文化一种批判的视野,中国历史在鲁迅看来就是一个封闭的大循环圆圈,实际上就是《周易》的那个太极圈,也就是铁屋子,尼采是来毁掉这个铁屋子的外来者,鲁迅的尼采的精神进化论对立于中国的大循环。鲁迅理解的中国历史的大循环就是中国人还没有独立人格,中国人还是奴隶。
鲁迅从1917年发表《狂人日记》思想完全成熟,鲁迅的人格面孔已经非常清晰,鲁迅对国民性的洞察达到了完全的透彻。尼采在1881年产生永恒轮回思想,这是尼采思想成熟的决定性标志,这时的尼采对欧洲国民性的洞察彻底透彻。尼采得出的欧洲文明就是永恒轮回,鲁迅直观到中国历史就是大循环,一治一乱的循环。尼采对鲁迅就是打破中国历史大循环的外来者,中国未来第三个时代的开拓者,精神进化论的代表。成熟时期的鲁迅将在东京时期的尼采的理解内在化了,内在化对中国历史的一种直观构架,尼采的精神内在化为鲁迅的一种独立人格,中国以前没有这样的独立人格。鲁迅的独立人格的建立现在看来还是最彻底的,鲁迅对中国人精神的洞观现在看来也还是最透彻的;尼采对欧洲国民性的洞观现在看来也还是最透彻的。
现在看鲁迅的精神谱系,可以看到鲁迅的自省精神非常像德勒兹分析的尼采永恒轮回的道德,德勒兹说尼采的永恒轮回是高的道德在回归,低的道德是一次遇到的,应该被克服的品性,这时一位高贵道德的实践者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尼采就是这样的一位,但尼采身上有日尔曼人的野蛮性,没有完全克服。鲁迅也是这样一位道德的严格要求者:鲁迅身上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各方面的影响,中国文化中的好的品性在回归,差的被克服;鲁迅接受的西方文化形成的个体精神,好的品性在回归,坏的被克服。鲁迅独立人格很彻底很纯粹。鲁迅的自省是极为彻底的,所以才有《一件小事》之中“我”的羞愧,“我”被榨出的皮袍下面的“小”。
小说《风波》是我特别喜欢的鲁迅作品的一篇,因为在这篇小说中鲁迅刻画了一个十分生动的人物形象:九斤老太。小说描写1917年张勋复辟事件在江南某水乡所引起的一场关于辫子的风波,以小见大,展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封闭,愚昧,保守的沉重氛围,帝制余孽还在向农民肆虐,农民还处于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的统治和控制之下,愚昧落后,冷漠保守,缺乏民族主义觉悟。说明辛亥革命并没有给封建统治下的中国农村带来真正的变革,今后的社会革命,若不能唤醒民众,是难以成功的。同时,作品围绕辫子危机,揭示了这个事件的实质,复辟终究阻挡不了历史前进的步伐,沉渣短暂的泛起之后,终究要被重新淘汰。而小说中借着九斤老太的嘴巴说出的“一代不如一代”不是简单的写她对九斤,八斤,七斤,六斤的不满的情绪,而是要揭示出陈旧腐朽的保守观念,从中也能看出农民的狭隘性和保守、复旧心理。
小说运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通过富有个性色彩和乡土气息的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如把赵七爷欺骗农民,头脑顽固不化,却又不学无术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其次是通过细节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在心理。如写七斤的长烟管,从烟管的刻意反复交代就清楚地点明了他得意时目中无人,无知浅薄,失意时又一筹莫展,心中惶恐慌乱的心理变化。再次作品开头的环境描绘和场面描写,不仅是一幅充满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的风景画和风俗画,而且以其场景的恬静,与结尾相呼应,对辫子风波的波澜起伏起到了对比衬托作用。
说实话,用最简练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是鲁迅小说最值得称道的地方,而且可以想象得出,在新文化运动之后,鲁迅等人率先而起的白话文写作,其实是带有很强的文化改造意义的,而且本身也意味着鲁迅等人对旧文化宣战的决心和风险。
《头发的故事》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年十月十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这篇小说可以算是《风波》的姐妹篇,都是蕴含着作者对辛亥革命的失望和反思。这篇小说是很有特点的,它的特殊首先表现在形式上,它是一篇第一人称叙事小说。小说通过N先生的自叙对辛亥革命做了无情的反思,这场革命使N先生感到唯一“得意的事”,便是早就在留学期间剪了辫子的他,“自从第一个双十节以后,在路上走,不再被人笑骂了”,然而最让N先生悲哀的也是,民众除了革去头上的辫子外,没有别的收获,社会状态是换汤不换药,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头发的故事》内容的深刻性在于,它通过N先生的回顾与思考,提出了一个大问题:面对今天的现实该怎么办呢,不能再致力于象剪辫子似的那种“革命”了吧?小说结合历史教训,沉痛地把尚未完成的思想启蒙这一十分重要的问题,向社会提了出来。
2010年2月6日星期六
闲散之人——遑论鲁迅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