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忆千载骚魂 话千古遗风——端午随笔
查看: 4307|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忆千载骚魂 话千古遗风——端午随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0-6-10 22: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高原红4344 于 2010-6-10 22:35 编辑

    粽子飘香,菖蒲泛酒,又是龙舟竞渡时。一年一度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谓之端午节,其与清明、中秋、春节一起,联袂演绎了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文化。自2008年始,清明、端午和中秋也被纳入了国家法定假日之中,从此,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都被赋予了法定的国家假日意义。事实上,无论是清明祭祖、中秋赏月,还是端午追忆屈原,其于民间的影响都有很悠久的历史,尤其是从端午节之发祥,更可看出“端午”概念所含之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从字面上考“端午”二字,观点比较趋同。“端”作“初始”解,而“午”实为“五”字之谐音变异而来,因唐玄宗之生辰是八月初“五”,为了避皇上“五”字之讳,故而将“初五”称作“端午”,且一直沿袭下来。又由于按古之十二地支纪月,农历把寅月作为正月,再向下数,卯辰巳午,则五月正好是“午”,从而五月初五呈“午、午”相重,故而又有“重午”之说。很显然,“重午”每年一次,而“端午”之原始含义是每月初五,那么,“端午”又如何演变成“重午”?这天如何又成为了民间重头节日?端午节的文化含量到底几何?则就要说几句不长不短的话儿了。

    从根深枝茂的古文化传统看来,民间节日的形成,多来自一种民俗的长期作用,而非始于某一个确凿的特别时日。特别是当五花八门的民俗文化和大行其道的祭祀文化相互渗透之后,所形成的民间节日,多被写进了中华民族的吉祥文化之中,哪怕是来自屈原忌日的端午节,也被染上了浓厚的吉祥喜庆的色彩。关于端午节到底有哪些说法呢?历经千百年文化之不断洗礼,端午节也逐步形成了一种带有若干共识的文化内涵。

   
    首肯于天下之“屈原”说,是从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开始的。在这部成书于2100年前的著作之卷八十四中,司马迁首次为享誉世界、驰名中华的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竖碑立传,从而,以忧国忧民终其一生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中华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中留下了“逸响伟辞,卓绝一世”的一页。缘由屈原抱石投汨罗江之时日为公元前278 年之农历五月初五,遂每年之“重午”这天,即成为了爱国诗人屈原之忌辰。不过,这儿屈原之忌辰日,并不等价于今日之“端午节”。


    伴随屈原流芳千古的“端午节”,最早之文字发端,可见于公元500 年南梁朝之《荆楚岁时记》和《续齐谐记》。自此,后人所称之“端午”用在屈原之忌日已是特指五月初五了。注意古人视“午”为“阳辰”,故而又有“端阳节”之说。那么,这儿关于“端午节”的记载,应该理解成是发生在“端午节”成为事实之后,端午节始于哪一日并无考据!但一个事实是:“端午节”确实走进了民间!

    从最初的一种民族情感的寄托,到绵绵2000多年形成之民族节日,华夏子孙在端午之际,用各种形式表达了对屈原的无比敬仰和爱戴之情。纵观中华民族史,除开对宗教神灵的信仰,还没有一位文化、政治名人于民间之历史地位能出屈原其右!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言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一代名士,千古忠魂!是凡炎黄之子孙,谁不过端午?谁不忆屈原?至宋代,纪念屈原之古风更甚,朝廷谕诏国民,定五月初五为举国纪念屈原日,且追封屈原为“忠烈公”,从此,“端午”成为了全国性的纪念屈原的节日。即使时至今日,端午节之文化内涵,由于其不可磨灭的历史人文背景,故不可能有本质的异化,惟其对民族忧患和爱国精神的激励,至今仍视端午节为华夏儿女拥戴之经典,相应的节日形式也颇具中华民族的特色。

    “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北宋·余靖)”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水上游戏。从北宋诗人的字中,也隐隐透出一种于竞渡中吊念屈原所生的悲怆之情。究其始因,龙舟竞渡主要在表达一种民间通过划船救援屈原时的紧迫心情,或曰也是一种自然而朴实的民族情感,此说较广传。

    闻一多先生提出之“龙节”说,似对“划龙舟”这一端午习俗有独到见解。闻一多先生在考证了古代江南吴越地区以后,认为五月五日是祭龙的“龙子节”,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系。竞渡用的并非是一般形状之船只,而是具和龙相似之形状的船舟。至于粽子扔到水中,则可视为供奉蛟龙的一种敬畏之举。看来端午吃粽子的习惯无论于“屈原”说,还是“龙节”说,其意义大抵相似,都在敬奉鱼龙。其前者旨在保护屈原,以免屈原受鱼龙之袭;而后者也表达了龙的传人在“龙节”之日对龙的拜竭,以祈求国泰民安。总之,都是一种崇拜精神在使然。

    赛龙舟之渊源从《事物原始·端阳》之记载中也可略知一二。当初越地(绍兴)一带传说,越王勾践视端阳为圣事,闹龙舟以酬节。由是看出,赛龙舟距今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龙舟的造型多有讲究,极尽优美之态。凡船首则雕成龙头状,并高高昂起;凡船尾,也翘尾上腾,栩栩如生。整个加彩描鳞之船身都细长而生动,一旦旗摇鼓响,那活龙活现之神态,欢天喜地,跃然水上!特别是那些嘴能张合,眼能转动,舌能吞吐之精工之作,真能把你陶醉在那龙生九种、争先恐后的欢腾之中。只可惜,这些年来,划龙舟已融入国际国内大大小小的赛事中,而那种饱含乡土气息的龙舟竟渡已不多见了。

    光大中华之文化,传承千年之古风。自古以来,端午之龙舟赛以江南水乡为最甚。但北方之端午也不乏龙欢水笑之热闹场面。清代的北京,曾在京东运河上举办过一次蔚为壮观的龙舟比赛。历时五天,从五月初一到初五,整天价的锣鼓呐喊声,连皇室之龙子龙生们也都趋之若鹜、驻足留连,颇为京城带来不少节气的声色景象。其实,从金元到明清之几百年间,在端午节以龙舟竟渡,祭天神先祖之灵,几乎就没有断过。

    看龙舟竞渡,岂止百姓观者如云,皇室中之臣僚、姬妃在前呼后拥之八抬大轿的簇拥下,也前往观之,当然他们也是要阔阔气气坐高台而露露脸的。偶尔,皇上兴起,也要拉上皇后观赏个半日一晌。据说,乾隆帝还为龙舟赛亲题御字,只是那一字千金之墨宝,不知如今藏匿尘没在何方?1988年端午节,在北京龙潭湖公园举办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龙舟比赛,历时八天,集国际、国内各路龙舟好手,洋洋120 场比赛,只闹得龙潭湖上,龙飞龙舞,鼓鸣旗摇,百龙戏水,万人空巷!
                     
    吃粽子在中国之千篇一律,怕是在全球也是舍我中华还有其谁?古代粽子称筒粽,原始的粽子形态是将糯米装进竹筒中煮熟,用以祭事或食用。祭事者,多将粽子也或米食投入河中,而无更多复杂的祭事仪式。至于食用,也在于表达一种追念屈原的端午文化,弘扬一种民俗的文化精神。后来改用艾叶或苇叶包裹粽子,呈三角或四角状,逐步而成今天的粽子形状。倒是那种向河中投入粽子的祭祀形式,如今鲜见了。粽子古时又称角黍。《岁时广记》记载:唐代粽子已有角粽、锥粽、菱粽和九子粽等等形状,且伴之不同之内馅。

    记得儿时所吃的粽子也就是填充单一的糯米粽,用细麻绳儿或草绳儿捆绑而成,最后上锅或蒸或煮,熟后沾点白砂糖,吃在口里,也是津津有味,满口生香。甚而还边吃边想:今天吃过,再待明年,那是如何让人难耐难等!小时候每年吃粽子的日子也就那么两天,粽子都是在家中做的,那时日的百姓家庭,家家都有妇道,家家都包粽子,几乎就没有买粽子吃的说法,也没有闻说粽子还哪儿可买。

    端午节的喜庆色彩,主要就体现在包粽子的气氛中。包粽子的流程至今我还历历在目。首先将糯米洗干净放入木质桶中浸泡一日半晌,与此同时,也将粽叶清洗整齐干净后浸泡在木盆或脸盆中待用。我记得,包粽子的事儿,多是祖母一人花上半天时日料理而成的。印象中,祖母先在堂屋中央放置一只小靠背椅,那种杨木做成的靠背椅于那时日,是个人家都会有。然后祖母在椅背上系好一把一尺多长的细麻线绳儿或白色的细绳索,再将浸泡松软、参和着水的白生生的糯米装在一个搪瓷面盆里,并放置在靠背椅的凳面上。最后,祖母拿来一只矮凳与靠背椅相对而坐,接下来即开始有条不紊地包扎粽子了。
   

    包裹粽子看似简单,但要把粽子包得有棱有角又紧凑而且还漂漂亮亮,决非易事,就是那捆扎也是要有相当功夫的,弄不好,不光松松垮垮不好看,一蒸一煮就露馅,那样的粽子便容易丧失味道。总是记得,祖母不慌不忙地用瓷质小汤匙,结结实实的把糯米喂入折叠成锥状的棕叶中,不时还要用一只筷子辅助填充满实,做成有模有样的形状后,再用细麻绳儿使劲儿捆扎成一个近似的四面体,然后就势挂在椅子背上,一挨挂上不少了,则卸下来浸泡在一个盛满清水的木盆中,只等着下锅蒸。

    通常都是两个大半脸盆的糯米做成几十百把个粽子,够一大家子人三两日吃的。每每看到祖母包粽子的那时刻,我便会情不自禁地在祖母面前欢快地晃来晃去,也不时地数一数包了多少个!粽子也不一定非要一气全部包完,偶尔粽叶不济时,也就只好将用过的粽叶清理洗净后再利用一次,包扎出来的粽子也不见味道有多大的差别。倘哪一刻我见到祖母立起身来,拍打两下围裙,我就知道,粽子就要上锅了。那一刻,祖母走到灶台前开始张罗,与此同时,那也是我最嘴馋也最难捱的时刻,然而也是我童年中最难以忘却的可数的幸福时光之一。

    而今,那些五花八门的各色粽子就让你目不暇接、大开眼界了!那不分节令的天南地北的粽子,你可以在超市不时见到,但现在的人不差口福,就差口味!那些花里胡哨的粽子,我就总觉得大不如儿时单纯可口的那般味道了!日前在电视上见到一则“迷你型”粽子广告,恕我寡闻,实为第一次。那精致小巧的模样儿,真让商家动了脑筋!看来一盘中可容二十来只,一点也不让你畏食。此前,那些一个粽子动辄八两一斤的,外加什么肉啊仁啊的,就算你不是一见就饱了,一家三张口分食,也未必能一次吃得精光?

    当然,粽子之品种、款式还是要点讲究的,那样可以打开你的食欲。但粽子太大了就打不开你的那张嘴巴,那就不好从从容容的请粽子入口了。估计今日粽子种类不下数百种。其中最为有名者是京式、广式、川式以及沪式等等。让人有点不解的是,那屈原生之家乡湖北、死之故土湖南,倒不见一款粽子中的名吃,这着实让两湖的乡亲父老有点生生的遗憾。

    说粽子之馅,也叫人眼花缭乱。闻名全国之浙江嘉兴的火腿粽子,北京的果脯、豆沙还有小枣所制粽子,均可列为粽子中之上品。而这几年广东、上海所开发的新品粽子,大有与传统粽子品牌叫板而一争天下之态势!东西是多了,如那鸡肉蛋黄粽、猪肉香肠粽、八宝九味粽......等等、等等,已经够让你花个十年八年去弄清楚了。而还有更多的,则是那些总也叫不出名堂来之形形色色、花招迭出的“概念粽子”。要认识那样一些玩艺儿,怕就不是这一辈子的事儿了!

    有概念的粽子好出价,一个有模有样儿也有概念的粽子喊出百儿八十元的价,未必就是希奇事!不过,比之那些名贵的烟酒之类,一盒粽子倘就是标出个千儿八百元,你几曾见过如今货架前的人还会目瞪口呆不成?那也还是小巫一个。也是,当你打算走进王府井超市之前,你就一定要多带上几张百元大钞备用,五十元的纸币如今在市场流通中几乎不管用了,如果哪一日你看见ATM中跳出一张50元的纸币,那估计就是个大稀奇!

    在让你领略了精彩纷呈的粽子的同时,也让你一旦站在那商场的货架前,又生出了些许唐白虎点秋香那般之难取难舍!你拿不准主意,多半只好人云我云,人买我买,于是,“钱”就往热处跑!那“捡着银子没有纸包”的感觉,让人难受,又能如何?但商家却总是满面春风,左脸笑罢右脸笑。但你还得吃粽子!也是,到了端午那两日,你不吃一两口粽子,也实在有点忘宗忘典之嫌。那延续了2000多年的民风民俗还得要发扬继承才是!你号称是龙的传人,那一路沿历史的风尘留下的千古遗风,你真不能忘得一干二净!

    幸好是那遗风中,也没有看到粽子如何吃、如何买之千篇一律的条条框框,这样想来,那粽子也会可亲可爱多了。倘你365 天,时时掂着吃粽子,日日闹着划龙舟,那你肚子里还有没有个歇息?那你钱袋里还有没有个安静?那屈原老祖宗的在天之灵,还有没有个安生日子好过?
  

    古人于端午也有剪钗符之风俗,只是如今看到者已是凤毛麟角了,但是插艾草在有些地方、甚至城市也不少见。一般是端午早上割一把艾草或是早上在菜场买菜时带一把回来,或挂或插在门口即可。艾是一种药材,有防风辟邪的作用。也不晓得“艾草”能不能克那该死的SARS和猪流感?虽然还有一些地域性的端午习俗,如:喝黄酒、吃咸鸭蛋、吃大蒜烧肉等等,如今都已是名不见经传了。惟主流内容吃粽子和划龙舟,在当今端午节令中仍大行其道,这于中华古文化的继承光大,是一件地地道道的幸事。

    近代史上有一笔值得一书之端午佳话:成立于1938年的革命诗歌工作者团体,云集文艺界不少名宿,如郭沫若、老舍、臧云远等均在其中。1941年春,该团体决议每年之端午为诗人节,以光大屈原文化。臧云远起草《诗人节宣言》,由郭沫若审阅后发表,从此每年的端阳即为诗人们的节日。第一届诗人节是在1941年的端阳节举行,到会400 多人,于右任先生作为诗人身份参加大会,并被推为主席。冯玉祥将军即席赋诗,老舍为之朗诵。郭沫若报告了屈原生平,胡风作了演讲。此外还有人朗诵了屈原的《离骚》。

    阅尽历史风尘,渗透民族情感之端午节,在读古、思古之悠悠情结中,不断沉淀、演变而成为了今日走进千家万户百姓家的传统节日。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为端午,为屈原,总忘不了吟诗赋句。在所有描述龙舟竟渡之热烈之壮观的文字中,唐人张建封所留下的《竞渡歌》尤为精彩!“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瀚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闻千雷。”其浓郁悠适之人文情怀,人欢水笑之端午习俗,一并跃然纸上!

    而读宋代诗人刘客庄之《贺新郎·端午》词,就更有一番让人词难释怀、意尤不尽之情感!诗人写道: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舒衣执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仞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词中提到的剪钗符,插艾虎,争龙舟旗鼓,扔粽子角黍,都乃端午源远流长之标志性的文化习俗,那汨罗江下之千载骚魂,倘看到神州大地之端午喜庆,还有华夏子孙之祥和幸福, 是否也在“聊一笑,吊千古”中,常含慰籍于九泉呢?我想会的!

    注:泛酒也,也作“汎酒”。一般,古人用于重阳或端午宴饮的酒,皆称“泛酒”。多以菖蒲或菊花等浸泡而成。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0-6-10 22:58 |只看该作者
牡丹问好高原朋友!
佳作不断,令咱书吧坛“蓬荜生辉”!:lol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6-10 23:01 |只看该作者
好文!
推荐《八小时以外》杂志!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0-6-10 23:04 |只看该作者
好文值得推荐!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6-10 23:06 |只看该作者
:@怡然,歌告诉我每月10日前推荐的,可上次他竟然没理会!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6-10 23:07 |只看该作者
写得真好,我学习了不少~
去年的粽子我没吃到。:(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6-10 23:28 |只看该作者
文字有几种,应景,应事,或想到那说到哪。而应景的字就是万金油。其实这世上所见万金油一类的文字最多,而且“万金油”那般的话题一旦和所谓的文化沾亲带故,就好活下来。为何?通常死人比活人厚重,无论是章子怡、刘翔还是红透了天下的谁、谁、谁,在活着的时候都只能是谈资,是一种“时令”话题,而不能成为一种本质的百吃不厌的可口的大餐,但“屈原”的概念就不一样,光“粽子”每年就拉动了多少内需?所以,屈原那件事可以年年讲,我这会也说说无妨?:)问好班长!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6-10 23:31 |只看该作者
有时间我定要把你所有的文章饱览一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6-10 23:33 |只看该作者
文字有几种,应景,应事,或想到那说到哪。而应景的字就是万金油。其实这世上所见万金油一类的文字最多,而且“万金油”那般的话题一旦和所谓的文化沾亲带故,就好活下来。为何?通常死人比活人厚重,无论是章子怡、 ...
高原红4344 发表于 2010-6-10 23:28
关键是你看的多,见识广,记忆好。我就不这样了,看得真的少,都是自己的专业知识。见识也少,真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6-13 20:34 |只看该作者
:)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6-13 20:34 |只看该作者
:lol呵呵,这个端午节我单位发了10斤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6-13 21:32 |只看该作者
:lol呵呵,这个端午节我单位发了10斤鸡蛋!
江中牡丹 发表于 2010-6-13 20:34
按说应该发咸鸭蛋才是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6-14 14:05 |只看该作者
哈哈,没人给,我也不稀罕这个~
高原,端午节快乐,牡丹提前祝贺!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6-15 15:34 |只看该作者
搜了下端午节的歌曲,没有好听的。:P
一会再搜~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6-16 09:11 |只看该作者
书吧感谢你的支持,祝端午节快乐!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6-16 19:17 |只看该作者
又是一年粽飘香,祝先生节日快乐!看赛龙舟了吗?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