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11-3-17 20:47 编辑
一条狗的“人生”哲学
畅销书《我以为你死了》读后
买这本书其实是一个偶然,在光合作用书屋,我是想买几本期刊,籍以打发近一周陪亲人在医院治疗的日子。但是,在一个明显的位置上,我看到了这样一个排行,“十五大畅销书”,于是停下脚步,奔着前五名的书籍就去了。
这本《我以为你死了》是近期畅销书排名第一的,当然引起了我的兴趣,而其后的是仓央嘉措《世间最美的情郎》,这是一本我一直想买的书,看到它排在畅销书榜的榜眼,我不太奇怪,后面的基本我基本浏览而过,但是,李承鹏的《李可乐抗拆记》排在第五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我不太清楚这个排名是如何而来的,但是,既然书店敢这么排,肯定有它的理由。书的价格实在偏高,但是,对于自己心仪的图书我还是愿意掏腰包。于是决定买下排行榜的前两位。
流行的未必是最好的,畅销的又会怎么样呢?
在包裹着封膜的《我以为你死了》面前我略有踌躇,因为我已经很久不读所谓的“畅销书”了,但是,还是封面上的宣传条吸引了我的目光“法兰克福书展重点推荐小说NO1,全球热销1000万册”我有点吃惊于这种评价,更令我入神的是上面的哪一行粗体的黑字“令整个北半球潸然泪下。”说实话这广告做的有点吹的味道。
这是一本不到130万字的小说。我用了一天的时间把它看完。期间我还要顾及亲人滴流的状况,可以说也算是很匆忙,甚至有几个章节我几乎是浏览而过。
作者是美国人皮特.尼尔森。这个人实在陌生的很,看过介绍方知,在这本书前他写过十九本小说,六本非小说,都是用的笔名,唯独这本书用的是真名。
这是一本有关爱情,亲情,死亡和人生哲理的书,唯独出乎我意料的是作者用了一个相当的独特的视角。读这本书很容易让我想起大学时代读的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名作《我是猫》,夏目漱石用了猫的视角讲述了二十世纪初日本中小资产阶级的生活。那是一只善于思索、有见识、富有正义感又具有文人气质、但至死也没有学会捕捉老鼠的猫。
而《我以为你死了》则是讲述了一条狗的“人生哲学”。这本一点不复杂的书讲述这样一个故事:
主人公保罗是一个陷入人生低谷的作家,在他消沉的生活之中,唯一能带给他快乐和安慰的是一条已经十五岁的母狗斯特拉。这是一条会说话的狗,也是一条有“思想”的狗,她梦想着和汉堡亲密的接触,她懂得思辨而且言语犀利而不客气,她多数时间里都在和她的主人保罗讨论人生,讨论亲情,讨论爱情。当她感觉到自己已经无法抗拒死亡的气息的时候,她毅然选择了“安乐死”,为自己赢来了足够的体面和尊严。更拯救了她的主人保罗那颗颓废而冷漠的心,让他懂得去爱,让他懂得亲情,爱情的永恒和不朽。
斯特拉是一个空前绝后的“狗哲学家”,她用她独特的视角和感受,和保罗一次次的辩论,一次次的交锋,在让我们捧腹和忍俊不止的时候,却不能不陷入深深的思考。作者用一条狗的“人生哲学”,教会了我们要懂得什么才是人生最为重要,最不能轻易放弃的。所以,这本书是以很阴郁低沉拉开帷幕,却在笑声和振奋之中结束。
无论是亲情,还是爱情,无论是财富还是给予,这只可爱的老狗不仅仅教会了主人公保罗,更让读者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我喜欢这样的书很简单,并不是因为它畅销,而是因为它阐述的真正含义。当我们面对亲情,友情,爱情,财富的时候我们选择什么,我们该如何做,这条叫斯特拉的老狗,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而我也在想,这本书所以畅销北半球的真正原因也正是因为它这种内在的巨大涵义吧?
《美国明信片》的作者怀恩.古柏在评价这本书的时候这样写道:
“在一个不成熟的年代,我们看到了这样一本属于未来的作品。故事讲述了一位中年男子,在其所有其他事情上霉运不断的时候,却拥有了最宝贵的爱。”
我有点意外的在这本译作之中看到了至少两处文字错误,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但是,这确实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2011年3月17日星期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