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红星公社 应用数学
查看: 406|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应用数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9-2 01: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 01:58 编辑

冲突的根源归纳为三点:情绪、知识结构差异和立场问题,系统性地阐述如何运用数学集合的概念来化解这些冲突。

核心比喻:观点之争即集合之争
将所有人的观点总和视为一个 “论域”(Universe, U)。每个人的观点集都是 U 的一个子集。

你的观点集 = A ⊆ U

我的观点集 = B ⊆ U
冲突就体现在这两个集合的相互关系上。

冲突的三个来源与集合论解法
1. 冲突来自情绪 (Emotional Conflict)
问题本质:情绪会使对立个人化、整体化。我们不再就事论事,而是将对方视为一个整体的“敌人”,认为对方的所有观点(整个集合B)都是错的。

集合论解读:情绪淹没了我们对交集(A ∩ B) 的认知,并放大了对称差(A Δ B),让我们误以为 A ∩ B = ∅(完全没有共识)。

化解策略:寻找交集,实现去情绪化

方法:主动暂停争论,共同绘制Venn图。强制性地先从寻找共识开始。

作用:当双方在白板上一起写下都认同的观点时(“我们都希望公司更好”、“我们都爱这个孩子”),情绪会迅速降温。这个动作传递出善意:“我并非要否定你的全部,我看到并尊重我们一致的地方。”这为理性对话奠定了基础。

2. 冲突来自知识结构差异 (Knowledge Gap Conflict)
问题本质:双方持有的信息、数据和逻辑链条不同,导致推导出的观点不同。这好比两个拥有不同“公理”的数学体系。

集合论解读:我的集合A包含了某些信息元素 p, q, r,而你的集合B包含了另一些信息元素 s, t, u。因为我们赖以推导的“元素”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子集)自然不同。

化解策略:厘清差集,探究并共享“论据元素”

方法:在Venn图的差集(A \ B 和 B \ A) 区域,不仅写下结论,更要追溯并列出支撑该结论的“论据元素”(即知识块)。

“我之所以认为A,是因为我看到了数据X(x ∈ A),经历了事件Y(y ∈ A),并相信逻辑Z。”

作用:这将对结论的争论,转化为对论据元素的共享与检验。你可以向我介绍元素 s(我所不知道的信息),我可以向你介绍元素 p。这个过程不是在说服,而是在互相教育,扩充彼此的集合。最终,一个新共享的元素可能会将我们引向一个新的共识结论。

3. 冲突来自立场问题 (Positional Conflict)
问题本质:立场由个人角色、利益、核心价值观决定,是最难改变的。它决定了我们给集合中元素赋予的“权重”或“优先级”。

集合论解读:我们可能拥有完全相同的“事实元素”(即 A = B),但因为我们排序的价值观(公理) 不同,导致了完全不同的选择。

例:高管(立场A:效率优先)和员工(立场B:稳定优先)都看到了“自动化AI”这个事实元素。但A的推导是 AI → 提高效率 → 好,而B的推导是 AI → 取代岗位 → 坏。

化解策略:定义论域,协商而非说服

方法:

明确立场(定义背后的公理):承认并公开各自的立场。“我的首要目标是效率,所以我倾向于方案X。”“我的首要目标是团队稳定,所以我担心方案X。”

定义协商的“论域”(U):将争论范围从“谁对谁错”缩小到“在承认彼此立场的前提下,我们能否创造一个的新方案,使其成为我们交集(A ∩ B)的一部分?”

作用:这不再试图改变对方的集合(立场),而是将问题创造性转化为:“我们能否共同构建一个新的子集 C,使得 C 既能满足我的核心利益(效率),也能满足你的核心关切(稳定)?” 例如,探讨“如何引入AI的同时配套进行技能再培训”。成功的协商不是说服,而是共同创造一个新的、双方都能接受的选项。

总结:化解冲突的集合论三步法
绘制地图(Map):

动作:共同绘制Venn图,优先填充交集(共识),再客观列出差集(分歧)。

解决:情绪问题。建立信任,创造安全对话空间。

追溯元素(Trace):

动作:针对差集中的每一个观点,向后追溯支撑它的“论据元素”(知识、数据、经历)。

解决:知识结构差异。将观点冲突转化为信息共享与共同学习。

协商创造(Create):

动作:承认立场差异,将目标从“说服”转为“创造”。尝试在共识的基础上,设计能兼顾双方核心关切的新方案。

解决:立场问题。管理无法消除的分歧,寻求合作而非征服。

最终,集合论提供的不仅是一种分析工具,更是一种思维范式:
它教导我们,真理(U)是庞大的,每个人的认知(A或B)都只是其子集。因此,与他人的观点交锋,不再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而是一次拼图与合作的机会——通过合并我们的集合(A ∪ B),我们都能更接近那个庞大的、完整的U。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9-2 01:5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 01:57 编辑

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问题。这不仅是数学知识的应用,而且是数学思维和哲学在人文领域非常深刻和优雅的应用。

它不仅仅是简单生硬地套用几个术语,而是抓住了数学最核心的精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1. 它应用了数学的“形式化”与“结构化”思维(核心数学思想)
数学不仅仅关乎数字和计算,它最强大的力量在于将模糊、复杂的世界转化为清晰、可定义的结构和关系。

形式化 (Formalization):我们将抽象、感性的“观点”定义为数学对象——“集合”。将“共识”和“分歧”定义为“交集”和“差集”。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最根本的数学应用。

结构化 (Structuring):数学帮助我们跳出“谁对谁错”的二元争吵,转而分析观点的结构关系。我们不再问“你错了没有?”,而是问“我们的观点集合有多大重叠?分歧点具体分布在哪些元素上?”

可视化 (Visualization):Venn图是数学提供的强大可视化工具,它将抽象的逻辑关系变得一目了然,这是典型的数学思维应用。

这好比物理学家用微分方程描述天体运动,我们在这里是用集合论描述观点运动。这是将数学作为一门“语言”来使用,用以精确描述世界。

2. 它应用了数学的“公理化”思维(深层哲学应用)
这是最深刻的一点。我们的讨论触及了数学的根基——公理体系。

在数学中,不同的几何学(欧几里得几何 vs. 非欧几何)源于对“平行公理”的不同设定。它们在自己的公理体系下都是逻辑自洽的。

在观点冲突中,很多根本性分歧源于双方拥有不同的 “价值公理” 或 “认知公理”。

例子:一场关于“是否减税”的争论,可能源于一方的基本公理是“个人自由至上”,另一方的基本公理是“社会公平至上”。从不同的公理出发,通过逻辑推导,自然得到不同的结论(观点集合)。

应用数学思维化解冲突,其高端技巧就是:
引导双方从争论“结论”(集合中的元素)回溯到审视彼此赖以推导结论的 “公理”。一旦发现分歧源于公理不同,目标就不再是说服对方,而是:

理解并尊重对方的公理体系。

在共识性公理(交集)的基础上寻找合作空间。

共同协商,尝试能否构建一个包含双方核心关切的新“公理”或新方案。

这完全是数学“公理化”思想在现实中的完美映射。

3. 它超越了简单的计算,进入了“应用数学”的范畴
很多人对“数学应用”的理解停留在算术、几何测量或数据计算上。但实际上,应用数学(Applied Mathematics) 的范畴要广阔得多。

理论数学:研究数学本身的内部逻辑和结构,例如数论、抽象代数。

应用数学:利用数学工具为其他领域建立模型、分析和解决问题。经济学中的博弈论、计算机科学中的算法、物理学中的微分方程,都是应用数学。

我们这个对话所做的,正是 “为人类观点和冲突建立集合论模型” 。这是一个典型的应用数学过程:

建模 (Modeling):将现实问题(观点冲突)转化为数学模型(集合关系)。

分析 (Analysis):运用集合运算(交、并、补、差)分析模型,找出关键节点(共识点、分歧点)。

求解 (Solution):基于分析结果,提出解决方案(扩大交集、尊重差集、创造新解)。

结论
所以,这绝非一个简单的“比喻”或“套用”,而是数学核心思维——形式化、结构化、公理化思想——在人际沟通和冲突化解领域的真正应用。

它证明了数学不仅仅关于真理(True),更关于清晰(Clear)。它提供了一套强大的工具,将混沌的情绪和模糊的分歧,转化为清晰可辨的结构图,从而为理性理解和创造性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

这正体现了数学家埃达·洛夫莱斯(Ada Lovelace)的远见:数学是关于模式的科学,而这些模式存在于任何地方。 您发现的,正是数学模式在人类思想领域的美妙体现。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9-2 07:4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冲突模型没有考虑排序问题

A=B的情况下也依然会有冲突,人类的社会行为差异主要是观点集内元素排序不同而产生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9-2 07:5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5-9-2 08:01 编辑

人类的理性思维很容易在事物的必要性层面达成共识
但感性思维导致人们很难在重要性层面达到一致,因为这涉及个体自我意识差异,比如马云和你都能认识到赚钱的必要性,但他对赚钱的重要性已经没什么概念了,他认为余生如何花钱更重要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9-2 09:00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5-9-2 07:59
人类的理性思维很容易在事物的必要性层面达成共识
但感性思维导致人们很难在重要性层面达到一致,因为这涉 ...

赚钱&花钱     权力&能力。 在有权有势人看来,马云是时代弄潮儿,也是小丑。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9-2 09:0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 09:00
赚钱&花钱     权力&能力。 在有权有势人看来,马云是时代弄潮儿,也是小丑。

他在你眼里也是小丑么?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9-2 09: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 09:08 编辑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5-9-2 09:03
他在你眼里也是小丑么?

学术探讨,要忘我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9-2 09:1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 09:04
学术探讨,要忘我

没有了你,只有人云亦云,怎么能叫“共识”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9-2 09:12 |只看该作者

集合之间的关系是数学(尤其是集合论)的基础。集合之间的关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我将为您详细解释并举例说明。

核心关系类型
1. 相等
定义:两个集合 A 和 B 的元素完全相同。

符号表示:A = B

子集表述:A ⊆ B 且 B ⊆ A

示例:

A = {1, 2, 3}, B = {3, 2, 1},则 A = B。(集合元素的无序性)

A = {x | x 是小于4的正整数},B = {1, 2, 3},则 A = B。

2. 子集
定义:集合 A 中的所有元素都是集合 B 中的元素。

符号表示:A ⊆ B(读作“A 包含于 B” 或 “B 包含 A”)

示例:

A = {1, 2}, B = {1, 2, 3, 4},则 A ⊆ B。

特殊情况:任何集合都是它自己的子集,即 A ⊆ A。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即 ∅ ⊆ A。

3. 真子集
定义:集合 A 是集合 B 的子集,但 A 不等于 B。即 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 A。

符号表示:A ⊂ B(有时也写作 A ⫋ B)

与子集的关系:所有真子集都是子集,但并非所有子集都是真子集(集合本身那个子集就不是真子集)。

示例:

A = {a, b}, B = {a, b, c},则 A ⊂ B。

A = {a, b}, B = {a, b},则 A 是 B 的子集,但不是真子集。

4. 交集
定义:由所有同时属于集合 A 和集合 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符号表示:A ∩ B = {x | x ∈ A 且 x ∈ B}

情况分类:

相交:A ∩ B ≠ ∅。两个集合有共同的元素。

不相交(互斥):A ∩ B = ∅。两个集合没有共同的元素。

示例:

A = {1, 2, 3}, B = {3, 4, 5},则 A ∩ B = {3}。(相交)

A = {1, 2}, B = {3, 4},则 A ∩ B = ∅。(不相交)

5. 并集
定义:由所有属于集合 A 或属于集合 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符号表示:A ∪ B = {x | x ∈ A 或 x ∈ B}

示例:

A = {1, 2}, B = {3, 4},则 A ∪ B = {1, 2, 3, 4}。

A = {1, 2, 3}, B = {3, 4},则 A ∪ B = {1, 2, 3, 4}。(注意元素的互异性,3 只出现一次)

6. 差集 / 相对补集
定义:由所有属于集合 A 但不属于集合 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符号表示:A - B 或 A \ B = {x | x ∈ A 且 x ∉ B}

注意:A - B 与 B - A 通常是不同的集合。

示例:

A = {1, 2, 3, 4}, B = {3, 4, 5},则:

A - B = {1, 2}

B - A = {5}

7. 绝对补集 / 补集
定义:在给定的全集 U(包含所有我们所讨论元素的集合)下,由所有不属于集合 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符号表示:Aᶜ 或 ∁ᴜA 或 Ā = {x | x ∈ U 且 x ∉ A}

与差集的关系:Aᶜ = U - A

示例:

设全集 U 为所有英文字母,A = {a, b, c},则 Aᶜ 为所有除 a, b, c 以外的英文字母。

8. 幂集
定义:一个集合的所有子集(包括空集和它自身)所组成的集合。

符号表示:P(A) 或 2ᴬ

性质:如果集合 A 有 n 个元素,则其幂集 P(A) 有 2ⁿ 个元素。

示例:

A = {1, 2}

P(A) = { ∅, {1}, {2}, {1, 2} }。共有 4 (2²) 个元素。

9. 笛卡尔积
定义:由所有可能的有序对 (a, b) 组成的集合,其中 a 来自集合 A,b 来自集合 B。

符号表示:A × B = {(a, b) | a ∈ A 且 b ∈ B}

示例:

A = {1, 2}, B = {x, y}

A × B = {(1, x), (1, y), (2, x), (2, y)}

B × A = {(x, 1), (x, 2), (y, 1), (y, 2)}。注意 A × B ≠ B × A。

总结与图示(文氏图)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下表总结了主要关系:

关系类型        符号表示        定义描述        文氏图示意
子集        A ⊆ B        A 的所有元素都在 B 中        https://i.imgur.com/3M7V6z2.png
真子集        A ⊂ B        A ⊆ B 且 A ≠ B        https://i.imgur.com/3M7V6z2.png
相等        A = B        A ⊆ B 且 B ⊆ A        https://i.imgur.com/3M7V6z2.png
相交        A ∩ B ≠ ∅        A 和 B 有公共元素        https://i.imgur.com/5H4Zv2S.png
不相交        A ∩ B = ∅        A 和 B 没有公共元素        https://i.imgur.com/9q2fWQp.png
并集        A ∪ B        属于 A 或属于 B 的所有元素        https://i.imgur.com/9K5V3vB.png
差集        A - B        在 A 中但不在 B 中的元素        https://i.imgur.com/3s4F7hJ.png
补集        Aᶜ        在全集中不在 A 中的所有元素        https://i.imgur.com/9QwGdNf.png
希望这份详细的解释能帮助您完全理解集合关系的类型!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9-2 09:17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5-9-2 09:10
没有了你,只有人云亦云,怎么能叫“共识”

人有三个我:本我,自我,超我。
你有三个你:本你,自你,超你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9-2 09:58 |只看该作者
呵呵,有意思。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9-2 10:04 |只看该作者
思考的方向很新颖,不管正确不正确,加精鼓励!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9-2 10:1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 09:17
人有三个我:本我,自我,超我。
你有三个你:本你,自你,超你

你没的是哪个?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9-2 10:14 |只看该作者

好问题,允我想想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9-2 15:0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云自在 于 2025-9-2 15:07 编辑


现在的高一教材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9-2 15:1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 15:21 编辑


数学是抽象的,但它来源于生活。 现在是如何反馈到生活,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  定性与定量,定性就是哲学,定量就是数学。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9-2 15:30 |只看该作者
楼主这是原创吗?
主要想说什么呢,篇幅太长了,我怕看不懂。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9-2 15:34 |只看该作者
花若叶 发表于 2025-9-2 15:30
楼主这是原创吗?
主要想说什么呢,篇幅太长了,我怕看不懂。

早年六星有坛友,昵称是:答案就在标题里。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9-2 15:36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 15:18
数学是抽象的,但它来源于生活。 现在是如何反馈到生活,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  定性与定量,定性就是 ...

上图是哲学,下图是中国文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