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红星公社 也谈读书:究竟有用?还是无用?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楼主: 公理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也谈读书:究竟有用?还是无用?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25-8-29 10:25 |只看该作者
就一个历史问题提出来请教公老师:华国锋是主动邀请邓小平出来工作的吗?我的印象中是,华国锋是阻碍邓小平出来工作的,当时他提出的是继续批邓反击右倾犯案风。邓出来是在陈云,叶剑英等的要求下华国锋不得不让邓出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5-8-29 10:28 |只看该作者
垃圾鹰 发表于 2025-8-29 10:13
最后几点基本属实。
读书无用论本身是个错误,错误成因见仁见智。
毛泽东重文轻理,却不盲目排西,不然 ...

嗯,把读书无用的源头归结到毛那里,估计不少版友或许会费解。

可以多说两点:
一,毛本人肯定不会认同知识无用,或读书真的没用。记得他曾要求女儿读多少遍《红楼梦》这种小说,更别说其它更有用的专业书籍了。

二,毛的身份地位不同,他反右、文革打压知识分子,容许黄帅、张铁山这种人物成为时代楷模,令中学毕业生上山下乡,包括工农兵推荐上大学,客观上就会形成读书无用的误导。在这个意思上说,毛是源头。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5-8-29 10:3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5-8-30 22:45 编辑
李熙 发表于 2025-8-29 10:25
就一个历史问题提出来请教公老师:华国锋是主动邀请邓小平出来工作的吗?我的印象中是,华国锋是阻碍邓小平 ...

嗯,华不是主动,是在叶等人的多番工作后同意的,邓本人也写了称颂华的信

但鉴于当时华干掉四人帮后的威望在,没有他拍板同意,邓是出不来的。

至于他之前的不愿,确实是囿于“两个凡是”,另外,是汪东兴等人帮了他倒忙,导致他后来陷入被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大讨论给邓重大机会,胡耀邦第一功)。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5-8-29 10:36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5-8-29 10:28
嗯,把读书无用的源头归结到毛那里,估计不少版友或许会费解。

可以多说两点: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因为文革造成几年的毕业生毕业后没有工作,在家待业,为了解决这些青年的饭碗问题,才提出的上山下乡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5-8-29 10:38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5-8-29 10:34
嗯,华不是主动,是在叶等人的多番工作后同意的,邓本人也写了称颂华的信

但鉴于当时华干掉四人帮后的 ...

嗯嗯。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5-8-29 10:39 |只看该作者
李熙 发表于 2025-8-29 10:36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因为文革造成几年的毕业生毕业后没有工作,在家待业,为了解决这些青年的饭碗问题,才 ...

确实有这种解读。但在毛那里,对工农兵的看重和对书生的看不上,是他提出知情上山下乡的更深层原因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5-8-29 10:42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5-8-29 10:39
确实有这种解读。但在毛那里,对工农兵的看重和对书生的看不上,是他提出知情上山下乡的更深层原因

是的,,他看不起知识分子,反右就充分说明了。尽管他自己也是知识分子。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5-8-29 10:49 |只看该作者
涉及到对知识的认识和教育问题,加精!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5-8-29 10:52 |只看该作者
李熙 发表于 2025-8-29 10:16
读书并非无用,主要是中国大学教育,存在问题。太脱离实际,大而空,学了很多没用的知识。出来做什么都不行 ...

这是个更专业的问题

高教界曾长期存在培养通才还是专才的争论。后来通才论者略占上风

我认同的是双方都不要过于偏激:通才教育是基础,专才教育是专业技能,两者都不可偏废。

大学开设的很多课程,似乎没有直接用途,但那是培养人的进阶素养所需要的。一个大学毕业生,应该具备更高的素养,较宽的眼界,特别是较开放达观的认识能力。

如,理工类院校也开设音乐欣赏课(选秀),就是通才教育指导思想的体现。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5-8-29 11:04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5-8-29 10:52
这是个更专业的问题

高教界曾长期存在培养通才还是专才的争论。后来通才论者略占上风

至少应该各种资质的学生,应该好好选择自己合适的学校。
学校教育应该拉开这些层次,开的课程要有针对性。不要都是那么大而全。实际上是大而空。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25-8-29 11:17 |只看该作者
中国读书人认为读书的目的,就是宋代理学家张载的横渠四句概括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王阳明《传习录下》记述:“一友问:‘读书不记得如何?’先生曰:‘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王阳明将读书“所得”之境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记得”,二是“晓得”,三是“明得”。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5-8-29 11:28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5-8-29 10:28
嗯,把读书无用的源头归结到毛那里,估计不少版友或许会费解。

可以多说两点:

是的,文化大革命顾名思义是指意识形态领域的斗私批修和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即延安整风精神之一的翻版,批的是脱离现实生活的一种小资情调和歧视劳动人民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我没有百度,印象深刻的被整得最惨的是作家和文艺工作者们,自然科学领域的陈景润们受到冲击也受到保护,包括马寅初不也没啥事儿?
知识越多越反动应该也是指意识形态的杂音,不是说哥德巴赫猜想有罪,工农兵学员不考试就上学往往没有好果子吃,我们村邻居家二儿子被保送到石油大学白领当了没几年一到改革开放他的南郭生涯就结束了被打发回家种地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5-8-29 11:42 |只看该作者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25-8-29 11:17
中国读书人认为读书的目的,就是宋代理学家张载的横渠四句概括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

这个还是文科生的自我拔高~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5-8-29 11:50 |只看该作者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25-8-29 11:17
中国读书人认为读书的目的,就是宋代理学家张载的横渠四句概括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

中国古代社会基本是一个伦理主导的社会,而张载著名的这四句堪称对文人伦理理想的最佳概括,大体属于以圣人为标杆的高要求。

王阳明关于读书的三境界,倒是可以对应今天读书的三个层次:死记硬背、知其然后知其所以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为我所用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5-8-29 11:54 |只看该作者
垃圾鹰 发表于 2025-8-29 11:28
是的,文化大革命顾名思义是指意识形态领域的斗私批修和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即延安整风精神之一的翻版,批 ...

听老教授们讲,当年的工农兵学员简直没法教,基础知识严重缺乏,上课听不懂,专业老师需要给他们先补基础课知识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5-8-29 11:54 |只看该作者
李熙 发表于 2025-8-29 11:04
至少应该各种资质的学生,应该好好选择自己合适的学校。
学校教育应该拉开这些层次,开的课程要有针对性 ...

是的,理当如此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25-8-29 11:57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5-8-29 11:54
听老教授们讲,当年的工农兵学员简直没法教,基础知识严重缺乏,上课听不懂,专业老师需要给他们先补基础 ...

就像战某鸡,非要研究哲学,让我这个哲学专业的本科生不知如何跟他对话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5-8-30 21:28 |只看该作者
读书用于谋生来说,由于越来越内卷,不像之前那么容易跨越阶层了。
但人生不只是生存,还有生活啊。
生活里有一些“无用之物”,体验会更丰富一些。
另外,就功能性来看,社会是实践,读书是理论,二者结合无疑更有利于行走。
不结合,没结合好,不是书的错,是读的人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25-9-1 22:09 |只看该作者
关于通才和专才,我们孩子的学校是先全面学,到初三和高二选两次方向,从通才向专才走。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25-9-1 23:15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5-8-29 10:39
确实有这种解读。但在毛那里,对工农兵的看重和对书生的看不上,是他提出知情上山下乡的更深层原因

关于“上山下乡”,温铁军做了非常详细的论述,他作为亲历者和研究学者,我觉得他说的非常在理。

他最后是这样总结的:“这场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为中国在特定历史时期实现平稳过渡提供了重要途径。”

我觉得,不得已而为之的这项政策,与毛看不看得上读书人关系不大。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25-9-1 23:23 |只看该作者
读书肯定是有用的,至少在沟通方面就体现得比较明显

现实中,与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沟通,普遍更为困难

但在读书人中,坚持己见难以沟通的人也很常见,如经常打成一团的老高、螃蟹、不主流,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