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今天很忙,但是想着再忙,也要上来认真回复这个帖子的。
能诵读的文章,真的就如你说要考虑他的韵律,要读顺畅,必须熟知气韵。文字结构也有很大关系。句子有短有长,相对读起来气韵就顺畅。全是断句、短句或长句以及那种重复加重复叠加的文字,读起来气息也会不流畅。我不会诵读,认知诵读是几年前的一件事。就是有一个微信公共号平台连载我的一个十多万字的小说,外加了音频诵读,是一个音韵很有磁性的女子。自己写的小说,都不想看一眼,但是有了那些音频,我回闭眼听,听着哪里好与不好也有点想法,收益很大。
我所认知的是诵读需要拿捏,但是读透理解之后就用不着这些了,自然而然的去读,沉入进去,把自己融入其中,再读出来,就好似自己在文字所购置的场以及情绪里游走,和写者有了和谐的共鸣,共声就有了,并且声情并,更带来音域辩声,敷射音域,让人更能深入文字的内涵韵味中去。也说不好,总之有声音就更多了一份有声渗透,会让人更加深印象。
我不会诵读,也没有麦克风,也没有全民K歌,纯小白,但是听着好听的声音,却深受感染。随手涂鸦的小文,能让亲们读出来,也倍感荣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