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荒腔走板 声声慢(国语,吴语,粤语)及唱后感
查看: 19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声声慢(国语,吴语,粤语)及唱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8-15 20: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https://kg.qq.com/node/play?s=Md ... etails_of_creations 国语版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3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8-15 20:08 |只看该作者
https://kg.qq.com/node/play?s=gV ... etails_of_creations 声声慢 (吴语版) 青砖伴瓦漆,乌蓬风依稀 桥畔萧索,不见故人,故地似往昔 旧笛声声吹,思念落几许 斜阳西照,遗憾满地,淋湿了回忆 冷星伴月寂,萧瑟思念又半曲 浅唱几句别离风唏嘘 南雁又归去,轻叹今夕似何夕 已是迟暮之年怎寻你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8-15 20:11 |只看该作者
https://kg.qq.com/node/play?s=6J ... etails_of_creations 声声慢(粤语版) 落花飞满天,白雪化睡莲, 叶絮脱落船在转心暗酸 暮色洒照村,雨点打檐前 夜里俏静凝望晚空心却远 月光遮冷星,画扇扑流萤 独照镜内凝泪似秋霜结冰 夜灯惜暗影,聚散似浮萍 梦见故面盈袖暗香风月证 泪滴声声,无人倾听 命里注定何用怨宿命 寂寞声声,梧桐不应 梦里有梦谁梦里倾听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8-15 20:12 |只看该作者
唱完三个版本的《声声慢》,有点感想,写几句。

1.这首歌的曲调就是典型的中国风,以宫商角徵羽(12356)五音谱写,没有4和7(有的简谱里有7,但也是一晃而过)。从曲子的主音看,以简谱的1(dou)为主音,是宫调式。而宫调式歌曲,有悠扬沉静,醇厚庄重的特点,用以表达情感,则就有“独上西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滋味,缠绵悱恻又不失庄重,情真意切且能融于悠远。

2.三首的歌都效古风,华丽典雅。国语版的歌词写得像是一个寻人启示,比较写实;吴语版的歌词写的是追忆,比较就虚;粤语版的歌词写得最有意思,它不是在讲故事,也不是在抒情,好像是在展示一个个的画面,有“落花飞满天”的春天,有“白雪化睡莲”的冬天,有“画扇扑流莺”的夏天,有“叶絮脱落”的秋天,意象纷呈。单句很美,但整体的意境营造就有点不合情理。全年孤独寂寞冷,也太悲苦了点。

3.让我感兴趣的是方言的发音,在歌词中的韵的特点。吴语版的韵脚,很多是普通话里已经消失了的入声,漆,索,昔,寂,曲,夕,忆等等。古汉语的入声发音短促,一发就收,现在江浙一带包括南方多个地区的方言里保留很多入声发音。而这个发音特点在这首歌里,就显现出了声已收意却长的效果。普通话以及北方各地方言已经没有入声了。这使得南方方言的歌曲有其非主流的特色,而这种非主流其实才是中华文化的正统,因为普通话里的儿化音,卷舌音,前鼻音,后鼻音都是从阿尔泰语来的,阿尔泰语系主要流行在北方各地,属突厥语族,大概从隋唐开始直至蒙元,对中原古汉语产生了很大影响。所以,所谓官话,雅言,普通话等等,就是由权力背书的方言。

4.粤语版的韵脚,用普通话读完全不押韵,但用粤语读基本押韵,起码可以算押邻韵,当然,这不能按照现在流行的几种词谱来看,而是需要按照方言发音特点。粤语的发音很多其实不是普通话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而是一字有多种音,比如,远,莺,影,命,听,这种特点就使得粤语歌曲有时要拖长音,不然就难准确唱出多音的字。因此,广东音乐包括歌曲就会有很多装饰音,来容纳这一语言特点。

5.唱多种语言的歌曲,会有种体会:你可以模仿非母语的语言发音,但很难掌握其神韵,那种神韵其实就藏在不经意的语音语调的细节里,外人难察觉,但本地人一听就能分辨出来。便由此断定你不是本地人。我唱英语歌,粤语歌都如是,即便是吴语,现在也唱不准了,普通话那更是打乱仗。而全世界的人,都会把语言当作一种身份识别标志,并以此来做身份认同,确定我们和你们和他们。所以,像我这样唱歌的人,就很难被人当作自己人,入不了本地人的圈,一唱就露馅了。这说明了,人的语言有自身的文化标记,这种标记是历史沉淀下来的东西,打上了社会和族群的烙印,也是民族凝聚力的一种成因。音乐也是。

6.所有的曲子都可以按自己的方言重新填词歌词,但每种方言填的歌词,唱出来都是别有一种味道,甚或大相径庭,这里既有语言特点的因素,也有文化惯性思维因素,更有一种因素:每种语言各自都有其对应的音乐符号形象,即,同一句乐曲,在不同文化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意义象征和解读。从这点说,带民族特色的音乐,也是一种方言。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8-16 20:1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好有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8-16 22:27 |只看该作者
音乐传递感觉。语言交流信息。
普通话因为听得懂。无端就觉得特别亲切。青砖。白马。炊烟。月牙。字字入声。声声如画。
吴语发音多在唇齿轻抿。像永不长大的少年音。粤语自带共鸣音的厚重感。再加转音丰富。整体偏向成熟。
表情:一耳听三音。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8-16 22:30 |只看该作者
多语种人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8-17 09:42 |只看该作者
我怎么手机听着版本一起唱的。
是不是你设置了自动播放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8-17 09:44 |只看该作者
地方方言要说的地道,要在那个地方生活几年吧,所有的文化都要融入后,感受其中的韵味和魅力。
阿狸还真是宝藏人物,你这声音很有感染力,做什么都能举重若轻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