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简称OBBB)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2025年力推的一项综合性立法,旨在通过单一法案整合税制改革、社会福利削减、国防增强、能源政策调整等核心议程。该法案于2025年7月3日由众议院通过(218:214),7月1日参议院以51:50通过(副总统万斯投关键票),并于**7月4日由特朗普签署生效**。以下是其核心内容、争议点及影响分析:
---
### 📜 一、核心内容与目标
1. **税制改革**
- **永久化特朗普2017年减税政策**:将原定2025年到期的《减税与就业法案》个税优惠永久化,企业所得税率从21%降至20%。
- **扩大税收优惠**:
- 儿童税收抵免从2000美元提高至2500美元(2028年后恢复原额);
- 小费和加班费免征联邦所得税;
- 遗产税免征额提高至1500万美元(随通胀调整)。
- **提高扣除标准**:联合申报者标准扣除额提高2000美元至3.2万美元,个人提高1000美元。
2. **削减社会福利支出**
- **医疗补助(Medicaid)**:10年内削减6000亿至8000亿美元,引入工作要求(19-64岁健全成年人需每月工作80小时),缩短资格审查周期至6个月,禁止向无证移民提供补助。
- **食品券(SNAP)**:削减2300亿美元,提高领取年龄门槛(从54岁升至64岁),并要求各州承担5%成本。
- **影响**:预计1200万人失去医保,1100万人退出食品援助计划。
3. **国防与边境安全**
- 增加国防预算1500亿美元,重点发展导弹防御和舰船建造。
- 拨款465亿美元建边境墙,新增1.8万执法人员,目标每年驱逐100万非法移民。
4. **能源政策调整**
- 取消拜登《通胀削减法案》中的清洁能源补贴,包括电动汽车税收抵免(2024年9月终止)。
- 扩大石油、天然气开采,允许快速审批化石燃料项目。
5. **债务上限提高**
- 为支付减税和支出,法案将联邦债务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预计未来10年国债增加3.3万亿美元。
---
### ⚖️ 二、立法过程与争议焦点
1. **党派激烈对立**
- 民主党全员反对,斥其为“劫贫济富”。众议院民主党领袖杰弗里斯创下8小时46分钟发言纪录抗议。
- 共和党内部裂痕明显:部分议员担忧财政赤字(如参议员兰德·保罗)或医疗削减后果(如参议员穆尔科斯基),但最终靠副总统关键票通过。
2. **财政赤字争议**
- **白宫宣称**:减税将刺激经济,未来10年可减少赤字6.6万亿美元。
- **国会预算办公室(CBO)打脸**:实际将增加赤字3.3万亿美元,国债占GDP比例从98%飙升至124%。
3. **社会公平性质疑**
- **受益群体**:企业、高收入家庭(年收入>21.7万美元)、传统能源行业。减税红利的70%流向收入前10%群体。
- **受损群体**:低收入家庭(年收入<1.7万美元者年均损失820美元)、医疗从业者(预计流失50万个岗位)、农村医院(资金削减20%以上)。
- **马斯克公开批评**:称法案“令人作呕”,加剧债务危机,与绿色能源目标冲突。
---
### 📊 三、潜在影响与各方评价
1. **经济影响**
- **短期**:Tax Foundation预测减税或刺激GDP长期增长0.6%,新增79万个岗位。
- **长期**:债务激增推高国债收益率,政府利息支出暴增(2024年已达1.1万亿美元),可能挤出教育、住房等公共投资。
2. **社会与全球冲击**
- **国内**:福利削减加剧贫困与医疗资源短缺,农村医院面临关闭潮。
- **全球**:
- 供应链重构(制造业回流美国);
- 绿色转型受阻(中美新能源竞争加剧);
- 保护主义蔓延(各国效仿“本国优先”政策)。
---
### 🕒 四、当前进展与未来展望
- **2025年7月4日**:特朗普正式签署生效。
- **实施挑战**:医疗补助削减条款需各州配合执行,可能面临法律诉讼;清洁能源补贴取消已引发行业抗议(如特斯拉)。
- **政治风险**:福利缩减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影响2026年中期选举共和党选情。
---
### 💎 总结
“大而美法案”本质是特朗普经济学的一次豪赌:以**大规模减税和企业优惠**换取短期增长,通过**削减社会福利与绿色转型支出**平衡预算,同时强化**国防与移民管控**。然而,其**加剧财政赤字、扩大贫富差距、牺牲弱势群体利益**的代价,折射出美国政治极化的深层次危机。法案落地后的社会经济震荡,将成为观察美国政策走向的关键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