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7-3 14:17
跑步是调身一种吧,适合就好,我今天也跑了,嘿嘿。关注呼吸的法门,以天台宗的六妙门为最好。六妙门:数 ...
天台宗的六妙门(数、随、止、观、还、净)是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中系统阐述的禅修核心法门,以呼吸为媒介,层层深入止观境界。以下结合天台教理与实践要诀,简述修习次第:
---
一、基础准备
1. 调身:结跏趺坐或正襟危坐,脊直肩松,手结定印。
2. 调息:自然呼吸,勿刻意控制,渐使气息细长均匀。
3. 调心:舍外缘、息妄念,生起“为悟真如而修”的正念。
---
二、六门修习次第
1. 数息门(数)
- 事修:默数呼吸,从1至10循环。吸气不数,呼气默数(或吸数呼不数),专注不散。
- 理观:借数息摄心,知“能数之心本空,所数之息如幻”,体达能所不二。
- 要点:昏沉时数明,散乱时数细;纯熟后自然转入“随息”。
2. 随息门(随)
- 事修:放下计数,心念随气息出入,觉知呼吸起灭全程(鼻端→胸腔→丹田)。
- 理观:观“气息生灭无住,心念迁流不息”,悟动静皆不可得。
- 要点:如牧童放牛,不紧不松;若心散则回数息。
3. 止门(止)
- 事修:心住息端(鼻端或丹田),泯去出入相,凝然入定。
- 理观:息相泯灭时,照见“能止之心寂然,所止之境空寂”,契入无念三昧。
- 要点:不执定境,防堕无记空;若滞着则转入观门。
4. 观门(观)
- 事修:观呼吸如空中风,无实体可得;观身心四大假合,如泡如影。
- 理观:
- 析空观:析息为风大,心为识大,皆缘起无自性。
体空观: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当体即空。
- 要点:依《小止观》十六特胜,观气息与五蕴关系,破身见。
5. 还门(还)
- 事修:反观能观之心——谁在观息?觅心不可得。
- 理观:
“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忘即是中。忘照何曾有先后?一心融绝了无踪。”(《法华玄义》)
摄还观照之心,归于一念灵知,非空非假。
- 要点:脱能所,绝对待,是转迷成悟关键。
6. 净门(净)
- 事修:无修而修,任运腾腾。呼吸、能观、所观三轮体空,纯一实相。
- 理观:
证“一心三观”:
- 息法即假(妙用宛然)
- 即空(当体寂灭)
- 即中(空有不二)
- 果相:六根清净,触境皆真,如《法华》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
三、实践警示
1. 次第非固定:根器利者或一门直入,如“随息”顿证净门;钝者需循序渐进。
2. 对治魔障:
- 昏沉:睁目、观明点、修观门破暗。
- 散乱:收紧数息、持咒摄心。
- 境界现前:不取不舍,《小止观》云:“魔由心生,还从心灭。”
3. 必依止师:禅病需明眼人指正,勿盲修瞎练。
---
四、天台圆顿旨归
智者大师强调:“六妙门者,盖是内行之根本,三乘得道之要径。”(《六妙法门》)
修时当怀“圆顿心”:
- 初心即具:一息三千,当念圆融三谛。
- 一门通法界:如善修“数息”,即具足六度(数息摄心为禅度,破妄即般若等)。
> 雪窦禅师颂云:“六用不功名数息,拟心凑泊隔千山。”
> 息念忘虑时,蓦直踏去,方见本地风光。
修学者宜以《摩诃止观》为纲,辅以《小止观》实践细节,在动静中磨练,方不负天台慈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