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左手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爷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25-7-20 21:08 |只看该作者

去过一次山东,途经河北昌黎时,我跟几个昌黎人说,我竟然没听过还有这个县,那几个昌黎人说他们家长话时,我竟然听不懂,有个昌黎人就自嘲说,都说我们昌黎人说话老坦儿啊!今天又长了知识,妗子也是河北的用语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25-7-21 20:2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左手刀 于 2025-7-22 20:53 编辑

        我一直喜欢看些杂书,并听些野史故事,我觉着这些所谓的故事往往更真实可信,且趣味度更高,就比如特殊的时期,我老爷这样有历史问题的人是怎么度过来的?虽然改了名字就没有革命群众深挖出来么?

      据说,我们那个县在附近县市中斗争中以狠而著名,不过这东西正史只是一带而过,我又年纪小没赶上,知道的只是大人的零星碎语中记录的几句。

      母亲的好闺蜜,那阵子不兴这么叫,就是聊得来,关系比较好,走的比较密切的好邻居吧,母亲总领着我们去她家玩,她家也是仨孩子,年纪比我们依次小一岁,我们也能玩一起去,那家男人我们叫大叔,据说脾气不好,对我们倒是和颜悦色,这家还有一个老头,我们也随着孩子叫他姥爷,很难想象,一般家里的老头儿都是男人的爹,这老头却是大婶儿的爹。

      十三岁那年回乡时,母亲去看望她这位老朋友,一见面两人都开始抹眼泪,那大婶眼睛哭的通红的,这时的大叔已经不再姓赵,大叔这个称谓也开始姓史了,不过,虽然还叫大叔,经过大婶的介绍,也是很平淡的笑了一下。一个初雪的早晨,巢丝厂上班的人忽然发现仓库大门被人动过,里面几百斤苞米不见踪影,工厂报了警,警察顺着带车子(架子车)的车胎印,找到了赵大叔家,马上逮捕归案,并勒令他交出偷盗的苞米,这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直到家里人把家中所藏拿出,一颗苞米口粮都没剩才作罢。大叔拖着满身的伤,忍着满脸的痛回到家,看到家里空空的家,悲愤难平,又气又渴,喝了半瓢凉水,得了气鼓病肿胀而死。

      左邻右舍都知道这家老实人,可是没有用,苞米一定要找到,不能让国家受损失,而且谁让车胎印又跑到你家,你不认谁认?这年头冤枉也就是冤枉了,人死了也就死了,人们更痛恨的是谁那么丧良心,自己偷了粮食也就罢了,偏偏把车再推到他家门口。

      这之后,我才知道这赵大叔原来是个地主崽子,革命解放后,他家定了个地主成分,这地主的概念有些可笑,一个山区总共也没有几根垄可种,可偏偏他家地最多,而地主就该可恨,因为在翻身的纲领中,一切苦难的根源就是地主老财,就该打倒,于是一家满门都响应号召去见了阎王,只有这赵大叔当时还是个吃奶孩子,在血迹里爬着叫着。一个老贫农实在不忍心走了出来说,这孩子就留下吧,一个吃奶孩子也没犯过什么罪,新社会怎么也改造过来了,于是赵大叔随着收养的人家姓了赵,长大后结了婚,原来的老人大概做了古,就把老丈人也接过来养着。这是挺唏嘘的故事,我后来一直猜想,大概是血泊里的那一家子看这小地主崽子过得也不是那么好,就也给收了回去到地下团聚了吧。

      这是直接肉体消灭的,据说还有肉体和心灵折磨的,地主婆或者地主的儿媳妇之类,肯定比贫下中农长得肥硕嫩滑吧,于是就拿那烙铁烫那双乳,大概在青烟,肉香和惨叫声中,人的兽性会回有所归吧!

      老爷呢?我还是关心他,这又有了另外一个故事,奶奶的一个什么亲戚家穷,到这边讨饭,奶奶家虽然也穷,好赖也给人家做了几回饱饭,人的苦痛据说大都跟饥饿相关,这亲戚又是感恩的人,长大后又成了高高在上的革命人物,力所能及的时候又怎么会不照顾一下。

      中学时代,物理老师给我们讲过批斗会,就是怎么残忍怎么来,譬如挂牌子已经满足不了革命人的决心,就挂暖气片,而且铁丝不能太细,太细怕暖气片太沉,铁丝会折,太粗对脖子勒的力又不够,于是铁丝也要挑适中的,至于反动派是不是受得住就不考虑了,忍不住可以自绝于人民。

      邻居大娘则说,他们那里开批斗会是要求全员参加的,给工分的,不参加就是同情反革命。

       地道的挖法有千万种,地雷的造法也各不相同,那批斗会也体现了劳苦大众的各种智慧。

       老爷的恶,是当了国民党警察,可这是被人抓去的,没有主动性,又不给发枪,又没主动去打过人,只是被逼着做小跟班,又当过解放军,虽然觉悟不够当了逃兵回来,实在没那么招人恨,根源上可以从轻。老爷脾气好,人也随和,谁家有个困难也都上前,群众关系也好,加上革命者又是想报恩的亲戚,所以基本上是没挨揍,只是批斗会上都是陪绑,走个过场而已,因为这村里实在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人物,政治性工作又要搞好。

      父亲则说,有家姓曲的,就因为比别人家多了几垄地,被定了个富农,批斗会基本是眼红的贫下中农对他家的批判。打累了,把人家打蔫了,就说人家态度不好,拉出去清醒清醒。一帮人拉着到外边,顺着脖子和肚子里往里灌雪,还要问人家,清醒没?清醒没?

      我问了父亲一个很可笑的问题,被打成那个熊样,运动完了那家不恨他们?不打回来?

      父亲说,那个年代都那样,领导糊涂了,被人利用,都是为了革命,应该不恨吧,反正他们都没去找,打了也就打了。

       这在我很难理解,一句疯狂的年代就能随便过去?让一个时代疯狂起来,这时代和人就是错的,仅仅一句原谅就作为终结,是对人和社会最大的不负责任,没有人性和法制的社会,这皮鞭和枷锁随时会再次落在头上。

      我问过老爷,你要是接着革命,那你现在就是大干部了,你不后悔么?老爷笑着逗我,我要再去打仗你就再也看不到我了,我再问别的,他只是笑并不说话,意思是,你不懂,等你长大或者就明白了,这话老爷的儿孙辈也问过,亲朋邻居也问过,人到了和平年代只关心名利,只有经过战场厮杀的人才会真的感悟人生吧。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25-7-26 13:35 |只看该作者
当爷爷这边闹得不可开交时,老爷这边倒是生活的安稳幸福,这时已经在二叔家扎下根来。老爷有些老古董,稀罕小子,甚是遗憾的是二叔家生的都是女孩,最小的女孩已经是超计划,勉强的上了户口,再想要第四个已经不可能了。大叔家倒是给他生的大孙子,只是公爹和儿媳关系不太融洽,这大孙子见他的面如仇人一样,转身就走。

      据父母说,老爷喜欢我也是因为他那孙子跟他亲近不起来的缘故。

       父母分家出来,在老爷的建议下,父母带我们借住在大叔大婶家。大婶和母亲早就认识,年轻时在一个巢丝厂上过班,那阵大婶就是出了名的厉害,这回打扰到她,大婶是大大的不满意,无奈寄人篱下母亲只能隐忍,大叔家的大哥比我姐姐大,大哥打姐姐时,直到手累了才作罢,大叔大婶并不过问,母亲据说也不敢去拉,怕对方误会。大叔的另一个闺女是女孩儿,生日比我大,小学一年级是一个班,这丫头也厉害,两个照面不到就把我打服了,她的同座不知其中厉害,也是两个照面就被打得满脸是血,于是,这个小姐姐和另一个邻居女同学成为我童年的一个大阴影。

      奶奶在老家得了一场病,和爷爷到我家的时候,已经算痊愈了,父亲不放心,又领着到医院复查一下,这皮肤病有些吓人,脖子下前胸上的皮肤像烫伤的一样,赤红一片,据说这已经算是好了。爷爷奶奶这是十几年唯一的一次过来串门,大概住了一个月左右,出飞了这许多年再见,互相都有些生分,在一起也是互相恭敬,少了许多应有的亲昵感。母亲每天都是炒好几个菜,父亲晚上给倒上酒,我估计他们的心里都会想当初我小时候写信砸锅卖铁供酒喝的场景,不过这笑话都不好再念叨起来了,如今一瓶酒也花不几个钱。

      奶奶闲不住,把窗前的一块小地中,除了她认识的秧苗之外,所有的绿植都拔了个遍,把我们好不容易留着的几棵大烟花也给拔掉了,奶奶的一只眼这时几乎没有多少视力了。这几棵大烟花是从邻家大娘那里讨过来的,我们喜欢这花只是喜欢这白色的大花瓣,花谢了之后又会结大烟葫芦,邻居大娘和我们只是欣赏不同,她是要深加工一下。

       邻居大娘从来都是病歪歪的,于是她就总种这大烟花,她家的大烟葫芦个头长差不多大的时候,就用小刀个割个口子,里面的汁液流淌出来凝固后就是大烟,好像还要怎么熬制的,这就不是我们所知道的,只是看大烟葫芦上下左右斜切的全是口子。这东西很金贵,母亲总是牙疼,这邻居大娘只有一回,给母亲拿了块绿豆粒大小熬好的膏给了母亲,母亲说真好使,马上就不疼了。

      邻居一个叫姑父的人过来说话,跟奶奶说了一会话,过后跟父亲说道,你家老太太真了不得,跟人说话都不瞅人家,眼皮一嘛嗒,一会搓脸,一会又摸手,一会又捋一下脚,这老太太不太好相处,说完哈哈一笑,父亲也不好说什么。

     父亲也知道长辈们和母亲不大合得来,和我们也没那么亲,说起来他自己脾气也不好,一两个月还好,时间长一些,他会首先受不住的,所以这些年他一直感念老叔老婶的不容易。

      奶奶生病后身体明显变坏,几年后病故,父亲回去奔丧,回来说爷爷身体也大不如前,老来的伴,虽然吵骂了大半生,却也磨合出许多亲情,冷丁缺失下来,生活也似没了意义。

      又一年,爷爷身故,父亲回去奔丧,遗体运到县城火化场,青烟缭绕,父亲手抚骨殖大哭,一个人的生命随风而逝,短短七十多年,承载了先祖的期望,留存了许多后辈,也算是播种下许多希望。有些遗憾是,他的三孙子结婚后过年竟然没有回去看望一下他,没去祭拜一下列为祖宗,这时他的大孙子已经出了意外,二孙子婚事也是遥遥无期,这唯一的三孙子似乎忘了本。

       我忽然有些释然,多疼些哥哥姐姐妹妹们也有许多道理,毕竟他们地里有活时我们没有帮着拔一根草;身体不舒服时,我们没有递上一杯水,送上一片药;身故时我们没有去扶灵,送他们最后一程。

     爷爷故去一个月,老叔随乡亲到俄罗斯打工,毕竟社会无论什么制度,没钱就娶不起媳妇。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25-7-26 16:42 |只看该作者
老爷八十多岁的时候打来电话,要来这里串门,并且已经走到了半路,父亲叮嘱完老爷在哪里下车就急忙赶了过去,接到家里,父亲又给我打了电话。老爷还是那么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走路也有力,不像是八十多岁的老头子,古人的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宿完全失去了意义。老爷说八十多岁年纪也不想再留什么遗憾,希望在腿能动的时候,挨家走走,这里看完还要去凤城看看另一个亲戚。

       老爷说姓鄂,按我们老家那里的口音读成老鹅头。这老头不知是我们的怎么个亲戚,只记得有一次他绘声绘色的给我们讲他到牛圈里出粪,老牛突然发了疯,用牛角把他顶到墙上,离地足有一尺多高,一两分钟后,才有人过来把牛赶跑,然后把他扶起来抬到医院,迷迷糊糊中听到有人说,这老鹅头可毁了,让牛顶这么长时间,还这么大岁数,这回可体腾了。你们看看我多硬实,他们可看错了,说完咚咚敲自己的胸膛,证明自己的健康。我估计这老哥俩见面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我给老爷揣了一百块钱,虽然不多,量力而后行,自己的亲爷奶也没花过我一分钱,我现在能拿出两个,他们却不在了。

       第二次给老爷二百块钱,就是当街让老爷猜猜我是谁被父母骂的那次,这次老爷看着就老多了,但老爷心气高,说自己的身体和心态都好,要争取活到一百岁,我认为老爷后来一定是心气不足,最后只活到九十六而寿终正寝。

      写这篇《老爷》也是为了纪念一下老爷的通透,这世界的本质在哪里?根本没人能真正抓住,有的只是畅享人生,这社会无所谓黑白,高低,共御外敌那是因为人家要灭族,兄弟相残终究是权利当头,两个理想究竟哪个更好?当我们也在走人家的路,犯人家的错,就已经揭示了事情的真谛,华夏民族,两种信念可以比较,我们应该做的只是要比谁活的更精彩。

       父亲回家探亲,众兄弟欢聚一堂,推杯换盏,爷爷这一支就说祖坟位置不好,累契得子孙辈多不安稳,大爷一家,大儿子出意外英年早逝,孙子三十多岁不曾婚配,二儿子四五十岁也没找到个对象,老二家(父亲从搬到外地后,就不再管这些事)并不插言,如果私下说,我这些年一事无成,妥妥的人生失败者,在他们眼里应该也是,三叔家儿子离婚,又找人成了家应该也算;四叔家大儿子辛勤肯干,只是家中妻子养了小白脸也离了婚,后来找了个四川女人结婚,这应该也算;五叔家大儿子小时候出车祸折了一条腿,后来找了个瘸腿姑娘成家也应该算;我那姑姑家,小儿子四十多岁不曾婚配,应该也算。

      一宗宗,一件件都说这风水不好,祖坟占得位置不对,应该另谋高处。这想法一出,老爷家那边儿孙极力反对,我们这边子孙身体健康,工作也好,有当老师的,有在外地做生意的,有去韩国挣大钱的,这风水自然是极好的,不能动,而且必须尽力维护。

      老爷家孙辈们成立个群,把我也拉了进去,这群里热闹,有事大家响应,拼多多帮着助力,喝酒也是一呼百应,我在里边露了几回面就隐身做了透明人,大半不认识,而且发红包也比不过,资金太雄厚了。大爷家的二哥也成立个群,响应寥寥,一年也没个人说话,就在通信录里空空的挂着。

      年节的时候给爷奶送纸钱,并念叨他们保佑我们平安健康,能发大财,后来又怕纸钱通货膨胀,叠些金元宝让他们在阴间有吃有穿,现在想想有些可笑,活着的时候没花到我钱,只靠往阴间烧化,也不知爷奶怎生得想,真保佑得话,我能挣得三十五六万,补个养老保险,挣不来的话,就此别过,下辈子再不来这世界,老爷看透了世界是有我才有这世界,我理解的是,千万人的奋斗的世界,你们只是憧憬,我看到了,和你们毁灭的一样,不过如此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25-7-26 22:4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哇,更了这么多。
等我明天慢慢看。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25-7-27 16:09 |只看该作者
左手刀 发表于 2025-7-21 20:26
我一直喜欢看些杂书,并听些野史故事,我觉着这些所谓的故事往往更真实可信,且趣味度更高,就比如 ...

你好厉害,写了这么多~~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25-7-27 16:1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5-7-27 17:16 编辑
左手刀 发表于 2025-7-17 15:01
相比我对于亲情的淡漠,姐姐倒是热切了许多,每当我说出不觉着爷奶的好时,她总跟我唱反调,我觉着爷 ...

我从小到大,只回过爷爷奶奶家三次,他们在另一个城市生活,直到他们去世~~你写的,那些亲情故事,好生动啊~~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25-7-27 16:23 |只看该作者
左手刀 发表于 2025-7-26 16:42
老爷八十多岁的时候打来电话,要来这里串门,并且已经走到了半路,父亲叮嘱完老爷在哪里下车就急忙赶了过去 ...

能平平安安就好,我想好多人各有各的不如意吧,这几天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听他们讲的故事,无论有钱没钱,有才无才,才想起心理老师的话,他说过,很多人用尽全力才过了平静的一生~~活着不易,知足常乐,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