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一个正版变形金刚玩具卖30多块钱。那时候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也就百来块,相当于现在花两三千买个手办——贵得离谱,但孩子们照样哭着喊着要。家长咬牙买了,还得听孩子念叨"这是擎天柱,不是普通卡车!",跟现在年轻人抢Labubu盲盒时说的"这是隐藏款,不是普通塑料!"简直一模一样。
变形金刚火的时候,小卖部门口的贴纸、文具盒、书包全印着汽车人标志,跟现在满大街的Labubu联名款奶茶、T恤一个套路。当年集齐一套变形金刚贴纸能当孩子王,现在抽中Labubu隐藏款能当朋友圈锦鲤——本质上都是商家让你不停掏钱的套路。
更绝的是二手市场。80年代,一个稀有的"金属版威震天"能换同学半学期零食;现在,一个绝版Labubu能在闲鱼炒到五位数。四十年过去,玩具从铁疙瘩变成塑料小人,但炒价的狂热一点没变。
其实吧,不管是变形金刚还是Labubu,商家卖的根本不是玩具,而是你的上头感。小时候省吃俭用攒钱买变形金刚,和现在熬夜抢Labubu限量款,本质都是被消费主义拿捏得死死的。区别只是当年家长骂你"乱花钱",现在你自己骂自己"又冲动消费了",然后下次继续买。
所以啊,Labubu就是2020年代的变形金刚——换了个皮肤,但游戏规则一点没变。韭菜还是那茬韭菜,只不过镰刀升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