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5|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行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5-3 17:3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淡漠心情又遇秋,羁旅天涯至渡口。
百种画笔也难描,行人沧桑行人途。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5-3 17:3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原文。行色

司马池〔宋代〕

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到渡头。
赖是丹青不能画,画成应遣一生愁。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5-3 17:3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译文
心境清冷如池水,凄楚寒淡如凉秋,旅程无穷无尽,刚走完阡陌之地又见到渡头。
幸好这行色画不出来,若是真能画成图像,怕要让人一生都充满忧愁。

注释
行色:行旅出发前后的情状、气派。《庄子·盗跖》:“车马有行色,得微往见跖耶?”此处指行旅之人的心境。
陂(bēi):池塘。
于:犹“如”、“似”。
陌:道路。
穷:尽。
到:一作“见”。
赖是:幸亏是。
丹青:原指丹砂和青棱两种可制颜料的矿石,此处泛指绘画用的颜色。此句别本作“赖是丹青无画处”。
遣:教,让。一作“遣”,一作“是”。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5-3 17:3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创作背景
  在北宋中期张耒的《记行色诗》一文中谈到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时说:“《行色诗》,故待制司马公所作也,公讳池,以某年中尝监安丰酒税,实作此诗。”安丰在今天安徽省寿县,在宋代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来往的行人很多,而监酒税是一个相对比较清闲的官职,司马池在这里可以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悠然度日,某日有感作此诗。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5-3 17:3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赏析

 这首诗将行役之人的羁愁客思,种种难以描摹的心境,写得如感如见,显露行人对行役的厌倦,其中暗含仕途不甚得意的愁怨之情。

  所以此诗开头一句采用了迂回的构思,从行旅中随手拈来两个比譬。秋天的池水是清冷的,而行人的神情比这池水更清冷。秋天的景色是凄凉淡漠的,而行人的神情比秋景更加凄凉淡漠。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比喻,而是进一步把两类毫不相干的事物作比较,行人的神情可以和秋景较短量长,只因为它们在凄凉冷漠这一点上有共同之处。这一比较,不仅渲染了“行色”的特征,而且让隐隐的写出了这“行色”体会到了行人的内心。

  接下去“远陌”一句补充点出了行旅的具体环境。长长的小路,刚走到尽头,却发现到了河边渡口。这具体鲜明的情景,是诗人旅途奔波的概括,它暗示了行人的孤独寂寞,暗示了旅途奔波的辛苦和不知归宿何处的茫然。这是对上一句的补充,更是对“行色”的加重渲染。就全诗的构思而言,这一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点明了诗中所写,乃是羁旅行愁,而不是其他什么别的内容。有了这一句,上一句才有着落,而后面两句也才有了生发的基础。

  诗的后二句,还是从侧面烘托。意思是说,幸好这行色画不出来,若能画出,一定会使人一生发愁。本来,绘画可以画出人的表情,但是在诗人看来,“行色”所反映的内心的凄苦黯淡,无法通过绘画来表现。要注意的是,这里并不是对绘画的功能作判断。

  从一方面看,作者认为绘画不能表现这种“行色”,似乎是说绘画之所短;而从另一方面看,诗人的意图却是借绘画之所长来渲染行愁之重。绘画形象具体直观,假如把这行愁再现出来,将使人不胜其愁。这是以形式上的否定,来肯定行愁之重。简单两句中包含了形式与内涵,否定与肯定相反相成的妙趣,留下驰骋想象的空间,避免了正面用笔的重拙滞涩,足见构思之巧妙。

  这首诗全从侧面用笔,实处让人体会到行人心情的凄凉冷漠,感受到行愁之沉重,虚处则含蓄不尽,余意悠长。空灵而不空虚,正是其艺术魅力之所在。此诗在宋代享有很高声誉,先是被司马光载入《温公续诗话》,诗人张耒认为此诗“甚工”,以致司马光“不敢以父子之嫌废也”。后来司马池之孙司马宏又把此诗刻于石上,张耒为作记,又借梅尧臣论诗句名评云:“诗之工者,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此诗有焉。”(《张右史文集》卷四十八《记行色诗》)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5-3 17:3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司马池

(980—1041)陕州夏县人,字和中。登进士第。授永宁主簿。历建德、郫县尉。蜀人传言戍兵叛,蛮将入寇,邑民争相出逃。池摄县事,会上元张灯,纵民游观三夕,民心遂安。知数州县,所至皆有政声。累擢天章阁待制、知河中府,徙同州,又徙杭州。因不知吴中习俗,决事不当,被劾降知虢州,徙晋州。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5-3 17:3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歡迎赏评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5-3 17:4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结合上下文,我觉得“遣”用作“遣散”更贴切一些,与锦衣商榷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5-3 20:3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笑流沙 发表于 2025-5-3 17:40
结合上下文,我觉得“遣”用作“遣散”更贴切一些,与锦衣商榷

有道理
^_^
沙沙好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5-3 20:56 |只看该作者
跟读


我不懂诗词,所以,我没吃都认真地看过,但是我不敢多说,所以,我只能说跟读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