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2|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岩居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4-24 10:0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结庐在山中,径险少人至。
鸟栖寒木鸣,泉挂老藤岩。
煮茗探深味,香敬佛像阁。
吾乃优游者,何似此逸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4-24 10:0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原文。岩居僧

赵师秀〔宋代〕

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
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4-24 10: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译文
把门开在峭壁上,整日都很少有人能爬上来。
一只鸟儿掠过寒冷的枯木,几朵花在翠藤上摇曳起来。
用寒冰下面的水煮茶,而香火居然燃着佛像前的灯。
我也是一个逃避名利之人,什么原因使我看起来很像这岩居僧。

注释
开扉:开门。扉,门扇。
何因:什么缘故,为什么。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4-24 10: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赏析

 赵师秀作诗,常追求“清”的美学趣味,故多写荒寒之景,凄清之情,冷寂之境。首联交代诗题。开扉于石层,所谓僻之又僻,本意即在避世,所以自然“尽日少人登”。这是说其居处之清。颔联描写鸟过藤动、藤动花落的情景,非常细腻。一个“过”字,当是反复推敲所得。一般说来,既是藤摇花落,就不当是“过”,而应是“落”或“飞起”。但在那样一个清寂的环境中,“过”字显然更能见出僧人的悠然自得,与世无争。因此,在艺术上更为真实。一个“寒”字,既是写实——树已深而复绕之以藤,当然清寒;又是写意——以此烘托僧人的心迹双寂。炼字炼句亦复炼意,而又出以平淡自然,反映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这是说其环境之清。颈联承上更具体地来写僧人的生活。煎茶而取冰下水,亦略同取梅上雪,意在寄托高洁的情怀。而于饮食之中惟言煎茶一事,则突出了其生活的清苦和心性的淡泊。“香炷佛前灯”一句,呼应题中“僧”字,若无此交代,则可能将主人公误认为隐士,而非僧人了。这又是说其生活之清。居处、环境、生活都写到了,题面已足,故尾联结以向往之情。这是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进一步突出主题,使全诗在结构上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4-24 10: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赵师秀(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4-24 10:0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歡迎赏评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4-24 10:44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5-4-24 10:07
原文。岩居僧

赵师秀〔宋代〕

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
心是静的,神也是闲的,但如枯草朽木。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4-24 12:46 |只看该作者
论金 发表于 2025-4-24 10:44
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
心是静的,神也是闲的,但如枯草朽木。

不用干活,有人供养,实在不行还可以化缘,只要佛祖心头坐,自然是酒肉穿肠过,而气定神闲。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4-24 12:52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5-4-24 10:07
原文。岩居僧

赵师秀〔宋代〕

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




——没查平仄,明显不对仗啊。咱可是律诗,连说唱都兴押韵,不带这么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4-24 15:21 |只看该作者
论金 发表于 2025-4-24 10:44
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
心是静的,神也是闲的,但如枯草朽木。

气闲神定活着不是挺好么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4-24 15:31 |只看该作者
茗煎冰下水
————
还挺冷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4-24 16:08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5-4-24 10:08
赏析

 赵师秀作诗,常追求“清”的美学趣味,故多写荒寒之景,凄清之情,冷寂之境。首联交代诗题。开扉 ...

和敬清寂 - 百度百科

(三)清
清即清洁,有时也指整齐。当然,茶道四谛中的“清”更多的是指对灵魂的洗涤。在被称为露地的茶庭里,茶人们要随时泼洒清水,在迎接贵客之前,茶人们要用抹布净茶庭里的树叶和石头,茶室里不用说是一尘不染的,连烧水用的炭都被提前一天洗去了浮尘,茶人就是这样通过去除身外的污浊达到内心的清净的。
茶道经典《南方录》说:“茶道的目的就是要在茅舍茶室中实现清净无垢的净上,创造出一个理想的社会。”茶道四谛中的“清”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又是佛理的体现,她用独特的文化式样表现出了“物我合一”的禅境。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4-24 16:1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薄荷味 发表于 2025-4-24 15:21
气闲神定活着不是挺好么

薄荷好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4-24 16:1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有期啊 发表于 2025-4-24 15:31
茗煎冰下水
————
还挺冷的

水的质量好
^_^
歡迎有期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4-24 16:1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4-24 16:08
和敬清寂 - 百度百科

(三)清

哈哈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4-24 16:2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论金 发表于 2025-4-24 10:44
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
心是静的,神也是闲的,但如枯草朽木。

已达至境
俗人難以理解吧
^_^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4-24 16:2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养生丸 发表于 2025-4-24 12:52
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


哈哈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4-24 16:31 |只看该作者

复制错了,应该是梨花兄的:

鸟栖寒木鸣,泉挂老藤岩。
煮茗探深味,香敬佛像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