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4-11-4 09:01 编辑
也说《摽有梅》
文字/春江水
古诗歌叙事是叙古人事,古诗歌抒情是抒古人情,古诗歌表意是表古人意。
今人和古人,今文和古史,说接通打通当然也对。
不做打通,疏通,接通,想当然尔,是不成的,是不伦不类的。
我就这么看《摽有梅》。
我说两个人,大家就明白我要说什么。
第一个人,赵元任通晓多少国家语言,知道不?10种语言,33种方言。他的语言学习能力很强。他,就是他,要废除汉字。
第二个人,大家耳熟能详。仓颉造字鬼神哭,那是写照万生万物,写形写神,绘声绘色,是极尽能事的。不说人,鬼神、老天爷都吃惊。
是故,想当然尔,率尔而对,信口开河,六经注我,六书注我,怎么会。
“小学”讲字根,讲文字派生繁衍,讲异体字;王力讲同源词,讲语音流变:都是为我们指路经的。
文字史上更有以是为非以非为是的;更有假借通变衍文变文白文的;更有地方割据方言阻隔各自为是的;更有大师小心眼聪明人装笨的……都汇入文字流派影响后来。
所以经典才会有注有疏有笺 有传的。
单是古今字一项,加上王力讲的同源词,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摽”字,理解“摽有梅”。
其实大家先看票的甲骨文,是两手捧孚(捧接)要落下的果实。怕捧接不好,下面还有个承接台承接筐什么。所以可以说“票”,就是“漂”(落水随流)就是“飘”(落空气随风)“摽”(落手人捧接)的本字,古字。不说“摽”,单“票”就有四个字符,一个落果,两个手,一个承接台。为什么形声字加挑手做“摽”——显然这个字重要的符号是“手”,是双手从两边合承捧接。
至于派生次序肯定是“票”/是“摽”/是“漂”是“飘”……也含知音说的“瞟”,那是落到你眼睛里了,一晃。
至于读音,因为语音流变是另一回事:我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