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24-11-3 09:48 编辑
寻访下邳古城 一部三国史,半部在下邳。当年硝烟弥漫、鼓角铮鸣的古战场下邳,如今在哪里?是苏北的邳州吗?一位博识的朋友告诉我说,不是的。下邳古城遗址地处与邳州相邻的睢宁县境内。于是,带着对历史记忆的仰望,乘高铁奔徐州转道睢宁。
下邳古城位于睢宁县最北端的古邳镇,距睢宁县城还有三十多公里的路程。苏北的三月,春意渐浓。坐在去下邳的区间公交车上,从车窗向外望去,远处残荷枯苇间,已是一片蒙蒙的绿意。沿途小镇上,房舍高端别致、街道宽敞整洁;小河里,一群群麻鸭正在悠闲地呷呷觅食戏水,岸边则是杂花生树、杨柳摇曳。这苏北的春天,原来也很有几分江南的意趣。面对美景如斯,又有谁会想象到在一千七、八百年前的东汉末年,这里曾经是喊杀声震天的龙争虎斗之地,甚至是改变历史走向的古战场呢。
来到下邳古镇已是午后四点多钟。下了公交车,随即租了一辆机动三轮代步观光。在很多旅游地区,做载客生意的人缘于所从事职业之故,大都对本地的人文地理有着大致的了解。因此,也可以认定他们是半个导游。载着我观光的车主就很有些历史知识。他对我介绍说:“下邳是早期徐州州治所在地,当年曹操攻破下邳城之后,把州治迁到了彭城,(后来的某些朝代,也曾又迁回下邳)也就是今天的徐州。岁月变迁,一晃近两千年过去了,这里真正的古迹已是寥寥无几了。走,我先带你去三国城看看。”
行走间,我问车主:“三国城,一定是新建的了?”
“是的,去年刚竣工。”他答。
“我听朋友说,下邳还有当年吕布屯兵的白门楼旧址,是吗?”
“是的。白门楼旧址、还有张良拾履桥都在镇子外的东北方向不远处,等你逛完了三国城,我再带你去那里游览。”
三国城背南面北,高大的仿汉代门楼上书有“古下邳三国城”篆书横额。进入古城,迎面是旌旗、军帐、点将台,战鼓、马车、孔明灯;街道两边则是二层仿古建筑,室内主要经营古董字画之类物品。此处城垣不大,倒也古色古香,兼有古典音乐萦绕于耳,游人行走其中竟有几分穿越的感觉。只是游客稀少,略显萧条。
游完三国城,奔向白门楼。途中遇一槐树,树旁有一块高大的石碑。石碑正面刻有“古槐遗址”字样,背面隶书碑文写道:“时当后汉,去下邳‘白门楼’南二里,有巨槐,其形如伞,高八丈,三人合围,荫方圆数十丈……刘备牧徐州,明年,击袁术,留张飞守下邳。飞饮酒郭外,常古槐拴马……”令人惋惜的是,当年的古槐早已年久不存,如今的槐树是后人为了纪念那段往事补栽的。
出古镇,北行约一公里,见路西河边有一处十几米高的白色建筑物,上面置有四个鎏金大字——“白门楼闸”。是一座河道间的控水闸。
我们在水闸旁边下了车。车主对我说,“听老人们讲,这附近就是白门楼、也就是下邳古城的南门旧址。”他又指着北面不远处说:“我小时候,那里还有一个高台土堆,近些年由于附近村民取土才渐渐消失了。下邳古城从战国时期初建到清朝早期,历经两千多载的风云变幻,直到康熙年间的一场大地震,地面塌陷,整座城池沉入了地下。你看,据说北边那片洼地水域,就是当年的下邳古城遗址。”
顺着车主手指的方向望去,是一片斜阳下的水面,水间露出的地面上散落着几处不规则的房屋,似是养鱼人家的住所。路边的堤堰土坡上,大片的金黄色油菜花开的正盛。
黄花斜阳里,我独自顺着大堤向着静静的水边走去。行走间,暗自思索:脚下这片沉寂的土地,是否曾经战马嘶鸣,呐喊声如雷?身边油菜花下的黄土里,是否还掩埋着无数的箭矢盔甲,断矛残戈?当年那些把守城门的白发老兵,面对汹汹涌来的敌人,脸上现出的是一副怎样的绝望神情?
正这样无边无际地胡思乱想着,突然听得“扑棱”一声,不远处一只白色水鸟从水面腾空而起。水鸟驮了一背夕阳,悠悠地向着北边的古城方向飞去。它身后那片漾着微波的水域,仿佛是堆满历史卷帙的长河。我的视线随着水鸟渐渐变小的身影无限拉长,拉长,最后落在了汉末那个特殊的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