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瓜是很多人餐桌上的常客,其口感清脆,吃法多样。尤其在炎热的夏季,直接生吃清凉又解暑。可是,这种瓜明明外表是绿色的,为什么要叫“黄瓜”呢? 黄瓜原产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一带,是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中原的,刚开始叫胡瓜。后赵王朝的建立者石勒,本是入塞的羯族人。他在襄国(今河北邢台)登基做皇帝后,对自己国家的人称呼羯族人为胡人大为恼火,于是制定了一条法令:无论说话写文章,一律严禁出现“胡”字,违者问斩。某天,他看到襄国郡守樊坦穿着打了补丁的破衣服来见他,便问:“樊坦,你为何衣冠不整就来朝见?”樊坦慌乱着答道:“这都怪胡人没道义,把衣物都抢掠去了,害得我只好褴褛来朝。”他刚说完,就意识到自己犯了禁,急忙叩头请罪。石勒见他知罪,便未加指责。等到“御赐午膳”时,石勒指着一盘“胡瓜”问樊坦:“卿知此物何名?”樊坦知是石勒故意问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石勒听后,满意而笑。自此,“胡瓜”被称为“黄瓜”的叫法就传开了。关于改名的原因,唐代史学家吴兢在《贞观政要》中是这样记载的:隋炀帝性好猜防,专信邪道,大忌胡人,乃至谓胡床为交床,胡瓜为黄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