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嘉陵江旁边,晚上可以到江边走走,看一下对岸的灯火,感觉一下它不是一座城市的样子。
在我少不更事的少年时期,我结识的第一位远方的女性朋友,就是重庆的女孩儿,我牢牢地记住了她所在的地名,以便我长大后能去寻觅:重庆市北碚区磨心坡。可惜我只记到这里。那是我初中交的第一位笔友,当然,我忘记了我从什么渠道看到的联系方式。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话,没有email,没有qq,只有杂志和新闻报纸和书信。我想我可能是在报纸或者杂志上看到的地址,然后我试着寄出了一封信,然后我拿到了回信。当时的心情我忘记啦,总之来来回回的写了好些信。然后她给我寄了一张很漂亮的照片。我看到她的照片后,就不敢再给她回信了。我想可能我是出于自卑,没有继续和她通信。
这短暂的青葱往事,让我对重庆这座城市有了别的城市所没有的感觉。因为曾经,从这座城市,有一颗真诚的心灵,对我释放过热情,这似乎是作为一座旅游的城市所无法比拟的。
后来我写过一篇小说,名字叫做《网恋》,而女主人公就生活在这座伟大的城市里。事实上,我这次去重庆,已经是第三次了。她每次都给我不一样的感受和思念。我会想念这座城市和我有关联的心灵,但她们都在遥远的天边。我们永远也不会见面,就像我写的小说那样,可能我们并没有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我们是隔绝的。我们会互相发送信息,但在物理上,我们是不可接触的。
我每次去重庆,都会去朝天门,我只是站在码头上,看着三江汇合,感受一下这空旷绝伦的心境,不仅前有无数古人,来者也汹涌澎湃,然而这样,我却每次感受到的都是孤独,哪怕身边站着友人,或者家人,又或者是人潮涌动,越是这样,就越是空旷孤独。
我试图去辨识一下,感受一下,我见到的每个女人,尤其中年的女性。我会去想一个问题,如果她是我的爱人,她会怎么对我?我为什么会去思考这样的可能性呢?可能作为一个广东的男人,压根就不怎么适配重庆的女人。虽然我和她们有过一些用心交流的文字信息,可是那距离现实生活还是太遥远了。文字,都是抽象了的信息,它失去了体温和气味,以及话语的态度。这种想象自然是多余的,但是,这何尝又不是一种现实的亲切的感受呢。
磨心坡,磨心坡,重庆居然有一个地方的名字叫磨心坡,我从小就认识了。佛陀给了我一块磨心石,他说,你的心在这块石头上狠狠地摩擦,直到把这块石头磨光,你的心就展现空性了。
磨心坡,这名字起得真是奇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