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鹈鴂
“恐鹈鴃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鹈鴂=杜鹃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杜鹃即鹈鴂也。暮春,繁花尽落,此鸟便昼夜悲鸣,跟猫叫春似的。人们于是误以为春花纷纷尽落,原因在于此鸟鸣声太繁太悲。所以三闾大夫“恐鹈鴃之先鸣兮”,害怕此鸟春天过早开悲腔,叫得早,则春花谢得早。花谢得早,即此鸟“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唐朝诗人刘禹锡有《鹈鴂吟》诗,化用此句:
“朝阳有鸣凤,不闻千万祀。
鶗鴂催众芳,晨间先入耳。
秋风白露晞,从是尔啼时。
如何上春日,唧唧满庭飞。”
刘禹锡说早晨一睁睡眼就听此鸟悲鸣,催得众芳谢落,责问此鸟,能不能等到白露为霜再叫啊,春天未归时就消停一会儿吧。屈原恐惧它“先鸣”,隐喻党人与小人,天天进谗言,君子遭放逐,就像杜鹃啼鸣,众芳凋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