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戈戈 于 2024-5-21 11:58 编辑
第六章 诠释天道
再说那癞头和尚,被聻魔重创后恰好飞向聻魔的餐桌,为了保命,全力使出了缩小术。侥幸暂时逃命,却掉进了聻魔盛金甲神残肢的盘子。由于体型变小,和尚只感觉四周全是断臂残肢,鲜血淋漓,恰如阿鼻地狱。“阿弥陀佛,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和尚吓得一直用静心咒强迫自己镇静下来。可是忽然发现聻魔抓起了盘中的残肢,准备狼吞虎咽。和尚再也受不了了,就算死,也不愿这般。想恢复身形,拼死一搏。可是身体竟然不能回复了。原来青灯已经注入别的血液,自己的能力失效了。也许永远就是像这蚕豆一样大小了。
也就一瞬间,和尚决定不跑了,附在了金甲神一节手指上,被聻魔放进了血盆大口。“我不如地狱谁入地狱。”和尚刚说完这句话,就被聻魔吞入肚子里。
书生点燃青灯时间不长,聻魔就出现在了他面前。说:“被我盯上的人,怎么会有容身之所在?”书生目眦欲裂,持宝剑就要拼命。聻魔从容应对,却有些困惑:这个书生即便有青灯相助也与自己相差甚远,为什么自己竟然有些心慌?似乎有什么危险的东西就在附近。猛然,聻魔明白了是那盏油灯的火焰,似乎散发着炙热的能量,即便自己也经受不住。为防万一,聻魔一阵猛攻,逼退书生,忽然出手向持灯的阿红抓去,速度太快了,阿红虽然有些法力,但是根本不及躲避,脸上被抓出了四道深深的血痕,青灯也随手而落。瞬间一道残影,灯还没有落地,就被聻魔接在手中,准备吹熄上面的火焰。没想到阿红从地上跳起,紧紧抱住了聻魔,大声对书生说:“按我们谋划的,这是唯一的机会。快!”书生拿出一个羊皮袋,向聻魔扔了过去,在空中用剑潇洒一挑,羊皮袋破了,里面的鲜血洒在了聻魔与阿红身上,那些鲜血似乎受到青灯的火焰影响,就像油一样的粘在聻魔身上燃烧起来。阿红说道:“昔日由于贪生,我为虎作伥,今日为赎罪,我要和你同归于尽,公子,来世再见了!”
阿红很快倒地不起,香消玉殒,可怜绝世美人连蜕变做红粉骷髅的机会都没有,直接烧成了一堆焦炭。而聻魔只是惨叫了几声,身上的火焰就慢慢熄灭了。聻魔气急败坏的大叫:“好你个书生?你的纯阳之血烧的我好痛,好痛!可惜,我早已成魔,是永生不灭的!好,既然你那么想给我血,那我就先将你的血慢慢吸干。”说完聻魔冲上来以大人打小孩的速度重创了还想反抗的书生。书生心有不甘的问道:“难道你就是不死之身吗?”聻魔得意的叫道:“光明中也可以蕴藏黑暗,我岂是一股纯阳之火可以消灭的。倒是你的心上人,瞬间就被这纯阳之火夺去了生命。我最大的快感就是看到人们悔恨、绝望、恐惧、痛苦又无奈的样子,哈哈哈……。”“然而黑暗中也可以存在光明。唵嘛呢叭咪吽!”聻魔的腹中有佛光亮起。聻魔一惊,说:“臭和尚,你竟然跑到了我的肚子里,难怪找不到你。不过别把自己看成佛祖,你在我面前什么也不是!今天就让你感受一下六道轮回的三恶道之苦。我生佛灭,佛灭我生。聻魔身上呈现了三道黑气,向腹中聚集。书生还想帮忙,无奈势力相差太远,被聻魔踩在脚下根本没有任何作为。聻魔得意的说:“和尚,绝妙讽刺吧,你一心想成佛,却在我体内无休止的经历畜生道、恶鬼道、地狱道之苦。我的无上法力可以让我腹中时间混乱,外界弹只一挥间,在我腹中可以是上百年!哈哈哈哈哈。”聻魔还未笑完,只听到赖头和尚在她腹中说道:“三恶道一日存在,我即愿以自身度众生苦厄。阿弥陀佛,愿以此功德,裝即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息发菩提心,净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随着大悲咒的诵读,聻魔从腹中开始有佛光出现,其光芒逐渐散发到聻魔全身,最后竟然在身上又燃起火焰,不过这次的火焰根本不会被聻魔的阴寒之气所熄灭,反而在将聻魔的身体逐渐吞噬。聻魔绝望的大叫:“怎么会这样?我不甘心!为什么?我是聻魔,永生不死!最多再次被封印。哈哈哈,可那傻小子的心上人也已经香消玉殒,尸骨无存!而你们人界也躲不过刀兵之灾。还有你,老和尚,我们同归于尽!”“佛只有涅槃重生,何来同归于尽?你确实有不死之身,但是你可知佛陀的无上法力,可以焚化你身上的戾气,没有戾气你就失去了力量,这样你重回聻境再无出头之日!总有一天,佛法会将你超度!我佛慈悲,阿弥陀佛。” 聻魔还是不放弃抵抗,说道:“哼!我在六道之外你如何度化?不管等上多少年,我也要重返人间。我是不死之身,总有出头之日!”赖头和尚注视着拼死挣扎的聻魔,目光中竟然透出一丝悲悯,说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平等,方证菩提!阿弥陀佛。”佛光再次大涨,纯净中竟然透出祥和。
随着聻魔的消失,癞头和尚出现了。浑身金光闪耀。天地间一声霹雳巨响,陷入馄饨。当书生醒来时,只见了倒塌的墙壁,还有被茅草与尘土掩埋的书童。以及站在那里向他微笑的赖头和尚燃灯。和尚见书生和书童慢慢醒了,笑着对他说:“感谢两位施主对我的度化,助我参禅悟道。”书童说:“好你个癞头和尚,屡次害的我们命悬一线。还有,什么叫明朝白骨无定冥?是不是就是诅咒我的主人死无葬身之地?”和尚竟然没有什么惭愧之意,说道:“那时我未能参透佛法深意,还要感谢两位施主与这场劫难。”“不可放肆。”书生制止了书童,说:“我只想知道阿红在哪里,我只想救她,要不和她一起死。青灯在哪里?我要去找她。”书生说道这里忽然停住了,因为那副有壁画的墙壁已经坍塌。
“阿弥陀佛,尘世间的七情六欲令多少众生困惑。女施主被妖物所困,为解救你,舍身成仁,而你却要为儿女私情随他而去,岂不辜负了人家的情意?贫僧会早日度化此女,16年后,当若有缘,你自会相见。施主,你一身是胆,文武双全,难道就不愿为这乱世做些什么吗?”癞头和尚说。书生呆立良久,说:“大师一语天机,想我自幼饱读诗书,闻鸡起舞,总希望将来一展抱负。为了阿红,我也应该好好活下去,有番作为。只是生平乱世,报国无门呀。还有,聻魔说人世不免刀兵之灾,可真是劫数?”“唉,唐三藏自天竺取回大乘佛经,才有了盛世贞观,只可惜,佛经的上半部在一场意外的大火中销毁。而其惹祸的罪魁祸首就是你手中的青灯。而贫僧原来就是看守那护国寺藏经阁内的小沙弥,这一头的伤疤也是那大火所赐。原以为方丈要将我杖毙,谁知方丈在救火时竟然重伤不治,他圆寂前对我说:“这是天意,你要终身度化青灯。由于大乘佛法的上半部已毁,君主失去盛世维持之道,盛唐衰落已成必然。”“原来这一切祸事都与你有关,你那破灯本来就是不祥之物!”书童按捺不住了。和尚看了看他,缓缓道:“我佛慈悲,这世间焉有不祥之物?凡事皆可度化。这青灯常伴佛经,已有灵性,只是万物皆有因果,此灯被妖物所染指,才会需要用鲜血做灯油。不过我刚才已用佛法将它净化,就送与公子吧,一则可以让公子睹物思人,以慰相思之苦。二则嘛,让它经受尘世历练,重归我佛。”说完,和尚又转向书童说:“你一再言语相激,告诉你,佛也只能忍三次。”
一晚上,书生一直在与燃灯谈经论道。其内容,外人不得而知。清晨,书生与和尚在破败的寺庙告别,然后和书童一起向巴蜀而去。一路上,书童问:“主人,你要投笔从戎,以身报国吗?”“是的,当朝圣上败走马嵬坡,处死杨氏一族,就连杨贵妃也被赐死。唉,其实藩镇势力失控久已,此等浩劫与一个女子何干?不管怎么说,川中早晚必有一战,此战关乎大唐基业。”“主人,此去兵凶战危,祸福难料呀。你沿途也看到了,大唐士兵积弱,根本不是凶猛强悍的胡人骑兵对手,现在潼关天险已失。马嵬坡兵变,足见军心不振,五兵不举。不知这乱世何时是个休止呀。”“哈哈,想不到你也对时世有所见解,事在人为吧。”
书生辗转到了四川,唐明皇李隆基已然暮年,再不复昔日意气风发。不久,唐肃宗即位,整顿兵甲,与叛军决战。而这个姓郭的书生凭借自己一身惊人的武艺与炙热的忠心得到皇帝赏识,被委以重任。在此后的七年里,大战百余起,小战不计其数。每次接战,书生战必争先,无惧于生死,战功磊磊,最后官至上将军,成为荡平安禄山叛军的主力。当然,这里面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叛军表面战斗力强悍,但是安禄山麾下各个将领都有不甘于久居人下之心,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而各位将领根本不服太子爷,叛军内部争权夺利,直接刀兵相见,导致战斗力大幅下降,才成就了郭将军一柱擎天的神话。不知这是不是邪不能永远胜正的更合理的解释。
在唐军胜局已定的时候,心胸狭隘的唐肃宗令郭将军去消灭史思明的叛军,却不给他统一调度各部的权力,造成征缴徒劳无功,并依此为由头罢免了郭将军的军权,让其回长安养老。历时7年两个月,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息。唐肃宗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再也难复昔日盛唐之景。同时也无力从根本改变藩镇武装尾大难除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