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神马东锡 于 2024-5-1 14:14 编辑
我说有期的文章特点是用词,奇特惊悚、吊诡无凭,像在榴莲上抹老干妈一样风味独特。有期不服,扬言要堆砌更多更狠的词语闷死我。看到“闷死”二字,我的心脏狂跳了半天。我又心动了——不是你们以为的那种动心,而是“惊心动魄”的减缩。
文字的穿透力是无限的。在所有大众表现形式中,只有文字可以无限穿透、任人发挥,因为它自身没有形象固化。当我说有期貌美如花时,每个人脑中的女神都不一样,有沉鱼落雁也有闭月羞花。文字之美是抽象的,因此便有穿透力。电影戏剧摄影绘画不一样,当人物一跟头翻出来,形象便被固定,不再有各自想象发挥的空间,没人会把黛玉想象成如花。具象的东西,很难穿透人类顽固的大脑,给我们充足的修饰余地。看原著与看电影,所得大不一样,原因就在这里。
文字的穿透力,是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与读者“脑补”能力的加法之和。在我有限的阅读中,驾驭文字能力最强的是村上春树。读他的小说,能体会直子那无法形诸文字的悲哀、能感觉绿子在耳边顽皮地吹气……写散文的,首推刘亮程。这个小众作家的笔下,每一朵花都在笑着对你绽放,每一颗清晨的露珠,都像情人的眼睛熠熠生辉。讲故事的,则是王小波。虽然现在《三体》爆火,但刘慈欣不重文采,他牛在世界观和故事架构,文笔实在令人遗憾。
作者文字形成之后,就只有读者的脑补能力能体现区别拉开差异。读有期的文章而不动心,是脑补能力严重不足的体现,属于精神医疗的范围。我正在开展五月优惠大活动,二百五十元一个疗程,可以友情帮大家看看。
还有个原因是望文生义。望文生义不是贬义词,而是长期阅读训练的结果。在长期的阅读和使用文字过程中,为了减少能量消耗提高分析效率防止大脑过载,大脑会对约定俗成的含义形成路径依赖,不加分析地望文生义。这固然会产生错误和曲解,但总体来说,是最经济高效的。
西藏有座圣山,因海拔过高云雾缭绕,很难一睹真容,外地人叫它“羞女峰”。听导游说到这个名字时,很多人会望文生义,自行脑补为三峡神女峰的样子。但它真正的名字,叫做南迦巴瓦,藏语的意思是“刺向天空的长矛”。把长矛脑补成女神,是望文生义的结果。
所以有期用词,用得姹紫嫣红量子纠缠,可能不是他的问题,而是我脑补能力太强和望文生义的训练太好。因此,如果真被他甜美的词语闷死,我会放弃索赔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