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仪的鼻涕 魏延的刀
《被政治谋杀和政治陷害的蜀汉大将魏延》分论之二
作者闻所欲闻
三国时期,在关于蜀汉的将军魏延和长史杨仪争吵不和的史料中,隐含着一些有待分析的问题。这些有待分析的问题,又主要关系到对后来杨仪谋杀魏延案件的深度认识。因此,本文在此对魏、杨之争的史料,做一较详细的分析。
一 杨仪、魏延不和的表现
《三国志·魏延传》记载:
“(魏)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
《三国志·费祎传》记载:
“建兴八年,(费祎)转为中护军,后又为司马。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
《裴注·三国志·董允传》记载:
“襄阳记曰:董恢字休绪,襄阳人。入蜀,以宣信中郎副费祎使吴。孙权尝大醉问祎曰:“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於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诸君愦愦,曾不知防虑於此,岂所谓贻厥孙谋乎?”祎愕然四顾视,不能即答。恢目祎曰:“可速言仪、延之不协起於私忿耳,而无黥、韩难御之心也。今方扫除强贼,混一区夏,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若舍此不任,防其后患,是犹备有风波而逆废舟楫,非长计也。”权大笑乐。诸葛亮闻之,以为知言。”
以上是《裴注·三国志》里,记载的蜀汉国的丞相诸葛亮手下将军魏延、长史杨仪之间长期不和的基本史料。
基于“延或举刃拟仪”,一般认为魏延与杨仪之间纠葛,主要是魏延的不是。就算双方平日有矛盾,开会讨论任何问题,只能以理服人。公堂之上,举刀论理,成何礼仪、法制体统?所以就有孙权得知此事以后,把魏延看做“牧竖小人也”。
而另一个朝廷大臣杨仪,廷议争论问题,理当义正词严。即见对方动刀,胆大者可依旧不理,正襟危坐,侃侃而谈;胆小者可改换方法,避之凶险,只听不争,书面意见呈上级。而杨仪呢?既不正襟危坐,也不避而不谈,而是“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
这就搞怪了:害怕了下次就不争;不害怕就不会涕泪横流;或第一次害怕,以后不害怕了就不再涕泪横流了。可杨仪既害怕,却并不避谈:只要魏延举刀,他便涕泪横流。这就反常了,难道杨仪与常人不同,勇气倍增时会淌鼻涕、流眼泪?“男儿有涕不轻弹,只是未到敢为时”?那为什么不和魏延出去决斗一下,拳脚相加,倒地为止?即使输了,围观者也会佩服你的勇气,因为动武是武将的特长,文士输了不丢人;相反,丢人的是魏延:你打败文人算啥本事?
难怪杨仪也被孙权看成“牧竖小人也”:既无正气,又不宽容;既无勇气,还要死纠缠下去嘛。
诸葛亮在旁瞧此情景,对具有大才的杨仪,印象也很不好:“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既无正气,又不宽容;既无勇气,还死要纠缠,这就是对“仪性狷狭”表现的性格分析。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