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楚国经济
相关书籍《楚国经济史》刘玉堂和《楚国经济史新论》郭仁成
有人研究楚国的哲学,想从经济上比如农业的发达,经济生活的闲适中找寻老庄思想的基础。我以为这也有一定的道理,但一味以农业经济生活为唯一基础,不免显得单薄了点。这个暂时不讨论。
楚国最初在商朝就形成部落,但遭受商朝的排挤,其实论文化,楚国与殷商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事实是楚国不见容于殷商,开始南下迁徙,在后来响应周武王征讨殷商的号召共襄盛举,后来作为西周的附庸国逐步扎根在江汉平原,后来逐步向南方扩张,版图越来越大。鼎盛时期吞并了东方的吴越,征服了随、蔡等国,逐渐成为了“南霸天”。
殷商重视商业,楚国也一样,在楚国,商人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利。这一点很重要。楚国的物产资源非常丰富,矿产、木材、水产都非常富饶。商业的发达其中一个提现就是发达的商业贸易网络,楚国与北部的中原,东部的吴越都有贸易往来,南部商业的触角一直远达东南亚,楚国远远不是老子想象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闭塞国度。
商业发达,自然就有钱了,统治者当然要割韭菜。楚国的赋税制度很完善,赋税制度包括军赋、地租、关市税、贡納等多种。简单的说,楚国后来的强大,是靠赋税制度积累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府库充盈,为楚国的四面征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赋税也是一把双刃剑,冷征暴敛,使得社会矛盾激化,楚国最终走向衰亡。
说到农业,首先楚国很早就种植水稻,农具上在春秋中晚期就用上了铁制农具,这是很大的进步。此外在水利方面楚国也不惜工本,楚国的蓄水工程成就显著,领先于中原诸国。刘玉堂先生的书一个缺点就是很受马恩阶级斗争思想的影响,他在书中试图论证楚国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历史过程,强调楚国存在大量的农奴,而在郭仁成书中并没有提到农奴,楚国只是存在大量的土地私有者(自耕农),除此之外还有雇农。农业得到发展,自然相关农业的理论就要跟上,也自然会有农学家,著名的就是许行,其代表作就是《神农》一书。
楚国之所以手工业发达,一个原因是能够吸引异国人才,这与“楚才晋用”成语有点相反,楚国的文化环境较为自由,艺人们更易激发创新精神。除了青铜器制造,楚国在冶铁、制陶、纺织品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著名的手工艺作品还有木器、漆器,在舟车制造技术、宫室建筑风格方面都有独特创造。这一方面是工匠能够各尽其才,另一方面是楚国有完善的工匠监督机制,门类齐全。
楚国一方面向东、向南开拓疆土,一方面也深受西面强秦的侵扰压迫,比如国都就一再东迁,从丹阳到郢都再到寿春。强大的楚国何以最终衰亡,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郭仁成先生就在书中最后提到吴起变法,指出变法破坏了工商机制,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最终国力衰竭。
此外王权与贵族这对冤家也应该提一提,有学者认为相比北方中原各国,楚国因历史条件而没有完善的宗法制度,对比成熟的商品经济是不成熟的封建制度,贵族与王权对峙中一直处于劣势,楚国贵族貌似穷奢极欲,其实也深受王权打压,国家危难时与王权共御外侮,平安时期则又受到王权压制削弱,一部楚国历史也是王权与贵族的斗争史。
2、关于楚文化
从近现代考古成果上来看,湖北屈家岭发掘不少墓葬证实与楚国相关,由此判定楚国最早的先民大致活动区域在荆山南麓和鄂西地区。溯源楚国一般都要从祝融和颛顼说起,屈原不是说“帝高阳之苗裔兮”嘛,对,都是从这些神话人物或半神半人说起。楚国的先民都是祝融或颛顼的后人,他们与南方的重黎、三苗民族走到一起,在江汉平原定居下来,他们最早的国都是秭归的当阳。
有关讲楚文化的著作,都不免面对一个问题,就是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异同。我看很多著作都强调楚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吸收,把楚文化纳入到大中华文明圈中,生怕楚文化独立出去,成为一个异类。而我看来,讲述楚文化的独特性,才是关键所在。
讲到楚国文化,一般从出土的墓葬品来看,首当其中的是青铜器,说到青铜器,无疑,楚国青铜器铸造技术得益于对殷商技术的传承,楚国与商王朝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有鸟的崇拜,天生玄鸟,降而生商。商朝崇拜玄鸟,楚国也崇拜凤凰。且他们都信奉鬼神,但楚国的青铜器技术要晚很多,大概在春秋中期才趋于成熟,所以有学者认为,楚文化真正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还是在春秋中晚期,这个结论叫人不免沮丧,似乎太迟,因为这个时候开始,楚文化也开始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北方华夏文明,渐渐融入到华夏文明的大家庭之中。
还回到楚文化的话题,落实到具体实物,就是青铜器、木器、竹器、漆器以及纺织品丝麻织品,这些出土文物艺术水平很高。但文化最终还是要体现在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哲学、文学上面。为什么楚国会出现老庄哲学,涂又光认为是庶农制度,就是楚国存在大量的土地私有者(自耕农),他们自给自足、自负盈亏,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如此仰不愧天俯不怍地,正是因为楚国的庶农制度,是老庄思想得以滋生的土壤,所以他们讲清虚无为,游心太玄。这样的思想学说与北方文化大异其趣。
学者蔡靖泉认为有三种因素培育出独特的楚文化,首先是江汉平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山林遍布,物产丰饶,如此培育了楚人的审美情趣。源远流长的巫教文化或者说或者说古老的原始思维为道家思想提供了养分,发达的商品经济开拓了楚人的视野,这三种因素在楚文化孕育过程中起着的决定性作用。
如前所述,在春秋中期楚文化才趋于成熟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而随后便开始向中原文化倾斜,开始逐步被华夏化,吸收了许多中原文化。比如在屈原的楚辞中大量出现“龙”的形象,这就是一个例证。 说到楚国的文学,楚辞当然独当一面,然而尴尬的是,屈原的作品其实是披着一张楚文化的外衣,内在的却是北方文化忠君爱国的本质。廖平、胡适怀疑屈原历史上不存在的一个原因就是春秋时期,士大夫自谓怀抱灵蛇之珠,游说万乘之主,一个个待价而沽,不可能有这种不可救药冥顽不化的忠君思想。
一花独放不是春,说到楚辞,也就是屈原和宋玉两人,并没有其他人的作品,就像《诗经》那样,翻开楚辞其实就是屈宋二人撑场子,所以抛开屈宋两人,谈楚国文学就实在太尴尬了,几乎是一片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