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徐公孰 于 2024-1-5 07:33 编辑
仔细读过令箭老师七八年前谈小小说的理论帖,结合自己参赛征文《鼻烟壶》,谈谈读后感。读后感总结起来就两件事儿:
❶七八年前令箭老师提前可劲儿夸奖《鼻烟壶》
❷暗中讽刺四号评委公理力
接下来具体说说令箭老师怎么夸我,怎么讽刺公理力。
令箭老师说小小说的篇幅要控制在“八分钟兴奋区间”,不要使快节奏的现代人望而却步。这个看法是对的,现在各种媒体讲究短平快,微博,微信,微笑,都是具体而微,小小说当然也有微小。
篇幅小,内涵却要丰富。令箭老师说的原话“小的空间里释放无限大的可能”我过目成诵,以为这是真正夸赞《鼻烟壶》。好几个评委都说我的这篇文章分量足,足够成就一个中篇小说。这不正是“小的空间里释放无限大的可能”么?
令箭老师讲到“小说思维=小说表达的穿透力+素材的观察力+效果的感染力”,又说“效果的感染力”要足够新,要言他人之未言。这一点上夸我也夸得够瓷实,“利,义之和也。利物,足以和义。”这种六经里的句子給填进小小说,够不够耳目一新?
新就新在这个句子有两种句读:
①“利物,足以和义。”
②“利物足,以和义。”
这两种断句,意思完全相反。我曾祖父一直都在说①,②是来财反复唠叨的。
我那篇作文,主旨之一就是强调这个差别。这个古文句子只有刘创明确提及,其他评委无一道之。此处便不得不说令箭老师英明,他七八年前的帖子里就说,小说作者要尊重高明的评论,言外之意就是不高明的评论便不可信。譬如评委四号公理力评论《鼻烟壶》,说:
“好小说,特别是短篇,讲究每句话皆‘担责’,或服务于人物刻画,或助益于情节铺陈,或有助于内涵开掘,或……总之,无关、冗余皆大忌。尤其不可把小小说当成宣讲性舞台,炫技尚且不宜,遑论‘科普’。中、长篇又当别论。”
公理力这句话很有道理。然而这道理“具体到本篇”《鼻烟壶》却不成立,因为它既非“无关”,更非“冗余”,而是用两种对立的断句表现时代思变。
公理力坚持这句话“对小说本身无任何助益”,是“本篇最大失策”。这是毫无根据的评论。
本人不会写小说。任何评委若说《鼻烟壶》这帖子不合小说体裁,若说语言不好,若说……随便说什么不好,那我都会仔细体会,学习。唯独说那句古语在作文里是“冗余”,不能令我信服。
按照一般的文理常识可识别那句古语,有不同的断句,正指向《鼻烟壶》全文一个节骨眼儿。你可以说语感佶屈聱牙,可以说半文半白不合时宜,可以不待见,唯独没有任何理由说那句话“两头俱伤”。
仅就这一处我有足够把握说公理力评走眼,因为《鼻烟壶》无论是不是小说,无论作文水平好坏,这句古语都是必要的关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