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4-1-3 08:04 编辑
4】汉语构词逻辑性强、规律性好,其它语种难望其项背。
每每看到有人妄言汉语逻辑性没有英语强,总令笔者忍俊不禁。其实,两者在语义准确性和逻辑性方面没有值得提起的差别。而汉语构词的逻辑性、规律性又明显优于英语。
尤其是种属类别名称,汉语往往体现相当高的统一性和科学性——具体“成员”或“部件”名称往往包含上一级种属名,尤其便于识读和联想记忆。以“牛”字的中英文为例:公牛bull(ox有被阉含义)、母牛cow、牛犊calf、牛奶milk、牛肉beef、牛角horn…… 等,汉语均包含“牛”字,而相对应的英语单词是真正的“风马牛不相及”!要掌握它们,必须一个个地孤立记忆,毫无规律可言。
汉语中动物、花草、鱼虫、树木、器具等种属名称亦大多如此。再如车类:轿车car、卡车truck、火车train、公交车bus、马车wagon、单车bike、救护车ambulance,汉语中都有“车”字,英语同样毫无规律可言。
创立生物命名标准的林奈双名法(属名+种加词)到18世纪才出现,而中国人早就在众多领域这么干了!
这样的例子还包括12个月的名称。汉语中,12个月只需记住一个“月”字,然后在月字前加上数字就搞定了,而英语则必须记住毫无规律可言的12个单词:一月January、二月February、三月March、四月April、五月May、六月June、七月July、八月August、九月September、十月October、十一月November、十二月December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每周7天的名称等。
汉语中金属元素名称,即使你不认识,亦可猜出大概,因为都带金字旁。而英语中常见金属元素名称则毫无规律可言,如:金 Gold、银 Silver、铜 Copper、铁 Iron、铝 Aluminium、锌 Zinc、锡Tin、铅Lead、铂Platinum、铬Chromium、镍Nickel、锑Antimony、铋Bismult。
汉语中类似的规律性比比皆是,包括草字头、雨字头、木字旁,鱼字旁、鸟字旁、月字旁,等等。 鹪鹩(Wren)、歌鸫(Thrush)、鹳(Stork)、鹬(Sandpiper)、鹈鹕(Pelican)等汉字,你无需认识,就知道那是一种鸟,对阅读不会造成什么困难。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冥王星(Pluto)、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即使你第一次看到,也会立即想到那是天体星球。但括号内的英文,如果不认识,则不会有任何概念,只能干瞪眼,成为阅读理解的明显障碍。
无需更多举例,汉字构词优势之明显,英语构词之无厘头、无逻辑,均可窥一斑而见全身。汉语构词上的这些特点和优势又带来了另一个重大优点:显著提高了汉字的利用率和覆盖率!认识一定数量的单字,就等于认识了无数的词组。即使是全新词汇,也往往由熟悉的汉字构成,词义不难弄懂。这又大大降低了初学者需要掌握的汉字数量。尤其有利于在实际使用中不断复习、巩固、括充,提高汉语水平。
由此可以解释一个关键奥秘:为何操汉语者只需掌握两、三千常用汉字,不仅可满足日常所需,如读书、看报,有效进行文字交流,甚至可写出有模有样的文章。一个令人惊叹的数据来自国家语委的统计:只需掌握2315个汉字,报刊文字的覆盖率即可高达99%!另一个难以置信的事实是,1950年代的速成式扫盲班、夜校,教学几百个汉字而已,照样能达到读书、看报,包括简单书写交流水平,如书信。
而母语为英语者,即使掌握5000单词,读书看报仍困难重重,更别提写文章了。有一个说法,没有两三万单词别想读《时代》周刊!中国四级英语的要求是4000左右词汇量,通过四级考试者的英文水平,不少人应该有体会,实在没法恭维。
5】汉语的思维速度比英语快,四个声调更是一个独特优势。
思考过程很多时候伴随着大脑的“自言语”过程。如果语言这个媒介工具表达快捷,意味着思维速度也快。不止一位专家学者(如阮次山先生)认同,汉语的思维速度比英语快。理据是,语音种类越多,字词读音越短,思维速度就越快! 汉语普通话有21个声母、35个韵母和4个声调,排列组合可得2900个语音,真正实用的也有1200个之多。而英语国际音标有20个元音和20个辅音,这意味着英语语音最多只有400个,仅为汉语的三分之一。而日语仅仅使用了104个不同的语音,尚不及汉语的十分之一。因此,很多汉字让日本人一念,就必须用两或三个语音来表达。
假设有1200种事物需要表达,中国人可用一个语音来表达其中的每一个;英国人就必须用两个语音来表达其中的三分之二(只有400种可用一个音);而日本人则不得不用两个语音表达超过90%的事物。发一个语音约需四分之一秒,在该例中,中国人仅需四分之一秒表达所有事物中的每一个;英国人多数时候需用二分之一秒,而日本人比英国人需要的时间更多。不但表达速度慢,也更浪费精力。
另一个重要事实是,每个汉字都是单音节,两个字的词组也只有两个音节。而英语有大量两个以上音节的单词,汉语的思考速度理应比英语更快。一个经典例子是,赵元任先生早年曾比较用英语和汉语背诵乘法口诀快慢。汉语仅用了30秒,而英语用了45秒,比汉语慢了50%。这至少证明,使用汉语心算较之英语会更快。
至于思维速度快就意味着聪明这个观点,也是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所认同的。多年前就曾流传一个说法:中国人、新加坡人,包括使用部分汉字的日本人和韩国人,平均智商(IQ)在全世界所有民族中靠前。在本人看来,汉语汉字的优越性应该是一个重要因素!
此外,汉字独有的四个声调,不但对区分同音字是一个重要工具,更使信息承载量成倍提高。英语等西方拼音文字则不具备这一优势。试举一例,发“ai”这个音的汉字多大30个左右,如果没有声调,就容易混淆,甚至不知所云。加上四个声调,即使在孤立语境中,也能具备基本区分度——联想到一些常用语义。读一声(阴平 —),不是想到打招呼的“哎”,就是带入悲伤情绪的“哀”;读二声(阳平/)则会联想到“癌”;读三声(上声V),很容易想到人的身高“矮”;读四声(去声\),则立即想到“爱”。类似的妙处,在西方语言中则很少见(重音区别)。无疑,每个汉字都有声调是语汉演化到高级语言阶段的另一项重要标志。而粤语等少数方言,其声调还不止四个。
6】汉语简练,汉字稳定,信息承载密度大,明显优于拼音文字。
普通中文水平者,可以读懂两千年前文言文的大部分内容,而母语为英语的现代人甚至阅读300多年前的沙士比亚原著都很困难!想想英文400余年前才统一了拼写,倒也不奇怪。可以丝毫不夸张地讲,世界上没有那种语言文字具有汉语这般跨越时空的神奇稳定性!
与一维拼音文字相比,二维汉字形态具有更高的信息承载效率。因受古代简洁到极致的文言文影响,汉语的简练也是公认的。有一个说法,印刷同样内容的一本书,西方拼音文字版可能比中文版多用一倍的纸张。有研究者提出用“文字信息熵”来比较不同语种信息承载能力,结果如下: 法文3.98比特;西班牙文4.01比特;英文4.03比特;俄文4.35比特;中文9.65比特。
由此可见,拼音文字的信息熵都不高,且彼此差别不大,而中文的信息熵则高出一倍多。联合国文件的正规性、准确性和逻辑严密性不用多说吧?一个简单事实是,在其6种工作语言文本中,最薄的一本总是中文版!这除了说明汉字承载信息密度更大,同时意味着汉语在准确表达语义和逻辑严密性等方面,也都没有问题。
最后,引用几位大师级人物不见得准确的说法,供参考。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认为,汉语是自亚里士多得以来,西方世界梦寐以求的组义语言。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曾说:“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个语种。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语要60秒,汉语5秒就够了。” ——还有人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做了一个比喻:汉语是高级的C语言,高度灵活;而英语只是早期的Basic语言,属半成品,呆板僵硬。 【本篇结束】
|